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022-03-19曹培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5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能力化学课堂实验

曹培

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光演示实验就有53个,探究和课外实验共23个,单元实验活动共8个,在教学中若只是一味地重复前人的操作,让学生照搬课本实验来验证知识的正确与否,必然会严重地束缚学生的思维,也会把化学课堂变成烦闷、枯燥的实验操作技能课;反之,若能正确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索,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则能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又可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关键词: 实验  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课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实验,抽丝剥茧,挖掘教材背后的深意,发挥好实验的探究 功能 。

一、精心设计、模拟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在探究精神

课堂中,有效的提問能触动学生更好、更深入地思考。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就要先激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驱动学生寻着知识的脉络进行深入的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地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质疑和思考。

例如: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主要如下:

①在试管中加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小木条检验

②加入少量的MnO 2 ,再次检验

③反应结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④重复上述实验

教材通过实验步骤①和实验步骤②的对比,意在说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若直接得出这样的结论,便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做完实验步骤①和步骤②时我便提出疑问: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大量的气泡。该气体是什么?

学生:氧气。

问:你们怎么知道它是氧气呢?

学生: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了,证明它是氧气。

继续追问:为什么加入二氧化锰后会产生大量的氧气呢?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立马安静下来,陷入思考,不一会儿提出各种可能性。

学生1:可能是二氧化锰改变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学生2:可能是二氧化锰自己分解产生了大量的氧气。

学生3:可能是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氧气。

……

问:那么该怎样设计方案验证呢?

针对学生2的猜想,学生很自然想到单独取少量二氧化锰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看是否复燃。

针对学生3的猜想,学生一时无解,个个紧缩眉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们已急不可耐地想知道答案。眼看时机已成熟,我适时引导:若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则反应物的量会有何变化?

学生异口同声:减少。

话刚落,顿时有学生提出可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

问:如何比较呢?

通过不断引导,学生也可想到反应前后各称量一次,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洗涤、烘干、称量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能有效驱动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也提升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鼓励学生启蒙式的不成熟却合理的想法

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他们对事物往往充满着好奇,思维往往比老师要活跃得多,对待同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提出各种看似“天马行空”却十分合理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很多只要稍加完善就可以变得十分有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启蒙式的、不成熟却合理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例如:气体的制备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考的常考点。在学习常见的固液常温型装置时,如照本宣科,直接告诉学生发生装置的优、缺点,学生参与感不强,课堂氛围必然不温不火,也造成学生对知识不能深刻地认知、理解;当遇到其他课堂中没有见过的装置,也很难做到举一反三。于是在学习“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时我便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结果让我惊叹。刚开始学生对“发生和停止”还不能理解,我便以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为例,边演示边带领学生分析。

分析:现在试管中有大理石,怎样使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反应呢?

学生:往试管中倾倒稀盐酸。

(按学生的想法来操作,并总结出大理石和稀盐酸只要接触即可发生反应)

问:现在试管中已经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怎样停止反应呢?

学生1:让大理石和稀盐酸不接触。

学生2:对,让大理石和稀盐酸分离。

问:怎样使它们分离呢?

学生立即提出用过滤的方法,这时如立即否定学生的想法,必然会伤及学生对未知探索的积极性。

我鼓励道:对,过滤可以,但好像有点麻烦。能不能短时间内立即停止反应呢?

我们知道过滤是把固体拦在了滤纸上,液体留在了烧杯中,固液不接触,反应就停止了,但分离的速度有点慢,能否直接把固体全都分离出来呢?

学生3:用漏勺捞。

其他学生:还是有点慢,还需要一个个捞出来。

学生4:那就直接把固体放在漏勺中,反应时把漏勺放下去接触液体,要停止时就把漏勺抽出来。

其他学生:喔……,是的。

等其他同学反应过来后,一声声赞叹不断响起。

学生5:还可以用纱布把固体包起来,再系上一根绳子。

学生6:还可以系上不和酸反应的金属丝。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他们在讨论和彼此反驳中设计出诸多类似的装置)

继续追问:前面的思路都是直接把固体捞出来,能否把液体分离出去呢?

学生1:插入注射器把液体吸走。

学生2:那得需要特别长的针头才行。

学生3:那就从底部把液体吸走。

学生4:老师我觉得你喝水的茶杯就可以,上面有个漏网,把大理石放在漏网上,盐酸放在下面,不用时用注射器把液体吸走。

学生5:那我这个饮料瓶也可以,固体用纱布包裹吊起来,想反应时,就挤压饮料瓶,让大理石和盐酸接触;不想反应时,就松开……

讨论到激烈处,甚至有学生直接跑上讲台,拿出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他的设计图。这节课结束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学生的讨论声似乎仍在我耳边回荡,我十分庆幸在这堂课中我大胆放手,激发出了他们脑中诸多精彩的想法。

三、关注课堂生成和实验异常现象

在比较常见金属的活泼性时,有5组学生实验结果和理论相同,但却有一组学生往铝片和铁片中加入稀盐酸时,发现铁和稀盐酸产生气泡的速率远大于铝和稀盐酸的反应……当时在第一个班级我没有特别在意,便忽略了该组的异常现象。课后觉得这样的忽略会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如不及时作合理解释,势必会给那一组的学生留下知识盲点,影响后续的教学质量,也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怀疑。

当在另一个班级再次出现这样的现象时,我引导学生分析原因:铝片可能没有打磨干净、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里面的铝和盐酸接触……

再让学生耐心地等待了几分钟,学生发现产生气泡速率明显变快,还惊讶地发现试管发烫。这时我趁机让学生继续分析:为什么现在速率变快了呢?

学生1:氧化膜被消耗完了。

学生2: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了……

通过对异常现象的分析,学生明显对氧化膜的理解更加清晰了。

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开放的、发散的,不是封闭的、死守的;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要精选实验,善用课堂生成性的问题循循诱导,才能让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烈,授课内容更加精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更好的开发和拓展,课堂的内容也才能被学生更好地接受、吸收。

责任编辑:黄大灿

3141500589209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能力化学课堂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结合新课标要求对高考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的分析和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如何让化学史在化学课堂中焕发独特的魅力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紧扣“环保”主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