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基楯”角度辨治寻常型银屑病

2022-03-22王琳月黎玉婷郝平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物质基础银屑病气机

王琳月,黎玉婷,郝平生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5)

银屑病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西医治疗或疗效欠佳或副作用较多,而新兴的生物制剂远期副作用尚不明确。中医治疗银屑病手段丰富,包括针灸、内服中药、外洗中药等多种方式,然而在临床中,许多病人难以坚持针刺类有创疗法,中药外洗因难以控制水温、时间等变量而影响疗效,中药内服在银屑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治疗效果明显且患者依从性较好。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性源于中医对银屑病坚实的理论认识,临床用药疗效高低则与医者的辨证密切相关,唯有辨证精准,才能起到最优疗效。然而寻常型银屑病辨证较为复杂、分散,亟需一种系统、简练的方法从更好地指导辨证用药,提高银屑病的治疗效果。经过临床实践和跟师学习,笔者发现从“基楯”角度认识银屑病发病并指导治疗,方便简练且疗效明显,其具体内容如下。

1 何为基楯?

“基楯”一说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本段原意为论证人的发生之根本。明代医家马莳将其理解为母为阴以化物,父为阳以捍卫。后世多将“基”取“基础,根本”之义,“楯”借《说文》“阑槛”引申为遮蔽和捍卫之意。而边海云等[1]认为在此段当更倾向于阴阳交感的过程,即“基”释为“土地”,“楯”释为“种子”,将种子于土地中发芽比象于人体之阴阳交感的过程。我们可以将“基”视为横向的物质基础,“楯”看做纵向的气化过程,纵横交错,基楯结合,共同构成了人之生命。

2 皮肤之基楯

人之生命有赖于阴阳交感、基楯结合,皮肤亦存在基楯,以“基”之物质基础养“楯”之功能活动;以“楯”之捍卫护“基”之平和。如将“基”视作阴之特性,则“楯”类阳之功能。《四圣心源》中言:“阴阳未盼,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气是人生命活动的根源,分为阴阳二气。阴平阳秘则人体功能活动调达顺畅,物质基础充沛丰盈,机体处于健康和谐的状态。达到阴平阳秘,依赖于气机活动,即升降出入。气有升降出入,“升降”与“出入”是四个方向、两个维度;同样地,基楯亦存在于皮肤的两个维度上,“基”与皮肤相平行,“楯”则垂直于皮肤。

2.1 皮肤之“基”

总结皮肤“基”的特点:属阴;具有物质基础;平行于皮肤。这与“络脉”的概念相合。络脉首见于《内经》:“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脉逐层别出,最终形成网状结构贯通机体内外,既入脏腑筋骨,亦出肌肉皮毛。经脉一方面“壅遏营气”,使营血不外溢,保障物质基础;一方面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是气血流通、运行的道路,可分为行气之经络与行血之脉络[2],说明络脉当纵向收束气血津液使其充盈而横向宜通畅不滞的特点。《灵枢·小针解》中言:“脉络之渗灌诸节者也。”正是在络脉满而不滞的基础上,使得皮毛、脏腑得以滋养。在皮肤浅表部位,分布大量交错的络脉,运行气血以荣养皮肤。若络脉通畅,则气血充足,皮肤完整而明润;若络脉瘀滞,气血不荣,或发为皮肤感觉障碍,或出现肌肤干燥、甲错、瘙痒、破溃等各种皮肤疾患。皮肤中的络脉主要为皮肤承载物质基础。“阳化气,阴成形”,物质基础的充沛化生了皮肤组织之形。络脉性质属阴,主要为皮肤提供物质基础,与“基”的概念相合,因此,我们可以将皮肤之“基”理解为络脉。

2.2 皮肤之“楯”

结合“楯”的特点:属阳;以功能活动为主;与皮肤垂直,这些特性则与“玄府”相一致。“玄府”一词首见于《内经》,将玄府与汗孔等同起来。后经刘完素的完善、发展,其含义有了进一步突破,玄府理论由此逐渐建立起来。刘完素在《内经》基础上,将玄府的内涵扩大延伸,认为:“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一方面指出玄府存在的广泛性,不仅是皮肤腠理,而是遍布机体无处不有;还指出其功能为“道路门户”,统气之升降出入。并且刘完素强调“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这使得玄府有单纯的津液之门户,扩展至气乃至神方方面面升降出入之门户,这是玄府功能的极大创新。现代医家王明杰教授经过进一步研究将玄府的特性归纳为三点[3]。①广泛性:存在一切有气机升降出入的生物中,遍布于机体各处;②微观性:刘完素谓玄府为“玄微府”,其结构幽远,难以用肉眼窥见;③通利性:机体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均有赖于玄府之通利,若玄府闭塞,则易导致各个系统疾病的发生,“玄府闭密,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作为疾病发生的一个基本病机。正如刘完素所说:“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皮肤不仁……悉由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于皮肤而言,玄府是气、血、神升降出入的门户,皮肤之感觉如痛痒麻之类,与玄府闭塞,不能升降出入有关。由此观之,玄府宜开不宜阖,与皮肤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将玄府视作皮肤之“楯”。皮肤之“基楯”概念见表1。

表1 皮肤基楯的属性特点

2.3 皮肤基楯——“络脉-玄府”的联系

根据上述对皮肤“基楯”——“络脉-玄府”的阐释,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总结:皮肤之 “基”——络脉,是物质来往的通路;而“楯”——玄府是气血津液乃至神机出入的门户。以基的物质充沛、流动通畅的特点使得皮肤饱满、濡润;以楯的门户作用使得升降出入有序,使皮肤起到防御、感知等作用。基楯结合,络脉充畅、玄府开通,共同保持皮肤健康。基之物质基础缺乏,络脉空虚,无以荣润肌肤,玄府失养,开阖失司,影响楯之功能的发挥;楯的功能失司,玄府郁闭,气机无以升降出入,络脉滞涩,则气血难以充盈于基。若基楯失调,玄府不通且络脉不畅,则出现皮肤完整性破坏如皮肤破损难愈,或皮肤水液代谢障碍如渗液或干燥,或皮肤颜色异常如颜色脱失、苍白、黧黑、萎黄等,或感觉功能障碍如痒麻痛等。

3 寻常型银屑病发病与基楯失调

寻常型银屑病属中医“白疕”“松皮癣”的范畴,“白疕”首载于《证治准绳》[4]:“遍身起如风疹、疥、丹之状,其色白不痛,但搔痒,抓之起白疕。”其病机多以“血热”“血燥”“血瘀”“玄府郁闭”等言[5]。古今医家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以“血”为出发点的辨证思路。陈曦等[6]系统整理了银屑病中医辨证特点,总结目前银屑病的基本辨证治疗思路为“内有血热血燥兼感外邪”。赵炳南教授[7]认为银屑病为“内有蕴热、郁于血分”,血行于络脉之中,是皮肤之“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血分有热,不得疏解,是由于皮肤之门户——玄府闭郁所致,即“热气怫郁,玄府闭密,而致气液、血脉、荣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高云逸[8]等从玄府理论阐释银屑病发病,并认为玄府闭郁是其核心病机。同时,玄府闭郁,神机不得出入,则自觉瘙痒难耐。李茂等[9]认为银屑病为外邪侵袭,以致玄府闭塞,伏热发于血络灼伤津液,或化燥,或化毒,或成瘀。血热伏于基中,玄府闭塞,伏邪郁滞,在皮肤之基中胶结致病,发为银屑病皮损,可见皮肤“基”的病变与“楯”的病变不可完全分离开来,二者相互影响,共同致病。罗月等[10]认为血瘀贯穿银屑病静止期始终,认为血络不畅致使银屑病皮损日渐肥厚,治疗上予以通络之品往往能收获良好疗效。此观点强调了皮肤基郁亦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方面。陆鹏等[11]认为玄府开阖失司与络脉通利不及是各种病变发生的基本病机,这与基楯的观点不谋而合。

将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机概括为“基郁而楯闭”,可理解为“玄府闭郁,络脉不畅”,同时在此基础上扩充了玄府、络脉的内涵,将玄府与功能、络脉与物质基础相联系,把以往学者们认识的血分病变统筹于皮肤之“基-络脉-物质”之中,将以往玄府郁闭而致银屑病发病视为皮肤之“楯-功能”的病变。基楯理论同时强调了方向性,平行于皮肤的络脉,为肌表提供营养,为皮肤之基为横向;垂直于皮肤的玄府,司开阖,统气之升降出入,为皮肤之楯,为纵向。基楯相合,在皮肤中构成立体微观的网络体系,共同完成皮肤物质、功能的统一,在肌表达到阴阳平衡和谐的状态,维持皮肤健康。同时通过基楯结合,立体化地阐释了银屑病的辨治思路,由于络脉瘀滞或空虚导致皮肤之“基”的病变,皮肤失养,则出现红斑、鳞屑等病变;玄府闭郁致使皮肤之“楯”的壅滞,使皮肤浅表气机、津液升降出入失司,则出现瘙痒、干燥等病变。同时“基郁”导致玄府失去荣养,进一步影响“楯”的功能,“楯闭”则玄府开阖不能,气机无以升降出入,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导致“基郁”。因此笔者认为,于银屑病而言,“络脉-玄府病变”是核心机制,具体来说为“玄府闭,络脉郁”,即“楯闭而基郁”。

4 以基楯角度探讨银屑病的治疗

结合“楯闭而基郁”角度理解银屑病发病,其治疗当“开楯而调基”。具体来说为“开郁闭之玄府、调受郁之络脉”。古今医者多从血分论治,王世博[12]等分析327首银屑病方剂用药规律,发现银屑病用药种类多,除凉血、补血、活血药外,补虚、理气药也占重要的比例,这与“开楯调基”的治疗原则相符合。“开楯而调基”是治疗银屑病治则的概括,既包含开宣玄府,又包括调畅络脉。开通玄府法应用于银屑病中并不少见,蒋友琼[13]、王建茹[14]、都佳蕴[15]、高云逸等[8]均强调了开通玄府在银屑病中的重要地位。正如《素问》中“辛开腠理,至津液,通气也”所言,开通玄府既可引外邪随汗解,又可疏散伏于血络之热邪,令热无所避,随汗而解。玄府作为神机门户,神机升降出入正常,可使银屑病瘙痒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恢复皮肤正常感觉。开通玄府是一种祛邪方式,是恢复皮肤功能的方法,而“调基”,即调畅络脉,是调畅银屑病患者络脉物质基础的重要方面。朱慧婷[16]、王冬阳等[17]主张以血为基础,根据血热、燥、瘀、虚的不同而分别论治,这体现了对于调络脉的思路。至于“调基”的具体方法,则根据络脉病变不同而不同。如若络脉血热炽盛,则以清热凉血为主;湿毒内蕴于络脉则配合化湿解毒;血燥者养阴凉血;血瘀者佐以活血化瘀等等。根据络脉病变的不同,使用多种方法,最终使络脉充盈而通畅。

“开楯”重功能的恢复,“调基”重物质的调整,两者相互为用,缺一不可,促进银屑病病情向愈。开宣玄府强调恢复皮肤气机调畅,使气机与神机得以恢复正常的运行;调畅络脉强调阴血的充盈、运行的流畅。根据银屑病所处的不同阶段,辨证分析基楯病变的因果、标本、轻重缓急的关系,确定治法中“开楯”与“调基”的重点,使气血充沛、运行畅达,玄府开阖有度,促使银屑病皮损消散、瘙痒症状减轻,恢复皮肤正常的气血运行状态。相较于单纯从血分治疗银屑病,“开楯调基”增加了对玄府与气机的调节,整合了现有零散的银屑病治法治则,较既往单一治法更为贴合临床实际。

5 病案举隅

陈某,男,55岁,2020-06-17首诊。症见:全身散在红斑丘疹,上覆少量鳞屑,皮损颜色鲜红,部分融合成片,以胸背部、下肢为主,搔抓后可见点状出血,伴瘙痒,夜间较剧。纳可,眠差,小便黄,大便尚可。舌红,苔黄,脉弦。诊断:白疕;辨证:基郁楯闭(玄府闭郁,阴虚郁热)。处方:紫荆皮20 g,连翘15 g,地肤子30 g,射干15 g,僵蚕15 g,水牛角10 g,桑叶10 g,忍冬藤30 g,牡丹皮15 g,女贞子15 g,墨旱莲20 g,生地黄30 g,龙骨20 g,生甘草6 g。共7剂,水煎,3次/d,150 mL/次,口服。联合愈肤膏、夫西地酸2次/d外用。注意避免搔抓、刺激皮肤。

2020-06-24二诊。皮损颜色较前变淡,瘙痒明显,皮损斑块干燥且较厚,舌红,苔稍腻,脉弦。处方:射干15 g,桑白皮10 g,地骨皮10 g,半枝莲15 g,连翘15 g,龙骨20 g,乌梢蛇10 g,牡丹皮15 g,南沙参30 g,忍冬藤30 g,生甘草6 g,生地黄30 g,茯苓10 g,炒白术15 g,红芪10 g,7剂,水煎,3次/d,150 mL/次,口服。继续愈肤膏、夫西地酸外用。

2020-07-08三诊。瘙痒改善,仍有较厚斑块未消退,继服前方,用法用量同前。以愈肤膏外用润肤。两周后四诊诸症缓解,以三诊方去乌梢蛇、半枝莲、桑白皮、地骨皮等祛风凉血通络之药,加女贞子、墨旱莲、麦冬、玄参养阴润燥,使皮肤之络脉充盈而濡润,滋养玄府,使得皮肤基楯和谐、调畅。

按语:一诊根据患者皮损及舌脉表现,病机属血热涌动络脉,络脉不安,且热邪煎熬阴液,阴血不足,致络脉空虚而浮躁,加之风邪外束玄府,玄府闭郁,无以散邪,二者合而为病,辨证为基郁且楯闭。方中以水牛角、紫荆皮、牡丹皮清血络之热,龙骨重镇,平受血热涌动之络脉,二至丸、生地黄补益络中之阴血;忍冬藤、连翘、桑叶合用,辛凉宣泄,开郁闭之玄府以清血中之热邪,地肤子、僵蚕散肌表之风,开宣收束的玄府,恢复正常升降出入之功能,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清“基”中热邪,补“基”之不足,开宣皮肤之“楯”。二诊考虑患者血中邪热不重,而玄府郁闭明显,故减凉血、益阴之药味,加强宣散透风之力,以透、消为主,同时合用四君子汤加减益气调中,调畅气机,使楯开而基畅。

本案中根据患者症状、舌脉,判断病机中玄府、络脉病变之轻重关系以指导用药,基郁、楯闭往往相互影响,在辨治过程中,抓住基楯关键,或以开楯为主,或以调基为主,指导用药,重点明确,辨治效率高,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6 小结

《黄帝内经》曾以基楯之代称,强调了人之生命阴与阳、阴阳互根互用的重要性,本篇通过皮肤基楯代指皮肤物质、功能两个方向不同的重要方面。临床中不难发现,银屑病皮肤缠绵难愈,易于复发,病机往往难以用单纯的血瘀、血热、玄府闭郁概括,存在多种证素相合的特点。从“基郁而楯闭”角度理解银屑病病机则更为完整、契合,丰富了银屑病辨证思路,统筹了现有银屑病病机的理论,以“开楯而调基”为治法,可明晰地指导治疗,符合临床实际,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物质基础银屑病气机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优势分析
银屑病的“孪生兄弟”:银屑病关节炎
济南版生物八上《遗传的物质基础》教学设计
便携电子打气机
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及方法之我见
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及其当代建构
银屑病开关,尽在掌握
能源安全视角下中国与丝绸之路国家的能源合作
三味红药合十味乳香涂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
寓意于气 意与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