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者主体意识构建的三重维度

2022-03-23郑欣彤

关键词:接受者话语主体

郑欣彤,朱 浩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主体意识是指现实的人作为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出于自觉对自身地位、能力和价值的判断。[1]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大学生是话语接受活动的主体。构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2]进而主动自觉地接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同时也达到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教育效果。进入新时代以来大学生看待事物的主观意识愈发明显,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的价值利益导向的风气,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的前提上,其主体意识暴露出主观臆断、功利性、目的性的倾向,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大多浮于表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者构建主体意识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追求,也是时代的要求。深入研究话语接受者主体意识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度的关键点,以学校教育为直接手段、以社会教育为重要保障、以自我教育为本质思路三重维度系统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者主体意识,对大学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展现真我风采具有现实意义。

一、学校教育:构建话语接受者主体意识的直接手段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以话语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对受教育者身心实加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大学生构建主体意识的基础环节与直接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转变传统的教育主客体观念,将大学生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接受主体,教育者作为话语发送主体传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通过转变话语表达方式、创新话语内容、建立民主沟通方式等途径,逐步引导大学生构建主体意识,以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度的教育效果。

首先,由“接收式”向“对话式”话语表达方式转变,唤醒话语接受者自主意识。“接收式”话语方式指的是单向度的话语理论灌输,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单纯接收理论,没有真正理解话语内容中蕴含的深意。新形势下高校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改革教学方式表现出来。传统的“接收式”话语方式已不再适用于新时代的大学生。“对话式”的话语方式帮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拉近距离,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育者传递的话语内容,而且能让大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唤醒自身的主体意识,自觉主动地与教育者沟通话语内容,理性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

采用“对话式”的话语表达方式,可以促进话语接受者把握话语发送主体的思想、观点、立场、态度以及思维方式,并且在接受与整合的过程中思想认识能够不断提高、道德品质不断提升。“对话式”的话语表达方式的实施对教育主体也提出了切实的要求:首先,话语发送主体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他们的接受能力和接受背景。话语发送主体运用大学生所熟悉的话语表达方式,以及在大学生所熟悉的话语语境中对他们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信息,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发挥主体意识理解接受话语内容。[3]其次,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失语”现象。话语发送主体基于主观意愿以及教学任务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充斥着公式化的语言,单向度的话语很容易让大学生产生接受壁垒,更别提发挥主体意识主动地接受话语内容。“对话式”的话语表达方式是将话语内容转变表达方式更易进入话语接受者的接受视野,大学生基于自身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切实的成长发展需求,对接受的话语内容提出问题,期待获得解答。在一来一回、一问一答的对话过程中,大学生逐渐完善主体意识,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提高教育主体的意义共识。话语接受的本质是思想上的融合与话语意义的共同认同。话语发送主体与话语接受主体在对话过程中,运用话语这一符号共通思想信息。大学生在对话过程明确自身定位,自觉认同并将话语内容内化为思想观念,真正做到与教育者的意义共识。

其次,增加“期待视野”的话语内容,促进话语接受者发挥主动意识。“期待视野”来源于接受美学理论,康斯坦茨学派代表人物姚斯和伊瑟尔认为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素养、趣味、理想等综合形成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4]话语发送主体需要结合大学生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考虑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运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递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发送主体结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设计话语内容才能增加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兴趣,陈述性的话语内容大多使大学生感到无聊,接收到的话语并未真正进入大学生的思想深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送主体应提前考虑到话语接受者的经验、素养、兴趣等综合因素,基于话语接受者的主观要求和接受水平传播有效的话语内容,使接受者在过程中主动的思考话语内容背后的启示和意义。

“期待视野”话语内容不仅能吸引大学生更快地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而且能让大学生在熟悉的话语语境中构建主体意识,更有效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这也要求在创建“期待视野”话语内容时须注意:首先,以现实生活为素材设计话语内容。理论来源于实践,大学生主体意识构建起源于现实生活,大学生通过关注理解生活事件,建立自身心理结构,话语发送主体应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关注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从大学生的接受视角创建话语内容,增加大学生的心理认同,促使大学生真正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其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学生尚处于人生启蒙阶段,虽然要迎合大学生视角推动大学生构建主体意识,但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不能遗忘的。如果说大学生是行驶在海上的一艘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就是风和帆。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抛开,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必定要坚持正确的话语信念。最后,话语接受主体须坚持从实践中获取真知。大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知识,是用于判断事物的本质属性、解决现实问题。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起思想行为体系,逐步完善主体意识,有助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参与者、生力军,只有构建完善自身的主体意识,才能系统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才能真正立足社会实际,做出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事情。

最后,建立民主平等的话语场域,激发话语接受者的创新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的作用在于转换话语方式、传递话语内容和提升话语实效。[5]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为话语发送者和话语接受者构建平等民主的话语场域,能有效助力双方传导话语内容、科学地表达话语信息、建立和谐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和谐平等的话语语境中,大学生能够更自在自然的发表言论、表述观点,教育者也可适当加以引导和鼓励,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掌握话语内容,高校在建立和谐平等的话语场域中,应加强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激发大学生的表达欲和创新意识,对不平等的、不合理的观点鼓励提出异议并进行讨论,在主体意识的推动下对事件做出理性的判断。

一方面,教育者应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强化高校话语场域。习近平指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中国支持青年发展自身、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放飞青春梦想。”[6]大学生的重要性在于他们集合了党和国家的希望,深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每一位大学生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应然选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搭建一个能够让大学生自主对话的平台,不仅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构建主体意识,激发创新意识,运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并且有助于教育者与大学生双向互动,促进大学生自主接受吸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另一方面,强化大学生作为话语接受主体的认识。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的对话主体,应自觉地构建完善的主体意识,明确在话语场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者传递话语内容、期待达成话语共识的进程里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在市场经济冲击的时代、在思想多元开放的社会、在信息网络化的空间里,高校是为大学生搭建的开放交流、自主对话的平台,通过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话语语境,能够帮助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建立起完善的主体意识,构建正确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二、社会教育:培育话语接受者主体意识的重要保障

社会教育是大学生构建主体意识的重要保障与关键环节。社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不谋而合,是除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外其他教育的统称。大学生作为话语接受者构建主体意识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社会是大学生需要面对的第二张知识网,在社会教育的作用下,大学生借助网络载体学习建构主体意识,加之社会环境的辅助力量,以及建立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话语平台,让大学生在社会中逐步构建主体意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完善自身的精神世界。

第一,善用网络载体,建设话语接受者主体意识的话语平台。网络载体伴随大学生成长发展,在网络环境中每个人都是主体,虚拟世界模糊的是人的身份,但没有抹去人的主体本性。大学生是网络世界的参与者,也是备受网络话语影响的群体。网络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中具有重要的话语载体地位,对大学生主体意识建构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在纷繁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网络话语的影响,从而迷失方向,落入意识形态陷阱。因此,建设网络环境时应着重打造整洁和谐的话语背景,让大学生在接受话语信息时能够内在地有所收获。

网络载体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一个重要平台,借助大学生对网络载体的熟悉性,建设一个协调整洁的话语平台能有效推动大学生构建主体意识。首先,网络载体应充分发挥宣传功能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导。主流的网络媒介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设计含有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文化产品,具备权威说服力,发挥模范领头作用,保持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真理性,为大学生构建主体意识树立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注重网络意见领袖的导向功能。目前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社交平台有QQ、微信、新浪微博、豆瓣等等,在这些容易产生意识形态交锋的社交媒体中不乏网络意见领袖的思想荟萃。建设和谐的网络话语平台少不了网络意见领袖的正面导向,正确利用网络意见领袖的话语影响力,引发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发扬网络意见领袖的榜样力量推动大学生深入思考,唤醒大学生构建主体意识,建立自主思维方式,正确鉴别网络话语,发挥主观能动性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最后,网络媒体应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多开展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活动,利用网络载体的便捷性吸引大学生群体参与其中,例如“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学习强国”软件、“我心中的思政课”主题比赛等,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大学生切实的参与其中,体悟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网络是人类建造美好生活的工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借助大学生对网络载体的熟识度,优化网络环境,在整个社会领域构建一个自由交流、井然有序的网络交流环境,增强大学生接受话语内容的主体意识,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度。

第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构建话语接受者主体意识的辅助力量。马克思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7]在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如果能清楚地找到自我的定位,就能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对自我定位、自我能力和自身价值的清晰认知,即对主体意识有清晰的认知。大学生对所处社会环境的认知程度越高,主体意识也就越强,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信息也就越有效。构建大学生作为话语接受者的主体意识,优化社会环境是题中应有之义。

大学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构建主体意识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优化社会环境提出以下要求:第一,培养良善社会风气。社会是社会成员共存的社会,为了社会上的成员和谐共生,构建自由平等、司法公正、治安稳定的社会风气具有时代紧迫性。在社会风气的熏陶下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主体才能畅所欲言,深化对社会和自身的认识。第二,努力挖掘社会德育资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充分挖掘社会中的德育资源,建桥搭路、多措并举,利用社会资源的丰富性激发大学生的兴趣,用正向的思想引导大学生。第三,争取各界的大力支持。社会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考验,现行的大学教育中,社会实习是大学生必须面临的一项必修课,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大学生在接受社会教育的洗礼后都能获得从内到外的成长,有助于大学生理性对待充斥在社会上的话语,有助于大学生构建完善主体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话语认知能力与接受能力。

第三,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话语语境,共筑话语合力推动话语接受者构建主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形态,在大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每个教育类型对大学生的成长脉络有着不同的影响。大学生正值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建构不能缺少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支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联合的话语教育语境不仅是为了更好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是为了完善构建大学生主体意识,促使大学生提升话语接受水平与话语创新能力。

首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话语应当重视各方话语合力,积极合作,汇聚各方面的话语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其次,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系统的话语教育模式,减少三者的差异感,确保大学生在三者中接受的话语内容相差无几,并对大学生在不同教育领域面临的话语接受问题给予及时的、一体的回应。再次,共筑“家庭-学校-社会”的话语合力应秉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后备力量,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需以大学生为本,调动大学生自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动学习能力,激发大学生个性化学习、创新化学习的意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话语语境,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多场域合力,为大学生打造一个能够自由交谈、掌握理论、自觉实践的话语平台,并且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学校里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用所学的理论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向社会大众传递,影响身边的亲朋好友,一方面促使大学生完善构建主体意识,另一方面也促使大学生吸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转化为主体思想的一部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联合话语语境,让大学生感受话语合力的教育服务,促进自身的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的发展。

三、自我教育:建立话语接受者主体意识的本质思路

自我教育是个人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自己教育自己的行为,即个人作为教育主体主动发生的自我内部教育。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构建主体意识的关键一环与本质思路。自我教育从内部出发,让大学生以自我为本体,以个人的内在要求为出发点,自觉内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建立主体思想,架构主体意识导向的思维方式,从而自主地将思想外化为言行举止。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三重维度是一个有机整体,协同发挥作用才能帮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者构建主体意识。

第一,自我学习建立话语接受者的主体思想,加强内化。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关键在于充分认识自我,认清个体的定位、能力以及价值。当代大学生追求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与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追求相契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正是实现大学生与社会追求的重要载体。话语是思想的表达形式,是思想传播的途径,话语的意义在于内含的思想。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自己对自己展开教育,提高自身学习内驱力,建立起完善的主体意识,从自身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倡自我教育,激发大学生构建主体意识是促使大学生有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以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

大学生自我教育分为两种,一个是理论知识教育,即理论的概念、理论的知识、理论的原理相关理念的教育;另一部分是价值知识教育,即理论背后所包含的好坏、善恶、美丑等价值导向、价值观念、价值准则等方面的教育。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点在于获取相关知识成果,这是课程学习的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提升知识底蕴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价值知识教育是蕴含在理论知识教育中展开的,价值知识成果必须靠大学生发挥主体意识自主地思考理论知识中的本质意义,自觉地去汲取理论知识成果,厘清自身的需要更好地吸收价值知识成果,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转化为自身的个体意识,自觉地将所接受到的话语内容融会贯通,通过理解、采纳、吸收等自主的形式,将话语纳入到自身的思想体系,不仅理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而且自愿将话语内容作为自身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的依据,进一步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建构,为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拓宽道路。

第二,自我调控建立话语接受者的主体思维,促进外化。教育与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大学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既是教育者作为话语发送主体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作为话语接受主体接受话语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话语中包含着教育者传递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观念等思想认识,自我教育就是让大学生在接受话语思想后能自觉深化自身的思维方式,在理论层面、价值观层面有所收获,将学习到的知识成果自觉转化为自身的思维方式,通过内化成为大学生的主体思想。大学生将主体思想纳入主体思维方式中,完善话语认同心理,合理有效地接受话语内容,再将其转换到自主的行为体系中去,通过自身的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来。

新时代大学生自主能力不断增强,他们善于发掘自身能力,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大学生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首先,大学生应掌握过硬的学习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自我教育的基础是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古人言:“学然后知不足。”发现不足才能加以改进,进而调动大学生自觉性,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并将思想观点纳入自身思想体系。其次,大学生应掌握学以致用的实践本领。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运用自身所学解决问题,事后反思决策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善,这就是一套完整的自我教育流程。掌握实践能力的过程是大学生思维方式得以展现的过程,大学生将学习到的思想外化为言行举止,又在实践中反思思想的合理性,在实践与反思中大学生逐步构建主体意识,进而根据主体需要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最后,大学生应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积极承担人生责任,找寻自身的发光点,在大学阶段构建主体意识,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的有效性,提升自身本领,做有为青年。

猜你喜欢

接受者话语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Flu Study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基于有限承诺审核的信息传递均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