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护理

2022-03-24薛维娜郭娟

天津护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渗液换药左心室

薛维娜 郭娟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 300457)

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利用泵血装置驱动左心室血液流入主动脉,可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泵血功能,维持血液循环[1]。通常用于心脏移植的过渡、心肌功能的恢复以及心力衰竭的永久治疗[2-3]。我院收治1例患者,根据心脏超声、心脏核磁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IV级”。成功植入型号为HeartCon的LVAD,LVAD在患者体内运行良好,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患者术后出现胸部伤口脂肪液化和经皮导线伤口愈合不良。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最终康复、伤口愈合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简介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39岁。主诉胸闷憋气7个月余,活动后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咳嗽,于当地医院治疗无明显好转,遂来我院就诊。根据心脏超声、心脏核磁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IV级”,为进一步治疗收住院。入院后行全面检查。心脏超声提示左心室呈球形,明显扩大,左心房轻度扩大;右心房、右心室未见扩大。左心室内径(LV)67 mm、左心房内径(LA)38 mm,右心室内径(RV)26 mm,右心房内径(RA)27 mm,室间隔厚度(IVS)9 mm,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10 mm,射血分数(EF)32%。心脏核磁检查过程中心律齐,平均心率68次/分。左心房无增大,舒张期前后径40 mm,左心室腔明显增大,舒张末期短轴70 mm。左心室各肌壁普遍变薄,侧壁厚度4.5 mm。左心室舒缩功能明显减弱。左心功能:EF值22%,心脏输出量(CO)4.8 L/min,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253.2 mL,舒张末期容积(EDV)324.4 mL,每搏输出量(SV)71.1 mL。心排血指数(CI)1.8 L/(min·m2),神经末端B型利钠肽原294 ng/mL,肺毛细血管楔压10 mmHg(1 mmHg=0.133 kPa);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73%;6分钟步行试验148 m,吸氧前肺血管阻力2.5 Woods Units。

经专家组病例讨论后,明确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IV级”。患者于全麻下行HeartCon LVAD植入术,手术过程顺利。LVAD在患者体内运行良好,患者心功能和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2日,患者胸部伤口下段发红,少量渗液,经皮导线伤口少量淡血性渗液,请相关专家会诊,遵医嘱换药治疗。

1.2 手术方法 患者于全麻下经正中开胸,纵劈胸骨,切开并悬吊心包,主动脉、右心房插管后,行体外循环。于心尖部打孔,术野持续释放二氧化碳,置入软右心吸引管,固定缝合环,将血泵流入道置入缝合环内,调整流出道角度并适当固定。经皮穿出控制器导线,连接控制器。修剪血泵流出道人工血管,端侧吻合于升主动脉。调整容量、体外循环流量和血泵参数至循环稳定,逐渐停体外循环。防粘连膜修补心包,置心包、纵隔引流管。止血,钢丝固定胸骨,逐层关胸。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遵医嘱给予患者持续心电监护,维持患者窦性心律,心率60~90次/分,血氧饱和度94%~99%。持续监测患者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并记录。遵医嘱调节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维持平均动脉压在65~75 mmHg(1 mmHg=0.133 kPa)。观察患者意识及肢体活动情况,及早发现有无脑血管并发症。监测凝血功能,根据医嘱调整抗凝药物剂量。观察大小便颜色,发现肉眼血尿、黑便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患者口腔卫生,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等情况。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床单整洁,每2小时变换体位,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2.2 伤口护理

2.2.1 胸部伤口护理 伤口脂肪液化是创伤刺激、高温等因素所致的脂肪细胞变性,形成的渗液会增加局部皮下压力,进而影响脂肪组织周围血供,进一步加重脂肪液化[4]。伤口脂肪液化主要表现为手术伤口处的脂肪细胞破裂,脂滴流出[5]。伤口脂肪大面积液化为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患者后期发生细菌感染的风险显著升高[6]。

本例患者脂肪层较厚,术中使用电刀,术后12日胸部伤口下段愈合不良。评估可见:胸部正中伤口长约20 cm,间断发红、部分痂皮脱落;伤口下段2 cm发红,少量油性渗出物,渗出物细菌培养阴性,无异味。伤口表面无肿胀,无波动感,周围皮肤无浸渍,请示医生查看伤口后诊断为脂肪液化;引流管已拔除,缝线处皮肤发红,无渗出;临时起搏器导线缝合处皮肤发红,无渗出;长海痛尺疼痛评分4分。患者一般情况评估:意识清楚,进食半流质饮食,食欲好,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血红蛋白148 g/L,白蛋白44 g/L,总白蛋白64 g/L,空腹血糖5.2 mmol/L。患者存在焦虑情绪,对抗疾病信心不足。遵医嘱给予预防感染,渗液管理等相关措施。碘伏消毒伤口,无菌纱布轻轻挤压伤口,排出油性分泌物,生理盐水清洁伤口,无菌纱布拭干。伤口渗液处敷盖藻酸盐银敷料,以吸收渗液,预防感染,外层纱布敷料覆盖,自粘性敷料固定。隔日换药1次。4日后,伤口干燥无渗出,硬痂脱落,愈合良好。引流管口缝线、临时起搏器导线缝线处皮肤仍发红,无渗出。给予碘伏消毒缝线处皮肤,自粘性敷料覆盖,每3日换药1次。术后17日拆除引流管口缝线,术后25日拔除临时起搏器导线,缝线处皮肤愈合良好。

2.2.2 经皮导线伤口护理 近年来,应用植入式LVAD治疗晚期心力衰竭日益普及[7]。经皮导线相关感染是LVAD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感染可以发生在导线出口,也可以扩展至LVAD整个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感染患者中常见的病死原因是播散性败血症,抗生素治疗在少数情况下是有效的,但是需要移除和更换LVAD,心脏移植是终点治疗方案。

本例患者经皮导线伤口愈合不良。经皮导线出口位于右上腹,胸骨右缘3 cm,肋缘下8 cm处,导线出口处可见0.6 cm×0.6 cm创面,创面为黄色组织,表面有少量淡血性渗出,无异味;伤口周围皮肤发红,无浸渍;长海痛尺疼痛评分4分。经皮导线须长期保留,导线外层材质为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对于伤口处皮肤来说属于异物,影响愈合;导线随患者腹式呼吸而移动,难以固定。管理渗液、预防感染、有效固定导线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遵医嘱给予碘伏消毒,以经皮导线出口为中心向外消毒,直径大于15 cm,待干,用生理盐水擦拭创面,去除分泌物,保守外科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取片状藻酸盐银敷料,剪下直径2 cm并剪开Y型口,覆盖于伤口,外层敷料选用薄膜敷料,高举平台法固定,导线远端用双固定器加强固定,以减少导线随患者呼吸而移动。每周换药2次。术后26日,伤口面积0.6 cm×0.5 cm,伤口床100%红色组织,少量灰色渗液,无异味,创面边缘整齐。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清洁创面,纱布拭干,剪下直径2 cm的无菌泡沫敷料,中间剪开Y型口,覆盖于伤口,外层薄膜敷料高举平台法固定,导线远端由双固定器固定。每周换药2次。术后32日伤口愈合。导线出口换药方法:碘伏消毒、待干,在敷料覆盖范围及粘贴固定器位置涂抹液体敷料,涂抹时注意避开导线出口,再用直径2 cm的泡沫敷料,剪Y型口,覆盖于导线出口,外层薄膜敷料高举平台法固定,导线远端双固定器固定。每周换药1次,潮湿、污染或脱落等及时换药。

2.3 康复护理 由康复师每日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患者术后第1日:咳嗽训练;床上训练直腿抬高,上肢上举;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四肢,做足背曲运动10次/组,3组/日。术后第2日:被动坐位练习5分钟,端坐位练习5~10分钟;床旁站立训练及原地踏步20次/组,2组/日。术后第5日:在康复师辅助下,于病房内进行步行练习10分钟,3次/日;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进行半蹲、提踵、踢腿训练。术后第7日:在走廊内进行连续步行100米训练,2次/日。术后第10日:在走廊内进行连续步行200米训练,2次/日。术后第24日:在走廊内进行连续步行500米训练,2次/日。术后3个月:在康复室进行步行训练15~30分钟,功率车训练15~30分钟,1~2次/日。

2.4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的焦虑问题,心理治疗师对其进行评估,给予针对性心理辅导。为患者选择一间安静、整洁、采光好的病房;允许1名家属陪伴;为患者提供平时喜欢的读物,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或电视节目;倾听患者主诉,及时关注并解决患者的不适症状;告知患者伤口进展,讲解换药方法,解除患者疑虑;讲解术后注意事项,电池充电和更换方法,国外的成功案例等。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和心理辅导的不断深入,患者焦虑情绪逐渐缓解。

2.5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饮食逐渐从半流食过渡到普食。营养科负责提供低盐、低脂、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的饮食,根据患者进食情况适时添加营养粉,保证患者营养供应。

2.6 出院指导 该患者为我院首例HeartCon LVAD植入患者,住院62天。出院前,由专科护士培训患者及家属经皮导线出口换药方法,并进行考核。责任护士进行居家护理指导,内容包括:每日使用同一血压计定时、定体位测量血压;按时服用抗凝药物,监测凝血功能,并观察大小便颜色,出现异常及时来院就诊;当导线出口出现红、肿、热、痛、渗出等感染征象时,及时联系医生;控制器常见报警的处理,睡前将控制器连接电源充电,日间活动时保证备用电池充满电并随身携带,电池电量用尽报警时及时更换电池,控制器及电池注意防水和避免高温,淋浴时使用防水淋浴包;遵医嘱来院复查,出现不适通过电话、微信与协调员联系。

3 随访

我院初步尝试对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培养精通心血管疾病护理并有良好沟通能力的护士作为协调员,负责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患者管理工作。协调员定期与患者及家属联系,了解患者血压变化、服药情况、心理状态、控制器报警处理情况、导线出口有无感染等,提醒患者及时复查。患者出现任何问题可以随时与协调员联系,由协调员帮助解决。该患者经随访了解恢复良好。

4 小结

通过对本例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护理,对伤口及时、准确、全面的评估,找出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和护理难点,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适宜的敷料及换药方法,有效管理伤口,避免感染。银离子能够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损伤细胞膜、抑制蛋白质合成、干扰核酸的合成,同时不损伤正常细胞,是湿性愈合理念下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菌敷料[8],在换药过程中适时应用,有效预防伤口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渗液换药左心室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是心脏病吗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防漏膏在PICC置管术渗液中的应用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初诊狼疮肾炎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