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03-18张博兴张劲松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抗联东北精神

张博兴,张劲松

东北抗联精神是我们党领导东北抗日革命队伍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当中的重要内容,是对民族精神的延续与发展,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加强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可以加强对青年的引导教育,指引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奋斗。

一、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东北抗联精神中所蕴含的救亡图存、忠贞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执着、矢志不渝的共产主义信念,爬冰卧雪、向死而战的英雄主义精神,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首创首行、独立自主的开拓创新精神,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1],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当中的重要内容。加强东北抗联精神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且能够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因势而新的特征。

(一)东北抗联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能够丰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内容为王”,注重内容建设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与延伸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制胜法宝。东北抗联长期奋斗在白山松水间,彰显出的独特精神特征与民族精神高度契合,其形成的救亡图存、忠贞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核心可以完美匹配。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抗联精神恰恰是那一时期对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发展。东北抗联精神,涉及到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国际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等许多方面,内容完备,涉及到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各个领域。因此,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可以丰富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体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同时通过最贴近大学生的载体进行讲述,还能够讲出抗联精神的情感温度,用高尚的精神鼓舞人,用真理的力量去感召人。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1。精神的力量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过时,英雄的事迹也不能伴随着和平的到来而被人们忘却。当精神的力量转化为人们前行的动力,必然形成改造世界的不竭力量,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东北抗联精神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灯塔,能够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效果

青年一代有理想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的主体是学生,特别是青年大学生。青年时期是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期,也正是在这时一个人的价值观会逐渐趋于稳定。现阶段,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多、速度快,而且由于青年自身的不稳定性特征,很可能被各种各样的观念所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和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立足和围绕着这一根本作用发力,发挥抵御不良思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功效,推动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轨道发展。东北抗联精神以其“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伟大的牺牲精神”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能够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效果,发挥育人效应。通过东北抗联精神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忠贞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在那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前辈们甘于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任何私欲,就是因为有强大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直到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坚持到革命的胜利。掌握这些精神内涵,广大学子可以自觉将其融入到实践中去,能够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激发前行动力。如此一来就能够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效果,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

(三)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充分体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当中的重要内容,其形成于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拥有充分的实践基础;其内容充分阐释了抗联斗争的实践过程,既有实践厚度、情感温度,更有理论深度。东北抗联精神以其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历久弥新,即使在90年后的今天也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其中,无论是对信仰信念的执著追求,在冰天雪地当中依旧坚持斗争,追寻着革命胜利的目标;还是高尚的爱国情怀,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不顾自身处境为民族解放斗争奋起反抗;亦或是在身处绝境时以死明志,誓死不做亡国奴,甘于为革命事业奉献宝贵的生命的精神品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都表现出强大的时代价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每个时代的发展都会形成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课题,同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由于多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交织碰撞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以其时代性来回答相应的课题,涤荡不良思潮造成的负面影响,发挥立德树人的根本作用。东北抗联精神历久弥新的特质,彰显出的时代价值,能够充分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能够指引青年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辨明真伪,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砥砺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二、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东北抗联精神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有利于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不断发展创新。加大抗联精神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力度,不仅能够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而且还能够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实效。

(一)对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视与研究,为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

我们党从未忘记东北抗联的功勋与贡献,早在1945 年,毛泽东同志就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3]103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4]。从2017 年1 月开始,教育部规定各级各类教材从春季学期开始要将“八年抗战”全部改成“十四年抗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七七事变后,党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英勇作战”[5]6-7。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东北抗联,充分肯定了东北抗联在抗日战场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2021 年,中共吉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穆占一在“中共吉林省委召开庆祝建党10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对东北抗联精神从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层面进一步凝练和提升,赋予了抗联精神更加丰富完整的时代内涵。一段时间以来,学术界对于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在逐渐增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杨可和冯希莹(2019)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础,对东北抗战以及抗联精神进行了阐述;刘信君(2020)《关于东北抗联三个重大问题的研究》中首先对抗联精神进行了阐述,其内容总体而言与全新阐述的抗联精神相差不多,只有个别地方措辞有所差异。陈松友和吕路军(2016)在《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中,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抗联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并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新兴媒介、社会实践几个方面阐述了融入路径。近年来吉林省学术界对抗联精神研究做出的大量工作,特别是近期完整阐述了东北抗联精神,对东北抗联精神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东北抗联精神的弘扬,探索抗联精神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与路径,为二者耦合创造更多的条件,会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育人功能,增强其立德树人根本作用的发挥。

(二)推进抗联精神网络教育,有利于适应新发展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6]。互联网时代,探索将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做到线上线下双向发展,主要能够从两个方面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需求:首先,能够丰富思政课的内容。东北抗联在长期奋斗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东北抗联精神,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杨靖宇、赵一曼、八女投江等人物与事迹,这些独特的红色精神、红色文化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形成的教育素材吸引力强、感染力强、凝聚力强,易于打动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次,红色文化资源与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打破了时空限制,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与空间。从时间的角度来讲,东北抗联奋斗抗争的岁月,和今天有一定的时间距离。但是,可以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还原当时的场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加工成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作品,真正地发挥其教育人、感染人的作用。从空间的角度来讲,教师可以在线讲授或是分享教学资源,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拘泥于传统课程,真正做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增强教学效果,适应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需求。

(三)推进抗联精神网络教育,有利于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实效性的发挥

思政课发挥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作用,高校思政课正围绕着“立什么德,树什么人”重大问题进行建设。加强抗联精神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深刻回答这个问题,增强实效。东北抗联在长期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彰显出爱国主义精神、共产主义信念、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与国际主义精神方面的精神品质,是立德树人最好的“营养剂”。抗联将士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向死而生,团结合作,为国家和民族一战,形成的抗联精神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生动的教材。通过推进抗联精神的网络教育,充分宣传抗联精神的内涵,让学生感悟与领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利于推动学生“严公德、守私德、明大德”,能够使学生增强对国家的热爱,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塑造学生个体艰苦奋斗的品质。

三、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建设思路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积累的经验能够为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经验。”[7]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继续深入挖掘,注重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依托东北高校的地缘优势,加强对抗联文化的挖掘,形成教育资源,通过网络传播;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并适应大学生主体需要,寓教于乐,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形成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三位一体”效应。

(一)东北高校发挥地缘优势,深入开展抗联文化传承与研究

1.收集和挖掘好抗联事迹、遗物,塑造网络素材

东北地区高校具有地缘优势,地理位置的优势决定了其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接近抗联遗迹、遗址,寻找到遗物,更能通过对现在生存的战士以及去世烈士的家属进行走访调研,例如组织抢救抗联老兵口述史活动,掌握第一手资料,能够通过最小的成本实现价值的最优化。将收集整理到的材料加以整合,剪辑成完整的网络思政素材,向学生宣传推广。

2.组建抗联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研究中心,深入推进融入研究

东北抗联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抗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将东北抗联文化这个特殊的资源使用好,充分传承与弘扬抗联精神,达到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的目标,切实增强抗联精神的融入水平,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可以探索依托东北地区高校的地缘优势,成立融入教育研究中心,加强同一高校内部人才的合作和不同高校之间的合作,形成专业研究队伍,建设研究基地,深入发掘与研究教育的重点与内容,坚持正确的方向不动摇,推动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深入推进抗联精神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二)完善网络平台建设,打造东北抗联网络精品

1.加强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承载大量资源,为抗联精神的融入提供了方便。互联网本身的容量大,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弘扬抗联精神,不仅能够对抗联精神进行传承,还能够承载其他内容,例如抗联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收效更为显著。智慧树平台上牡丹江师范学院组织开设的“东北抗联精神”网课,开课时长已达到六个学期,累计学习人数达到2.9 万人。互联网阶段,网络上的微课、慕课,以其耗费时间短、内容精炼等优点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足不出户学习到名师大家讲授课程的内容。组织优秀师资力量,就东北抗联的事迹进行集中讲述,打造成精品微课、慕课。向学生讲述抗联的英雄事迹,阐述其中彰显的抗联精神。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推动更多抗联事迹的发掘,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推动抗联事迹走进学生课堂,向学生更好地传播抗联精神。

2.打造网络精品媒介平台

当前,越来越多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抖音等平台开始突显自己的教育功能。就微信公众号而言,各大主流媒体、机构都设置了自己的公众号平台。通过打造一批精品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抖音账号,以视频讲解、文字说明、图片展示的方式,讲授抗联精神的内容,更加方便、快捷地提升了知识推广的速度。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抖音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渠道。通过微信小视频、微博以及抖音等平台,组织学生自行录制短视频,经审核合格之后投入到平台当中,通过平台的推广,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提升朋辈之间的互学互助能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与掌握东北抗联的知识,感悟前辈们的奋斗历程,真正受到启发教育。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更能让学生在课下走进课堂,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3.建设精品网络展馆

现阶段,网络展馆以及主题展览逐渐增多。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吉林农业大学信仰之光大学生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建设线上展馆的方式将“四史”内容以线上的方式向广大学子和社会人士呈现。通过网络展馆的方式,能够让加工打造之后的展馆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时也能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减轻疫情防控的压力。此前一些大型展览已经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东北抗联网上革命纪念馆就是这一情况最好的例证。在网上纪念馆,参观者可以观看到抗联编年大事记、抗日英雄、重大战役等丰富的资料内容。因此通过东北抗联精品网络展馆的建设,让确有学习需要的学生在网络展馆进行学习,在降低各方面压力的同时,让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与掌握知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三)适应大学生主体需要,创新学习方式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可以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的实际效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多样,是对于线下教育的一种发展,突破了时空的束缚,更能够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的限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推进抗联精神网络教育,通过寓教于乐,组织开发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应的实用软件,以仿真技术增强时空体验。充分挖掘抗联元素,通过专业人士集中研发一批知识性强、趣味性强的包含游戏软件等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将抽象的理论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与语言加以推广,切实彰显寓教于乐的特征。还可以利用仿真技术,如VR技术等打造一批纪录片,增强学生的体验,最大程度还原真实的场景。

四、结语

当前,东北抗联精神的继承弘扬以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都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二者的融合,拥有充足的必要性以及一定的可行性,二者关系密切,充分结合能够彰显出东北抗联精神的教育价值,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也可以丰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抗联东北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MADE IN CHINA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Make ’Em Laugh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大东北的春节
拿出精神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