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未来乡村样板
——以恋乡·太行水镇项目为例

2022-03-23□张

山西农经 2022年20期
关键词:水镇太行山文化

□张 晴

(上海旗鉴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恋乡·太行水镇位于京津冀“京雄保”城市群三角腹地的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保定市易县,背靠太行山,西傍易水湖,与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红色革命旅游圣地狼牙山为邻,以原乡环境、数智赋能、健康生活为引领,以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发展为中国乡村振兴的新样板,描绘出一幅山林掩舍、溪塘畔村、田园阡陌的国风美学乡村画卷。

1 政策引领下的未来乡村发展方向

雄安新区作为中国未来城市的样本,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为发展理念,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发展高端产业,打造全球创新高地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恋乡·太行水镇以太行易水人文、原乡田园社区、易水学派中医、智慧互联科技、国际教育理念、国际康养体系为特色,打造中式国风美学的健康美好生活目的地。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1]的精神,恋乡·太行水镇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加强推进村庄规划建设,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同时,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2]的要求,恋乡·太行水镇以建设健康中国为发展方向,提供全民全龄全覆盖的健康服务,提高全民素质,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优化健康服务,建立健全的支撑与保障体系,并强化组织实施。

恋乡·太行水镇以“太行里,易水畔”为主题,打造中国乡村美居生活环境示范项目,将深植于中国文化之中、蕴含自古以来文人追求的生活方式,如乐山乐水、耕读田园、师法自然、琴棋书画、吟诗作赋、隐逸养生等,以太行文化为根、易水文化为脉,徐徐展开于一幅中式国风美学下的世外桃源山水画卷。

2 聚焦“京雄保”核心客群,满足市场核心诉求

依据市场调研数据,北京市拥有600 万元资产的“富裕家庭”约为71.5 万户,河北省约为5.19 万户。恋乡·太行水镇是由山、水、林、田、湖等要素构成的优质生态发展空间,目前旅游处于观光层面。为满足核心客群的需求,亟须高品质的旅游度假项目树立标杆,从而带动周边旅游发展,消化“京雄保”城市群庞大的旅游市场。

恋乡·太行水镇项目以“京雄保”城市群的中高净值家庭市场为核心客群,主要聚焦周边地区的短时度假客群以及由短时度假客户转换为长期居住客户的群体。

周边地区的短时度假客群主要为30~40 岁的家庭亲子人群,其特征为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注重子女教育,有2~3 d 的短时度假需求。由短时度假客户转换为长期居住客户的群体主要为40 岁以上的长期康养人群,包括40~55 岁关注投资机会的“抗老人群”、55~65 岁退休后有钱有闲的“防老人群”以及65 岁以上需要日常看护甚至专业医护护理的“延老人群”。

针对30~40 岁家庭亲子短时度假客群的核心诉求,在恋乡·太行水镇打造以自然教育、亲子娱乐、休闲度假为主的文旅度假产品,让游客深度体验网红打卡景点的乐趣以及小资情调的轻奢美学空间的度假方式;针对40 岁以上长期康养人群的核心诉求,打造“抗老、防老、延老”的品质生活,提供生态宜居和具有增值空间的服务项目,使其享受医疗、教育、养老等全方位康养居住的生活方式。

3 挖掘易县文化底蕴,打造太行水镇的品牌IP

恋乡·太行水镇位于易县。易县的“易”字的由来要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一个部落在湖边依水而居,因这个部落姓氏为“易”的人较多,便被称为“有易氏”。人类始祖伏羲氏当时在附近教民渔猎畜牧,“有易氏”跟着伏羲学会了“周易”之法,即《易经》中的八卦问卜断事,自此便有了擅长“周易”的“易氏部落”,而他们依水而居的湖后来也被称为“易水湖”,易县的名字由此而来。易县文化底蕴深厚,恋乡·太行水镇依托易县的文化,演绎出一幕幕未来乡村的美好生活场景。

3.1 太行八陉之蒲阴陉

易县位于太行八陉第七陉的蒲阴陉,自古便是交通关隘。而今,易县作为太行驿站,依旧是往来的交通要道。恋乡·太行水镇第一幕——“太行好客”,打造国际化未来乡村的会客中心,解决项目展示和门户形象的问题。以太行八陉和关隘文化为溯源,以文化驿站和会议会展为主要功能,规划太行驿站、太行田园数字化智慧中心两大产品。

太行驿站作为太行、易水文化以及未来乡村生活场景的展示窗口,打造太行的区域性休息驿站,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太行文化展馆、健康生活体验中心等。太行田园数字化智慧中心承载城市溢出的功能,以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为核心,面向雄安新区,打造国际高层次的会议会展聚集地。

3.2 太行山地质、物产文化

在地质演化进程中,太行山地带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地质奇观,是研究地质演化历史的重要遗迹,也是科普学习和专业考察的重要生态资源。太行山地带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主要包括奇石文化、煤铁利用、瓷器文化、中医药文化等。恋乡·太行水镇的第二幕——“山水悦动”,打造国家地理营地与健康运动公园,提升“玉米冒险村”项目的活力,激发户外运动消费人群的兴趣。以太行山地质文化、物产文化为溯源,以营地驿站和运动亲子为主要功能,规划太行国家地理营地、健康运动公园、玉米冒险村亲子乐园三大产品。

太行国家地理营地以激发项目活力、吸引户外运动人群为主要目标,抓住“太行国家森林步道”的发展契机,打造地理运动营地的标杆。2017 年国家林业局发布第一批5 条国家森林步道,其中“太行国家森林步道”的划定使易县成为国家最新地理地标、生态地标、文化地标和美景地标。该项目以“村集体持土地入股+企业持资建设运营”的合作模式,促进景区与村集体产业合作发展,从而达到共生共赢的目的。太行国家地理营地打造户外露营地,包括房车营地、易水徒步营地、山地自行车营地等,结合场地的山水自然优势,因地制宜打造多类型水上体验项目,引入民宿品牌,打造拥有绝佳视野的易水湖畔特色居住环境。健康运动公园在易水河两岸打造滨水运动绿道、山地健康步道两条健康运动路线,并配套绿道驿站,为居民、游客提供一个放松的户外休闲运动空间。“玉米冒险村”亲子乐园以提质升级、强化品牌为目的,打造以玉米作物为主题的生态休闲亲子乐园,在原有农场的基础上提升旅游服务、完善设施建设、升级智慧管理、注重IP 宣传,强化“华北地区首家以玉米为主题的生态休闲农场——玉米冒险村”的品牌价值。

3.3 民俗历史

物换星移,时过境迁,许多民俗文化已不复存在或趋于消亡。恋乡·太行水镇的第三幕——“易州民俗”,致力于打造太行特色的民俗体验地,解决高品质滨水业态、夜游度假产品缺失的问题。追溯易水民俗文化,以民俗体验和文化科普为主要功能,打造易水河畔的特色水镇民俗街,提升民俗街品质;依托水资源和崖壁资源现状,打造滨水高品质夜游业态,为游客提供一个商业休闲的高品质滨水街区。

对滨水空间进行利用改造,形成以酒吧业态为主,包含清吧、夜市、夜间品质餐饮为一体的酒吧街区,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开发易水河夜生活。通过LED、全息投影等技术,投射太行文化历史故事的全息影像,结合神话传说,在水岸崖壁环境中编织一个神秘梦幻世界。依托水面结合科技打造喷泉水幕,增加水秀趣味,搭配灯光音乐效果,结合投影技术及声光效果,演绎易水人文传说主题的幻光秀。

3.4 太行书院文化

相传鬼谷子在太行开坛收徒、传授兵法,此地被称为“中华第一军校”。太行山中的元氏封龙书院、平定冠山书院、邢州紫金山书院都是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书院。元代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与名仕刘秉忠、张文谦、王恂、张易等均在紫金山书院就读,史称“紫金山五杰”。恋乡·太行水镇的第四幕——“亲子教育”,配套有太行特色的国际教育与自然教育体系,解决项目地教育资源提升与满足教育市场扩张需求的问题。以太行书院文化为溯源,以国际教育、自然教育为主要功能,打造国际教育学校和自然教育学校两大产品。

国际教育学校引入世界一流的教育理念,搭建国际化的教育平台,对少年儿童进行多元化的知识、技能、品格的培养,全方位开发从幼儿到高中生的智商和情商,塑造卓然不群的创造力和领导才能。自然教育学校引入国内知名自然教育资源,打造寓教于乐的太行自然教育基地,将“归于自然”作为核心,强调并不是完全顺应大自然,而是利用自然规律,回归自然本性,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教育,让孩子在成长中遵循自然天性,充分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体验太行山地质科普、自然手工课、水环境科普、动植物观察、帐篷搭建、野外急救等多元化自然教育。

3.5 诗词文化

太行山作为中国自然和精神的脊梁,引得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众多流传千古的诗句。纵观古今,曾有无数古人隐居于此,感受生活,咏太行之美。恋乡·太行水镇的第五幕——“乐山乐水”,将国际自然康养度假理念引入太行易水之中,解决中高净值人群的高端度假问题。以太行易水的诗词文化为溯源,以高端度假和文创商业为主要功能,打造太行山宿和易水寒舍两大产品。

太行山宿利用项目地内的山地资源,结合优质的民宿运营品牌,打造品质山地民宿集群,配套高端度假休闲项目,满足游客餐饮、娱乐、会议、文化等多元化需求,打造易县第一山地民宿品牌,深挖太行诗词文化,提炼主题意向,将古诗词进行场景融入,选取经典诗词进行创作,运用现代艺术手法与民宿进行软装融合,让游客在满足居住体验的同时欣赏千年诗词盛景。易水寒舍充分发挥易水河的资源优势,引渠入户,打造户户有水的自然淳朴居住环境,打造回归依山傍水、山烟袅袅的乡村生活。在建筑之间引流设计滨水空间,丰富民宿的生态系统,结合非遗民俗融入整体设计,为宾客打造富有地方特色且趣味十足的滨水主题民宿集群。

3.6 隐居文化

据传,鬼谷子常入太行山静修,深谙自然之规律、天道之奥妙。“竹林七贤”曾在太行山隐居,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时常相聚于山阳竹林,谈玄饮酒,吟诗抚琴,过着肆意逍遥的生活。恋乡·太行水镇的第六幕——“风雅生活”,致力于打造太行易水文化的精神地标,解决代表太行精神的国风美学业态的问题。以隐居文化为溯源,以精神地标和生活配套为主要功能,打造太行艺术中心、美好生活中心和易水风尚集市三大产品。

太行艺术中心是高品质社群的文化活动空间,将太行艺术融入生活,打造文艺生活专区,包括读书、字画、刺绣、陶艺、雕刻、古琴等多种艺术工坊,通过文艺大咖领携和现场授课,聚集太行的文艺爱好者。美好生活中心是高品质的生活配套,为社区居民配套一站式服务设施,让居民尽享高品质的生活服务配套,如业主食堂、多功能体育场、太行书吧、智慧物业管家等。易水风尚集市是时尚生活的休闲街区,满足居民日常购物的需求,包括文艺商业、品牌商业、生活商业等多元化业态。

3.7 易水学派

太行山是一个天然的“大药库”。易县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医“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的故乡。易县“长寿村”安格庄村的故事由此展开。恋乡·太行水镇的第七幕——“智慧康养”,致力于打造医养融合发展的健康体系,解决基础医疗、生命康养的问题。以太行中医文化为溯源,以医疗服务为主要功能,打造安格庄卫生院和生命健康促进博物馆两大产品。

安格庄卫生院是解决基础医疗问题,联动覆盖顶级海外三甲医疗资源,满足居民日常医疗保障,集急诊、住院、养老、护理、康养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院,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生命健康促进博物馆打造六大健康促进体系,包括健康体检中心、健康饮食中心、运动康复中心、生命疗养中心、健康活动中心以及国际抗衰中心。

3.8 石屋文化

太行山腹地远离平原,房屋住宅以石券窑洞为主。依托太行山石屋民居文化,依山居住,垒石为屋,打造“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山居生活。恋乡·太行水镇的第八幕——“太行乡居”,打造乡土原生态兼具智慧健康功能的未来乡村居所,解决新乡民和本土居民的生态宜居问题。以太行山居文化为溯源,以美丽乡村和健康社区为主要功能,打造安格庄新镇和智慧健康社区两大产品。

安格庄新镇打造现代化新乡居生活新镇,改善本土居民的生产生活品质,为本土居民建设田园安置社区,改善乡村居民生活,优化村民生活环境,在改善居民生活空间的同时,带领村民产业模式升级,做到生产、生活双管齐下,从根本上提升生活品质。智慧健康社区构建社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的良性循环,提升智慧健康社区品质,打造都市郊区的新乡居,塑造兼具都市感与田园性的活力社区,使新乡民可以回归平淡、回到山水间的田园,并通过在社区植入最先进的智能家居设备,让住户在纵情田园的同时兼顾现代智能居家生活。

3.9 农耕文化

太行山地区炎帝信仰与炎帝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在田野上跟随炎帝神农氏兴五谷、创农耕、尝百草,一起感受太行山农耕文化的特有魅力。恋乡·太行水镇的第九幕——“恋乡田园”,打造科技创新示范种植农庄,统一农业品牌,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太行农耕文化为溯源,以产业示范和休闲农业为主要功能,打造“恋乡田园”农创中心、五星示范农庄以及乡野休闲配套三大产品。

“恋乡田园”农创中心建设农业特色品牌销售中心,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工售卖,深入挖掘地方农耕文化,打造展示农业知识科普、体验天然农业食品的农创展示馆,融合合作与交流、旅游休闲、私人订制等功能,建设现代化综合性的农业农创展馆,注册统一品牌商标,推出易县的金字招牌产品。五星示范农庄引进优质品种及果蔬种植技术,提升带动周边农民农业生产效益。乡野休闲配套是包括美食品尝、文创制作、果干加工、配套农产、农园空间、果蔬装选、食品加工等在内的多元化收益叠加“价值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螺旋上升式的良性发展。

4 结束语

恋乡·太行水镇通过深入挖掘太行山、易水文化,描绘中式国风美学下的世外桃源山水画卷,打造太行好客、山水悦动、易州民俗、亲子教育、乐山乐水、风雅生活、智慧康养、太行乡居、恋乡田园等美好生活场景,策划太行驿站、太行田园数字化智慧中心、太行国家地理营地“、玉米冒险村”亲子乐园等多元产品,演绎一幅背靠精神圣山、毗邻古易水畔、坐落世外桃源、尽享花落田间的愿景,构筑了中式桃花源的未来乡村美好生活典范。

猜你喜欢

水镇太行山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太行山写生》
谁远谁近?
太行山(外二首)
首届“卡丹萨古北水镇国际钢琴、竖琴夏令营”开幕
隐匿在燕山深处的古城——古北水镇
太行山上忆当年
太行山下最可敬的人
绝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