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斋俚曲集》语词释补
——以陕西方言为据兼与《汉语大词典》比较

2022-03-24傅来兮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歇后语大词典陕北

傅来兮,李 帆

(陕西开放大学a基础学院,b学报编辑部,陕西 西安 710061)

清代蒲松龄的《聊斋俚曲集》被认为是明清以来的山东特别是鲁中南地区的方言俗语著作,但笔者在研读时发现,其中有大量语词仍然存活于今天属于晋语的陕北方言中。考察目前相关的词典和研究成果,仍有一些语词或未见收录释义,或义项缺漏,或彼此解说分歧,或诠释未必妥帖,仍有进一步辨别申述之必要。今择部分语词,以陕西主要是陕北方言为依据,辅以一定文献考释,兼与《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的相关收录、释义、例证等进行比较并加以说明,就教于方家。

本文以盛伟编《蒲松龄全集》[1]所录《聊斋俚曲集》(以下简称《俚曲》)为文献依据,部分词条同时给出方言例证。

槽头肉、前槽子肉

《寒森曲》第5 回:伸脖子把筋抽,撼不动一点头,众人空压那槽头肉。

《俊夜叉》:年前官家来拿赌,舍死逃命爬墙头,掉下来几乎跌坏了前槽子肉。

前胸肉。“槽头肉”本指猪颈项部的肉,这里指人的前胸部位。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豕》:“项肉,俗名槽头,肉肥脆,能动风。”“前槽子肉”义同。今陕北地区有出名的“杀猪菜”,就是在冬季宰杀年猪当日用“槽头肉”加白菜、土豆、粉条、豆腐等所做的大锅烩菜。《俚曲》里指人的前胸部位,实为詈语,暗喻人如猪。《〈聊斋俚曲集〉方言俗语汇释》收“槽头肉”,释为“猪脖子肉”[2]31,在曲中讲不通。《大词典》二词均未收。

垛子

《姑妇曲》第1回:驼垛子的老驴上山——你挨霎着,又济着喘嘎粗气哩。

用大牲畜驮运的扎成捆的货物或负载盛物工具。垛duò,也叫“驮”“驮垛”“笼垛”。《蜀语校注》:“凡驴、骡所负物曰他子。他音惰。扬子《方言》:驴、骡、馲、驼载物谓之负他。”黄仁寿、刘家和等注:“《集韵·去·箇》:‘駄,唐佐切,畜负物也,或作他。’按:‘駄子’或‘他子’均为‘畜负物’,谓畜所负之物也。”[3]53陕北等山区道路交通不畅,不能通车的地方过去常使用马、骡、驴驮着笼垛运输货物。陕北地区的笼垛,是一种用柳条或红柳条编制两个带系大筐,以两根耐用木棍穿插连接为一体的负载盛物工具。使用时,先将其空置于马、骡、驴背的大型鞍鞯上,然后放货物于左右筐中(筐与所盛之物合称笼垛),保持平衡驮运即可;大宗货物长途运输时,一般是先将物品放于筐中或结实扎捆成垛,然后由人合力抬置于大型鞍鞯上驮运。又,陕北歇后语有“张四贵的马——用起皁卧驮”。“卧驮:大家畜趴窝。”[4]25“卧驮:wò dè,驮音‘得’四声,大牲畜不堪负重卧倒,累趴下义。”[5]100府谷方言则准确地说成“卧垛duò”,完全保留古汉语的语音语法语义,“卧于垛”即被垛子重压而卧伏倒地,引申比喻人遇事缺乏能力担当或消极逃避,如:一遇到坎儿就卧垛下,看你也成不了个甚气候。《大词典》“垛子”谓:“墙上向外或向上突出的部分。如:门垛子;城垛子。”义项不全。

砘骨碌

《磨难曲》第23回:下轿一看,那砘骨碌掉在井里,可是一个眼到底。

《富贵神仙》第11回:下轿来一看,可是那砘骨碌吊在井里,真是一个眼子到底!

安装于砘车上的小型石轮。“砘”即“砘车”,清马益著《庄农日用杂字》:“黍子共䅟稻,打砘不怕干。”元王祯《农书》卷十:“砘车,石碢也,以木轴架碢为轮,故名砘车……凿石为圆,径可尺许,窍其中以受机栝,畜力挽之,随耧种所过沟垄碾之,使种土相着,易为生发。”亦名“砘子”,元耶律楚材《请某庵主开堂疏》:“和尚拽砘子不离寺内,老鼠拖胡芦只在仓中。”亦记作“屯子”,《日用俗字·庄农章第二》:“屯子打了风不透,㽢上豆角地不闲。”“骨碌”即“碢”、轮子,也指圆貌。如《隋史遗文》第21回:“(齐国远)看着人圆情,大睁着两眼,连行头也不认得,却又不好问外人,只得问李如珪,附耳低言:‘李贤弟,圆骨碌的那个东西,叫做甚么?’”又《禳妒咒》第24回:“这不是镑地的镑出来了个柘骨碌么?秦厨说:怎么说呢?吴恒说:锄着咱这死眼子了。”此处“柘骨碌”,参详上引《磨难曲》《富贵神仙》例句,疑当为“砘骨碌”之误。今陕北方言仍保留“砘骨碌”“砘子”之农具名称(也叫“碌砘子”),仍说轮子为“碢”或“骨碌”,如:拉砘子|拉砘骨碌|拉碌砘子|车骨碌|车碢。亦用“骨碌”称述球形或圆轮形,仍存“圆骨碌”之说。《大词典》未收“砘骨碌”。又,“砘”谓“农具名。参见‘砘子’‘砘车’。”未出例证,据此可补。又,《大词典》“骨碌”谓“见‘骨碌碌’。”“骨碌碌”谓“亦作‘骨渌渌’。亦作‘骨鲁鲁’。亦作‘骨噜噜’。1.滚转貌。……2.象声词。……”释义不全,当补“轮子”“圆貌”两义。

饿老鸱

《增补幸云曲》第5 回:饿老鸱时来运转,一把儿抓住天鹅。

老鹰。今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古中西部等地方言常用词。《米脂县志·纪事志》卷十一:“鸢:鸱之类,乌之贪恶者也,今俗名饿老鸱,又名老睦鸦,状如母锦,有斑文,头如鸿鹄。”又,元刘庭信《寨儿令·戒嫖荡》:“屎虼蜋推车,饿老鸱拿蛇。”元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抽辔尽是麻绳,鞭子无非荆杖,饿老鸱全然拉塔,雁翅板片片雕零。”傅来兮《方言、修辞与近代汉语疑难语词训释三例》[6]对“饿老鸱”有详考,不赘。《大词典》引钱南扬《琵琶记》注“饿老鸱”谓:“马具名。”语焉不详,释义欠精确。

孙立新有《关于关中方言对老鹰、啄木鸟、猫头鹰、鸱鸮叫法的讨论》一文,详尽调查了关中方言对老鹰的叫法并加以讨论,认为“老鹰在关中方言区很普遍地叫作‘饿捞吱’‘耱捞吱’等”。马友肃《定西方言杂谈》指出:“定西把老鹰叫作‘恶落鸨/饿老鸨’,源于突厥语‘恶乐博其’,维吾尔语把老鹰叫作owlabyrkyt。也就是说,陕甘宁一带对老鹰的叫法‘饿捞吱’‘耱捞吱’‘恶落鸨/饿老鸨’等是与突厥语、维吾尔语接触的结果。”可谓厘清了西北地区方言中“饿老鸱”之类语词的来源。孙立新调查得出关中白水、彬州分别把老鹰叫作“饿络”“饿(=卧)捞”;府谷人在老鹰飞临、警示群鸡及时躲藏隐匿时亦大声反复直呼“饿老”。这种现象正说明“饿老鸱”是外来词,且是音译加意译式外来词。

《翻魇殃》第7 回:抬盒的待了酒饭,又赏了二百铜蛤。

《禳妒咒》第22 回:说什么,说什么,降青就是待要蛤。便破上四十千,休要讲别的话。

《磨难曲》第4 回:又贪又酷人人骂,全不论理只要蛤,有了钱,人命官司也不怕。

钱。蛤,方音gá,例中“蛤”皆入韵可为内证。今陕西关中、北京人呼钱为“gá”。孙立新说西安一带“把钱币谑称为‘钆=gá’”[7]151。易中天说“陕西人把钱叫尕儿,北京人也跟着这么说”[8]29。呼钱为“gá”,鲜有古文献记载,本字究竟怎么写,意见不一。《俚曲》之“蛤”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文献例证,而且从货币起源于“贝”的史实来看,选用义为“一种有介壳的软体动物”的“蛤”字记录,不失为一种有所据的意见。《大词典》“蛤1ɡ锓蛤2há”均未及此音义。

又,古籍中“铜”有“钱”义,《俚曲》亦有用例,《禳妒咒》第4回:“童生考成了白头也么翁,盘缠也得数万铜。”“高公:人说宗师太不通。高母:不爱文章只爱铜。”今陕北人有时仍呼钱为“铜”,如将赌场里输钱给别人叫“送铜”“填铜”,常输钱的人叫“铜匠”。但“铜蛤”非同义连用,而是指质地为“铜”的“钱”,即“铜钱”,当与“金钱”“银钱”的偏正式构词类似。《汉语方言大词典》“蛤”有:“〈名〉铜钱。胶辽官话。山东。《磨难曲》第四回:‘又贪又酷人人骂,全不论理只要蛤,有了钱,人命官司也不怕。’”引例中“蛤”与“钱”呼应,“蛤”为泛指“钱”而非特指“铜钱”义甚明,释义不精。

赶、赶扯

《磨难曲》第23 回:少哭人都说他大风刮了下颏,嘴也难赶。老笑俺虽然穷极叫化子,叨瞎话,且捞他一个黄边。

《富贵神仙》第11 回:少哭人都说他大风里刮了下颌,连嘴也是难赶。老笑俺虽然穷极了叫化子,啕瞎话,不拘那里就捞一个黄边。

《蓬莱宴》第4回:和你商量,和你商量,小生原无隔宿粮;自从娘子来,嘴儿才赶扯上。

《富贵神仙》第6 回:自赶吃了酒足饭饱,那衙役就像那十月里的柿子,不漤也就烘上来了。

(1)供给,供应。“赶扯”与“赶”义同。“大风刮了下颏/下颌,嘴也难赶/连嘴也是难赶”是小曲《山坡羊》的不同版本,早见于《金瓶梅》第37回:“婆子道:‘老身大风刮了颊耳去了——嘴也赶不上,在这里撰甚么钱?你恼我,可知心里急急的要来,再转不到这里来,我也不知成日干的什么事儿哩。’”白维国释云:“颊耳,义不详,疑为面颊。大风把面颊刮走了,嘴赶不上。赶嘴,混饭吃。意思是饭都混不上,还撰(赚)什么钱?”[9]719陶慕宁注释:“大风刮走了面颊耳朵,嘴赶不上。赶嘴,指混饭吃。意思是饭都混不上,(还赚什么钱)。”[10]442李申曰:“大风刮了颊耳去,嘴也赶不上,歇后语。形容人穷的难以糊口。”[11]57以上注释,均未能精准地揭示出歇后语的内部构成及理据、语义。笔者以为,《金瓶梅》《俚曲》之歇后语虽字面略有差异,但实际语义相同。从形式上看,三个均为谐音式歇后语,原型当为“大风刮了颊耳/下颌去了——追也赶不上/追也难赶”。陕北方言的声母[z]与[zh]混用,“嘴”与“追”音相谐,所以,歇后部分“嘴也赶不上/嘴也难赶”谐音“追也赶不上/追也难赶”。又,陕北方言“赶”有“供给、供应”义,如:赚的赶不上花的|遇到年馑,吃喝更赶不上了。据此观照,“嘴也赶不上/嘴也难赶”方能成辞,义即“连嘴(吃的东西)都供应不上/难以供应上”,形容人穷极而难以糊口。《金瓶梅》所用歇后语是冯妈妈哭穷,说自己没赚到什么钱,与李瓶儿闲言扯淡。《俚曲》所用歇后语是秃妮子哭着调侃所嫁一只眼汉子的人穷。另,《俚曲》之“刮了下颌”语义清晰,可参证陶慕宁“颊耳”之解是可信的。面颊耳朵突显,容易被风吹,“大风刮了面颊耳朵去了”之说虽夸张,但也符合生活情理。《俚曲》之“嘴也难赶/连嘴也是难赶”谐“追也难赶/连追也是难赶”,与《金瓶梅》之“嘴也赶不上”谐“追也赶不上”,语义均十分显豁,亦可互证。又,戴鸿森将《金瓶梅》此处断句为“老身大风刮了颊耳去了——嘴也赶不上在这里。撰甚么钱?你恼我”[12]466,应是不明歇后语及其含义的误断。或解释此歇后语谓“喻还未及到此,已被另外的事拘去忙了;也喻不及分辨”[13]342,更是不知所云。又,《大词典》“赶嘴”有“指糊口、谋生。《歧路灯》第七二回:‘我们虽是亲戚,却搭识不上。况且每日在外边赶嘴,也就到不了亲戚分上。’”此“赶”义即“供应”,“赶嘴”即“供应嘴(吃的东西)”,即“糊口、谋生”。可相互参证发明。

(2)从。介词。《富贵神仙》第6回例“自赶”即“自从”。陕北话有“自赶过了年到夏天,老天爷一满没下一滴雨”。

《大词典》“赶”未及以上二义。

红地

《磨难曲》第1 回:满坡一片皆红地,只有几科秫术秸,便说蚂蜡不为害。

不生长庄稼或植物的土地。红地,本义指被火烧后呈现红色的土地。明朱棣《普济方·头门》卷四五:“右用蒜七个。先烧地通红,扫出火。将蒜去皮,逐个于红地上,磨成膏子在地上。”烧红之地,草木精光,故引申为“光、光着;裸露着”之义。今陕北方言保留此义,如说“光着、赤裸着身体”为“红身子”“红麻不留、红麻溜棍”。《大词典》未收此词。

活落床

《增补幸云曲》第16回:朝廷家有龙床,大人家有八步床、顶子床,小人家有脚床,监里有框床,食店铺有活落床,棉花铺有亚车床,没见人家有铜床。

压饸饹面用的灶具,即饸饹床、饸饹床子。清高润生《尔雅谷名考》:“系以和面为团,用木机榨压而成。其木机俗称饸饹床子。”饸饹,北方一种面食。传统上用荞麦面、高粱面拌和蒿子或榆树皮磨粉后压制煮熟的面条,今食材也有白面、玉米面等。亦作“河漏”,元王祯《农书》卷七:“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殻,磨而为面……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滑细如粉,亚于麦面,风俗所尚,供为常食。”《本草纲目》:“或作汤饼,谓之河漏,以供常食。”元曲中又记为“合酪”,孙仲章《勘头巾》第3折:“你若说实情呵,我可便买与你个合酪吃。”也记作“合落儿”,杨景贤《西游记》第2本第6出:“等他们来家,教他敷演与我听,我请他吃分合落儿。”明代记作“饸饹”,郭勋《雍熙乐府》卷六散套【粉蝶儿·悭吝】:“添换上,是荞麦面的饸饹。”蒲松龄亦记作“”,《日用俗字·饮食章第二》:“压如麻线细。”饸饹需要饸饹床压制,构成部件有床身(床壶、壶塞、箅子)、压杆、支架等。过去除出面的床壶底口即箅子为铁制外,其余床身和支架等构件皆用硬杂木制做,今有纯金属制品。饸饹为今北方人家的日常食品,饸饹床(子)也为日常灶具。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一部:“放着白面你吃饸饹,看上王贵你看不上我!”陕北民歌有:荞麦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想妹妹想得不会想,锄草抱起个饸饹床|(男)想妹妹想得着了慌,耕地走扛了个饸饹床。哎哟,绳线搭在猪身上。(女)想哥哥想得迷了窍,压饸饹抱回个铡草刀。哎哟,差一点把妹妹手铡了。《大词典》未收此词。

见样

《增补幸云曲》第7 回:我有七十二样酒,见样拿来你瞧瞧。

各种,各样。今陕北方言常用词,亦说成“见般各样”:到陕西旅游,西安的小吃一定得见样/见般各样尝一尝。《大词典》未收此词。

京游子

《翻魇殃》第9 回:我被掳在东山,卖旗下十余年,京游子不敢下眼看。

指久游京城貌似见多识广而世故油滑的人。《北京土话》:“京游子,久游北京,详知各界情形着,人辄以此呼之。”[14]32亦作“京油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62回:“这个会办生得一张小白脸儿,又是那么打扮,倒很象个京油子,可惜说起话来是湖南口音。”90回:“这苏州抚台姓叶,号叫伯芬,本是赫赫侯门的一位郡马。起先捐了个京职,在京里住过几年,学了一身的京油子气。”《施公案》117 回:“那男子却象是个京油子,眉目之间,瞧着不老成。”今陕北方言亦存此词。也常以“××油子”构词,指在某些方面厮混惯熟、老道油滑的人,如:赌博油子|讨吃油子|闹事油子|下棋油子。《大词典》未收“京游子”。

怕见

《富贵神仙》第7 回:问着人离城不远,那满心里火灼,又怕见动弹,动弹。

懒、懒得,不想。“见”为“家”或“介”的借音字,作词尾无义,府谷方言读音如“怕俭”。傅来兮《元曲词语辩证》[15]对“怕见”一词已作辩证,为宋元以来惯用词,今再补若干例句证之。宋韩淲《一翦梅·送冯德英》:“多少风流事已休。纷薄香浓,怕见绸缪。”元无名氏《张协状元》第3出:“古庙荒芜怕见归,几番独自泪双垂。”元无名氏《黄花峪》第4折:“酒不醒贫僧怕见走,云岩寺权为宿头。”《元刊杂剧三十种·李太白贬夜郎》第3折:“这孩儿何曾夜啼,无些惊气。娇的不肯离怀,懒慵挪步,怕见独立。”《醒世姻缘传》第7回:“那珍哥慢条斯理,怕见起身。”又第26回:“这二日怕见作活,你家又把我不当个客待。”又第43 回:“晁住不识好歹,只是怕见出去,躁的人心里不知怎么样的?”又第45 回:“狄希陈都都摸摸的怕见去。他娘又催了他两遍。”又第69回:“你怕见活了,自家投到阎王那里,另托生托生新鲜。”又第80回:“几遭家发了恨待要打他,到了跟前,只是怕见动手。”又作“怕”,《富贵神仙》第5 回:“闷恹恹,手脚昏沉怕动弹。起又不能起,眠又不能眠,一夜儿只滚的乌云乱。形容憔悴病越添,瘦卧空房有谁怜?”李渔《闲情偶寄·科诨第五》:“文字佳,情节佳,而科诨不佳,非特俗人怕看,即雅人韵士亦有瞌睡之时。”又《醒世姻缘传》第53回:“起先好坐怕走,渐渐的好睡怕坐,后来睡了不肯起来。起初怕见吃饭,只好吃药,后来连药也怕见吃了。”此例中“怕”与“怕见”义同。《大词典》未收此词,“怕”未及上述意义。

又,府谷方言“怕见”也泛指一切疾病,是一种避讳说法,如:我妈害怕见唡,三四天。《醒世姻缘传》第36回:“汉子要与他耍耍,妆腔捏诀:‘我身上不大自在,我又这会子怕见如此,我又怕劳了你的身体。’哄得汉子牢牢的信他是志诚老实的妇人,一些也不防闲。”

杀、单三绳

《磨难曲》第28回:单三绳往肉里杀,堪堪手脚坠下来,就放了也把骨坏。俺也曾把人捆绑,谁知道这么难捱!

(1)杀:捆绑,勒系。方音sā。今陕西方言常说捆绑为杀、杀捆。元《存孝打虎》第3折:“人披人甲,马披马甲,若还没甲,披上两叶板闼,两头绳子扎杀。”“扎杀”为同义连用。《西游记》第9 回:“败叶枯藤满路,破梢老竹盈山。女萝干葛乱牵攀,折取收绳杀担。”“收”“杀”互文义近。《醒世姻缘传》第67回:“把皮袄迭了一迭,杀在骡上。”亦记作“撒”,《西游记》第35 回:“(大圣)将扇子撒在腰间,双手轮开铁棒与那魔抵敌。”

(2)单三绳:即“单杀绳”,单股的细杀绳。“三”当为“杀”的借音字。清马益著《庄农日用杂字》:“冷暖都不怕,实在是好山。”王其和注释:“好山:很好。‘山’表示程度加强,‘山’疑应当为‘煞’。在今山东方言中表示程度加强一般用‘煞’,如‘笑煞’意为很好笑;‘疼煞’表示非常疼痛。”[16]疑视“山”为“煞”的借音字。又,陕北方言“三”与“山”音同,“杀”与“煞”音同,视“三”为“杀”的借音字庶几可通。故“单三绳”当为“单杀绳”。蒲松龄《日用俗字》:“绳捆绑积如山。”此“”当为“杀”的俗字,“绳”即“杀绳”,统指捆绑物件的绳索。“单杀绳”指单股的细杀绳,区别于二、三股攒成较粗的绳子,旨在强调用于捆绑的绳索很细而使人疼痛难挨,与“往肉里杀”的情形吻合。今陕北府谷方言即具体将三股攒成的较粗的绳叫“绠[gěng]绳”,将二股攒成粗细适中最为常用的绳叫“杀绳”,将单股攒成较细的绳子叫“单杀子绳、单杀子”。

《大词典》谓“杀”有“缚紧,勒紧”义,首引《醒世姻缘传》第67回例,例证过晚。绳、单三绳未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词典陕北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一起来说歇后语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歇后语
歇后语的拓扑解析
《新论》词语释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之义项疏漏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