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研究

2022-03-18张建新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管理员基地实训

张建新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3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在2022年1月14日《中国电子报》发表的《全面强化质量管理数字化能力 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1]。在此背景下,辽宁省制定了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奋斗目标[2]。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对接产业需求,立足专业发展,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完善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

一、传统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单一

传统实训基地建设往往是各专业独立建设属于本专业的实训基地,建成的实训基地仅供本专业使用,甚至只能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任务[3]。这样的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单一,各相关专业没有实现有效的沟通合作,无法实现实训基地的共建共享,学生仅仅可以获得一门课的学习机会,对于拓展知识层面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限制。

(二)实训基地管理模式老旧

传统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阶段未考虑未来实训基地管理等问题,导致后期实训基地管理混乱,管理模型落后[4],缺少有效的维护保养,使得实训基地使用率低。更有甚者,为了不去管理而不用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成了摆设,更加剧了设备的老旧与故障。大部分实训基地仅仅安排一名管理员来维持日常运作,工作量较大。

(三)高端实训设备短缺

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是设备的投入。以智能制造装备为例,设备的价值较高,尤其是高端实训设备的引入,会使实训基地建设成本巨大。传统实训基地建设为了节约成本,仅仅引入低端普通实训设备,只限于满足学生基本的实训要求;而价格比较昂贵的、企业使用率又很高的高端实训设备引入较少[4]。

(四)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轨

实训基地建设不仅包含硬件建设,还有以教学资源、实训内容为主的软件建设。教学资源和实训内容的开发决定了实训基地与企业接轨能力,甚至决定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否顺利发展。由于设备的差异、教师队伍能力的不足等原因,传统实训基地建设中实训内容的建设与企业实际脱轨[5]。

(五)社会服务能力不足

传统实训基地建设仅考虑校内学生的实训任务,忽略了职业院校人才、技术、场所和设备优势,对社会、对行业企业的服务能力较弱[6]。

二、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在国家“加快数字化发展”以及我省“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战略背景下,针对传统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了建设数字化实训基地。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数字化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例如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云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研究专业的改造升级[7]。以专业群建设为契机,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和专业课程的重构。专业群内相同的课程教学目标一致,教学内容相同,可实现不同专业课程交叉。

(二)实训基地共建共享

统筹专业群内所有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生专业数字化能力。实训基地建设要满足多专业、多课程的需求,实现专业群内各专业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以及共同管理[8]。制定管理制度,设置轮值管理专人,有效实现实训基地的良性运转。

(三)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利用学校的教学场地优势,引企入校,吸引企业投入高端设备和先进技术,减少了学校成本投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既能满足学校对学生先进技能的培养、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的深度交流,也可以为企业员工开展培训,为社会提供一个公益性的学习实践平台,解决待岗未就业人员的学习需求,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促使教师队伍探索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向数字化信息化理念的转变。

三、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一)实训基地硬件建设

1.实训设备建设

硬件设备主要采用对外采购与对内改造两个方案。设备采购需要购买企业使用较多、性价比较高、符合学校实际的硬件设备。针对高端昂贵设备,可以校企共建以及虚拟仿真形式引入。针对高端实训设备,例如数控设备、机器人等,可以购买数控系统、机器人模拟机,模拟实际操作与运维。针对大型生产型设备,如塑料模具注塑机等,可以直接购买虚拟仿真软件,进行虚拟仿真。对现有设备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是减少资金投入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利用工业物联网技术将所有软硬件设备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升级,实现实训基地软硬件通过互联网互联互通[9]。

2.实训控制中心

建立数字化实训控制管理中心。控制管理中心要具有不同权限或级别,可以分为超级管理员、管理员和学习者三级别并赋予不同的权限。超级管理员是整个控制管理中心的最高权限者,负责整个管理中心的任务分配、教学安排、计划制定、日常运维等,从全局角度对整个实训基地的所有软硬件设备进行调配与管理,极大提高了实训基地的使用率。超级管理员同时具备任务推送功能,可以通过移动端给管理员和学习者推送教学安排与学习任务。管理员角色相当于教师,主要根据超级管理员下发的计划任务开展相应的实训教学活动。系统根据计划任务与实际发生情况对比分析,掌握实训基地整体使用情况。学习者可以在系统上随时查看自己要完成的所有实训内容。将学习结果,例如实习报告、样件模型、程序、过程视频等内容随时上传系统,管理员根据上传内容开展客观公正的评测。

(二)实训基地软件建设

1.对课程体系重构

坚持工作过程导向,重组课程体系。以智能制造为例,人才培养是跨学科的[10],例如,将某个机电产品从设计规划到三维装配,再到PLC及传感器设计,以及最终的功能虚拟调试、交付后的操作使用及工艺验证等,形成完成的工作型学习项目。需要对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对课程教学内容重组,设计具体的工作任务型实践项目。例如,可以针对机械制图、机械CAD/CAM、电气控制、PLC控制与调试、传感器设计、液压与气动、数控机床联调、数控机床基本操作、工业机器人编程、工艺设计、设备故障诊断等多门课程进行重组梳理,以及完成工作任务型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在实践项目中,融入思政元素,加强对学习者的思政教育。

2.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针对工作型实践项目,完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在线开放课程、活页式教材、声像资源、电子教案、数字化素材等。

3.对师资队伍开展信息化培训

坚持师德师风建设,提升专任教师的信息化数字化专业能力,重点打造具有数字化意识的“双师型”教师团队。组织教师参与职业教育会议,领悟职教大政方针;参加各类信息化数字化培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参加专业指导会议、行业会议、校企合作发展会议等,拓宽眼界,了解企业需求、行业需要。

(三)实训基地管理

推荐数字化教学管理,构建学校和企业,以及专业群内各专业共建共享共管的管理模式。以群内各专业为管理主体,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对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全方位管理。日常管理主要有专任教师负责,日常运维主要有专任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负责,大修保养主要由企业负责。

综上所述,在国家“加快数字化发展”以及我省“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战略的背景下,本文针对传统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诸如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单一、实训基地管理模式老旧、实训基地高端实训设备短缺、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轨以及实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阐述了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能够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以及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几点意义,重点论述了数字化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包括实训基地硬件和软件建设以及实训基地管理,为高职院校数字化实训基地建设改革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管理员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我是小小午餐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可疑的管理员
我的基地我的连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