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科研院所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探究

2022-03-18刘云达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工作者科技

刘云达

(1.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综合处,广东 深圳518055;2.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长春130118)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尤为重要的环节,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引导和培养广大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崇高使命[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作为科研院所的生力军,已经当仁不让地走在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奋斗征程的前列。因此,研究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有利于激发科研院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昂扬斗志,有利于增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担当作为,有利于促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思想特点

青年科技工作者主要来源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海外高校的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青年科技工作者具有如下鲜明特点。

第一,学历层次高。青年科技工作者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独立和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潜质,很大一部分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科研工作经历。

第二,参政意识强。青年科技工作者思想活跃,平等观念较强,对科研院所的院情、所情乃至国家发展规划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希望自己的正确认识和建议得到重视及采纳,不盲从任何结论和观点。

第三,开放意识强。青年科技工作者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能力、较多的信息获取渠道,能够积极主动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善于发现和捕捉新生事物,并通过学习转化,提升自我认识和补充知识储备,对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新科技风口的出现比较敏感并善于钻研追逐。

然而,青年科技工作者中也广泛存在个性张扬、争取权益意识强烈、承担义务意识淡化、忽视整体利益的特点。他们往往优越感强,但适应性不强;发展意识强,但责任意识不强;独立意识强,但奉献意识不强。部分青年科技工作者表现尤其明显,甚至出现养尊处优、心高气傲、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非正常表征,在遭遇科研挫折时不能正视和接受科研失败的现实挑战,抗压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及时准确把握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动向,不断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人生不同发展阶段中的成败得失。

二、青年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我们应深刻认识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在新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注重辨别和应对科研院所青年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考验。

(一)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容易迷失方向

理想信念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不畏惧任何困难和挑战的精神之基、力量之源。当他们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各种知识和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大量侵蚀“精神之钙”的信息和宣传,价值观模糊者往往容易迷失方向,患上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软骨病”。[2]如不及时引导和更正,将影响他们成长为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自我约束不够严格,容易我行我素

科研院所一般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和研究领域,有多年的研究积累和传承,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科研氛围,也有适合研究所自身的管理模式。青年科技工作者初入科研院所,往往更多专注于工作环境舒心和上下班时间自由,对研究院所的管理模式不适应,认为相关工作规定都是无关紧要的“束缚”,甚至产生了只要自己不耽误工作就无所谓的思想苗头。[3]如不及时纠正,将会影响他们融入科研院所的整体发展。

(三)专业技能不够扎实,容易眼高手低

青年科研工作者往往都是应届毕业或博士后出站后进入科研院所的,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研经历,但对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联合科技攻关、科研项目争取等缺乏准确的认识和定位,加之专业技能不够过硬和扎实,容易走进眼高手低、盲目加码或畏首畏尾、不敢担当的思想误区。[4]如不及时调整,当科研遭遇挫折时,他们的信心往往容易被击垮。因此,需要引导他们回归基础、筑牢基础,用过硬的专业本领解决科研道路上不断遇到的新问题。

(四)团队合作不够紧密,容易自我封闭

一些青年科技工作者团队意识不强,进入科研院所后很难与其他科研团队形成学科交叉和优势互补的合力,缺少联合攻关和共克科学难题的奉献精神;[5]对科研院所的文化、历史不了解,对团队合作取得更大科技成果和科研成绩没兴趣;缺乏对科研院所的忠诚度、归属感、责任心以及为科研院所分忧、为科研院所奉献、为科研院所担责、为科研院所尽责的理想情怀。如不及时扭转,将会陷入“利己至上”的思想误区,成为科研院所发展的消极因素。

三、青年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

青年科技工作者对新生事物总是最先感知和最先接受的。科研院所作为党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探索青年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具有当仁不让的责任,也是推进科研院所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坚持党管青年的指导原则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科研院所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关键在于“坚持党管青年原则”。[6]科研院所要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持续深化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解决青年科技工作者发展中遇到的思想问题;牢牢把握胸怀“两个大局”和心怀“国之大者”的工作主线,激励和团结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矢志科技报国;关心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升他们合理获得物质利益和精神价值的满足感,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实现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发挥更大作用。

(二)运用凝心聚力的工作方法

青年当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使命。[7]只有将个人成才的脚步汇入祖国和人民前进的步伐,将个人成才的意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志协调统一,才能实现人生最重要的成长。科研院所应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树立同心同向的志向;凝聚青年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强大心力,汇聚青年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励志勤学的强大动力,不断锤炼青年科技工作者愿奋斗、乐奉献的优秀品质;凝心聚力,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创造施展抱负和才华的多彩机会和广阔舞台。

(三)建立报效祖国的价值取向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青年未来的人生走向。[8]科研院所应引导青年科技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己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科研工作始终。要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内化为精神追求,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将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转化为科研任务和目标,将正确积极的价值取向不断融入和统领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全过程,创造具有鲜明时代价值取向的新成果、新业绩。

(四)培养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科研院所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着力培养和构建青年科技工作者“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敢闯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敢试精神、“舍我其谁”的敢为精神。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创新实践平台,鼓励青年在科研一线接受锤炼、增长本领、增长才干,帮助他们擎起新时代建功立业的精神支柱。同时,引导他们敢于在科技项目攻关面前大胆创新,积累经验,增加自信;敢于在科技前沿探索中轻装上阵,迎难而上,勇于胜利;敢于成长为理想高远、学问深厚、能力过硬、才干突出的青年科学家。

(五)实施重要岗位的赏识激励

注重适合重要岗位的创新型、技能型青年科技工作者的选拔培养[10],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监督辅导他们扣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敢于为他们加任务、压担子,使其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接受锻炼、接受考验,不断成才。对胸怀理想、志存高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充分理解信任和包容支持,大胆任用至重要岗位、关键岗位。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在重要岗位立足科技创新,奋发有为,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干事创业敢担当。

四、结语

新时代,赋予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是时代责任,也是时代使命,更是时代光荣。科研院所应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切实保持和增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11],不断引领青年科技工作者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不断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远大理想,让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保障科研院所健康发展、青年科技工作者不断向上的重要动力。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工作者科技
关爱工作者之歌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