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皮肤,黑面具

2022-03-23姚旺

雨露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认同非洲

摘要:《沙漠》是一部长篇小说,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和作者本人的人文关怀均在书中得以体现。小说叙述了两个相隔半个世纪的故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先进”与“落后”文化间的碰撞与冲突,更具体地说是法国文化和北非沙漠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尽管作者身为法国人,但他的立场却倾向于与非洲人民保持一致。本文将简要分析小说情节中的文化冲突,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探求作者与传统欧洲作家不同的自我认同、民族归属。

关键词:非洲;文化冲突;认同

勒·克莱齐奥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曾于2008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因为家族历史和个人体验的原因,勒·克莱齐奥的生活很早就和非洲紧密联系了起来,并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身为法国人,却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西方作家,他倾向于在西方以外的其他文明中探索个人身份及个体状态,通过文学的诗意形式,展现边缘个体及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1]勒·克莱齐奥试图在作品中为自己构建“非洲人”的形象,以此来批判西方的殖民压迫并回应自身的文化追求。

本文将简要分析《沙漠》这部小说中文明之间的冲突。作者保有西方人的身份,却没有遵循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对西方世界之外进行主观臆测,相反,他站在非洲人的角度,更为真实地展现了非洲的风貌和历史人文,而对马赛等西方世界的描写却进行了虚构描写,这可以称为一种反向的东方主义。后殖民理论先驱弗朗兹·法农著有《黑皮肤,白面具》,而对于勒·克莱齐奥而言,我们可称之为“白皮肤,黑面具”,本文的分析也将解释这一称呼的原因。

一、萨义德和东方主义

萨义德是美国当代重要的批评家、理论家,后殖民批评理论代表人物。1980年出版的《东方学》一书,是萨义德系统阐述后殖民理论的第一部著作,以西方的东方学研究为批评对象,指出西方所谓客观中立、不受政治影响的东方学,实际上充满了偏见和误解,是帝国主义实施掠夺和控制的组成部分。

在西方人的眼里,东方是一个封闭、神秘、愚昧、不开化的世界。这种认识使得有关东方的理论表述早已脱离了它自身的真实存在,而成为西方人强加给东方的一个文化身份。因此东方从一开始便失去了自己表述自己的权力,从而成为一个被描述的对象,东方学便成为西方实现对东方文化霸权扩张的有力的理论武器。

与众不同的是,身为西方人的勒·克莱齐奧抽身于这种主观傲慢的理念枷锁,他的书写立足于西方人眼中的“他者”,主动靠近被西方人漠视的、最真实的东方世界,他是一位反后殖民主义者、反东方主义者。

二、《沙漠》故事梗概

《沙漠》是由两个故事构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前后故事的主角分别为努尔(Nour)和拉拉(Lalla)。

努尔的故事发生在殖民时期的北非。游牧民族图阿雷格的部族习俗是男子成年后戴上蓝色的面纱,故图阿雷格男子又被称作黑“沙漠蓝面人”。世代在沙漠中飘荡的“蓝面人”生性崇尚自由,而进犯的法国殖民者侵占了北非的土地,更践踏了蓝面人的自由,土著游牧民与殖民者之间展开了极为激烈且暴力血腥的冲突,充满了压迫与反抗、镇压与溃败。老教长是“蓝面人”族群的领袖,带领着族人辗转于沙漠之中,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运动。小男孩努尔正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跟随着努尔的脚步,能见证他的成长,目睹一部“蓝面人”对抗外敌的血泪史。

拉拉的故事则相对平和,她是生活在沙漠边缘贫民窟中的年轻女孩,天真烂漫的她热爱脚下的故土,生活清苦却自由怡然,但另外一方面她又对殖民者的国度充满向往。拉拉和青梅竹马的男孩互相倾慕,却遭遇了他人的逼婚,她选择了逃婚,阴差阳错之中她竟如愿来到了法国马赛,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但拉拉却发现那里的世界和自己美好的想象完全不同,富丽堂皇的表象之下是黑暗和痛苦,“北漂”至此的北非人民,他们的生活更是十分悲惨。心理的巨大落差、又历经种种磨难,拉拉最终返回了沙漠。这是一个殖民地人民希望破灭的故事。

三、不同形式的文化冲击

加拿大人类学家Kalervo Oberg在1960年首次使用了“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这一概念,来描述人们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生活和工作中经历心理失序、文化冲击时,会突然陷入一种因失去自己所熟悉的社会交往信息和象征而产生的焦虑状态,可能引起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不适反应。在《沙漠》的故事中,这样的文化冲击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分别是法国殖民者的入侵给北非人民带来的文化冲击、北非人民离开故土来到法国之后遭遇的文化冲击。[2]

(一)殖民统治带来的文化冲击

原住民们并没有离开世代生活的土地,但随着法国殖民者入侵并逐渐统治这一地区,当地的文化背景也发生了变化。在熟悉的自然环境、陌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原住民们被迫经历了文化冲击。

蓝面人天性善良,向往自由,崇尚分享和互助,即使是在反抗压迫的战争期间,物资紧缺、人人自危,分享的美德也依然没有被遗忘。努尔出身阿拉伯贵族,但在追随老教长之后并没有表现出某些贵族身上的傲慢气质,他平易近人,与同伴一道主动靠近并帮助老弱病残,尽管自身的条件也并不富足。

而来自欧洲的殖民者渴望征服更多的土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不择手段、滥杀无辜、焚毁村庄、豪夺土地、建造堡垒,圈地将土著居民限制在小小的区域内,强迫当地儿童进入教会学校读书以接受殖民者的思想洗脑,进而利于实行更长久的殖民统治。

这显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沙漠原住民的生存面临着重大危机,思想道德层面也遭遇了无情的践踏,殖民者们更是欲以洗脑教育来彻底摧毁原住民的道德观、价值观,这种条件下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冲击。部分原住民难以忍受此般文化冲击,为了捍卫自己的土地,也为了捍卫自身的独特文化,他们揭竿而起、英勇反抗殖民统治。

(二)沙漠原住民到达法国之后遭遇的文化冲击

女主人公拉拉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彼时,她所处的国度已经独立,但与前宗主国法国的联系却藕断丝连。更加发达的法国吸引了大批北非移民,拉拉也是对大城市的现代生活充满向往,而当她真的走进了马赛这座工业化城市,眼前的一切和沙漠的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文化冲击也油然而生。[3]

这些原住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想要逃离在北非艰难的生活而来到法国的大城市里闯荡,通过辛勤劳动或许可以获得简单的衣食住行保证和在大城市安身立命的资本,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通行规则,不熟悉这些“江湖规矩”使得他们很难再向上层社会爬升。由于文化知识的缺乏,加之来自前殖民地国家,无形之中就被先进的法国社会打上了“下层人”的标签,另外他们还被认为缺乏教养,将会是社会秩序维持中的“不良因素”,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北非移民被歧视的事件时有发生。

处处遭遇不公和排斥,一部分北非移民们却选择忍气吞声,继续埋头苦干,因为他们心中仍有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坚信留在法国的大城市里一定会有迎来幸福的那一天,而留在这里的条件就是要有工作。然而现实却更为糟糕,他们被迫接受非人的苦差,满足雇主们非人的要求,而在传统法国人的眼中,这些生活在底层的移民工人和工厂里的机器并无二致,因此对他们的剝削理所应当。逐渐机械的日常使得一部分移民也逐渐非人化,变成了冷冰冰的机器。美好的愿望终究只是幻想,悲惨的现实也对拉拉这样未失去本心的北非移民造成了强烈的精神冲击。

四、白皮肤,黑面具[4]

(一)法农和《黑皮肤,白面具》

弗朗茨·法农是一名黑人,出生于加勒比海的法属马提尼克岛,后来前往法国里昂学习医学和心理学。在法期间,法农完成了《黑皮肤,白面具》,书中讲述了黑人知识分子在法国的种种境遇。法农对被压迫的黑人进行心理分析,总结出殖民征服对黑人的负面心理影响,明确指出:黑人无论怎样模仿白人,都不可能被白人世界接受为与他们平等的人,即使戴上“白色的面具”也很难真正融入白人的社会。

(二)勒·克莱齐奥,一个在法国的“非洲人”

勒·克莱齐奥在法国出生,接受西式教育,但童年在非洲旅途生活的几年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将路上的所见所闻写在随笔本上,虽歪歪扭扭却也是对文学的勇敢尝试,可以说正是在非洲的经历启发了他日后的文学道路。除了对事业对理想的影响,非洲之旅使他建立了他的自我认同、文化认同,使他具备了与其他西方作家泾渭分明的写作视角,即以非洲的角度进行书写,不存在对非洲的主观臆测。

《沙漠》中出现了数量众多且真实的非洲地名,记录的大量的历史事件也都有据可依,我们如若称赞勒·克莱齐奥为“活着的非洲地图册”“活着的非洲编年史”也并不为过,而这般的如数家珍源于作者对非洲土地的无限热爱。

作品中在非洲发生的两个故事,多半有据可考,可以看作真实历史事件的再现,而关于拉拉在马赛的经历却几乎是作者的想象。这样的布局编排刚好与传统的西方作家相反,如果说这些传统作家们对待欠发达地区持有东方主义的观点,那么勒·克莱齐奥便是一位反东方主义者。

作者对于两种文明的态度不言自明,对非洲人民,他满怀崇敬和同情;对殖民者,他激愤而谴责暴行。因此我们可以将作者看作是在法国的“非洲人”,或者称其为“白皮肤,黑面具”。但皮肤也好,面具也罢,他拥有的也不仅仅是一副“黑色的面具”,他更有一颗炽热的内心,始终牵挂着非洲大陆和非洲人民。

五、结语

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勒·克莱齐奥讲述了风格迥异的两元故事,涉及殖民主义、文明冲突、抵抗战争、工业化等深刻的话题。[5]殖民时代,纵使沙漠原住民拼死抵抗,也未能阻挡欧洲殖民者的铁蹄入侵。而在后殖民时代,拉拉孤身一人前往欧洲的大都会,仍不忘初心,揭露了西方人所谓“文明开化、衣食富足”的神话。文学性和思想性兼备是这部作品比较显著的特点。

勒·克莱齐奥也是当之无愧的人文主义者,他以反东方主义的叙事手法,尖锐批判、讽刺了自以为高高在上的“先进国度”,对“落后世界”表现出无限关怀。《沙漠》中的故事,是人和沙漠间的故事,也是殖民者与原住民之间的故事,如此构思也是一种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和谐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简介:姚旺(1998—),男,安徽阜阳人,汉族,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法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成富.勒克莱齐奥写作中的文化身份建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6):124-127.

〔2〕夏成.文明的冲突与共存——试析勒克莱齐奥作品《沙漠》文明观,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第八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会议论文集,2015-12-16.

〔3〕朱正玲.从结构主义视角解析《沙漠》中的文化冲突[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2):117-119;140.

〔4〕胡园园.白皮肤,黑面具——勒克莱齐奥的非洲书写[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2(05):81-85.

〔5〕张璐.《沙漠》中的文化身份模式与诗学建构[J].当代外国文学,2011,32(02):14-22.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认同非洲
An Uncommon Trip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青少年犯罪新趋势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林纸一体化企业文化冲突与协调
“文化冲突”让日剧很窝火
马达加斯加2:逃往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