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书信媒介在家校合作中的运用

2022-03-21杜庆燕

文化产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书信家校媒介

杜庆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与教育受重视程度的提高,家校合作的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渐丰富起来。运用社会学中的依赖理论,可以将家校合作分为两个基本层次,即积极互赖和非积极互赖的家校合作。在高校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往往都是跨省域跨市域求学,因此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基本只存在于新生报到和学生毕业时,而家庭教育的缺位、家校在认知和地位上的不平等常常使学校教育成为一座“孤岛”。笔者在多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继承发扬传统书信媒介的独特魅力与育人作用,把书信媒介作为探索家校合作育人的一种有效方式。

书信媒介的传统优势

书信媒介是以文字为基本表现形式,以纸为载体,通过邮寄传递或人员传递等方式传递到对方手中的一种传播媒介。笔者通过对书信来往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中有86.5%的家长表示非常期待收到学校的来信;笔者还在问卷中具体统计了大家喜欢书信这种形式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点:

第一,见字如面,符合中国人传统的交流方式,是一种尊重和期待。第二,书信更具仪式感,能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第三,介绍了孩子的成长,是对大学生活很好的纪念。第四,书信图文设计精美,具有收藏意义。

总体来说,在互联网时代,书信媒介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往方面仍然呈现出以下独特优势。

书信具有文化传承价值

高校教育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责。传统的书信媒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古就有“鸿雁传书”“家书抵万金”的典故,这也表现了中国人更重视用具有情感性、仪式性的联系方式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把握书信通讯方式的不可替代性,在原有优势上进行创新,并与新媒体相结合。传统书信通讯的传承与发展会开启全新的传媒时代。

书信蕴含深厚的情感价值

《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书信媒介不同于网络媒介,它具有深厚的情感价值。从一封信的产生即可看出过程的复杂性与情感性。首先,写信是一种主观意愿行为,写信人要愿意写。作为学生教育的管理者,将学生的成长化为一份文字进行传递,虽然增加了事务性工作,但其确实是一种饱含育人情感的主动行为。其次,写信需要诸多前期准备工作,从选取信纸、信封等基本准备,还包括写信的基本感情基调、适合的语言表达、艺术的呈现方式等。最后,在对方收到信并给予回应后,写信人可以在接收信息后进一步完善学生成长信息或进行改变教育方式等。这些过程让书信双方体验着一种传播的仪式感、参与感和存在感,并在这个过程中超越原有认识,逐渐趋向教育认同。

书信具有鲜明的指向性

学生具有独特性。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当打开一份独一无二的、专属自己孩子的成长书信时,饱含着“见字如面”的真切、真情、真心呼之欲出,家长会感受到学校在培养孩子时的用心与努力,会感受到学校在关注孩子的个性化成长,从而对学校教育更加信任。教育者在书信中融合了语言、图片、排版在内的多方位内容,包含着个人的思想、观念、行文风格、语言特色等,增强了书信对学生情况的针对性和贴近性,成为学校和家长双方喜闻乐见的一种交流方式。教育者用心用情为“写信”做的准备,从三折信的排版设计、信封的选取等具体细微的呈现都会被家长所感知,激发家长读书信的意愿,从而奠定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良性交往的基础。基于收信人与写信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写信人在写信时,对信件材料选用、信件语言选用、信件口气选择都有所讲究,包括内容贴近收信人境况、语言贴近收信人习惯、口气贴近收信人心理特征等,其针对性极强。

书信媒介的传统优势在家校合作中的实践价值

在家校合作领域,书信介质在双方沟通、促进发展、形成教育合力方面还能实现多重价值。做好家校合作的首要工作是先回答好“家长的教育诉求是什么”“双方的认知差距在哪里”“沟通的可行路径有哪些”这三大关键问题。笔者重点聚焦书信文化的情感性、书信介质的达成度、书信育人的可行性三个层面,以挖掘书信媒介在家校合作中的实践价值。

书信文化的情感性成为双方良好沟通互信的基础

书信媒介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传承,人们已经形成了“寫信必信,送信要信,读信应信”的道德自觉。良好的育人成效需要以真挚的情感融入、精美的话语体系为前提、作保障。书信对象具体明确、书信内容精心选择、书信礼仪与表达适当等,都体现了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关注。写信人就收信人关心关注的事项,向收信人陈情达意,并对于收信人当下的思想和行为提出建议、号召。收信人展信后思绪会随信件的文字流动,感受写信人的关心关注,此时,信件自然生发潜移默化的作用,平静而有力量。书信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双方的信任感和接纳度,从而奠定双方互信沟通的基础。

书信媒介促使学校育人成果与家长的教育诉求双向奔赴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不仅存在地理距离不便于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教育认知和话语权上双方也处于不平等地位。将学校的育人成果送至每个家长手中,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过程性成长,明确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进而使家长对学校教育产生信赖,并主动与学校表达自己的教育诉求。学校只有上接国家的教育政策,下承家长的教育诉求,才能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书信媒介即为家校间的有效联结方式。

书信媒介能够增强双方的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

教育实践最终的目的是得到受教育者、家庭、社会的全面认可。一年来,笔者定期与家长进行书信交流,并对参与书信交流的家长进行回访,大部分的学生家长觉得与学校的书信交流“很有必要”。当一封包含学生成长进步内容的书信传递到家长手中时,家长会在字里行间的表述中感知到学校的情感意蕴,这有助于消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距离壁垒,有效促进家长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理念的认同。如此一来,一封走心的书信恰如一剂宝贵的良药,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家校合作的润滑剂,增进双方的情感。近年来,“时代楷模”曲建武、“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祝鑫等众多优秀辅导员纷纷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借助书信媒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书信媒介在家校互动中的构建

书信类型

书信写作的群体和受众是极为广大的。书信写作的主体一般为学生管理者,他们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沟通的桥梁;书信的受众则是全国各地从事各种职业的家长。笔者从实践出发,根据书信的写作时机、写作需求将家校互动中的书信分为贺信、问题信、慰问信、总结信。教育者因时因事因势提笔一封,可以通过书信搭建家校合作的长期平台。

书信内容

教育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书信内容包括学生的阶段性和个性化成长。笔者在2022年书信中总结了学院在育人方面的七大优秀成果,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以总结信为例,时间跨度通常为一年,通常在新年初以快递形式将“成长年货”寄到学生家里。大一阶段的书信关键词是“人际适应”,学生第一次离家去外地求学,家长最挂念的就是孩子的衣食住行与人际关系,笔者会在书信中谈到学院举行的集体活动,介绍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参与表现与课外活动情况。

书信内容可聚焦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问题信”这一类型的书信会直面学生成长中的重大问题,聚焦共同解决问题的路径。如人际关系冲突、学业发展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以笔者2019年寄出的一份学业预警的问题信为例,该生已经属于严重学业预警,笔者在书信中谈到学生学习的客观情况和学生的主观问题,希望在学校提供小组互助学习的基础上家庭教育能给予学生以学业的关注与鼓励。在书信寄出后笔者收到了来自广西望谟县小村庄的家长回信,家长讲述了家乡教育的落后和孩子学习基础的薄弱,也认同笔者谈到的孩子的强烈学习意愿,会配合学校的努力对孩子进行鼓励与支持。这种去信来信可以共同托举起孩子成长的未来。

书信内容传递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在近两年的书信中,笔者结合社会重大热点问题,谈到希望家长保持“一团和气”的家庭氛围,形成“一脉相承”的家风传承,无不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家风建设,以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一致弘扬社会正气,以家之示范培养青年学生繼续奋斗的青春理想。运用分解法做好书写对象的分类,如针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书信中重点唤醒学生的党员先锋意识和榜样模范意识,呼吁家长引导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不断锤炼品德修养和责任担当。在居家学习期间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防控知识宣贯、行为规范指导、安全法制教育等方面多下功夫、多提要求、多强信心。在书信的内容组织上一定要注重将思想引领性与实践指导性有机结合起来。

书信媒介在推动家校合作中的运用要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事业,是为了达到人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更是为了在新的挑战中找到育人的继承和发展路径。笔者在系统梳理近几年家校合作的书信往来中,结合自己执笔书信的工作体悟,总结归纳了在家校合作领域运用书信介质开展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要领,即要选准写信时机、精准书写内容、讲解写信艺术。

选准写信时机

及时有效地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能够促使家校合作无间隙,更好地取得家长的配合,从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当学生遭遇心理方面的困扰时,就更需要家长及时给予其更多亲情的温暖和家庭的依靠,帮助学生尽早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从学生工作的实践来看,家校合作中的书信写作时机包括:大一上学期的“适应信”、大一下学期的“规划信”、大二时期的“报喜信”、特殊时期的“慰问信”、学生与家庭之间存在误解时的“调解信”……抓住写信时机,就能精准把握学生的进步与问题,提高与家长沟通的质量。否则为了写信而写信,写信就会流于形式,也就失去了其打动人心的力量。

精准书写内容

书信是学校育人理念和育人成果的展示,写什么怎么写是需要下功夫的。只有给书信正确定位,才能明确写作内容。要明确写信不是“报喜不报忧”,也不是写“告状信”。书信的内容一定要精准把握、慎重下笔。当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就不能只是向家长暴露问题加深矛盾,而是应该客观地分析一段时期内学生的成长曲线,在允许学生犯错的基础上,接受并从家长的角度帮助学生化解问题;更不能随便许诺,以免给家长造成错觉,产生过高的“期望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通则精神振、合力足。教育者在书信写作过程中要突出思想引领价值,牢牢聚焦思想要旨,让家长在教育方面也找到“最近发展区”,使其在信件交流中不断让思想成熟、成长,而后进一步引导家长多回信,及时向学校和老师表达内心的困惑和疑虑。

讲究书信艺术

给家长写信,不必谨小慎微,也不必官腔生硬,要自然谈起,亲切问候,在娓娓道来的过程中让家长明白事实,感受到学校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细致与用心。如在2020年的书信中笔者采用了学生在校园中的美照,并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下附一句话,如“生女当如此,自信又上进”“明明可以依靠颜值,却偏偏拥有才智”……在2021年的年终总结信中以“孩子成长的那些事儿”为主题娓娓道来,并对家长提出了“五个一”的成长寄语,让家长在书信的艺术中感受到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育人实践。

综上,书信媒介在家校互动和传播重要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传播优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书信媒介传递信息的真情与真切在快节奏传播环境中应该被重视,因为其既满足了社会大众对情感和深度的需求,又为媒介融合提供了一些思路:“媒介融合各显其能”;总之,在进一步推进媒介融合的浪潮和复杂的信息传播环境中,书信媒介的传播优势必将发挥有效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JOHNSON·DAVID·W,JOHNSON·ROGER·T.合作学习[M].伍新春,郑秋,张洁,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加名.基于书信介质应对重大疫情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5):20-22.

[3]史小妮,梁妍.浅析书信在新媒体情境下的价值和意义[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1):352.

[4]姜双明.此时无声胜有声——书信在教育中的使用探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2):25.

[5]王彦博,周德仓.书信媒介在习近平参与社会互动中的传播优势分析[J].视听,2019(09):162-163.

【基金项目】2021年黄淮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基于OBE理念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构建——以黄淮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21XJGLX59)。

3544500589283

猜你喜欢

书信家校媒介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失窃的书信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