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水抗旱稻沪旱68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2022-03-19杨学龙李明寿阚民东黎良通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5期
关键词:旱稻秀水叶枯病

杨学龙 李明寿 张 雷 阚民东 黎良通

(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210)

水资源的缺乏正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发展节水抗旱水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方法之一[1]。节水抗旱稻是同时具有水稻高产优质和旱稻节水抗旱特性的一种新型水稻类型[2]。在灌溉条件下,节水抗旱稻产量、米质与水稻基本持平,但可节水50%以上;在望天田栽培,具有较好的抗干旱能力。在栽培上,简单易行,且投入低,节能环保[3]。沪旱68是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适中,茎秆较壮,剑叶短直,穗直立,着粒较密,熟期转色好,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节水抗旱、优质多抗、便于轻简化栽培等特点,2019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沪审稻201906号,适宜上海地区作常规单季晚粳种植。

1 选育经过

沪旱68是采用复合杂交及系统选育方式育成的高产优质、节水抗旱、适应性广的迟熟粳稻新品种。在亲本选配上,采用节水抗旱的沪旱3号作母本,高产优质的徐稻5号作父本,又以其F1代为母本,以优质多抗的秀水128为父本复交。后代选择鉴定注重对抗病性、产量、抗旱性及品质等性状的选择。

具体过程:2011年夏季在上海金山以沪旱3号为母本、徐稻5号为父本杂交获得25粒杂交种,同年冬季在海南陵水种植,并以杂交的F1代为母本、秀水128为父本获得复合杂交种30粒。2012年夏季在上海金山种植F1代,收获种子6 000粒;同年冬季在海南陵水旱直播种植F2代,选优良单株328个。2013年夏季在浙江安吉节水抗旱筛选基地加代筛选,选优良单株64个。2013年起连续2年在海南陵水、上海金山两地加代种植,经多代系统性选择,并结合自然诱发,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同时进行耐旱性胁迫选择。2015年夏季在上海金山选择农艺性状稳定一致、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4个株系分别混收,2015年冬季在海南陵水繁种。2016年夏季在上海金山进行品比试验,同时进行抗旱性鉴定。经综合考察各性状、实收测产,其中编号JD1502的品系表现突出,对其进行扩大繁种,同时进行各类试验。2017年参加上海市水稻区域试验。2019年定名沪旱68,选育流程见图1。

2 特征特性

2.1 生育期

沪旱68属晚熟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在上海作单季稻种植,全生育期为167.4 d,较对照秀水134早0.5 d。在上海地区一般5月15—20日播种,9月20—25日齐穗,10月25日至11月5日成熟,全生育期160~170 d。

2.2 主要农艺性状

沪旱68田间表现为茎秆较壮,一般有6个伸长节间,株高97 cm左右;主茎叶片18~19张,株型适中,剑叶短直,叶片挺拔;分蘖力中等,生长势强,根系发达,穗直立,着粒较密,有效穗多,青秆籽黄,熟期转色好;谷粒短圆形,颖壳黄色,无芒,护颖白色,二次枝梗多,商品性好,适应性广,适合轻简化栽培。

2.3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2017年该品种参加上海单季晚粳组区域试验,其中穗长14.9 cm,有效穗336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25.8粒,结实率91%,千粒重25.9 g,平均产量为8 618 kg/hm2,较对照秀水134增产1.2%,增产不显著;2018年续试,平均产量10 398 kg/hm2,较对照秀水134增产9.8%,增产极显著;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462 kg/hm2,较对照秀水134增产2.6%,增产不显著。

2.4 抗病性和抗逆性

条纹叶枯病鉴定:2017年夏季在上海农业科学院庄行试验站试验田采用自然诱发鉴定,5月20日播种,6月16日移栽,在水稻进入分蘖期后,于7月15日、7月20日分2次调查田间条纹叶枯病发病情况,按照评价标准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沪旱68对条纹叶枯病抗性为抗病。稻瘟病鉴定:2017年夏季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人工接种鉴定,沪旱68叶瘟抗性鉴定为3级,穗瘟抗性鉴定为5级。抗逆性鉴定:2017年夏季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试验站抗旱鉴定大棚进行抗旱性鉴定,抗旱级别为5级,中抗;在上海市崇明、松江、金山等地田间示范鉴定,沪旱68田间未发生倒伏现象,抗倒性较好,高温下抽穗,结实较高且稳定,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水稻纹枯病、稻曲病发病轻。

2.5 稻米品质表现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8年1月检测,沪旱68糙米率80.3%,精米率71.8%,整精米率 68.3%,粒长 5.0 mm,长宽比 1.7,垩白度1.8%,垩白率13%,半透明(透明度 3级),碱消值7.0,胶稠度74 mm,直链淀粉含量15.0%,达到国家标准《优质稻谷》(GB/T 17891—2017)2 级。

3 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上海地区适宜5月中下旬播种,采用机插秧工厂化盘育秧,播种量控制为100~120 g/盘,播种2.0~2.5粒/cm2,确保成苗 1.5~2.0株/cm2,播种确保均匀一致。机插秧秧龄以10~22 d为宜,行株距为30 cm×12 cm,每穴保证4~6株秧苗;采用机穴播播种,行距为20~25 cm,穴距12~15 cm,每穴播6~8粒种子。

3.2 科学水浆管理

机插秧水深以秧苗高度的1/3左右为宜,保证薄水栽秧、寸水活棵。返青活苗后,可采用旱管方式进行水分管理,整个生育期内可不需要水层,以田间不出现干裂、叶片不卷曲为限;机穴播播种后,若出现连续高温无雨天气,需要及时灌跑马水,确保一播全苗,以免出苗不齐;沪旱68在分蘖期、灌浆乳熟期对水分最敏感,要确保土壤湿润,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保证其正常生长。

3.3 科学运筹肥料

重施基肥,建议用量控制为520~600 kg/hm2,整地时施入;机插秧栽插6 d后追施返青分蘖肥;机穴播播种35 d内,根据田间苗情长势适时追肥;孕穗期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当追施尿素,一般尿素用量不超过75 kg/hm2,具体施肥量宜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当增减[4]。

3.4 加强病虫害防治

播种前选晴天在阳光下晒种1~2 d,浸种时加强氯精或多菌灵等药剂,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秧田期和前期,注意防治灰飞虱、稻蓟马;中后期,随时关注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当地植保部门病虫害预测情报,及时防治白叶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3.5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沪旱68高产稳产的保证。一般在完熟期,谷粒颖壳发黄95%左右、谷粒变硬、米粒呈透明状、穗部枝梗变黄时为收获适期。

猜你喜欢

旱稻秀水叶枯病
取样
关于发展乌江镇旱稻生产促进节水栽培的思考
干旱及洪涝灾害对旱稻产量的影响
干旱及洪涝灾害对旱稻产量的影响
智救小鸭
多年生稻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齐齐哈尔秀水家园 复古大气的中式5.1.2全景声定制影院
马丽设计作品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