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释肥一次性基施对浙粳86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2022-03-19金月侯建军裴惠民冷明珠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基施吸收量包膜

金月, 侯建军, 裴惠民, 冷明珠

(安吉县农业与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安吉 313300)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肥料是粮食的“粮食”,如何科学合理地施肥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环节。水稻生产中化肥施用量偏高、施肥结构不平衡、施肥方式不科学等问题普遍存在,养分利用率相对较低,增肥不增产,还会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1-2]。同时,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严重,施肥劳动力成本也大幅提高。缓释肥养分释放持续而缓慢,能基本满足水稻全生育期的营养需求[3]。通过选择合适的缓释肥品种,采用高效的施肥技术,不但可以减少肥料施用量,提高养分利用率[4-5],而且还可以减少施肥次数,降低施肥成本,是水稻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6-7]。市面在售缓释肥品种繁多,农户对缓释肥品种选择较为迷茫。本研究挑选3种在浙江市面上销售较为普遍的缓释肥产品,通过一次性施肥田间试验,探讨不同品种缓释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在安吉县溪龙乡徐村湾村(30°45′11″ N,119°43′54″ E)进行。供试土壤为水稻土泥质田,土壤质地为黏土,pH 4.72,有机质35.7 g·kg-1,全氮2.2 g·kg-1,有效磷3.4 mg·kg-1,速效钾 58 mg·kg-1。供试水稻品种为浙粳86。供试肥料有硝化抑制剂型缓释肥(N 20%、P2O58%、K2O 12%,由杭州利时化肥有限公司提供)、树脂包膜缓释肥(N 22%、P2O58%、K2O 12%,由金正大公司提供)、聚氨酯包膜缓释肥(N 26%、P2O510%、K2O 15%,由青阳县茂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45%复合肥(N 15%、P2O515%、K2O 15%)、尿素(N 46%)、过磷酸钙(P2O512%)和氯化钾(K2O 60%)。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1)N0,无氮处理,磷、钾肥全部基施;(2)CF,常规施肥,N 225 kg·hm-2,按30%基施、46%分蘖肥、24%穗肥分次施用,磷肥全部基施,钾肥按50%基施、50%穗肥分次施用;(3)NIF,硝化抑制剂型缓释肥一次性基施,N 180 kg·hm-2;(4)RCF,树脂包膜缓释肥一次性基施,N 180 kg·hm-2;(5)PCF,聚氨酯包膜缓释肥一次性基施,N 180 kg·hm-2。各处理磷、钾养分投入量相同,即P2O567.5 kg·hm-2,K2O 135 kg·hm-2。小区面积27 m2,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间筑田埂,田埂上覆盖塑料薄膜,四周设立保护行。

水稻采用育秧人工插栽方式。7月5日移栽,11月29日收获。除施肥外田间管理操作保持一致。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水稻收获期在每个小区避开边际效应,随机选取5株样进行室内考种,考查水稻经济性状,水稻成熟采取人工收割、分区晾晒计产。

植株测定采用常规分析方法[8]。植株样品烘干、粉碎过筛,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全磷采用钒钼黄比色法,全钾采用火焰光度计法。

1.4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 22.0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经济性状和产量

表1~2显示,无氮处理产量最低,不施氮肥显著降低了水稻产量,其余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无氮处理,但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无氮处理株高显著低于其余施氮处理,表明氮肥能促进作物生长,是水稻生长不可或缺的养分。PCF处理株高、有效穗、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其他处理,产量也最高,较N0、CF分别增产30.3%和1.4%。NIF处理有效穗、结实率均低于其他处理,表明其在分蘖后期供氮不足,使得成穗率下降。不同施肥处理主要影响了水稻株高、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从而影响了水稻产量,对于每穗总粒数没有显著的影响。

表1 水稻不同缓释肥处理的经济性状

2.2 养分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

表2显示,与N0处理相比,其余各施肥处理地上部氮吸收量均显著提高,其中,CF处理最高,比N0处理提高88.3%,NIF处理最低。减氮20%缓释肥处理地上部氮吸收量差异显著,RCF、PCF处理显著高于相同施氮量的NIF处理。各施肥处理间比较,在氮肥减量20%情况下,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上部氮吸收量,各处理间地上部氮吸收量变化表现出与产量变化相似的趋势。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RCF、PCF处理差异不显著,PCF处理显著高于NIF处理。氮肥利用率RCF、PCF处理较CF处理分别提高0.1和2.3百分点。

表2 水稻不同缓释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缓释肥较常规施肥减氮20%并一次性施肥的情况下,硝化抑制剂型缓释肥处理略有减产,树脂包膜缓释肥、聚氨酯包膜缓释肥均具一定的稳产效果,聚氨酯包膜缓释肥水稻产量较常规施肥增产1.4%。缓释肥稳产甚至增产效果一直得到肯定[9-10],但缓释肥一次性基施也存在减产风险[11]。本试验中硝化抑制剂型缓释肥一次性施肥有所减产,可能与氮肥减量有关。张木等[12]对等氮量情况下添加不同类型硝化抑制剂的肥料作了一次性施肥试验,得出水稻产量较习惯分次施肥产量基本持平的结论。与常规施肥比较,缓释肥一次性施肥处理籽粒和秸秆中氮含量有所降低,可能是由于缓释肥减氮20%,且采用的是晚粳稻,生育期较长,一次性施肥影响了后期氮素在植株体内的转化,这与王强等[13]在金华做的籼粳杂交稻缓释肥试验的结果一致。本试验中树脂包膜和聚氨酯包膜缓释肥均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分别较常规施肥提高了0.1和2.3百分点,这与施瑾等[6,13]对不同类型缓释肥施用均能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缓释肥减氮一次性施用要考虑具体缓释肥类型,树脂包膜和聚氨酯包膜缓释肥减氮一次性基施基本能达到稳产、增效的效果,还可提高氮肥利用率,针对当前施肥成本增加及劳动力难求问题,缓释肥一次性施肥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基施吸收量包膜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研究进展
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生菜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不同锌肥与氮肥施用水平互作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一体化对玉米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春玉米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美可辛”在安定区马铃薯上应用效果试验
原发性肝癌假包膜影像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
宁夏引黄灌区水稻锌锰微肥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