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人“踏青”爱踢球

2022-03-25朱七七

旅游世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蒸饼宋人蹴鞠

朱七七

最近全国球迷的心情犹如坐过山车一样,先是男足的表现让全国球迷扼腕叹息,紧接着“女足”姑娘们捧回了亚洲杯冠军的奖杯,大家又乐开了怀。

其实,踢球这项运动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了,不过那时候踢的球叫蹴鞠。这几千年,虽然从普通百姓到皇宫贵族都有踢球爱好者,但因为踢球踢成“国防部长”的只有宋代的高俅。之所以会这样,或许这与宋人超爱踢球有关吧,尤其是在春游踏青的时节,简直就是踢球的盛会。

宋人最爱踢蹴鞠

宋朝的春游已不再像唐朝那样,是个举国狂欢的国民节日,但也专门设有“踏青节”。踏青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四首》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不过,發展到宋代,蹴鞠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一种风靡运动,宋朝上上下下皆以蹴鞠为乐。不论是朝廷之中的权贵,皇宫里的皇亲国戚,乃至贫民百姓都能来上几脚,作为一种打发时间的娱乐项目。尤其是宋代的上层人士都以踢球为时尚,元代钱选所绘《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

宋代皇帝不仅喜欢踢球,还组了皇家踢球队,作用就是在盛大的节日时,能够展现精彩的比赛来庆祝。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曾有记载:左右军筑球,殿前旋立球门,约高三丈许,杂彩结络,留门一尺许。左军球球头苏述,长脚幞头,红锦袄,余皆卷脚幞头,亦红锦袄,十余人。右军球头孟宣,并十余人,皆青锦衣。乐部哨笛杖鼓断送。这所描述的正是这一支皇家足球队表演赛时的场景。到了外国使臣来宋访问的时候,这支足球队也会在宴会时期进行表演,所以蹴鞠集齐了庆祝、表演、娱乐和外交等多重作用。

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的对抗性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爱好者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传》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宋人爱蹴鞠,超越了性别与年龄的限制,男女老幼皆是蹴鞠的爱好者。

宋人踏青爱带炊饼

宋人踏青游玩时,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带着炊饼出游。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

了解《水浒传》的人都看过武大郎卖“炊饼”的片段,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

在宋人笔记中记载,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清明上河图》上的郊游盛景

宋人春游的场景,在《清明上河图》中也得到了体现。只见在画中,沿着乡间小路往城市方向走,一片田园风光过后,斜刺里跑出一队人马,有骑马的,有乘轿的,有挑担的,那是清明时节外出踏青、扫墓的富贵人家。

对于宋朝人来说,清明是一段热闹而欢快的时光。遇上一个好天气,汴京城内的士庶商民,就会约上三五好友,带着新酒、炊饼、果子等小吃,出城游玩。这个时节,汴京的野外热闹如同市肆,“四野如市”,“游人士庶,车马万数”。踏春的人们“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抵暮而归”。

宋人春游的热闹景象可见一斑。

猜你喜欢

蒸饼宋人蹴鞠
蹴鞠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丝绸之路蒸饼香
“炊饼”献疑
蹴鞠有达人,一“踢”永流传
足球有一段渊源,叫蹴鞠
蹴鞠趣“史”
弟子吃蒸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