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陨落在朝鲜战场的“军营启明星”

2022-03-22何广华何明圆

党史纵览 2022年3期
关键词:韩家部队

何广华 何明圆

“二伯,我代表父亲,代表过世的奶奶,代表全家,看您来了。”2013年7月31日,在韩国鹰峰山为韩启明举办的追悼会上,来自山西太原的韩晓燕热泪盈眶,声音哽咽。

时隔近60年,韩晓燕终于了却了父亲韩永义和全家人的心愿,在离二伯牺牲地最近的地方向其倾诉。她把从家乡带来的汾酒泼洒在草丛里,祭奠殒身于此的韩启明及诸多无名的志愿军烈士。现场的志愿军家属们也相拥而泣,对于他们而言,那异国青山下的忠骨,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父亲、兄弟……

韩启明是我军一名优秀的政工干部,因处处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善做思想工作而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军营启明星”。

1951年5月,时任志愿军第六十军一八〇师五三九团政委的韩启明,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壮烈牺牲,年仅34岁,从此长眠异国他乡。

近60年来,韩家三代人一直在接力寻找韩启明的遗骨,但始终没有找到,韩家人为此遗憾了半个多世纪,盼望了半个多世纪,也等待了半个多世纪……

韩启明,原名韩永仁,1917年 6月出生于山西省介休县龙凤乡河东村,17岁考入汾阳铭义中学,因家境贫寒,以半工半读完成学业。1936年,韩启明以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返乡后当了一名乡村教师。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侵略者的枪声激起了韩启明的爱国情怀,他悲愤地向学生揭露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激励学生为保家卫国而战斗。

1938年2月15日,介休沦陷。中共介休县委组织了一支500余人的游击队,在介休、沁源、灵石3县交界一带广泛开展游击活动,创建了绵山根据地。在炽热的抗日浪潮感召下,韩启明决定投笔从戎。一天深夜,他告别老父,徒步跑上绵山,参加了这支游击队。

韩启明有文化、接受革命思想快,被游击队领导安排从事政治工作。他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地给战士们讲解革命道理,很快赢得大家信赖。他作战勇敢又善于总结,点子很多,迅速成长为部队骨干。参军不到半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12月,韩启明随部队转战晋东南武乡、沁县、沁水、安泽一带,屡立战功。1940年,他升任团总务科科长,4年后调任太岳军区组织部直工科科长、组织科科长。他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晋南战役等,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八路军政工干部。

1947年,韩启明调任太岳军区第八纵队二十四旅七十团政委。

1947年5月至12月,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对运城发起了3次攻坚战。战斗中,韩启明冒着敌人的连天炮火,直奔前沿阵地指挥作战,不幸被敌人炸弹炸伤,当即昏迷过去,随后被战友们送往医院。在医院里,他坐卧不安,日夜关注前线战事,伤口尚未愈合,便吵着要出院。就这样,他拖着伤臂又回到了部队。

1948年6月至7月,华北军区第一兵团等部在徐向前统一指挥下,发起晋中战役。韩启明率领全团指战员,发扬英勇顽强的精神,连续作战40天。此役,解放军歼敌10万余人,解放县城14座,为夺取太原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9年2月19日,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第八纵队改为第六十军,二十四旅改为第一八〇师,韩启明任该师五三八团政委。

4月24日5时30分,我军集中1300门大炮,向太原城猛烈开火,发起总攻。韩启明带领全团浴血奋战,连续完成攻坚任务,胜利解放太原。是役,解放军毙伤俘敌13万余人,阎锡山在山西长达38年的统治宣告彻底结束。

因为右手严重负伤,影响生活学习,韩启明便顽强苦练,用左手练出了一手刚劲有力的好字,一时成为全军美谈。所在部队的首长说他是一个“富有革命朝气的好同志,思想进步,作风正派,工作刻苦认真,一丝不苟”。

太原战役结束后,十八兵团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由彭德怀、习仲勋、张宗逊统领,进军大西北。

6月中旬,一八〇师行军千里到达西安,随即参加彭德怀指挥的扶眉战役和贺龙指挥的秦岭战役,一路夺关斩将。

11月,一八〇师奉贺龙、李井泉、周士第之令,由宝鸡、天水,沿川陕公路向梓潼、绵阳方向追击胡宗南军,一路攻克凤县、留坝、汉中。师部进驻褒城时,接贺龙命令兼程急进。全师以五三八团为前卫,克沔县、宁强,夺巴山,进入川北,兵锋直指广元之敌第七兵团指挥部。

12月13日拂晓,韩启明率五三八团进抵朝天驿以北,采取诱击战术将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第八十一团500余人歼灭。随后与五四〇团会合,两部密切协同攻克朝天驿,毙俘敌1000余人。14日拂晓前,五三八团突破飞仙关,沿途击溃国民党军第五十五师3个团,于黎明前逼近广元城北郊。随即,韩启明率五三八团与五四〇团协同攻克广元城,俘敌12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此后,一八〇师相继攻占剑门关,解放剑阁县,占领绵阳。至此,韩启明所在之六十军配合二野部队完成对成都地区之敌的战略合围任务。

1950年1月,韩启明调任五三九团政委,与团长王至诚一起负责蒲江等6县的剿匪工作。五三九团遵照西南军政委员会命令,以一个营留守丹棱,另外两个营移防蒲江,执行剿匪任务。2月26日上午,韩启明、王至诚等召开蒲江全体军政人员动员大会,要求发扬我军英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把蒲江境内的顽匪坚决消灭掉,为人民立功!

在剿匪战斗中,韩启明亲自指挥部队,沉重地打击了土匪的嚣张气焰。他派副团长陈克非率领第三营从蒲江奔袭,消灭攻打邛崃县城土匪400多人;为追捕“川西反共挺进总指挥”周临溪,韩启明派九连排长郭效贤带两个班,行程千里,翻过雪山,在大渡河金杨镇将其捕获;在长秋山净音寺战斗中,五三九团2个连夹击土匪,击毙敌数人,俘敌50余人,缴获一批枪支弹药。不久,五三九团又兵分三路,从县城出发挺进长秋山,在民兵配合下,活捉黎风生等200余名叛匪;在金花坪战斗中,五三九团击毙匪首王瀛珊等3人,俘获匪徒20余人,夺回被匪抢劫的耕牛40余头及大量物资;在西来场,五三九团合围敌“川康挺进军”蒲江六六纵队杨万和部,击毙悍匪戴明渲等124人,俘匪133人,缴获大量武器和财物。

1950年5月7日,经中共川西区委批准,韩启明担任新中国第一任蒲江县委书记。

6月6日,为了加强全县剿匪肃特工作,统一对敌斗争力量,蒲江县人民政府决定重新成立蒲江县人民武装总指挥部,由王敏任总指挥、韩启明任政治委员。韩启明坚定执行“军政结合、剿抚兼施、发动群众”的方针和“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建立县、区、乡剿匪委员会,至8月底,五三九团在眉山地区歼灭土匪1.3万余名,其中中队长以上匪首528名。

五三九团在驻蒲江期间,平定蒲江匪患,建立人民政权,恢复社会秩序,功勋卓著。韩启明的弟弟韩永义曾回忆说:“二哥为四川蒲江县新政权的巩固与人民生活的安全,呕心沥血,作出了贡献。”

韩启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工作中,在他的家乡介休,至今还流传着韩启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第一次是1945年。韩启明被组织上安排到介休县工作,他却因军务紧急,一直未能够回河东村探望近在咫尺的父母亲。

第二次是1949年夏天。太原战役胜利结束后,韩启明率领部队进军陕西、四川,部队路经介休车站时,停留了两天。但他以身作则,严肃军纪,虽距河东村仅5公里,却始终没有返回家中探望。他只是捎了个口信回家,请父亲来与自己见面。

第三次是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部队奉命赴朝作战,在河北沧州集结待命半个月。组织上允许大家回家探望一下父母,再行出国。但韩启明因自己是政委,工作离不开,便没有返家。

1950年12月,韩启明随部队赴朝路过北京,得知大嫂魏光在北京治病,便前往看望,将自己唯一的一只手表和一件毛背心留下,并让大嫂转告家人:“让父母亲放心,启明一定要和朝鲜人民一道,把美帝国主义赶出去,即使遇到再大艰险,宁愿以身殉国,决不辜负祖国人民的重托。”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韩启明已经担任县委书记,本可以在工作岗位上抓好蒲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享受难得的和平生活。组织上考虑到他负过伤,身体一直不太好,也劝他留在国内工作。但是,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与战友们一起奔赴前线。

1951年3月17日,韩启明率部跨过鸭绿江入朝,参加第四次战役。经过18天强行军,部队从新义州,经定州赶到伊川地区,匆忙整补后,就接替第六十三军和第二十六军防线,抗击敌军的猛烈进攻。韩启明协助团长组織部队行军作战,积极做好部队的思想工作,要求广大官兵发扬优良传统,排除万难,坚决完成任务。

第五次战役开始后的5月20日,五三九团随一八〇师渡过北汉江,进占远水洞一线,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战役第二阶段结束时,敌人乘志愿军全线收缩之机,从22日晨开始分多路反扑。每路敌人均以坦克、汽车组成的所谓“特遣队”为先导,在飞机掩护下向志愿军后方猛烈穿插,抢占交通枢纽和战略要点,以打乱志愿军转移秩序。

24日,一八〇师受命在北汉江以南地区掩护兵团主力回撤及伤员转移。敌军利用一八〇师各部的空隙,从侧翼迂回,控制北汉江渡口,导致一八〇师三面受敌。由于通信中断,五三九团一直在北汉江南岸坚守激战,直到深夜才接到撤退命令。到达北汉江时,因渡口被敌控制,全团官兵只能在夜间偷渡。渡江后,随即占领明月里、九唇岱山地区,构筑防御阵地,继续阻击敌人北犯。

25日下午,一八〇师命令五三九团担负抬运伤员任务,因天下雨、道路狭窄,行动极为不便,抬运工作十分艰苦。为完成任务,韩启明和团长进行分工,由韩启明带领两个营负责抬运伤员,团长带领一个营进行掩护,按预定方向经过洞里,到达芝岩里地区,在马坪里交接伤员。

26日,一八〇师在芝岩里以南陷入5倍于己敌人的重围。下午,师里派作战科长的王化英向五三九团传达命令,令其自选路线向鹰峰山突围。针对部队在阻击突围中伤亡较大的实际情况,团领导将余部整编为一个营,韩启明对部队进行简短动员,提出要互相帮助,坚决战斗,绝不动摇,誓死突出包围圈。

1951年5月26日晚,部队开始实施突围,韩启明在殿后收拢人员时与主力部队失散,于次日凌晨不幸壮烈牺牲。

《铁血军魂:一八〇师在朝鲜》一书还原了韩启明壮烈牺牲的一幕:

韩启明政委坐在一块石头上,身边只有5名战士。就在刚才,他的左腿不幸被流弹击中,疼痛无比。走,是肯定走不了了。他多次劝说身旁的战士,自己找路线赶快突围,留下一把手枪两颗手榴弹给他就行。但是大家死活就是不同意把政委留下。其中有名战士说:“要是把政委你留在这儿,我们也不回去,就留在这里打游击战斗到死,反正没脸归队回团部了。”

韩启明听了,说:“你们几个小家伙,关键时刻不执行命令,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们。”正在这时候,一个排的美军搜索队听到他们讲话。“砰”一枪打中刚才说话的那名小战士。

韩启明强忍剧痛举起驳壳枪还击,子弹密集地打在石头上飞溅出火星。

他急急地说:“你们快走,快走。”“不!政委,我们不会丢下你。”韩启明心里一合计,现在不管是命令,还是劝说,他们都不会听的。于是,他把驳壳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4名战士发现想夺下他的枪,已经来不及了。韩启明声嘶力竭地说道:“听我说,我真的不行了,你们还年轻,要做好战士!以后还有很多任务等着你们去完成。同志们,永别了!”他说着扣动了扳机。

“政委!政委!呜呜呜……”战士们哭喊着把韩启明的遗体抬到一个小山沟里,盖了些树枝。为了完成韩启明最后的心愿,4名战士朝着美军连扔3颗手榴弹,又死打硬拼了一会儿,然后趁着夜色转移了。

据韩启明的警卫员回忆:“韩政委身负重伤,还把身上仅有的炒面和重要的文件留给战友,并用手电查看了地图,嘱咐警卫员安排战士们突围。之后,战友们身后传来一声枪响,回头一看,韩政委就倒在了血泊中,为了不拖累大家,自己开枪壮烈牺牲了。”

1955年5月,韩家人收到《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才知道韩启明已于1951年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韩启明牺牲时,留下了和妻子的一张合影。韩启明与妻子相识于解放运城时。当时韩启明在一次战斗中负伤,负责护理韩启明的是一位姓武的女青年。在那段日子里,韩启明时常将自己的书拿给她看,并耐心地为她讲解。渐渐地,两颗年轻的心走在了一起。后来,在韩启明的介绍下,小武也加入了革命队伍,来到韩启明所在的部队。1948年,两人在部队成婚。韩启明辗转各地参加战斗,小武都一直跟随。

韩启明入朝后,小武留守在国内,与丈夫失去了联系,在此期间,她一直与韩启明的家人保持着书信往来,在信中彼此问候、鼓励,为失去音讯的韩启明祈祷平安。丈夫的牺牲对小武的打击是巨大的,在此之后的几年里,她一直不愿相信丈夫已经离开人世的事实,多年以后才在部队的安排下再嫁他人。由于工作地点更换频繁,1957年之后,小武与韩家人失去了联系。直到1998年,韩永义才再次得到她的消息。接到韩永义的电话,小武泣不成声,韩永义也默默流泪。小武告诉韩永义,她常常翻看韩启明写给她的书信和从前的照片,总感觉他还活着。

当初,韩启明牺牲的消息传来时,其母亲任玉清一滴眼泪也没流。过了几天,她却突然精神失常,每天都扒墙上的黄泥土,谁也不理睬,自言自语道:“儿子你好久回来?”从那之后,家里人再也不敢在她面前提起韩启明。

后来,韩永义想出一招,希望以此安慰老太太。从1960年开始,他每个月都给母亲邮寄5元钱,说是二哥寄回来的。他还当面读二哥“写”给母亲的信,说二哥工作忙,回不来,有时间一定回来。

韩永义后来说:“其实母亲应该知道这是我在安慰她,但她并没说破。”母子之间就这样默契地维持着这个谎言,直到1970年任玉清去世。整理老人遗物时,在一个皮箱子里,韩永义发现近10年给母亲邮寄的500元钱整整齐齐放在箱子里,还有捆扎好的所有二哥“写”的信。看到这些,他不禁失声痛哭。

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寻找韩启明的遗骸,韩永义和儿女们通过各种渠道一直在努力。

在那张《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内烈士安葬地点一栏,填写着“牺牲于敌占区”5个字;烈士遗物一栏,只填写着一个“无”字。因战场的特殊情况,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情有可原。可是,“他牺牲在什么地方?怎么牺牲的?遗体埋在哪里……”韩家人迫切想要了解这些情况。

20世纪50年代末,为了了解二哥牺牲时的情况,韩永义开始给部队写信,然而直至20世纪90年代,他从部队回信所获的线索仍十分有限。

2013年,韩永义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寻找韩启明的事,便转移给其儿女。随着抗美援朝战争逐渐解密,各种回忆书籍出版发行增多,韩家后代苦寻几十年的二伯,终于有了線索。

1996年夏天,韩永义的儿子到东北出差时,在一个地摊上买到一本名叫《错觉》的书,书中描写了志愿军第五次战役的情景。这本书中提到了韩启明的名字,但介绍得十分有限,不过书中也同时提及了韩启明多位战友的名字。

2000年,韩家人寻找韩启明的事情终于有了突破,他们与五三九团一位老战士取得了联系。这位老战士收到韩家人的信,很快写了回信,详细述说了韩启明牺牲时的情景并指出他牺牲的准确地点是韩国鹰峰山。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韩永义的长女韩小凤加入了“志愿军后代寻先烈墓园”QQ群。2013年6月底,韩家人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新闻,韩国愿意将葬于韩国京畿道坡州市的中国志愿军遗骸归还中国。

一家人异常激动,立刻与QQ群里的一些烈士后代取得联系,于2013年7月29日组团抵达韩国,韩永义的次女韩晓燕代表韩家人踏上了这趟不寻常的旅程。在韩国首都首尔市近郊的鹰峰山,韩晓燕为二伯举行了简短的追悼仪式,这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8月1日,在位于韩国京畿道坡州市的无名烈士墓地,韩晓燕与同行人又进行了祭拜。墓地中所有的墓碑上都没有烈士的名字,只刻有遗骸被发现的地方。经过仔细寻找,韩晓燕在其中找到了刻有韩启明牺牲地附近的一个单葬墓碑。她颤抖地掏出了随身带来的汾酒,跪地痛哭。三代人近60年的期盼与思念,在那一刻都融入止不住的眼泪中,滴洒在异国的墓碑前。

2014年3月28日,搭载着437名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降落在沈阳桃山机场,这批遗骸随后被送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在沈阳烈士陵园门前,作为韩家代表,韩晓燕观看了入陵全过程。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韩晓燕向馆方提供了韩启明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复印件。馆方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她,这批遗骸中就有从韩国鹰峰山上发现的遗骸。韩晓燕说:“父亲在世时,我们保留了他的一些碎发。将来,国家对遗骸进行DNA比对时,我们会提供这些头发。我们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带二伯的部分骨灰回乡安葬,在家乡为他立一块碑。这个事我父亲是做不到了,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手中,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一定要去完成……”

(责任编辑:徐嘉)

3889500589215

猜你喜欢

韩家部队
体育强国背景下中学体育发展的思维制约及发展路径研究
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欧洲远征军联合部队峰会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八仙的手持
搭桥者韩家寰
东北抗战牺牲的第一位将军
一对一家,“精韩家访”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