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高校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2-03-19孙欣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创新型吉林省

孙欣

[摘 要] 立足于吉林省高等院校尤其是艺术专业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机制、健全评价机制、强化激励机制等改革方式。结合吉林省优秀地域资源和文化特点,关注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个性特征,探索新时代语境下高校美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思路和新策略,完善吉林省高校创新型美术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建设。

[关键词] 吉林省高校;地域特征;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2021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课题项目“新时代语境下吉林省高校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GJX2021D631);2021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博士和青年扶持项目)“基于数字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多元特征与表现研究”(2021C90)

[作者简介] 孙 欣(1982—),女,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人文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系副教授,美术系主任,主要从事美术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6-0161-04 [收稿日期] 2021-09-02

一、吉林省高校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的发展研究

(一)培养模式发展现状

目前,吉林省在教育体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有所欠缺,缺乏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教学培养目标仍然停留在传授理论讲授和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的初级阶段,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体制的影响,存在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定位不明晰、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与其他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相比,美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一定滞后性,美术专业培养缺少科学有效的培养机制、先进的教学理念及得力的教学实施作为改革的基础保证。高校艺术教育存在专业教育同质化等问题,教学内容多为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反复使用,缺少差别性教学思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更新较慢,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于美术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未来美术专业教育过程中,应关注于美术专业行业前沿,重视社会对美术人才的具体需求,将原有的艺术思考模式与社会需求有效融合,这才是新时代语境下高等教育艺术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

(二)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吉林省在培养高校教育美术专业的人才模式、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由于南北地域文化差异,高校师资流动性较差,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机制,导致吉林省美术人才培养水平有待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我省人才强国、人才强省的可持续教育和发展理念[1]。同时,吉林省由于地域特征,艺术行业发展相对缓慢,高等院校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教育人才过泛,精度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精,创新教学理念缺乏等问题,没有建立完善的、科学有效的美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的美术人才无法与企业、社会对接,不能满足我省对于美术人才的社会需求及经济发展,这些因素都对吉林省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二、吉林省高校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针对对于美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吉林省高校未来美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立足吉林省美术人才需求,以专业建设、学科发展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产学融通为突破,以课程创新为关键,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吉林省区域化特色,围绕艺术院校应用型专业性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育机制等建议。以期构建吉林省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环境,促进吉林省高校艺术人才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针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积极促进艺术类教学改革和发展步伐,探寻适应时代、地方经济和区域文化发展的美术人才培养的教育轨迹,促进吉林省高校美术专业教育水平向更高、更新的教学层次发展,探索高等艺术院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机制,不断推进创新型美术人才培育工程,促进艺术人才培养步伐,为国家和地方培养高素质美术专业人才。

(一)以“校企合作、产学融通”为突破,构建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沟通学校、学生与企业的重要橋梁,是实现所学理论、技能与企业实践的有效结合方式。美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成为目前就业的重要指标,这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新的问题。而美术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更需要学生在专业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层面的有效提升。因此,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目前人才市场需要怎样的美术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市场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建立教学方式与职业性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明确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高校艺术类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依托国内美术人才的社会需求,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传统美术教学模式从一元教学模式向多元教学模式转变,逐步形成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在教学中强调工学结合、产学融通的美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是我国新时代的先进教育观念和时代需求,而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成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高校应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作为艺术类高校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是教学过程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检查和评估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活动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专业性、有效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的,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和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服务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完善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加入创新实践类课程,对不同高校人才培养方式进行调研与研讨,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就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具有较强专业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创新型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构架。

2.调整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在构建创新型美术人才的过程中,应以校企合作、产学融通为突破,明确交叉性、创新性的美术系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知识重復,以及以理论知识、技术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需求和工作要求为指导,融合专业知识,形成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完善专业知识理论的同时,建设产业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促进美术教学与就业的有效衔接,实现专业技能与社会、岗位的有效对接,积极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能动性,通过高校、企业、政府多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校企合作项目研发,使高校培养出的美术人才更快、更好的步入社会,实现校企合作的利益最大化,为吉林省大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美术人才。

3.提高双师型美术教师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实践教学和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基础,在培养创新型美术人才体系过程中,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思路,在高校艺术类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组建一批具有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具有实践资源的专业学术教师团队,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资源互补和互利双赢。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从校外引进权威专家、学者参与教学,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提升学生职业化技术水平,带动本专业教师整体业务能力、学术高度、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高校要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必须对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改良和提升。

(二)以学科交叉、知识渗透依托,构建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

学科交叉已经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美术学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在学科体系上,可归为多层次、实用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交叉体系。在培养过程中,应遵循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整合更多的学术观念、理论概念、知识体系、实践技术、专业视角,体现学科交叉与知识融合。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必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在美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明确艺术高校美术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逐步适应日益多变的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应不断探索学术高度,努力提高和完善创新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多学科的交叉渗透与知识融合,拓展教育、教学新维度。在美术专业教育过程中,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用的具体实施,重视学科之间的横向与纵向交叉。

(三)以课程建设为关键、课堂教学为平台,构建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

1.整合专业内容,拓展专业口径。2007年初,教育部提出将高等教育重点工作落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把特色专业建设作为教育质量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引导各高校加大本科教育专业建设步伐的重要指导思想。课程建设是开展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体现专业学术水平和教育特色的重要依据,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以就业需求为参考,努力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变化,结合自身发展优势,根据美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系统梳理,加入创新实训课程,逐步拓宽专业口径,努力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实现专业多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在遵循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整合专业课程,重视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的科学设置,增加学生综合实训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能力,增加未来就业岗位的适应水平[2]。同时,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努力研发专业创新点,拓展专业口径,多学科领域进行专业间的学术交叉与知识延伸,积极创建新专业课程建设和行业发展。

2.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特色。课程教学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核心和教育基础,也是构建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教学平台。教学体系的建立与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成为高校办学思想、教学能力和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在美术专业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强调专业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按照拓宽基础的教学理念,不断整合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系统性,注重专业的有效融合,使教学计划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3]。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提升专业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和实践研究的深入性,强调课程的系统性与互通性,注重专业课程之间、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有效融合渗透。同时,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核心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学生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比例,帮助学生建立较宽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突出课程体系的教学重点,明确培养目标,强调理论课程注重联系实践,实践课程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强调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提高。

3.加大创新实践课程内容,贴近时代需求。在课程教学目标上,美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本着开放性、实践性原则,贴近吉林省地方需求和时代特色。教学内容应以理论知识为支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大一、大二年级的课程应以基础知识与创新思维培养为主;大三、大四年级的课程设置则强调专业的实操性、技术应用性,满足就业需求和市场的实用性,强调学校的知识学习要联系具体实际。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整合,面向新时代社会人才需求,立足吉林省美术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社会与市场的需求特征,在高校课程设置过程中,使课程体系达到知识结构系统、宽泛、实用的最终目的,从而满足我省对于高校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要求。同时,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加入岗位培训能力的相关实习、实践训练,把课程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度,提升综合素养,达到企业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相互交融,使高校培养出的艺术人才更能贴近市场、面向社会,发挥专业能力,在高校培养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

三、吉林省高校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

吉林省高等院校的美术人才培养主要侧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和美术专业技能的培训,学生在实际就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方面还有待提高,创新意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不能较好的有效结合。出现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实际需求错位的问题,从而导致培养出的美术人才在社会实践和就业需求等方面竞争优势薄弱,“灌输式”的教学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了美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教学现状调研发现,省内的多数高等艺术院校,对美术人才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未给予足够重视,很多艺术类高校培养出的美术人才技术突出,但创新能力不足,后期发展乏力,极大地损害了美术人才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求,这都为新时代语境下吉林省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构建带来一定影响。围绕新时代语境下吉林省高校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更新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育机制、健全评价机制和强化激励机制等建议,并对吉林省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提出相关建议。在未来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地区性为基础,结合吉林省特色资源和地域特色文化,以期构建吉林省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环境,顺应我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层次美术专业人才。

結语

目前,高等院校美术人才培养方面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存在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不明确、培养定位不明晰、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传统的艺术教育思维模式已经不能较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新时代吉林省创新型美术人才的培养应坚持地方性特征和学科培养目标,在发展路径上吸收借鉴,高校之间进行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切实提高吉林省高校美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的契合度。本文以吉林省高校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为题,结合吉林省高校美术人才培养现状,探讨吉林省高等院校美术人才创新型教育机制的构建,结合吉林省区域特征,关注人才培养的独特文化个性,以期构建吉林省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环境,促进吉林省艺术院校美术专业人才的教育发展。探寻适应时代和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我省区域特色的艺术教育之路,使我省艺术教育美术人才培养向更高、更新的层次发展。探索吉林省高等院校的创新型美术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和推进新时代创新型美术人才的培育工程,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美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聂立家,等.高等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34.

[2]任慧丹,郑艺.综合性艺术院校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 以吉林艺术学院为例[J].艺术教育,2016(1):284+250.

[3]王秀君.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5):21-22.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Innovative Art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Jilin Province

SUN Xin

(College of Fine Arts and Design, Changchun Humanities and Sciences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130117,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Jilin Province, especially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of art majors of these schools, the reform methods such as updating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improving the teaching mechanism,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are proposed. Combined with the excellent regional resource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Jilin Province, this pap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alent training, explores the new model, new ideas and new strategies of art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so a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art talent education and the training mechan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Jilin Province.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Jilin Provinc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novative art talents; training model

3436500589260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创新型吉林省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多媒体设备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