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22-03-19任振荣

家长 2022年1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责任感生物

任振荣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成长为拥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生物学科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需将社会责任感培养作为教学重点,从多角度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事务,使学生在面对社会事件时具备正确是非观,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人们认知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备直接关联,很多教师认为对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思政教师的责任。事实上,社会责任感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不单纯是思政课程要开展社会责任感培养,其他主流学科同样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

生物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接近,教学中与社会事务相关的议题也比较多,因此,教师可以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就某项社会事务展开论述,参与讨论,形成传递社会知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生物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学科内容与我们的衣食住行、生态环境、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实践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在知识和生活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能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使学生掌握简单且高效的学习方法,真正了解生物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在生活中,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成效,推动初中生物教学发展。本文将讨论社会责任感的内涵,阐述教师在开展生物课程教学工作时采用的能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策略。

一、社会责任感概述

所谓社会责任感,主要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当中,个体在内心所形成的对他人进行伦理关怀的感觉,自觉承担关怀他人的义务。具体来讲,就是社会大环境并不是单纯的不同个体之间的集合,而是个体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整体。尽管个体与社会不可分割,但单独的个体却属于并不存在的抽象物质。简单来说,没有个体能够在不与其他个体形成社会交流途径的情况下独自生活。因此,个体处于社会环境当中,需要秉承对其他个体的责任感,对社會大环境担负责任感,并不是单纯为获取自身利益而存活,如此,社会环境才会更加美好。

二、初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现状

我国尤其重视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传统,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强调个人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关系到国家和个人,也关系到是否能积极努力为国家发展、为民族命运而奋斗。目前,我国中学生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主要表现在:第一,自我意识严重,对个人责任观念淡化,以自己利益为中心,较少顾及别人感受;过高要求个人权利,而忽略了对义务的承担;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我要求降低,将个人得失看得太重。第二,社会主义公德纪律意识较低,个人角色责任观念弱化。第三,以个性为导向,团体协作观念、社会服务意识与敬业精神有待培养。第四,没有远大理想与抱负,不重视个人品质和性格的培养。第五,不懂得家长和教师的良苦用心,要家长、教师为自己服务,却不懂得感恩,容易对家长、教师的教导产生抵触情绪。第五,回报感恩意识薄弱。有学者对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情况展开调查,在询问学生的人生任务时,只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孝敬父母,大部分学生感觉比较迷茫,认为完成自己的学业更重要。虽然学业比较重要,但在这类能体现学生责任感的调查中,学生忽略孝顺父母则意味着不具备回报感恩的理念,将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

教育领域中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教学任务。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改革中强调教师需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转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看法,使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学习活动,加深学生的生物知识记忆。而在生物学科教学工作中,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怎样才算科学,怎样才算承担责任,怎样才能以创新方式维系人与自然平衡。可见,教师需为学生营造特定教学环境,使学生从人伦关怀角度关注社会热议话题。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的生物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正确的三观的建立奠定牢固的基石。学生在校内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因此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非常有必要。而生物学科不但能传递科普知识,还能发展学生对科学的认识能力,使学生了解生活和学习中需要的知识,更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科学知识,有大量的实际案例可以联系日常生活,这些内容对培育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身边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原因及状况调查,对绿色工厂的参观访问,让学生提出环保设想和对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通过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环境宣传、环保知识讲座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认识,让他们成为环境保护资源的有力宣传者和执行者。在中国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充分发挥初中生物课堂的社会教育作用,通过切实可行的教育举措在生物课堂中渗透对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的培育,也是初中生物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可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

四、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社会责任的优势

(一)联系生活紧密,内容丰富有趣

初中生物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且富有较强的趣味性,涉及学生生活的多个方面。例如,七年级上册植物部分的内容以及八年级上册学习的动物部分的内容,学生可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较强的感性认识;七年级下册“生物圈中的人”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除此之外,教材中除了生动形象的主体知识外还有许多丰富有趣的新闻内容及最新生物研究成果,能活跃课堂气氛,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时更具优势。

(二)以实验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与科学接轨,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初中教材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科学史内容,通过对科学史的挖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提高学生辨别伪科学和参与社会性议题的能力。

(三)本质为生命科学,易渗透生命教育及环境教育

生物学科是以生命观和生态观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其本质为生命科学。生命教育和环境教育是生物学科开展社会责任教育时的两条重要主线,教材在编排内容时也着重凸显了生命教育及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更易对学生开展爱护生命、保护环境方面的社会责任教育。

五、初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

初中生物是生物学科的基础教学阶段,教师需深度结合教材知识选择恰当教学内容,并借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有价值的生物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

(一)将社会责任感培养确立为教学目标

进行的一切教育工作都要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除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之外,教师还要根据课本中所规定的内容,确立培育学生社会责任心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接受知识传递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社会责任感的印象,对社会责任感产生认同心理。例如,苏教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一节中,教师除了制定学生在该节课程中需达到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以外,也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首先,学生需通过知识学习产生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意识,了解当前世界上存在的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了解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其次,学生在明确食品安全问题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后,要对父母及长辈的膳食更加关心,从网络渠道中获取关于合理膳食的相关知识,为父母及长辈制订关于合理膳食的食谱计划。最后,学生要能为自己制订合理饮食计划,并约束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培养健康饮食习惯。教师在设定上述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和情感培养目标后,为学生开展生物知识教学工作将不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递生物知识或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知识技能,还要求帮助学生通过切身感受的方式了解生物知识对自身健康生活的引导,使学生在内心形成关爱他人的意识,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长辈的身心健康,对自己的家庭形成责任感。在制定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和生物情感教育目标时,教师需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常识问题,确保教学活动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关联,满足学生在生物知识方面的认知规律,使学生拓展生物知识学习范围。

(二)营造社会责任感教学氛围

教师可借助生物教材中每个章节的引言作为教学导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加深课堂体验感。例如,苏教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细读引言内容,通过引言进行教学环境创设,通过教材内容延伸,引导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该章节的引言表示了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但因为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各项活动,生物圈的正常发展受到干扰,严重影响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此时教师可借助引言内容为学生展示关于环境破坏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生活行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对自然环境更加关注,形成社会责任感。

(三)组织社会责任感教学活动

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学资源。例如,在正式开展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先筛选生物学科中与社会责任感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点,然后选择其中融合度比较高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为学生开展交流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袁隆平研究水稻的影片、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然后,教师继续筛选各个行业的纪录影片,让学生通过影片感受到不同工作岗位的艰辛。在此期间,教师将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明确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加深学生内心的责任感。例如,在教授关于生物圈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研读教材知识内容,然后根据教材引导设定教学活动,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扮演林业工人、农民、政府负责人、消费者、餐馆经理、卫生人员等不同的角色,参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产生的影响”的话题讨论,通过资料收集,能明确不同的角色在该话题中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根据自身角色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展开论述,并深思一次性筷子使用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此时学生能形成社会责任感,并在面对社会事件时能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四)利用生物实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物是一个自然课程,其中生物实验在课程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生物实验能带给学生非常直接的体验,对培育社会责任心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例如,在苏教版生物教材“吸烟的危害”一课中,谈到了香烟烟雾的主要危害有哪些,以及为什么要在公共场所禁烟等重要问题。大部分中学生都清楚吸烟有害健康,可是他们往往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吸烟的危害究竟有多大,这时,教师可以引导中学生通过设计并制订“香烟对小鱼生命活动的影响”实验计划,探究香烟对生物健康的危害有多大。实验过后学生亲眼见证了卷烟浸出液使鱼类的反应更加迟钝,呼吸速度明显下降,并因此严重危害了鱼类正常的生命活动,由此真正认可了卷烟对生物体健康有危害的观念。在初中学生全面系统认识到吸烟对生物健康的危害后,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如果你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人吸烟并把烟头扔在地上,你会怎么做呢?根据这个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學生明确爱护公共环境的思想,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约束自身行为,并对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感培养。

(五)利用课外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教师可以运用课程中的资料,根据学生生活实践,设计课外拓展活动,帮助学生培养社会责任心。例如,苏教版生物学教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阐述了绿化的重要意义,可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爱护植物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外深入调查本地最近十几年的植被变化情况,了解当前中国植被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中国植被变化的主要成因,展开讨论:为维护中国植被,绿化祖国,你觉得林业主管部门或个人需要做些什么?当前中国很多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严重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如果继续破坏自然环境与资源,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会变成什么样呢?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生物学科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学生传递比较刻板和守旧的知识内容,而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目的。学生产生社会责任感,能在面对环境问题、饮食问题时形成正确情感认知,对社会事务产生深刻的认同心理,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凭借自身努力为社会作贡献。总体来讲,教师在生物课堂开展教学工作,需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载体,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设定明确的社会责任感目标,并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通过丰富教学实践活动方式锻炼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水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左毓红)

3258500218597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责任感生物
生物多样性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生物多样性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责任感等2则
试论责任感的评价与培养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