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授课软件满意度对高校学生使用意愿的影响
——以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情绪、认同和依赖为中介变量

2022-03-22王颖超陈虎高天歌

大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意愿变量样本

王颖超,陈虎,高天歌

(济南大学a.土木建筑学院;b.文化和旅游学院;c.教育心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教育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仅在疫情初期就有11.8 亿人次参与了线上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在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背景下,在线授课或成为常态,这不仅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实践的挑战,为网络教学提供了难得的实践、反思、总结并指导下一阶段发展的机会。本文以线上授课软件的满意度为切入点,试图检验满意度通过使用的情绪、认同和依赖,对使用意愿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揭示相关的作用机制,为线上授课的后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一、文献综述

(一)变量概念

本文使用满意度、依恋和行为意愿3 个构成变量中的使用依恋,主要源于20世纪80年代Williams 首次提出的依恋理论。该理论强调的是人地关系的情感联系、认知联系和实践联系,通常用来描述个体和对象之间的关系(人与目的地,人与文化等),是通常由情绪、认同和依赖构成的多维度变量。在地方依恋内,变量之间也并非平行的关系,而是影响关系。其中情绪对依赖和认同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依赖对认同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依恋理论可以较好地描述个体对对象的情绪、认知和行为。本文试图用依恋理论来描述学生对线上授课软件的使用状态,进而揭示学生对线上授课软件满意度的影响作用,以及使用依恋对行为意愿的影响作用。

文章除去涉及线上授课软件使用依恋之外,还设计了使用满意度作为使用依恋的前驱变量,同时设计了行为意愿作为使用依恋的后置变量。其中,软件使用满意度是评价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使用者行为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已有文献,将学生对线上授课软件满意度定义为学生对授课软件教学保障、易用、流畅和趣味等属性体验后产生的综合评价;将行为意愿定义为学生在体验过线上授课软件之后产生的后续行为倾向。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

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得出了满意度、使用情绪、使用依赖、使用认同和使用意愿5 个变量间的关系(见表1)。首先,满意度对使用依恋存在显著正影响;其次,使用依恋对使用行为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再次,满意度对使用行为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基于此,研究设定了关于满意度和使用的情绪、依赖、认同和意愿4 个变量的10 和假设。假设1-4 分别为满意度对使用的情绪、依赖、认同和意愿4 个变量存在显著正影响;假设5-7 分别为使用的情绪对依赖、认同和意愿3个变量存在显著正影响;假设8 和9 分别为依赖对认同和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假设10 为认同对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根据研究假设,得出以下研究模型,如下表1所示。

表1 研究变量间关系矩阵与支撑文献

二、研究设计

(一)测度指标

本研究在2020年9月15日至10月1日期间,对30 名本科专业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人文社科、理工科、艺术体育类各占10 名,访谈内容为2020年上半年在线课程软件体验,根据已有软件评价指标涉及的有用、易用、交互、趣味和成本5 个构面,对访谈对象进行了相应的提示引导。最终获得34397 字的261 段txt 文字样本。通过ROST Content Mining 6.0内容挖掘系统,进行了高频词、语义情绪和语义网络的文本分析。最终,总结归纳出“操作便利(SAT1)”“安装便利(SAT2)”“设计人性(SAT3)”“影音清晰(SAT4)”“播放流畅(SAT5)”“两端同步(SAT6)”“互动体验(SAT7)”“感知有趣(SAT8)”“资料保存(SAT9)”“考勤功能(SAT10)”“现场感好(SAT11)”“上传资料(SAT12)”,共计12 个指标。

在上述基础上,结合使用情绪、认同、依赖和意愿4 个变量的12 个指标,以及性别、学年、学科和实用软件4 个定性指标,结合5 点李克特量表法,形成了28个题项的调查量表。其中使用情绪包含“愉悦(UE1)”“开心(UE2)”和“舒畅(UE3)”3 个指标;依赖包含“融入学习(UD1)”“习惯使用(UD2)”和“不可分割(UD3)”3 个指标;使用认同包含“更加认同(UI1)”“更加有效(UI2)”和“更加便利(UI3)”3 个指标;使用而使用行为意愿则包含“持续使用(BI1)”“称赞意愿(BI2)”和“推荐意愿(BI3)”3 个指标。

(二)样本概况

调查在2020年10月1日至7日间进行,对大学在学的297 名有线上课程软件学习体验的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在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分别为93 人和204 人,占样本总数的31.31%和68.96%。在年级方面,以具有线下授课体验,且今年上半年线上授课较为集中的大二为主,为179 名,占比为60.27%。在学科方面,人文类42 人、社科类100 人、理科类80人、工科类41 人、艺体类10 人、农学类2 人和医学类22 人,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4.14%、33.67%、26.94%、13.8%、3.37%、0.67%和7.41%,基本符合高校的学科学生数比例。在使用软件方面,QQ 最多,达到了200人次;使用人次在100 次以上的还有腾讯会议194 人次,腾讯课堂166 人次,雨课堂129 人次,钉钉118 人次;除此之外,还有40 人次使用了ZOOM,22 人次使用了其他软件。

图1 理论模型

表2 线上授课软件满意度的编码普

(三)分析方法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筛选,回收了分布较为均匀的297 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 22.0 和AMOS 20.0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进行分析。首先,通过信度分析得出样本的Cronbach’s α系数,确保样本可信度;然后,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和判别效度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对量表进行必要检验,确保指标的有效性;最后,通过结构方程分析(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SEA)揭示线上授课软件满意度与使用的情绪、认同、依赖和意愿4 个变量的影响作用。

三、数据分析

(一)信效度分析

经数据分析发现,CMIN/df 为2.922,小于评价标准3.000;RMR 为0.018,小于0.500;RMSEA 为0.049,小于0.080;CFI、GFI 和AGFI 分别为0.948、0.881 和0.827,均大于0.800。可以发现,模型配适度均处在理想范围内,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在此基础上,文章采用的28 个指标的标准化之和均在0.900 以上,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满意度、使用情绪、使用认同、使用依赖和行为意愿的组合信度分别为0.980、0.951、0.941、0.954 和0.952,均高于0.700 的理想标准。与此同时,AVE 值分别为0.842、0.866、0.841、0.850 和0.869,均高于0.500 的理想标准,且AVE 的均方根均大于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各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数也均在0.900 以上,高于理想评判标准0.600。

综上所述,模型在信度分析、验收性因子分析和区分性因子分析3 个层面均有较好的表现。说明本次调查采取的样本具有较高的信赖度,且问卷采用的指标体系有效,模型将内生性和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控制在了较为理想的范围之内。可以通过结构方程的模型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

(二)结构方程分析

在假设结果检验方面,CMIN/df、RMR、RMSEA、CFI、GFI 和AGFI 均达到了理想标准。在研究模型配适度良好的情况下,文章以p 值小于0.05 为评价标准。结果显示,首先,假设1 至4 分别为线上授课软件满意度对使用情绪、使用依赖、使用认同和使用行为意愿均存在显著正影响。4 个研究假设的路径系数分别为βSAT→UE=0.684、βSAT→UD=0.387、βSAT→UI=0.265 和βSAT→BI=0.372,且4 个路径的p 值均在小于0.01 的水准上显著。所以,线上授课软件满意度对使用情绪的驱动作用最大,然后依次为使用依赖、意愿和认同。其次,假设5 至7 分别为线上授课软件使用情绪对使用依赖、使用认同和使用行为意愿均存在显著正影响。3 个研究假设的路径系数分别为βUE→UD=0.413、βUE→UI=0.435 和βUE→BI=0.619,且3 个路径的p 值均在小于0.001 的水准上显著。由此可以判断,线上授课软件使用情绪对意愿的正影响最大,然后为使用认同和使用依赖。再次,假设8 和9 分别为线上授课软件使用依赖对使用认同和使用行为意愿均存在显著正影响。说明线上授课软件使用依赖对认同的驱动作用略大于对意愿的效果。最后,假设10 为线上授课软件使用认同对使用行为意愿均存在显著正影响,说明线上授课软件使用依赖对行为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

四、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文章通过理论研究梳理得出了满意度、使用情绪、使用依赖、使用认同和使用意愿5 个变量间的10个假设,并构建了理论模型。通过访谈获取文字样本,通过编码获取了12 个评价线上授课软件满意度的指标,结合依恋理论和行为意愿的研究形成了可以表述上述5 个变量的测度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文章通过编码对访谈样本进行分析,通过因子分析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了“操作便利”“安装便利”“设计人性”“影音清晰”“播放流畅”“两端同步”“互动体验”“感知有趣”“资料保存”“考勤功能”“现场感好”“上传资料”12 个评价指标,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指标体系。第二,线上授课软件满意度对使用情绪、使用依赖、使用认同和使用意愿4 个后置变量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使用情绪的驱动力度大于使用依赖,大于使用意愿,大于使用认同。较为全面地揭示了线上授课软件满意度对使用依恋的作用机制。第三,使用情绪对使用依赖、使用认同和使用意愿3 个后置变量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使用情绪对行为意愿的影响力大于使用认同,大于使用依赖。揭示了该领域使用情绪在使用依恋体系中的重要性。第四,使用依赖对使用认同的影响力略大于对使用行为意愿的影响力;使用认同对行为意愿存在显著正影响。检验了依恋理论在线上授课使用领域的可应用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

(二)启示与建议

基于研究结论,研究提出了以下研究启示:(1)应尽量降低线上授课软件的接受难度。(2)应确保线上授课软件的感官体验。(3)应增强线上授课软件的趣味性,尤其是在线上授课的社交功能方面。(4)应完善线上授课软件的学习功能。(5)软件商应从线上授课软件使用情绪、认同和依赖角度出发,进一步提升软件品质。

首先,应提升软件的便利性,降低下载、使用、熟练操作的难度,提升软件的技术接受程度,降低学生使用软件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其次,从网络环境、软件设计、移动和PC 终端等多个视角出发,全面优化授课软件的感官体验,促成学生对线上授课软件的依赖和认同。再次,通过借鉴短视频、综艺节目等,优化线上授课软件的趣味性,借助使用情绪在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软件的适应度,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第四,全面提升软件的有用性,不仅要具备多媒体功能,还要增设课下的辅助功能,使线上授课软件更符合其授课软件的功能定位,更好地嵌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猜你喜欢

意愿变量样本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厚仪CS值电压漂移故障判定及处理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B)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轻松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