APP下载

贺兰石雕刻,闪耀塞上的文化明珠

2022-03-25白英

旅游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贺兰雕刻宁夏

白英

驶入距银川市30公里的滚钟口,举目西望,笔架山的悬崖峭壁上有一道岩层,仿佛紫云萦绕,贺兰石便出自这里。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变迁,锻造了贺兰山巍峨粗犷的外貌,而它的精华,则镶嵌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悬崖上,是大自然经过数亿年的洗礼而形成的精灵。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美丽的贺兰石,流转于岁月,写满沧海桑田。穿越贺兰山,走进银川市,开启探秘贺兰石华丽变身之旅,网上闻名的贺兰石“快刀手”何立宁的雕刻艺术工作室就在西夏区梧桐花园门口的一间门店里。

何立宁的“贺兰石坊”工作室,外面看门脸不大,然而进去后却是别有洞天,空间虽小,却处处溢香,靠墙两侧是通顶的博古架,摆放着他雕刻完成的印章、砚台、摆件等贺兰石工艺作品,中间的条桌上是大型的贺兰石雕,桌下是待加工的原材料,他的工作台就放在其间。一把方凳,一盏小灯,何立宁身着颇具古风的中式对襟袄,一手握着石料,一手拿着刻刀,仔细地雕刻着,技艺娴熟,仿佛自带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闻客临门,何立宁停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迎了上来,随着他的指点与讲解,琳琅满目的贺兰石作品瞬间活了起来,仿佛都在无言地展现着旷世的风采。各类作品中,有可握于掌中的袖珍篆刻章,有摆于案上的贺兰砚,有立于门庭的半米多高的大型摆件;设计题材上,青山绿水,花鸟鱼虫、神话传说无所不包;雕刻手法上,又不泛做工精细的平雕,图案奇特的浮雕,乃至构思别致的镂空立体雕,多样广泛。每一件都色彩斑斓,风格淳朴,造型逼真,形态各异,让人叹为观止。

端详着一件件出自手下的贺兰石作品,何立宁满含深情,说起贺兰石雕的历史他颇为自豪,贺兰石为宁夏“五宝”(枸杞、甘草、发菜、滩羊皮和贺兰石)之首,称为“蓝宝”。“紫底绿彩相辉映,晶润滑腻最上乘”,贺兰石褐紫、豆绿两色天然生成,紫中嵌绿,绿中附紫,相互掩映,对比强烈,因而又称碧紫石。块块原石结构均匀,质地营润,石上的花纹有玉带、云纹、眉子、石眼等不可多得的天然陪衬形状,雅趣天成,美妙多姿,经能工巧匠精心雕饰,每款作品色样都为世上独一无二。“色如端石微深紫,纹似金星细入肌。”1963年,董必武同志来宁夏时曾这样评价贺兰石砚。这产自宁夏的宝物贺兰石,刚柔相济、苍劲天成,正如宁夏人民朴实刚毅的气质。

“刀哥”“刀神”这是网友们对何立宁是爱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上,何立宁不打底稿,快刀如飞,分分钟将一块平淡无奇的贺兰石雕刻成一片经络分明的“树叶”印钮;在一枚贺兰石印钮立面上,飞刀劲舞,几刀下去就变出一条活灵活现的小蛇,堪称一绝。这令人惊艳的技艺通过网上传播后,因刀法奇绝,速度极快,迅速走红,引来众多网友围观,一个视频的点击量就近百万,“雕刻达人,功夫了得!“心到无尽,手到极至!”网友们对何立宁的绝技极尽赞美之辞。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亲眼所见,方能解开“快刀”的秘密。何立宁拿出一块印章坯石料,提刀就来。在他的刀下,一笔一划笔力挺进,笔走龙蛇一字见心,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只是两分多钟,还没等人反应过来,毛主席词诗《清平乐·六盘山》就跃然石上,46个字字体豪放,笔力道劲,令人无比惊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贺兰石上方寸间的奇迹背后是勤奋刻苦的付出。说起这件作品,何立宁充满骄傲,毛主席的词《清平乐·六盘山》,境界辽阔,激情豪迈,为长征即将胜利到达陕北时途经宁夏所作,为了把这首词艺术地展现在贺兰石上,他在书法和刀法的结合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石头上刻字,要会写书法,懂书法运笔。”多年的书法练习中,他的功力基础很深厚,他认为,刻字讲究“金石之气”,要将书法的“抑扬顿挫”完美的融入刀尖,只有这样在石头上刻字时,才能掌握力度大小,削石如泥,刀落字成,得心应手刻出漂亮的字体。

“关于刀法,力度要掌控,刀锋讲切入,布刀要有‘刀断意连’的气势。”他将《清平乐·六盘山>全词46个字分解为447刀,逐笔细研,苦练功夫,并从传统雕刻中汲取精华,不断提升技艺。何立宁认为,用刀如用墨,刻字必须讲究弹性轻软,形貌要有骨骼血肉,方圆肥瘦兼容,浓淡枯润得当,这样雕刻的作品方显艺术的生命力。在三年多的练习中,刻破多少次手指、磨出多少个水泡、甚至石粒多少次迸进眼睛,何立宁已经记不清了。回忆起创作的艰辛历程,他显得轻描淡写:“這行必须要有匠心,困难都是最平常的事。”2011年3月8日,何立宁将毛泽东的词《清平乐·六盘山》雕刻在一块长16厘米、宽3.5厘米、高0.9厘米的贺兰石面上,其中最大的字0.5厘米×0.5厘米、最小的字仅0.3厘米×0.5厘米,用时2分39秒,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上雕刻《清平乐·六盘山》最快的人”。此后,何立宁的贺兰石雕刻作品《清平乐·六盘山》受到市场欢迎,常有人指定购买并收藏。数十年研究书法刻字,他创作的雕刻作品已有上万件,在近年的深圳文博会、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现场,何立宁现场雕刻的诗词类作品成为最受欢迎的宁夏手工特色纪念品之一。

静静地坐在工作台前,何立宁在忘我地雕刻着,刀与石的碰触中,一盏灯、一把刀、一方石、一个人,成了这一刻最生动的画面。这是他新创作的一组名为《宁夏风情》的印钮组雕,分别刻上了“西夏王陵”“黄河楼”“镇北堡”等宁夏标志性景观。只见他熟练地用一把刻刀,力度均匀地在石上刻画,随着一定角度的倾斜,细节在石面上呈现出来。他说,不同的刃口,雕刻出来的效果不同。他手边的十几把常用的刻刀,刃薄的,可以做细节的雕琢;刃宽的,有利于大面积地凿刻。石屑飞舞中,即将完成的“西夏王陵”渐渐浮现,底座的紫色质地斑驳,仿佛遍布砾石和粗砂的地表,浮于其上的豆绿色被巧妙地刻画成远近两个王陵,细微到泥土质地和残破土堆的褶皱,都有着不同的变化。

何立宁欣赏着手中的作品分析道,贺兰石石质主要是紫绿两色,非常适合篆刻,通过俏色巧雕,可使不同颜色的石质分离,从而形成需要的图案。“这组作品,就充分体现了俏色的奇妙。”上面绿色刻成了景观,中间紫料刻成土地效果,最下面可篆刻名章、书画印章等。“作品不仅要写实,还要灵动。”西夏王陵、镇北堡这些都是历史遗址,要配合这种沧桑的环境,才会更贴合实际,创作中要把美学、实际因素都考虑进去。

“没有不好的石头,只有不好的匠人。”就拿《宁夏风情》这组作品来说,雕刻难,但“相石”更难。所谓相石,就是根据石料本身形状、色彩、纹理等特点,设计最契合的作品。而最考验创作者功底的,是雕刻过程中的相机行事,即使有了设计图,还是会“意外”频现,这也是贺兰石雕刻的乐趣所在。有时候一层层刻下去,石头内部的颜色、材质未必与最初判断一致,所以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而惊喜只有在坚持创作中,才能获得。

“要让贺兰石具有新意美感,富有诗情画意,展现地方文化。”近些年,宁夏旅游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贺兰石文化也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如何用贺兰石表现贺兰文化,他想到了把文化和印章结合在一起。贺兰石的传统题材多为龙、鹤、松、鱼等文化元素,面对时代的发展,何立宁感觉到雕刻风格、作品立意、题材选择再也不能因循守旧。多年来他致力于传承雕刻印纽文化,而旅游的兴起正在使镇北堡、西夏王陵等成为解读宁夏的独特符号,《宁夏风情》正是在紧跟时代、不断创新中完成。在此基础上他又开发创作了微型贺兰砚、微型系列印钮等融合了宁夏特色文字、自然风光、岩画古迹的作品,对促进贺兰石文化的传播和宁夏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想让我的作品讲述时代,见证时代。”

说起与雕刻的不解之缘,要追溯到何立宁的幼年,他是宁夏青铜峡人,1979年出生在一个金石世家。祖父何全文,上世纪40年代就在宁夏省立民众教育馆任宣传干事,擅长书画及金石篆刻。启蒙教育对他的影响颇深,何立宁从小跟着祖父学习书法绘画及雕刻艺术,11岁时就已经能为邻居们刻日常所用的印章了,虽刻的简单质朴,却得到了一致的夸赞,让何立宁信心倍增。家庭的熏陶和从小的磨练,让何立宁对祖传的“何氏刀法”刻字技术运用自如。上世纪90年代末,高中毕业后,他进入镇北堡西部影城,成为一名美工师,主要从事影视道具制作及置景工作,进一步在夯实了美术功底,学习和磨练了古建筑雕刻技艺,此外,他还自学了书画和剪纸,正是这一时期的不断钻研和博采多学,成就了今天刀下的传奇。

随着宁夏旅游市场的升温,2003年,何立宁开始用贺兰石作为原材料进行雕刻。“贺兰石材质坚硬,雕工需长年累月地练习。”何立宁一边说,一边伸出了他那双伤痕累累的手。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深厚的篆刻功力,何立宁很快就掌握了石雕的各种技巧,并开始进入创作阶段。刚开始做这一行时,并不像现在这样不愁销路,又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经常在西夏区怀远夜市摆地摊。那时的作品以模仿传统题材为主,仅仅为了谋生。渐渐地他悟出,如果作品还墨守陈规,不与时俱进,没有市场更没有前途。为了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喜爱上贺兰石,他开始创新作品。借鉴寿山石印钮雕刻技术,利用贺兰石的特点,再加上自己长期钻研的何氏刻字技艺,他开始尝试创作高端精品印钮系列作品,相石俏彩,含蓄典雅,造型古朴,讲究意境《十二生肖》《宁夏风情》《贺兰山岩画》等系列印钮组章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好评和欢迎,不仅弥补了贺兰石印章篆刻题材的单一性,还提升了贺兰石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2019年8月,何立宁参加银川市首届非遗技能大赛,在一方4cm×4cm×9cm贺兰石四面,分别雕刻了“中国梦·荷花”和“十二生肖”图案,用时仅40分钟,平均每3分钟就要完成一个生肖图案的雕刻,“比赛前感觉难度太大了,怎么算时间都不够用,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然而,凭着长年雕刻积累的经验,他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获得贺兰石雕刻组第一名。

“老铁们,看一下这块贺兰石能雕成什么?”何立宁的手上,正在创作一款镇北堡标志性景观月亮门的作品,同时,制作过程他要实时录制上传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沧桑大漠、漫漫黄沙、残垣断壁、风舞角旗这些元素都要体现在作品中。为了完美表达意境,何立宁提前实地考察,构思石材雕刻空间,进行每个角度的雕刻分析。雕刻开始了,他构图画稿,顺理走刀,根据所绘纹样粗凿重刻或浮或镂,俏出轮廓后又精雕细琢,方寸间挥艺传神,谈笑中刀毕功就。作品完成的同时,短视频上传到抖音平台,神奇的刀功,精美的作品,立刻引来网友围观,收获一片点赞!

2020年初,忽然来临的疫情,让宁夏旅游业受到了重创,何立宁的产业也陷入了停顿。疫情防控期间,宁夏文旅厅组织了新媒体培训课,何立宁积极参加,虽然是短期培训,却让他受益匪浅。他把雕刻创作“甲虫”“蝎子”“西夏螭吻”作品的过程,录制成短视频上传抖音平台后,反响热烈。拍摄、剪辑、编辑、合成、渲染出片……将古老的手工技艺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原创短视频,一上线就受到平台推荐,何立宁圈粉无数,短时间粉丝就已近三万。从“抖音小白”到“网红大咖”,何立宁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他的作品和技艺,也随着热度的增加,突破地域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我切实感受到,只要肯学习肯努力,时代总会善待有心人。”

一把数寸长的刀、一雙长满茧的手,将一块块深山顽石变成美仑美奂的艺术品。贺兰石带着大自然质朴的灵性和漫长岁月的沉淀,从大山里来,随着手艺人的心血倾注,展现着创作者赋予的个性,讲述着光阴的故事,变成了值得品鉴的艺术品。“如果说雕刻创作是有语言有生命力的,那么它的精妙之处在于雕刻者是否能够赋予雕塑作品动感的艺术画面。”何立宁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赋予了作品新的形态、新的境界,也赋予了作品永恒的生命,艺术与文化相得益彰,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题材和灵感,更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感。“只有提高技艺,才能让家乡的宝石——贺兰石工艺品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在多年的贺兰石雕刻创作中,何立宁不仅找到了自身价值,更找到了作为宁夏本土非遗传承人的历史使命,相信他会在这条艺术之路上越走越远。

猜你喜欢

贺兰雕刻宁夏
宁夏
On art
雕刻时光
宁夏
红木家具一定雕刻繁冗?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
汉代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