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探析

2022-03-25苏强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期
关键词:长颈鹿科学探究

苏强

“有效教学”是一个新颖的教学理念,自素质教育盛行以来,该理念便在教学界风靡,原因归结于以下几点:①有效教学历经一段时间后,学生均会取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②有效教学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减轻双方的压力;③有效教学有助于学生挖掘学科的兴趣点,基于爱好去学习。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青睐于从教学的“效益”考慮,充分体现学科的鲜明特征和独特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中释放最真实的自我,而不是局限于其他因素而畏畏缩缩、不参与集体活动,这样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本文即从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探究,倡导教师在辨别孰轻孰重的基础之上发展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服从自己的教学安排,培养起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

一、重视小学科学有效实施教学的意义

(一)为培养新时代全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新课程改革出台的意义在于致力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他们从应试、题海战术等旧模式中解放出来,而小学科学这门学科的存在意义恰好和以上教学目标是相吻合的,因此教师切记不能忽视对有效科学教学方法的探究。教师的宗旨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所以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挖掘科学知识、树立科学态度尤为重要。在科学领域中,教师需要改变培养的模式,着眼于学生的潜能和兴趣来制定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渗透科学教育

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因为授课进度的紧张、教材编排的疏密等因素进入很多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忽视教材的主导性作用,认为脱离于教材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网络;②重理论轻实践,科学是一门需要动脑思考、动手验证的学科,失去了实践这个模块,科学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教育意义。再者,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熏陶的时候,态度也不十分明确,常常是因为教师布置了任务而去完成,并非发自内心想要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导致了学习的效果停滞不前。而有效实施的策略能够让学生从根源的本质发现科学的素养所在,从思想的层面上带领学生的学习上升到“提升自己”的层次,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是事倍功半的。所以,研究小学科学的有效策略是迫在眉睫的发展任务,它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渗透最真实的科学教育。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实施的几点策略分析

(一)重视教学设计的过程,展开科学启蒙教育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个需要耐心、恒心浇灌的持续性过程,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守以下要求: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立场思考教学的难度;二,科学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每个流程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锻炼中得到成长,所以教学也必须具有逐层递进的性质;三,不能授人以鱼,而要授人以渔,这点说白了就是教师要认清自己工作的本质是“园丁”而不是“保姆”。小学生喜欢用“动手+动脑”的方式学习科学,因为他们具有探究的本能,所以教师必须要将科学探索的过程和孩子的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引导他们在内驱力的指引下完成自主的探究。

例如,在讲解“追寻达尔文的足迹”这一小节时,首先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即通过对这一章节内容的讲解,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一是要认识达尔文及其进化论;二是了解达尔文的研究历程;三是归纳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从上述教学目标分析来看,每个问题的难度都是层层递进的,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核心知识点。在此环节中,教师一般不会将所有问题都和盘托出,因为这样会给学生带来无形的学习压力,所以正常情况下教师都会采取渐进式教学方法。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也会自发地衍生出疑问,如:达尔文是怎样发现进化论的?这一问题其实和教师设计的问题二相似度很高,这也验证了教师与学生的“不谋而合”。当教师与学生齐心协力去探究达尔文的创造性思维时,就会对“物竞天择,适者生活,不适者淘汰”的道理明白得更彻底。最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心得,从而完善自己的科学认识。很显然,当学生涉足社会更多时,比如:在自己的兴趣特长领域内,遇到了强劲的对手想要和对方一较高下;又比如:内心认定自己会赢,最终却输给了背后格外努力的他人等等案例,都充分验证了上述课程呈现的生存真理,因此用生活实际去展开启蒙教育通常最能打动学生,给他们的心灵留下最深刻的痕迹。

(二)把握提问的技巧,最大限度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生对未知领域通常会怀有较浓厚的探究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通过巧妙的提问来构建师生互动的平衡桥梁,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能够在无形之中使得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进而带动所有学生都紧跟教学的节奏,勇敢发言,各抒己见,而不是在课堂上畏畏缩缩,把时间浪费在思考“自己要不要回答这个问题”“回答得会不会不好”这类无效问题上,这样只会导致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停滞不前。但值得注意的是,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无效的问题只会适得其反,而有效的问题却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眼界,同时还能够引起学生良性的反思,从而最大限度地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例如,小学生都处于烂漫天真的年纪,他们对充满生命力的动物园都充满了向往。我们都知道动物园里面通常会有长颈鹿,于是教师可以借此让认识长颈鹿的学生回忆长颈鹿的外形;让学生自主地搜索一些关于长颈鹿的信息和图片,而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长颈鹿的脖子比其它动物长很多呢?这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归根结底是基因遗传的问题,但是从本质的角度探究,这个问题的难度却不简单。它需要学生去搜寻关于长颈鹿的诞生、成长、繁殖等内容,通过搜索资料,学生知道了:古代的长颈鹿由于生活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所以它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伸长脖子去够树上或者高处的叶子,由于频繁地伸脖子,导致它们的颈和前肢都变长了,而后一代繁衍一代,就将这一鲜明的特征遗传给了后代,这也是“长颈鹿”名字的由来。由此可见,值得探究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延伸,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定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科学和实践是无法分割的,教师理应从小学起就帮助学生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这样能够在学生心里播种下“动手实践”的种子,更好地引導学生用亲身的实践去挖掘科学的奥秘,捕捉生活中的细节,让小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越来越浓烈。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每一个实验课程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地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来完成验证。当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总结出结论后,他们对于这一知识点的掌握也就达到了中上的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棉袄会自动生热吗?小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答案通常抱有不确定心理,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有学生选择用棉衣包住一支温度计,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计的数值,若数值上升,则验证了“棉袄能自动生热”是正确的;反之则错误。也有学生用矿泉水瓶装了一瓶50°C的水,里面放入一支温度计,然后给瓶子裹上棉衣,静置十分钟后,观察温度计的指数,若指数上升,则“棉袄能自动生热”。以上两种实验都能够直观地推导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当得出结论后,学生再回想过程会发现这个问题有点类似于“冬天穿厚衣,夏天穿薄衣”的道理,冬天室外温度低,需要一定厚度的衣服来维持温度;反之夏天则需要散热,并不是“自动生热”。由此可见,实验的结果都是衣服是不会发热的,但是通过自主的探究,学生对结论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日后应用该方面的知识也会更加熟练。

(四)有效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在现代化教育技术全面开花的21世纪,利用投影仪、电视、录音机等渠道进行声象结合的教学早已不足为奇,对于小学科学这门学科而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讲解知识点可谓是“锦上添花”。再者,科学的世界往往都是抽象而无形的,如果教师不采取特殊手段将知识加以转化,很容易将小学生对无垠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扼杀在摇篮里,所以教师要做学生的引领者,用简洁、明了且亲近的方式为学生直观地展现科学领域中蕴藏的奥妙所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源源不断地萌生动力,成为新时代对社会有益的栋梁之才。

例如,在“电流”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有两个至关重要却又十分抽象的概念,那就是“串联”和“并联”。作为教师,应该都知道如果学生无法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亦或是经常混淆二者,那么后续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将会是更高难度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另辟蹊径让学生先打好基础。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插图进行揣摩理解,而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之下,在学生能够自主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电流的流向图(路径图),让学生在动态、完整的过程中观察串联和并联的区别,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帮助学生解疑答惑。以上案例说明,哪怕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电流,我们也可以通过动态模拟的形式化抽象为形象,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无形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灵活运用能力。

总之,对于科学教育这项工作而言,必须达成“通过一个过程,实现多方面教学目的”的效果。科学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教学切不可脱离实际;科学也讲究操作验证,所以教学切忌“重理论、轻实践”。之所以从小学就设立“科学”这一学科,是因为它涵盖了大千世界中的辨证观、生命发展规律、不同维度的思维体系等知识,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学习之路上的“必须储备”,所以教师与学生一定要引起重视。因此,教师理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思想的熏陶,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消除学生道路上的“拦路虎”,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忽略实践的重要性。除此以外,教师还要秉持与时俱进的理念,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引导和评价,从而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清晰地产生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便于后阶段的目标确立。

猜你喜欢

长颈鹿科学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不要小看长颈鹿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长颈鹿的烦恼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长颈鹿
长颈鹿
科学拔牙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