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2022-03-19张国财赵博张杰

关键词:专业学位双一流培养模式

张国财 赵博 张杰

摘    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高等教育继“985工程”和“211工程” 之后又一国家战略规划,其核心是培养一流人才。文章以东北林业大学林学 “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以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对象,从优质生源选拔机制、校内外实践教师管理队伍建设、课程授课方式与考核评价、专业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专业实践基地运行机制、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衔接、专业硕士质量培养保障体系等方面探索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在林学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践创新能力,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一流;林业;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2-0038-03

加速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这一目标就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创新驱动为发展,以服务社会经济为导向,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尽快使我国研究生教育迈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行列[1-2],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我国研究生的一种教育形式,与学术型研究生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目标不同,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职业为背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为高质量的创新应用型人才[3-4]。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一级学科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于2010年开始招收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至今已经培养14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其培养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招生环节,部分学生所学专业与本专业领域跨度过大,导致学位论文研究深度不够;二是在课程建设中,传统授课与案例教学授课没有做到协调统一;三是在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践课程时间保障和质量保障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不协调,实践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四是在专业学位论文的研究方面,未能做到在掌握本专业领域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面对林学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推进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提高整体培养质量,如何将创新能力培养及素质教育贯穿到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去[5],如何改进人才培养模式[6-7],已成为当前面临并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优化生源选拔机制、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师管理队伍建设、完善课程授课形式与考核评价方法、注重专业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强化专业实践基地运行机制建设、促进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紧密衔接、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培养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改革,以期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培养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

一、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选拔机制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东北林业大学全日制林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也逐年增加,生源主要来源于林学、森林保护、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植物、农学等与林业密切相关的本科专业,占生源总数的90.4%。总体上生源质量较高,能够满足林业硕士培养的需求。但目前考录比为1.6∶1,可供选择的人才较少。特别是2020年本专业领域招生数量已超過200名,对生源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为此,东北林业大学通过到涉林高校进行招生宣传及开展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等活动,增加报考生源数量和提高生源质量,加大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推免数量,限制调剂非涉林生源本科专业,提高录取生源质量,提升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和培养水平,以满足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师管理队伍建设

(一)实践教学基地授课教师队伍建设

本专业领域实践教学全部在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师由校内教师和实践基地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目前,部分教师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应用,重科学轻技术的情况,导致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应由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要求教师先深入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锻炼,掌握基地实际需求及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再带着问题进行实践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选择实践教学基地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尽管这部分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并且已掌握基地生产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但由于离开学校时间较长,对新理论、新知识的掌握和行业发展动态了解得不够深入,因此要求定期对基地教师进行培训,做到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系统学习,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实践教学基地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导师由校方导师和基地导师组成“双导师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必须通过严格遴选,要求导师不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已制定《东北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遴选办法》,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在上岗前要通过导师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进入基地联合指导研究生。校内导师为主导师,校外导师为副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专业硕士在校期间的论文开题、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指导工作,校外导师主要负责专业硕士在基地的实践教学、论文研究等工作。

三、完善课程授课形式与考核评价方法

全日制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定最低额定学分为28 学分,其中公共课10学分、专业课6学分、选修课8学分、实践教学课4学分。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课2学分、专业外语3学分、森林生态系统理论与应用2学分、森林资源与林业可持续发展2学分、科技创新方法1学分,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所选修的课程经考核,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方能取得相应学分。

专业课程教学在讲授理论基础的同时,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侧重于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强调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并举的授课方法。本专业领域已建立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等3门专业课,共计12项案例教学。传统授课模式以考试、考察等形式进行考核评价,案例教学法则以课堂为主进行考核评价。

四、注重专业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培训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在培养过程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强调以实践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实践教学在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进行,实行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授课方式,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授课,着力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领域实践教学紧密围绕林业生产实践和生态资源保护全链条,采取校内教师和基地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授课,运用团队学习、现场研究、案例分析、模拟实践等方法,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掌握扎实的林业基础理论和宽广的林业专业知识。为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需要继续提高实践教学课程比例,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课程教材建设。在课程设置上,实践教学课程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内或校外教师进行授课,并且实践总时长不少于6个月;在学位论文的撰写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全部来自于生产实践,以期解决实际问题。

五、强化专业实践基地运行机制建设

(一)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条件

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场所[8-9],应由所在学校或学院与有关单位共同建立。依托单位须满足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任务,拥有一定数量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基本条件,具有长期稳定合作培养研究生和拓展合作范围的能力,具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条件,并具有一定的承载规模。本专业培养要求省级专业实践基地具有至少容纳2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实践的规模;校级专业实践基地具有至少容纳15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实践的规模;院级实践基地具有10人以上同时实践的规模。东北林业大学现已建立4家省级、10家校级、9家院级专业实践基地。

(二)专业实践培养模式的确定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对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全过程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东北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考核及管理办法》,在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进行教学实践,要求实践内容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主题相吻合,其内容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秉承为生产服务的原则,密切结合我国林业生产实践和生态保护的需要,突出实践内容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及创新创业能力;同时,以实践教学基地的条件和发展需求为基础,采用驱动式或项目为导向等方式,在“双导师”的指导下,高质量地完成应用型学位论文。专业实践基地设置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独立从事研究的实验室及实习用教室,实践教学要求在校外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或者拟就业单位完成。

六、促进专业实践与学位论文紧密衔接

林业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要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研究内容全部来自于应用性课题或者为生产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有明确的行业背景及应用价值。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必须在“双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选题要求有一定的学术性、专业性和实用性,充分体现综合运用林业基础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有一定的理论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自开题到完成学位论文的相关实践至少在1年以上,论文字数要求2~4万字,学校制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学位论文模板,学生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过程中,必须有林业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评阅或答辩。

七、健全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培养保障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培养体系、专业实践能力、教育體制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东北林业大学通过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质量进行评估,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色。

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 ,鼓励高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10-11],东北林业大学是以林学和林业工程两个一流学科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林学一级学科也是我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学科。在林学一级学科建设背景下,要适应时代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到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去,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自我评价机制等举措,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不断凸显办学特色,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林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曾生跃,张立杰,杨俊,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国防科技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7(4).

[2]张荣华.方向与策略:“双一流”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关键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1-16.

[3]何爱霞,刘雅婷.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发展回溯与前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6).

[4]张红云,于银山.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3).

[5]王昱,周静,王振华.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

[6]张杰,王滨松,梁洋,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6).

[7]张杰,王滨松,杨洪一,等.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主要问题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44).

[8]陈艺晖,林河通,林艺芬,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创新建设模式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24).

[9]李菁,王储炎,张轶,等.“校企所”联合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9(4).

[10]王浩.行业特色型大学建设“双一流”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9(1).

[11]陈百灵,韩群,韩世岩,等.高等院校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基于林业工程“双一流”学科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0(15).

1466501186284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双一流培养模式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