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22-03-24杨阿妹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2期
关键词:多边形一元二次方程创造力

杨阿妹

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除了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还要求教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颠覆传统教学理念下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选取更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教学实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数学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率的可持续提升奠定基础。事实上,基于新课程标准改革方案的发展要求,很多教师已经开始尝试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工作,但由于仍然坚持应试教育发展理念,过于重视升学率与学生成绩的提升,并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重视起来,造成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满足知识增长的需要。基于此,教师有必要对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进行反思。

一、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现状

(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难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现如今,就各学校在职的数学教师而言,多数教师接受了长时间的传统教育熏陶,应试教育思想对其学习思维及教学思维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基于此,他们的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讲授主要知识点并制定课堂教学计划,学生只需要按照教师的安排执行,教师的权威性较大。课堂教学结束以后,學生还要沉浸于各种各样的练习题中,在高强度的学习下,学生逐渐成为只会执行教师安排的学习工具,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的机会较少,且在学习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学生难以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其创新能力自然难以得到提升。

就教师层面来说,现阶段的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按照记忆中自己所接受的教学训练,以及自己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备课。因此,即便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依然有部分教师不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学生能够进行创造力锻炼的时间与空间受限。

(二)在中考的升学压力下,教师对学生创造力培养重视程度较低

结合我国教育发展体制,适龄儿童享有九年义务教育权利,但在初中阶段教学结束以后,学生仍需要进入到高中阶段继续深造,且初中阶段结业考试的成绩直接与学生高中阶段的教学起点相关。为了顺利完成这场选拔性考试,让学生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教师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布置更多的教学任务。尽管新课程标准改革强调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压力的缓解,且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并没有针对初中数学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要求,因此,关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同时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很多教师并不清楚,只能通过大量的知识讲解及经验分享、试题练习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通常在中考之前,即初三下学期,教师就已经完成了既定知识点的讲解,开始筹划最终的总复习及冲刺,学生不断徘徊在复习与模拟考试中,几乎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三)继续教育缺失,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本研究中,继续教育主要是指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外的创造力培养。换句话说,初中数学中创造力的培养仅仅通过课堂教学中PPT的应用或者数学史的融入是远远不够的。这些策略的应用并没有考虑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需求,也不能满足初中阶段学生的发展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教师还需要不断顺应现代发展趋势,通过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将继续教育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一)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对教师的印象是十分严肃、不苟言笑,尽管他们表面上会顺从教师的安排,但很容易对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产生反感情绪,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本就处于叛逆心理高发期。基于此,教师要适当转变以往的教学态度,通过教学素材的改变等贴近学生、尊重学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从而让学生逐渐接受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条件。“亲其师,信其道”所讲授的就是这样的教学原理。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创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很多学生将初中数学视为中学阶段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儿,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为学生敏捷思维的发挥创造条件。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表示,知识体系的构建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但仅仅依靠教师学生所获取的数学知识是片面的。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有相对完善的思想发展体系,但在问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仍存有一定不足,再加上该阶段的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教师可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发展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为其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以多边形的学习为例,在正式学习这一章节之前,学生对多边形基本特征的了解较少,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展开联想,结合之前所学的平行四边形等的基本特征进行创作,同时寻找教室内存在的多边形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在学生创作结束以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各种多边形,并初步总结多边形的基本特点,让学生结合这一教学内容对自己制作的多边形进行改进与优化,学生的创造力在自主创作、自主总结、自主发现的过程中实现了提升。除此之外,在寻找教室内多边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会被某种物品表面的结构或形态所迷惑,从而忽视对多边形相关定义或特征的考量,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所介绍的多边形的特征等进行自我验证。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发挥了自己的个性化思维,其创新意识也得到了激发,有助于其创造力的培养。

(二)因材施教,用多元化思维推动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初中阶段,不同学生的数学水平与个人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教师需要在备课阶段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存储水平等级进行思考,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促进其学科自信的提升。

首先,教师要特别关注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他们来说,首要任务是提升自己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若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但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并不能说明其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问题,更多地需要教师对其思维发展及知识领悟能力进行点拨。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较好,逻辑思维能力较好,能够灵活面对考试或平常练习中遇到的各种类型的习题,甚至可以做到超前思考,用更高层次的知识解决当前阶段的学习问题,此类学生并不需要教师给予其学习技巧等方面的指导,更多地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进一步为其创造力提升提供机会与空间。为减少由于不同层次教学计划的实施造成的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偏差过大的情况,教师还需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难度等进行控制。当然,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联动性,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往往创造力较高,因此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上述学生的作用,通过学生之间的带动作用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其次,新课程标准改革教学背景下,教师除了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还可以通过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在笔者看来,批判性思维是逆向思维的一种,即与传统的、逻辑化的思维完全不同的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运用,能够揭示更多的数学本质,也能够获取更多的数学教学效果。以“方程ax2+2(2a-1)x+4a-7=0至少有一个整数解,求正整数a的值”为例。通常学生会选择通过形式变换,得出x的表达式,但由于本题中我们已经知道了a的取值范围为a逸1,因此可以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推辅元a,并在最终计算出的求解范围中取整数。之后,教师通过PPT展示多个与上述题目类似的题目,引导学生用不求主元求辅元的方法进行解答。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也使得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技巧,为其创造力的提升奠定了理论与思维基础。

(三)強化合作学习,加深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十分倡导的一种数学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过程中严肃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活。以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为例,教师可首先通过电子白板或其他教学工具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模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构特征,为其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奠定基础。基于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可适当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对一元二次方程相关问题进行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从方程的角度理解方程的概念,教师可首先通过PPT设立几个连环问题,如“已知两座山之间有一块待开辟的800m2长方形空地,该空地的长和宽之差为12米,求该空地的长与宽各为多少”“已知一块正方形稻田的面积乘以3等于20m2,求该正方形稻田的边长”“小明与小华相差5岁(小明比小华大),两人的年龄之积为12,求小明与小华的年龄各为多少”。上述问题是基础型一元二次方程的经典习题,教师通过上述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此时,虽然未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但上述习题较为简单,各小组学生会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答。待学生计算完毕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未知数x,再次进行计算,同时对之前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最终可以发现,上述习题所列算式中均只有x这一个未知数,且算式中所有未知数的最高次数均为2。因此,可以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就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同时整式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方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既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待数学问题,有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提升,又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创造了诸多条件。作为教师,应适时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就前文提到的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总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PPT将三道习题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罗列出来,这样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三者之间的联系。抑或者,在应用形象思维解决问题时,教师可通过电子白板还原题目内容,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进行推理。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抑或者初中阶段复杂章节的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创设。以银行存款利率问题的计算为例,已知张某2021年做生意赚了10万元,打算在银行存两年,经过复利计算,张某得知两年后本息共可获得十万两千元,求该银行的利率。此时,教师可通过Flash动画处理技术展示题目内容,即还原张某与银行工作人员对话的过程,一方面,让学生通过flash动画提取出对话中的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下,学生的思维也被不断激发,同样有助于其创造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微课的教学方式也是近年备受教师欢迎的一种,且与上述教学方法相比,微课能够留给学生进行个性化思考的空间较多。例如,教师可通过慕课等平台发放微课,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预习的同时,在微课的最后预留开放性思考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同时为课堂正式教学奠定基础。还是以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为例,教师可在微课的最后增加假设场景,即有多家银行供张某选择,A银行存款两年可获得十万两千元,B银行存款十年可获得十二万元,C银行可提供活期存储与定期存储两种业务,其中活期存储的利率为2.1%,定期需要五年起,五年期可获得本息共计十三万八千元,问:假如你是张某,基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教师可特意说明,该习题没有固定答案,只要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并阐述最终结果,教师就应该对其答案给予肯定。此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展现。

作为教师,应对现阶段初中生数学学习中的创造力现状进行反思,并通过逆向思维等的运用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不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多边形一元二次方程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例说“一元二次方程”在中考中的应用
中考里的“一元二次方程”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有关多边形边数问题的思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