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履行服务职能的创新思考

2022-03-25郭雨婷

科技资讯 2022年4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阅读推广

 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因其广泛的受众主体、丰富的馆藏资源、多元的服务形式,以及提供无偿均等的服务等优势成为了大众实施社会活动的理想场所。该文分析了当前公共图书馆发挥服务职能的不足之处,并对新时代图书馆该如何创新服务理念、融合新技术,在持续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更高效地发挥出服务职能进行了思考及探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服务创新 阅读推广 智慧图书馆

              

Innovative Thinking on the Performance of Service Function of Public Library in the New Era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public libraries have become an ideal pla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because of their broad audience, rich collection resources, diversified service forms and the advantages of providing free and equal servi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public library's service function.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how the library in the new era should innovate the service concept, integrate new technology, and give more efficient play to the service function while continuously promoting educational equity and improving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literacy of the whole people.

Key Words: Public libraries; Service innovation; Reading promotion; Smart library

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从古代藏书楼到现代新型图书馆。图书馆既是收藏文化典藏的建筑体,又是文化传承的形象体。一直以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文明传承与知识信息传播需求变化而变化,同时也不断被赋予着新的使命与挑战。步入5G+智慧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该如何做,才能迎合时代的变化去寻求改变与突破?如何树立精准的服务理念,在有效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图书馆的服务职能?这值得每一个图书馆工作者去用心思考和探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各项服务职能方面虽取得不少成就,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我国部分公共图书馆对自身的定位仍停留在“藏书楼”模式,认为只需向读者提供借书、自习、阅读的地点即可。部分图书馆员也因循守旧,对新知识缺少学习热情,对工作缺乏积极创新,且服务意识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发挥。

一直以来,公共图书馆都是公众进行自我终身教育的不二之选。而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公众对自身学习、工作的规划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度敏感的商家也伺机推出各类相关培训以此满足各类受众群体的需要。因商业化性质的刺激,内容和形式上更加新颖。相较而言,公共图书馆举办的培训在内容和模式上都略显单一,且易受场地限制。在内容上缺乏针对性、专业性,在形式上缺乏吸引力、新鲜度及互动性。

自互联网时代开始,多数公共图书馆就配备了电脑以及多种类的数字资源供读者查阅。但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读者反映最多的便是:馆内Wi-Fi连接不上,或者连上后网速极慢;电脑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每位读者的需求;抑或一些老年、残障读者压根不知如何操作等。面对这些问题,纵使公共图书馆拥有海量数字资源,也是徒劳。

毋容置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为读者服务是每一代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視公民文化建设,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法治轨道。步入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应结合信息技术,树立全新、全面的精准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最有效地发挥出自身的服务职能。

近来,各类新颖实体书店进入了大众的视线。前有“诚品书店”“朵云书院”到新网红“茑屋书店”,吸引了各年龄段的民众蜂拥而至。这些书店的成功,主要是为人们营造了一种多维度、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感。让人能愿意驻足停留,在这个碎片化信息充斥的年代,能够沉下心享受文化带来的感官愉悦。于文化而言,缺的从来不是内容,而是需选对更符合民众口味的接受形式。

2.1.1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一贯以来的服务理念。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读者的阅读积极性,促进“全民阅读”的良性循环。公共图书馆就应积极构建以读者需求为主的图书采购模式,通过点书、数字采购平台等方式邀请读者一同参与新书的荐购过程中来,充分让读者体验自主选书的权利,确保文化服务与读者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真正实现图书馆从“藏”到“用”的转型,有效推动公共图书馆整体馆藏资源结构的优化。

2.1.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主要集中在办卡咨询、馆员指引、引擎搜索,自助借还等。伴随着5G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将在今后公共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的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当读者进入图书馆时,人工智能感知技术将在识别读者、阅读推荐、书籍定位等项目中做到精准、高效、有针对性的全方位个性化阅读推广服务。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已为图书馆咨询系统带来了改变。目前,一些图书馆已经引入了“智能机器人”,用来回答一些读者的常规性问题。上海图书馆的机器人“图小灵”、南京大学的咨询服务机器人“图宝”、深圳图书馆的“小图丁”等都是国内图书馆应用人工智能的成功案例,节约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也可以让读者感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值得其他公共图书馆的借鉴学习。

2.1.3

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曾说:“图书馆不只是阅读场所,更是复合型文化共享空间,要不断开拓新阅读体验和泛在知识服务。”作为免费开放、倡导平等自由的公共文化机构,新时代的图书馆在服务功能上被人们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意义与希冀。

通过对馆舍布局进行改变,如将照明调整成自然或暖色调的灯光、在合适的位置摆放鲜花配合淡淡的香薰、选择清晰而有设计感的书目标识,重新排列书架等,使图书馆营造出一种舒适的阅读氛围。在多重的感官刺激让读者感受到文化、阅读带来的乐趣,更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促进终身教育目的。

新时代背景下,对公共图书馆的定位已不仅是传统的“知识中心”,更要向“社区中心”“交流中心”“创业中心”进行可持续的延伸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图书馆已在探索如何为创业者提供服务项目。如:英国的爱丁堡市立图书馆通过跨界合作,设立了“创业港”,旨在为创业者提供线上线下互动服务。全美一半的公共图书馆利用自己的空间、设备、文献资源优势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为流动工作者提供办公空间。

由于疫情影响,使不少微小企业陷入困局之中,不少人也因此面临失业的困扰。我国公共图书馆可借鉴欧美地区的成功经验,通过为这些企业和有想法的创业者提供专业数据情报、空间场所、创业培训、项目孵化等服务,提升他们的整体商业能力素质,激发创业者的信心,以此营造全民乐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回暖社会经济、推进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支撑。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国已进入“智慧社会”的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公民数字素养参差不齐、信息化基础设施缺乏等。巨大的“数字鸿沟”让一些特殊人群在这个时代显得无所适从。作为肩负着促进人类社会包容性发展使命的公共图书馆,理应承担起让每个公民都能平等获取信息知识、接受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开放网络,与周边社区、商务楼宇、学校、公园等场所达成信息合作。延伸扩大公共知识服务覆盖范围,使更多社会公众能够平等地获取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所需的基础数据信息。同时,针对缺乏网络技能、设备的弱势群体,则应加强展开数字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学会、用好数字网络设施设备。在便利民众生活的同时,更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促进了社会教育的平衡、有序发展。

互联网数字时代,催生了各种碎片化信息的产生,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只有在阅读推广模式上进行不断创新,才能实现全民阅读推广的转型升级。公共图书馆可结合官方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社交网络平台对馆藏特色资源、服务功能进行宣传展示,形成富有本馆特色的阅读推广服务路径;通过阅读打卡、视频荐书,VR/AR交互体验、书籍文创产品等形式,增强读者与书籍的互动性和体验感,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全民阅读推广的有效性,为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搭建出一个人文精神的互动空间。

此外,将数字技术与传统借还书服务有机融合。改变传统借阅方式,推动在线图书借阅平台有序构建。如设立24小时自助借还机、图书自助借阅柜等。突破传统图书馆开放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深化全民阅读推广进程的同时,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建设的开局之年,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并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是“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主题。面对新时代带来的多重挑战,公共图书馆应进一步强化资源建设、主动调整服务方向、积极拓宽服务半径、优化服务质量。在充分促进社会教育“均等化”“个性化”“智能化”的基础上,使文化使命达到真正的有机融合,行之有效地发挥出最佳的服务职能。

[1] 周宇麟,邵春骁.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使命——论国内公共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图书馆,2014(4):83-86.

[2] 张亚姝.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欧洲图书馆宣言》解读及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9(3):114-121.

[3] 袁洋,吴强.《国际图联趋势报告》视角下的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再认识[J].新世纪图书馆,2019(7):44-47.

[4] 刘晓辉.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拓展模式探析[J].图书馆学刊,2021,43(2):1-5.

[5] 饶权,克里斯汀·麥肯齐,杰拉德·莱特纳,等.弥合数字鸿沟 促进数字包容:信息社会中图书馆的新使命[J].图书馆杂志,2021,40(2):4-19.

[6] 刘巧英.国外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创业的实践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学刊,2021,43(2):39-44.

[7] 王世伟.深化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更新的若干问题——再论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更新[J].图书与情报,2020(3):93-103.

[8] 王磊.人工智能在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0,44(3):45-48.

郭雨婷(1988—),女,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阅读推广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油田矿区物业服务管理理念的研究及分析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