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易膀胱测压结合饮水计划对腰椎手术病人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

2022-03-24曾连开黄庆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测压尿管导尿管

曾连开 唐 烨 黄庆艳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护理部 511400

腰椎手术是骨科最为常见的手术类型,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往往要求病人在术后进行长时间的卧床,以促进术后恢复。但是在长期卧床、伤口疼痛、麻醉、排尿姿势和环境的改变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病人在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风险仍然较高[1]。临床为了降低再次插管率,通常在术后第1天进行夹闭导尿管训练,但部分病人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长,排出尿量少,导致尿潴留发生率居高不下[2]。简易膀胱测压结合饮水计划是在术后第1天运用导尿管、一次性无菌输液管及三通管等物件对膀胱压力进行测量,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拔除导尿管,用于腰椎术后留置尿管的病人可能有效。基于此,我院进行简易膀胱测压结合饮水计划对腰椎手术病人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影响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病人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我院2020年3—12月收治的71例腰椎术后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1.36±13.01)岁;ASA分级:Ⅱ级22例,Ⅲ级7例,Ⅳ级6例。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60.96±12.98)岁;ASA分级:Ⅱ级22例,Ⅲ级8例,Ⅳ级6例。两组上述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需行腰椎术治疗者;(2)术后无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者;(3)术后有留置导尿管者。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肝、脑、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损害者;(2)伴有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疾病者;(3)病情危重甚至陷入昏迷者。本研究已取得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病人由同一主刀医生进行手术,术后予以常规药物进行镇痛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早晨8点到晚上10点,每隔2h定时打开导尿管,晚上10点至第2天早上8 点期间保持导管夹一直处于打开状态,以此来训练膀胱功能,直至病人有尿意拔除导尿管,进行自主排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简易膀胱测压结合饮水计划干预:(1)膀胱测压:准备相关物品,包括导尿管、一次性无菌输液管、三通管、500ml氯化钠溶液、记号笔以及中心静脉压测量尺。将氯化钠注射液、一次性无菌输液管、三通管以及尿管三者进行连接,继而打开导尿管开关并尽可能排空膀胱,使其处于空虚状,排空膀胱时应夹紧膀胱冲洗器开关,防止液体进入膀胱,待尿液完全排出后,打开膀胱冲洗器夹子,使生理盐水进入膀胱冲洗器内,待全部液体进入膀胱后,记录在引流管中停止的时刻,以“0”作为记号。做好记号后嘱咐病人联想排尿的情景,并将所注入的液体排出,排出液体时冲洗管液面上升的高度即为膀胱压力,当该压力>20cmH2O(1cmH2O=0.098kPa)时拔除尿管,密切关注病人是否可以进行自主排尿。(2) 饮水计划:当所测膀胱压力>20cmH2O,结合饮水计划。首先限制每日进水量,将每日饮水量应控制在1 500~2 000ml,每次不超过400ml(在病人喝水容器上做一400ml饮水刻度线标记),晚上10点之后禁止饮水。其次根据病人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饮水方案,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宣教,使其了解具体执行方法。密切关注其意识以及有无脱水症状的发生。进行此项干预措施的全过程之间应该避免使用含有咖啡因等利尿的食物以及酸辣刺激的食物。两组均干预至导尿管拔除并观察至病人出院。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一般情况:观察两组病人的首次顺利排尿时间、首次排尿容量及留置尿管时间;(2)膀胱残留尿量:观察两组病人的膀胱内残余尿量;(3)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观察两组病人尿潴留、再插管及感染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情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首次顺利排尿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尿容量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对比

2.2 两组膀胱残留尿量对比 观察组膀胱残留尿量情况优于对照组(Z=2.167,P=0.030<0.05),见表2。

表2 两组膀胱残留尿量对比[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尿潴留、再插管以及感染的总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1.43%(χ2=4.396,P=0.036<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腰椎术后要求病人严格卧床休息,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不仅改变病人的排尿体位,同时也减弱排尿反射,此外术后切口疼痛、担心尿液污染敷料以及留置尿管期间病人膀胱逼尿肌的部分功能下等降因素已成为术后留置导尿拔管后自行排尿失败的原因,进而增加拔除尿管后再发生尿潴留的风险[3]。临床为了降低术后排尿困难或尿潴留的发生,均会在术后第1天进行夹闭导尿管训练,即间隔一定时间段,夹闭尿管,使得膀胱括约肌可以充分地扩张与收缩, 维持膀胱的正常功能,进而提高自我排尿意识。但是由于该方式缺少对膀胱压力和容量的准确评估,在实际护理操作中可能会降低膀胱容量甚至损伤尿路,进一步诱发尿潴留,致使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4],因此探寻一种更为有效的干预方法于该类病人至关重要。

简易膀胱测压结合饮水计划一方面运用建议膀胱测压器测量病人膀胱内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适时拔出尿管;饮水计划即在进行压力测试期间,嘱咐病人摄入一定量的水,进而达到稀释尿液浓度和降低逆行感染发生风险。

本文中观察组顺利排尿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尿容量多于对照组(P<0.05),说明简易膀胱测压结合饮水计划可以缩短腰椎手术病人术后顺利排尿和留置尿管时间,并且首次排尿量更多。可能的原因是该方式通过运用简易膀胱测压器测试出膀胱内的压力,当该压力<20cmH2O时,结合饮水计划和膀胱锻炼,一方面加强排尿功能的锻炼,促使其尽快建立排尿反射,另一方面通过摄入一定量的水,刺激膀胱增加尿意。同时根据膀胱压力的大小及时对训练方法进行调整,使其可以和膀胱功能更加吻合,使排尿反射可以更快地建立,进而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并且随着排尿反射的建立,不仅可以顺利排尿还会增加排尿量,达到改善一般情况的目的[5]。

本文中观察组膀胱残留尿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简易膀胱测压结合饮水计划可以减少膀胱内残留尿量,可能的原因是该方式在给予简易膀胱测压结合饮水计划干预前先将膀胱内的尿液放完,然后注入可以引起膀胱产生强烈尿意的生理盐水(500ml),使膀胱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充盈,增强对膀胱壁的刺激,促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加速尿液的排出,同时注入生理盐水还可起到稀释尿液的目的,减轻尿液对充血黏膜的刺激,降低病人的不适感,促进尿液的充分排出,减少膀胱内尿液的残余量[6]。

本文中观察组尿潴留、再插管以及感染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简易膀胱测压结合饮水计划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能的原因是首先简易膀胱测压一方面可以通过测量膀胱压对病人的膀胱逼尿肌和膀胱的收缩力进行训练,增加膀胱容量的感知力,有助于进行自主排尿,另一方面运用该方式还可以充分掌握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在膀胱功能恢复最好时拔出导尿管,最大限度地促进自主排尿,进而降低尿潴留再插管的发生率。同时通过进行饮水训练,保证病人可以摄入足够量的水分,进而对膀胱壁起到冲刷作用,使膀胱内的蓄积物随尿液排出体外,减少尿道内细菌等物质的停留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7]。

综上所述,简易膀胱测压结合饮水计划可以改善腰椎手术病人一般情况、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测压尿管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ICU 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测压表间断测压致气囊内压力偏差的实验研究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