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康复训练配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研究

2022-03-19庄世伟尹宏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康复训练

庄世伟 尹宏兵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渐加剧,老年慢性病当中的一些退行性疾患(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发病率呈现逐年且快速升高的趋势,且已受到社会及政府的高度关注。骨质疏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以中老年患者最为多见。有报道指出[1],我国老年人群(≥60岁)中骨质疏松发病率达66.9%。当患此病后,患者会有疼痛、疲乏、骨密度降低等症状出现,且易发生骨折,因而会增加患者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当前,有关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但其会出现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骨密度损失及全身性骨量减少等特征。当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来治疗此病,但诸多研究证实[2-3],单纯用药治疗难以获得根治效果,需与其他干预手段配合治疗。家庭康复训练是一种在患者家中开展康复训练的操作模式,其能够帮助患者缩短康复进程,提高疗效[4]。本研究围绕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与家庭康复训练相配合的干预方案,评定其效果,现就此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选取来本院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共计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在对照组47例中,年龄45~80岁,平均(68.41±4.91)岁;男27例,女20例;病程1~10年,平均(5.12±0.45)年。观察组43例中,年龄45~79岁,平均(68.25±4.78)岁;男25例,女18例;病程1~9年,平均(5.05±0.41)年。两组上述数据经综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均与《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相符[5],且都经骨密度检测确诊;(2)意识清晰,认知正常;(3)四肢健全。排除标准:(1)返流性食管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2)严重心肝脾肾等脏器功能异常;(3)近期(3个月内)发生脆性骨折及服用骨代谢类药物;(4)恶性肿瘤(如骨癌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单纯给予药物治疗:(1)营养关节软骨。口服氨基葡萄糖(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647,规格:750 mg×30片),每次1片,每日2次。(2)抗骨质疏松药。骨化三醇胶丸(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11,规格:0.25 μg×10粒):每次0.25 μg,每日1次,阿伦磷酸钠(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5,规格:70 mg×1片):每次70 mg,每日3次。连续用药3个月。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家庭康复训练,首先在患者住院期间,先对其进行院内锻炼,纠正其动作,反复推敲动作规范,坚持练习。叮嘱患者在出院后继续练习,持之以恒。具体内容:(1)仰卧位。将软枕(直径为10 cm)垫于腘窝下,将膝关节伸直,且使踝用力背伸,向下用力压软垫,在此过程中,膝关节始终伸直,两腿交替,维持10 s,反复5~10次。(2)俯卧位。把一侧膝关节屈曲,且尽量向臀部靠,保持屈曲位,直至有酸胀感,然后缓慢将膝关节伸直,两腿交替开展,反复5~10次。(3)坐位。屈膝呈90°,把双足平放在地板上,尽可能将一侧膝关节伸直,缓慢落下,左右交替进行;或者是足部着地,脚尖将墙面顶住,向前用力,脚的部位不可位移;再或者是反复进行刹车动作。(4)单脚平衡练习。背靠墙面,保持站立位,进行单脚站立练习,左右交替开展,5 min/次。同时开展有氧运动,比如游泳、骑自行车等。(5)床旁屈膝。双足均将床头蹬住,伸直双膝,身体适当向后移。以上训练在具体训练时间上,应做到因人而异,每日3次。在训练过程中,需要配合各种有氧运动,如床上蹬车训练、游泳等。此外,还需做好健康教育,如进食高钙类食物、晒太阳、适当减肥等。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时,对比两组疼痛情况、骨密度及生活质量。(1)疼痛情况。用视觉模拟疼痛感知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予以评定[6],用一个长度为10 cm的直尺,其中0表示无痛,10代表剧痛,引导患者依据自身疼痛情况,在直尺上选择符合自己疼痛程度的数字。(2)生活质量。用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来评定[7],主要内容为精神健康、躯体疼痛、生命活力及躯体功能等,汇总分值,计算平均分,分值与患者生活质量之间,呈现明显的正性关联。(3)骨密度。用RDR-2000型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美国HOLOGIG)测定腰椎部、股骨部的骨密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幅更为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分, x- ±s)

2.2 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SF-36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升幅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对比(分,±s)

?

2.3 两组患者骨密度值对比

治疗前,两组腰椎部、股骨部的骨密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幅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骨密度值对比(g/cm3, x- ±s)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病,且以活动多、负重大的关节最易发生,大多患者会有受累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骨折等表现,严重者还会发生关节畸形情况。当前,我国在社区康复方面起步较晚,本研究结合近期研究文献,针对骨质疏松症的社区康复治疗进行研究,以医院治疗及康复训练为辅,以家庭训练为主,借此模式来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康复提供借鉴。

当前,临床多采用药物对轻、中度骨质疏松进行保守治疗,如口服氨基葡萄糖达营养关节软骨的目的,给予骨化三醇胶丸、阿伦磷酸钠达抗骨质疏松药的目的。氨基葡萄糖为一种氨基单糖,是人体关节软骨基质中蛋白聚糖合成所需要的重要物质,因此,补充氨基葡萄糖,能够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聚糖,营养软骨。而骨化三醇胶丸、阿伦磷酸钠均能够加速肠道对钙的吸收,对骨的矿化进行调节,刺激骨骼中的成骨细胞的活性,改善骨质疏松症状。近年来,随临床研究的日渐深入,发现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尽管能够改善其疼痛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但在改善功能方面却效果欠佳,且难以达到根治此病的目的。因此,需要与康复锻炼相配合,内外兼治,长久坚持,这样才能更好的康复,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改善骨密度。当前,美国老年学会、美国风湿病学会都建议用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有研究[8]发现,负重运动、高阻抗运动、大强度运动、冲击运动及跳跃运动等,除了能对受力部位骨密度的下降进行有效抑制之外,还能增加骨直径及骨矿物质的含量,使用力部位的骨骼变粗,还能减少骨孔洞,降低骨折风险。有报道[9]指出,针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运动疗法实施干预,有助于其骨矿物质密度的增加,且此方法简单,因而有着良好的推广价值。另有研究[10]指出,运动对骨质疏松症进行防治的机制无论是与运动对骨的机械应力效应,还是与运动负荷对骨的直、间接刺激作用之间,均存在着紧密关联。有学者[11]指出,围绕骨质疏松症患者,积极为其制订家庭训练计划及锻炼辅导内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其疼痛感的减轻,提高锻炼积极性。另有研究[12-13]指出,针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家庭康复锻炼,能够加速其骨密度的增加,且长此坚持,可以达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有研究[14]指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通过辅助患者制订家庭训练计划以及锻炼辅导,至少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患者膝关节疼痛的减轻,并且在社区当中开展运动疗法,实施骨质疏松社区康复活动,是一种不错且经济的干预手段。本研究以医院训练为辅,以患者家庭训练为主,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运动训练动作进行纠正,叮嘱患者在出院后在家继续训练,以此促进住院时间的缩短,医疗成本的降低,以及家庭负担的减轻。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生活质量、疼痛改善效果及腰椎部、股骨部的骨密度上,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干预效果更为突出,更适用于此病治疗。原因在于通过给予专项的药物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持续进展;而与多体位(仰卧位、俯卧位、坐位等)的家庭康复训练相结合,能够内外兼治,加速症状缓解,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用家庭康复训练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案来治疗骨质疏松症,不仅能减轻其疼痛感,而且还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骨密度,因而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家庭康复治疗能够为患者在家训练提供条件与机会,使患者以一种自我管理方式开展长期性治疗,因而使全程康复成为可能,有助于社会与医疗压力的减轻。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康复训练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分析蒙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