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诗词诵读,助力情感理解

2022-03-22卢刚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例分析优秀传统文化

卢刚

【摘要】本文以中山市实验中学潘林西教师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课为例,从教学模型的选用、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内容的达成与拓展三个层面进行课分析,从而为传统文化教学中诗词教学提供基本的参考模型。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诗词诵读;课例分析

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传统的诗词教学往往是以教学词语注释和翻译句子为主,然后要求学生背诵,却忽略了诗词的音韵美、情感美及对学生的实际启发和实践指导作用。

中山市实验中学潘林西教师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这堂课,参加中山市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比赛”,荣获一等奖。他借助华东师范大学张心科教授设计的“诗歌阅读教学模型”,设计了诵读的三层支架:初读,疏通文本阅读障碍;再读,读出文本的逻辑框架;三读,读出文本的审美和情感的价值。整堂课以诵读为抓手,助力学生“理解”诗词,为我们的诗词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参考。

一、巧借模型,狠抓诵读

潘老师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支架式教学方法,以诵读为抓手,以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在初读环节,潘老师设计了以下读书环节:一是抽一位学生读,让学生们发现读错的地方,方便教师针对性地纠错;二是男生齐读没有标点版本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上片,女生齐读没有标点版本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下片;三是女生齐读没有标点版本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上片,男生齐读没有标点版本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下片;四是全班齐读没有标点,有几处镂空的整首词。潘老师就是利用这样的个人读、分角色读、比赛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对文本从不熟悉到熟悉,通过逐步提高要求,激发学生的挑战心理和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对这首词的内容的初步感知。

在“再读”环节,潘老师从古典诗词的声韵特点出发,指导学生“吟诵”这首词。同时,考虑到学生关于“吟诵”的知识储备和课堂的容量有限,他就抓住这首词中极具代表性的“入声字”,通过 “入声字”的特点、“入声字”的读法,以及示范诵读,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古典詩词的韵律美和音乐美,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上出了文学和音乐相结合的古典文化的味道。同时,学生在诵读表演中,对《满江红·怒发冲冠》字里行间表现出的“怒、悲、恨”的三重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让学生大声读、大声唱,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理解诗歌、爱上诗歌。

二、智设环节,巧妙过渡

这堂课的亮点除了抓住“诵读”诗词,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特色之外,也体现在他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和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在导入环节,潘老师直接用诗歌教学最原始、最有效的诵读方式,并通过没有标点的版本和繁体字的版本来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从而把学生带入到自己的课堂情境当中。在学生读到流畅、初步感知和了解这首词的基础上,他又设置一个“镂空读”的环节,即有意识地把“怒发冲冠”中的“怒”字,“空悲切”中的“悲”字以及“臣子恨”中的“恨”字挖掉,用“(   )发冲冠”“空(   )切”“臣子(   )”的形式给学生读。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记诵能力,带来挑战性和新鲜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关注到“怒”“悲”“恨”这三个感情色彩十分强烈的词,更好地把握这首词的多重情感。同时,这是初读环节的结束处,也是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起点。这样的过渡,巧妙串联起了前后两个教学环节,不知不觉中,就实现了课堂的巧妙过渡,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把控能力。

同样,在设计指导学生吟诵《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时,潘老师选择从本次中最核心又比较容易突破的“入声字”入手,并且设置了自己示范诵读的环节,用自己极具感染力的诵读还原了“发”“歇”“激烈”“十”“八”“月”等入声字原本应该读的短促、高扬、重音的特点。课堂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宋朝岳飞那个战火纷飞、金戈铁马的战场。这样,教师示范、师生共演的诵读场面给本堂课带来了一个新的高潮。

三、善用展演,合理延伸

在“三读”环节的时候,潘老师则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读,他根据文本的内容,设置了师生共演共读的情景剧《抉择》,把词的内容转化为师生对话,教师读岳飞的内心独白和旁白部分,学生来扮演岳飞。

这个情景剧,通过旁白和心理描写的补充,把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岳飞当时的心理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在这种环境下,再让学生重点读词中体现情感的关键句子。有了具体情境的帮助,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和情感,感知岳飞内心的情感变化。这样的设计,完全不同于传统诗词教学的逐字逐句的翻译的方式。传统的逐字逐句的翻译,把诗歌肢解得支离破碎,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潘老师设计的情景剧则不同,他把需要讲解的内容融入了情景剧的旁白和内心独白中,让学生读关键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参与中,结合情境,理解了这首词的情感。学生参与度高,任务完成得不漏痕迹。

在拓展延伸部分,他赋予了这首词教育意义和时代价值,引导学生发现这首词中“怒”“悲”“恨”的几个关键的情感词的偏旁部首都跟“心”有关。经过探讨,学生都认为这是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潘老师抓住这个契机,紧接着提问:“这颗赤诚的爱国心是谁的?”学生很容易回答是岳飞的。潘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抓住文本中没有明确的主语的特点,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颗赤诚的爱国心除了可以是岳飞的,还可以是谁的?”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了古往今来无数爱国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从而可以明确这首词中的“我”既可以指岳飞,也可以指无数的爱国志士,甚至可以指在座的全体学生。这样的延伸,不仅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本身,更燃起了学生们内心的爱国热情和使命感。这无疑赋予了这首词新的时代价值,也体现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靳建慧.诵读教学艺术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凌小琼.比较法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文本细读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杨勇.重视文言文诵读,回溯语文教学本体—以王崧舟老师《天籁》为课例分析[J].文化与语言学研究,2017(6):235-236.

责任编辑  罗燕燕

猜你喜欢

课例分析优秀传统文化
类比推理教学课例(数学)分析
基于课例 反思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主问题”有效性探析
对《画画亲近的人》一课的若干问题探索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慧眼识璞玉,妙手炼浑金
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研究
例谈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策略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