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产业与休闲农业融合机制与重构模式研究

2022-03-18章青松刘志勇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特色融合

章青松 刘志勇

(1.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体育教研部;2.福建江夏学院体育产业研究中心 福建福州 350108)

一、体育产业与休闲农业融合的互动机制分析

(一)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体育+”的各种融合发展探索中,体育本身大多不能直接产生各种融合效益,而是通过融合产业带动各种市场需求,拉动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的经济效应。体育与养老、旅游、文化、休闲农业等产业的融合,既找准了体育产业的市场发展定位,又解决其他行业的痛点。当前,群众多样化体育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在社会行业竞争及工作压力下,以体育活动来缓解、消除心理压力,提倡城市生活向农村休闲生活转变,乡村振兴战略下,休闲农业观光、体验与体育旅游形式多样的项目融合,使人们在健身、娱乐、休闲中回归自然,如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使农业旅游朝运动休闲和娱乐方向发展,以实现健身与悦心的科学结合[1],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市场基础。

(二)资源共享是产业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资源共享可以达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开发,体育产业与休闲农业归属地的区域资源和各自产业资源都可以被两者共享利用与开发。在区域资源上,无论是农村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地理优势等有形资源或是区域历史文化品牌等无形资源都能为两大产业发展提供地理优势和文化品牌等基础平台。在产业资源上,体育产业的有形资源都可以作为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观赏体验;而休闲农业的有形资源如田园观光、农家乐体验、农业资源和农产品生产企业及环境资源等可以成为特色休闲健身活动的设计与营销产品。把体育产业的有形资源与休闲农业的有形资源进行有效融合,规划、设计、开发新产品,来满足城市居民周末旅游的多样化需求,把城市居民对健身体育的需求与乡村农业体验旅游相结合,既可以让城市居民感受运动与大自然的情趣,又能带动乡村农业生产、科技应用等经济振兴战略实现[2]。

(三)关联互补反映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体育产业与休闲农业的关联互补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一是农业旅游搭建平台,拉动体育消费。如,在农业旅游带外围配置功能完善的休闲体育活动场所、健身俱乐部、休闲体育项目等为游客提供多种形式的体育服务,拉动体育消费。二是体育产业与休闲农业的优势互补。一方面,以大乡村格局、大民生理念,将乡村体育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优势互补,通过加快乡村体育旅游融合、跨界发展,创新体育+自然村落、农家乐、摄影、养生、文创等发展模式,依托现有的美丽乡村精品点,增强美丽乡村景区和体育项目间的黏度,延伸体育旅游产业链。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域无形资源的品牌效应,达到两大产业的协同发展。如,利用不同地方的农村历史文化、农业企业品牌、休闲体育产业品牌和事件品牌(体育赛事、体育节会、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等)等无形资源进行宣传,利用事件品牌带动吃住行娱整个产业链的消费升级。

(四)科技进步提供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科学技术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农业科技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如《伦敦奥运会吉祥物宣传片》,运用高科技品牌的核心传播战略进行数字版宣传,把台湾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作为品牌营销传播,充分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的特点向游客宣传和推介品牌产品。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与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经过网络科技的规划设计与宣传,把体育消费模式与休闲农业旅游用体育app软件设计最优的景点路线,让消费者在健身的同时领略农业观光的乐趣,提升健身休闲消费模式。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不断缩短产品与消费者距离的同时,也不断拉近产业间的联系,休闲农业对体育产业需求通过市场信息反馈到体育企业,促使体育企业运用新技术不断创新产品品种和提高产品质量。

(五)发展理念引领产业融合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用发展理念引领产业融合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3]。体育产业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理念:一是坚持创新发展,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推进体育产业与休闲农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视休闲农业旅游特色与创新,避免雷同,形成个性特色,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实现高质量协调推进,要强化地方政府各项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协调政策中资金、土地、人才的有效供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金融的协调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力量投资乡村体育;三是坚持绿色发展,发展休闲农业要以良好生态环境为经济价值,绿水青山是自然财富,在经济发展中要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体育+休闲农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发挥体育产业的“低碳经济”与乡村的绿色化发展;四是坚持开放发展,鼓励知名体育企业、农业企业、旅游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进行合作,确定好的经营模式,引领产业融合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五是坚持共享发展,体育产业与休闲农业归属地的区域资源和各自产业资源都可以被两者共享利用与开发。

二、体育产业与休闲农业融合的重构模式分析

(一)渗透融合模式。体育产业与休闲农业是通过旅游业进行交叉渗透的,既包括体育向旅游业的渗透,也包括农业向旅游业的渗透,通过相互渗透,形成体育旅游业中包含农业旅游,农业旅游中包含体育旅游的格局。

1.体育产业向休闲农业的渗透。体育产业资源通过赛事节会、休闲健身、特色体育项目和体育用品生产区域的观赏与体验旅游的开发、包装和营销转化为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一方面,借助各种节庆活动、体育赛事活动,进行农业旅游营销,推动休闲农业相关产业发展,如海南万宁借助一年一度的冲浪节等体育赛事发展健身休闲项目,把“赛事节会+农业旅游”宣传相结合推进乡村旅游。另一方面,健身休闲产业是保障大众建设休闲需求,促进健身休闲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特色体育项目开发可以加速推进体育产业公司与乡村旅游的市场合作和优势互补。

2.休闲农业向体育产业的渗透。依托农村优势资源,在产业培训、文化、传统、人力资源、资本运作下对农业旅游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主动融入体育元素。以运动和旅游休闲新路径为主导的生态+体育业态融合,打造具有体育内核的全民健身平台,或是集体育赛事、休闲娱乐、陶冶文化、旅游观光、教育培训等农村生态旅游+休闲体育品牌项目,有效带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在景观中融入了一系列北宋民俗体育表演项目,利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适宜的生态气候或人造运动场所,围绕大众体育休闲项目展开,群众参与性强、运动强度较低、服务体验好,具有极高旅游价值。[4]

3.依托农村民族、民俗、民间特色开展传统体育文化体验活动。农村民族、民俗、民间特色文化活动,本身也是我国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流传的体育文化与优秀文化精髓的结合,其中所蕴涵的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如赛龙舟、舞龙舞狮、踩高跷、打歌、跳木鼓、剽牛、射弩、打陀螺、爬杆、摔跤等民族民俗传统体育特色项目,不仅让游客见识我国传统民族的优秀文化特色,也让游客在参与这些民俗传统体育特色项目中感受、体验其他体育运动无法言喻的乐趣。

(二)重组融合模式。重组融合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同一标准元件束或集合下通过重组结为一体的整合过程,通过重组融合而产生新的产品或服务[5]。体育产业与休闲农业经过重组融合,形成创意体育项目新的产品或服务特色。

1.民族体育节庆活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生产劳动中各民族都保留其特色的体育竞技活动、群众互动体验活动及文化文艺活动,通过体育产业与休闲农业的重组融合模式,形成创意体育项目,既可开发激情四射的民族体育竞赛,也可体验趣味无穷的民族互动体验,及精彩纷呈的文化文艺表演,把传统体育与民族特色融合,开创集竞技性、趣味性、多样性、民族性、群众性、创新性于一体的体育休闲旅游项目。

2.现代时尚运动与体验游玩运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现代时尚运动与体验游玩运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时下流行的时尚休闲运动攀岩、定向越野、高尔夫、垂钓、冲浪等以及沙漠探险、森林探险、溜索过河等体验游玩运动,都是集运动、时尚、休闲与一身,要求参与者智力、体力、判断力、心理平衡能力、应变能力和动作协调性综合性的活动。这些现代时尚运动与体验游玩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可以扩大休闲体育消费群体,如福建漳州翡翠滨海度假区开发水上摩托艇、海上飞机体验基地等现代时尚运动与出湖(海)打鱼、航行等体验运动。

3.体育产业聚集园。以高端体育产业集聚区融入体育运动与康体度假为主题的休闲农庄,不仅推动体育产业集群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还带动各乡镇旅游消费市场。如三亚国际体育产业聚集园是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项目、省重点工程,园区以体育中心为核心,利用沿海自然资源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极限运动公园等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区,以周边商业、商务配套为产业载体,把各乡镇资源禀赋特点和发展基础与体育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成世界级体育产业聚集园区,不仅可以举办高等级的全国综合性比赛、国际单项比赛,还可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休闲购物等一体的公共活动中心。

(三)延伸融合模式。延伸融合主要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并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融合成不分彼此的新型产业体系[6]。体育产业具有强大的服务延伸能力,体育休闲娱乐业、体育主题酒店餐吧业、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业、特色体育旅游商品业与农村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区域发展等多元化发展休闲农业,是体育产业设计思路上向休闲农业的单项延伸。

1.体育休闲娱乐业与特色体育旅游商品业。依托区域自然优势资源,在农业旅游园区内可以根据区域特色开发一些可供游人观赏、体验的休闲娱乐产品,延伸体育产业。如湖南经视《周末下乡去》节目第二场“最美乡村”活动。通过网络招募而来的十几组家庭与芒果明星主播李兵,一起到宁乡湘都农庄体验现实版的《爸爸去哪儿》。宁乡湘都农庄内不仅开发了70多个特色体育拓展项目,还是一个集生态种养、加工、物流配送及终端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将乡村文化体验和特色体育旅游有效融合,在经营链条方面积极引导PPP项目(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资金开发特色体育旅游商品业。

2.体育主题酒店餐吧业与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业。农业旅游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年轻人对于旅游更多的是喜欢寻求刺激性、娱乐性和差异化项目,在农业旅游园区外可以打造特色鲜明的体育主题酒店餐吧业,通过体育元素布设和功能分区,创建氛围,吸引游客,促进消费。近年来,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使观光休闲进入大众乡村旅游时代,休闲农业旅游中远足、野营、越野、攀岩、山地自行车等户外运动深受人们青睐,由体育主题创新引起的新型商业业态、户外运动装备制造业紧密结合休闲农业发展,满足消费者更多样化需求,实现融合互利双赢。

3.体育赛事活动与服务业。由于疫情影响,许多赛事活动及相关的服务业在过去一年多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有些大型体育赛事不能如期举办,与体育产业相关的服务业受到打击,各体育产业公司或服务企业都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在这个过程中边做边完善,边优化,以赛事为龙头,联合体育用品品牌冷静务实、高效精准扩大市场,带动体育场馆运营、体育培训、竞赛表演、广告宣传等体育服务业,研究“体育+”和“+体育”,来拓展体育赛事活动与服务业发展的新空间。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特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特色种植促增收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