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政府形象建构与传播智库建设

2022-03-23曹更安

声屏世界 2022年19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智库舆情

□ 曹更安

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背景下,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政治理念,着眼地方政府危机管理的智库建设所担当的角色显得越发关键。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展,而智库在政府决策咨询、直接影响社会舆论等领域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推进政治民主化、科学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于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政府智库建设开始相对较晚,总体发展还在逐步健全,再加上在制度层面、环境方面和当前地方政府智库本身建设方面所面临的现实,目前地方政府智库的总体发展布局和治理结构尚未达到非常理想和完全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现实发展的完备状态。

突发公共事件中地方政府组织的危机修辞语境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国内突发公共事件也时有出现。这些突发公共事件需要政府正确面对和处理,而地方政府如何发挥对突发公共事件乃至危机局面的应对能力,其中就包括主动、积极、正确地组织信息的披露和传播。地方政府在信息披露流程中采取恰当的修辞表达与辩驳方法,不但能够增强政府部门或组织的权威,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和相当范围内增进政府、新闻机构、网络媒体同公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社会热点事件因无序传播所带来的危机的解决。地方政府采用正确的修辞表达,能够有效疏导社会舆情,提高政府部门危机处置的质量与效率,减少或抑制不良信息发酵带来的社会不良影响,树立政府部门的正面形象,从而提高多方组织交流的实效,进而赢得公众信任,在增强政府部门公信力方面发挥关键效果。[1]

地方政府机构以往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意识和策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阶层人群之间的权益分离与矛盾呈一定的新特点、新趋势,影响面广泛的突发公共事件也会难以避免的出现,而且影响深广,甚至波及全国乃至世界。如前几年的“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件、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件以及天津“8·12”特大爆炸事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都严重危及民众的正常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在新兴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危机管控中,面对着全新的修辞语境。

表现之一就是影响范围全域化。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间接人际”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传播完全改变了过去的“人际传播+公共媒体传播”的模式,一条信息或一个言论的不经意传播,都会通过网络平台迅速传遍全国乃至全球。网民面对社会突发性公众事件,能够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的言论、提交问题,能够和各地的网民展开即时的互动与沟通;部分没有证实的消息随着互联网大量转发而“发酵”,地方政府机构有效控制的难度变得异常艰难,进而加剧了消息的进一步传播并导致影响范围不断扩大,而那些负面的消息、无根据的传言甚至恶意编造的谣言更是可能呈蔓延式传播。毋庸讳言,这很可能使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互联网草根力量的现实化正使地方政府部门机关面对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

表现之二就是信息传播中组织成员极端观念的形成。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均可以采用转发、点评、跟帖等形式,随时发布自己的观点。具有相同偏好和持有近似观点的成员因为共鸣和认同而极易聚合为某个群体,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某个成员某个环节也容易被群体内部所产生的政治倾向和舆论氛围所左右而在认知上被同化,进而自发组织起来扶持所说的“弱势”,反对“强大”,并由此诱发了因非理性服从组织所引起的重大信息传播事件等极端现象,造成公众不理智行为出现的现象,加速了突发公共事件的恶性发展。

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面临的问题。各级地方政府要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离不开对社情民意和专家学者声音的全面了解。地方政府智库的研究成果和建言献策代表了专业研究者的声音,在社会治理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现在有很多大大小小、中央地方、不同类型的智库,不少已经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对公众思维和情感调整的修辞手法和策略有待提升和完善。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危机局面出现方面,目前地方政府的危机修辞偏重关注的是在危机已经出现或者明显将要出现时的信息应对。这种应对修辞往往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引导相关机构采用不同方式正确地表达信息所要传递的内容,这便是所谓“说”的策略。但是,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公开时,信息发布是否使用完全恰当的情感色彩,是否及时、准确而有针对性地揭露谎言,是勇于承担一定责任还是避重就轻甚至开脱和推卸责任,这些都是政府修辞策略不可回避而必须考虑的。

地方政府如果在危机应对的修辞和表达中语言的情感取向稍有不当、态度稍有不够坦诚,甚至对公众的辨别力、判断力和认可度认识不够完全到位,就很可能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上居于被动,甚至引起公众对地方政府能力的质疑,这些方面应当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制定细致的预案。天津的爆炸事件,由于政府信息把控的修辞不够十分完备,预案做得有一定欠缺,施行又不够及时和有力,致使互联网上的各类主观性信息泛滥,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政府对舆情预判的不力。对信息发布和传播管控不力,反映出政府针对公民思维和情感修辞手法策略的被动和滞后。

其次,信息发布工作的人员配备不强不精,身份定位不够专业。信息传播和发布中的修辞运用是一项社会性活动,其技巧要求是非常有讲究的。参加参与这一社会活动的每个个体的“人”的政治素养、舆论素养、舆情意识,以及他的言语特点、话语权威性、表达亲和力和可信度构建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性框架,这就是修辞主体。这种主体的地位、其代表团体的切身利益以及不同权势社会参与者的博弈,均会对其言说内容与方法形成影响与约束。因此,在参加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会的工作人员配置上,需要政府部门深思和探讨,必须达到尽可能的完美。

智库参与政府决策的意义

当今社会不断进步,尤其是媒体的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空前高速发展,地方政府智库在政府行政决策中的影响力与效果也越来越必要,亟待在机制应对上改进,而我国各级传媒组织本身所拥有的信息渠道资源优势、文化传播资源优势及其相应的社会独特性使其在建构外向型智库上存在着很大优势。[2]

由于国内外形势的日益复杂化,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社会利益、信息来源、价值选择等各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也对地方政府部门的决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公共政策实施的联动性效果,一旦政府部门在决策过程中发生失误哪怕是一个细节方面的失误,带来的社会损失就可能相当严重。因此,正确的决策往往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和谋划,而智库的介入也为政府决策带来了创新动力,在广泛征询各基层专业人士建议、综合考虑社会各界需求的基础上制订出正确、合理、科学的决策意见,从而成为地方政府部门科学决策的强力保障。以高水平智库制度为基础,对地方政府部门的决策而言不仅促进了政府部门决策与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通过智库制度对政府部门决策的实施状况的追踪与评价,可有效反映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成效,成为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部门决策执行战略与程序的重要基础。

对加强地方政府智库建设的主要建议

信息传播早已突破了时空概念,并呈难约束、不可控、无国界之势,而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往往是信息传播的热点,也极易产生信息传播的“发酵效应”,进而出现危机局面。因此,本文对加强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管理的智库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建立完备的应对体系。在突发性的公众事件及网络舆情管理流程中,如何把地方政府新闻发布会变成舆论场上的“压舱石”?首先,地方政府应设身处地地站在当事人的利益立场,以当事人切身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最关切的信息内容为媒体的核心内容,从安抚情感、均衡权益、体现政府部门担当等视角搞好政府信息的及时披露和新闻的报道发表。地方政府只有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关心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让群众打心眼里相信政府,关心和支持政府工作,才能在可能出现舆情危机时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不信谣不传谣,完全站到政府这边。其次,地方政府还应充分了解当下媒介传播特点,积极转变传统话语权的驾驭和信息传播方法,创造更符合新媒介语境的表述方式,“把各级政府部门为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所采用的有效举措讲清楚说明白,用公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话语方式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及时进行公布信息,使公众在第一时间知道事件真相”。[3]

社会热点事件往往在传播和扩散过程中会发酵,甚至出现“变异性”特点,受众会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事件进行挖掘和剖析。云南的“孙小果案”因为社会影响极大,引起上层重视,底层关注,但政府的官方报道不够细致,信息披露不够及时,不能满足社会舆情的需要,无数网民和自媒体人在案件的深入挖掘上各显神通,追根溯源。伴随该案审判的逐步深入,官方媒体的报道和政府的信息披露发布伴随社会导向权的逐步掌控也渐入佳境,并有效逆转了舆情传播带来的危机。其成熟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有关机关在获得调查结果进展后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并对公众最关心的焦点问题——孙小果的家世背景进行了准确回答,从而有力回击了舆情关注;二是在发布报道时注重以法制视角答疑解惑,向民众传达出依法处理的坚定态度,让民众在舆情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多维度关注舆情及其治理。地方政府的智库建设要有多维度的联动治理意识,加强社会治理应当调动和发挥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和社会力量,及时关注舆情治理。首先,发挥传统新闻媒体的权威优势。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统的新闻媒体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在引导舆论、化解舆情危机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社交媒体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具有更大的普及性、深透性和影响力。各类社交媒体所形成的圈子和各种社会团体为民众提供了意见表达场域,以收集民众的需求信息,并向有关政府部门的决策提出参考。社会团体和成员利用各类网络媒介对舆情进行搜集、分类、研究,增进网民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消除网民负面心态和消极态度,对于有效化解网上舆情风险、促进突发性公众事件网上社会舆情处理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团体代表民众利益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一方面收集民情,向政府部门表达民众需求,另一方面协助政府部门制订较为科学合理的施政措施。

最后,“善治”社会发展的目标是达到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协作共治的和谐状况,而成为地方政府部门和社会民众相互作用的重要桥梁,组织是民众个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管理的主要媒介载体,所以组织的培养和发展壮大是达成“善治”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地方政府在管理社会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仅牢牢管理着各家新闻媒体,同时对有影响力的网络传媒知名人士、活跃的自媒体工作者要摸清底数,及时了解其动态和活跃度,可以依靠深谙网络的他们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在各领域通过多途径团结具备较强社会公信力的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合力解决互联网舆情传播经营风险,并竭力减少网上舆情危机。比如,有效澄清网上传言,避免不良分子煽动网民攻击政府部门等不法行为。社会团体能够扮演“压力缓冲器”的角色,不但可以把民意有效传达给政府部门,而且能够减轻政府部门压力,提升信任度。

建立专班,做好超前预防。地方政府应当组建舆情治理专业队伍,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危机的预防和治理。当前,社会已经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各种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无时不动、无孔不入,尤其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发酵和舆情的动态变化可能是几分钟的事情,这给地方政府应对舆情、处理危机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因此,要尽快造就出一大批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智媒人才,组建专业团队。这个团队不仅要政治素质过硬、传媒素养过硬,能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及时筛选、分类和管理,还要能及时捕捉与政府信息管理和舆情把控相关联的域内外信息,而且必须是训练有素的能应对突发事件舆情的“干练团队”,并做到时时在线,随时待命。[4]

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地方政府决策体制也将逐渐从传统决定体制向现代决定体制转换,这将对地方政府更加健全行政决策制度,增强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地方政府形象修辞建构与传播智库建设必须坚持以重大公众经济政策与社会发展战略为重点对象,以服务地方党政部门的科学与民主决策为主旨,以进行政府决策咨询为主攻方向。

目前,我国社会智库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法律法规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参与地方政府行政决策路径还比较有限,但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早日构建起面向地方政府的、符合现实需要的、完备的智库平台,以应对可能不时出现的舆情传播,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社会。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智库舆情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微智库
舆情
微智库
舆情
舆情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