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生态位理论下职教高质量发展的再调试

2022-03-18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技能人才职业

阚 丽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随着我国“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推进和产业的转型升级,企业需重塑自身生态位以契合经济高质量的需要。当前多数工作岗位呈现出团队协作性与多工种复合性等特点,对一线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引发了新一轮技术技能的迭代。当前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缺乏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灵敏性,一线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在质量、结构、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这倒逼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质升级。“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均提出要“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职业教育需要持续增强技术技能开发与创新的能力,以助推企业生态位的重塑。”

一、良好的企业生态位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研究者一般认为生态位包括:一是生物个体或种群在种群或群落中的地位与功能,即其空间、时间、营养级等与其他生物个体或种群间的相互关系;二是环境所提供的资源谱与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度,即表示生物用以生存的资源谱的位置[1]。企业生态学认为企业总是生存在其周边企业个体或组织及社会经济环境构成的外部环境中,且与之通过物质、信息等交换构成一个相互作用与发展的整体,因此,研究者将企业生态位定义为一个企业或行业在企业生态系统中能获得可利用的生态资源空间。不同于基于被动自然选择结果的生物生态位,企业生态位是主动选择与竞争行为所决定的。在一个多因子构成的企业生态系统中,对企业发展起主要作用的是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核心资源空间,即形成了人力资源生态位、资金生态位、技术生态位和信息生态位等。本文重点研究与职业教育紧密相关的人力资源生态位与技术生态位。

人力资源生态位是指在特定时期的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中人力资源所处的环境及自身影响人力资源行为的各种因素,它取决于企业在特定时期内所需人才和具有留住人才的条件。企业往往依据成本的高低通过内部培养或外部招聘两种方式获得所需的人力资源。技术生态位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该技术环境给予它的各种可利用资源的集合,包括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水平等生态因子及与其它企业的技术关系等。依据企业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观点,企业技术能力指:一是依赖于企业技术生态位宽度,即所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的总和;二是依赖于企业技术生态位深度,即使用相关资源的能力与效率,企业通常通过拓宽技术生态位的宽度与深度,与其他企业形成一定壁垒,获取竞争优势。相关研究表明,企业技术生态位越高,越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越有可能获得重叠部分生态位上的资源[2]。

因此,基于企业生态位的考量,高质量职业教育应体现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供给、快速的技术技能迭代及鲜明的技术技能创新等方面,即通过为企业提供优化配置生态位的有利资源来提升企业生态位,并与其他企业形成一定壁垒,进而有效支撑地区或国家的技术生态体系的良性运作。

二、企业生态位的重塑下职业教育存在的不适与分析

(一)人力资源供给失调

随着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当前一线人才的技术技能水平尚无法胜任现代化岗位的需要,高素质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居高不下。据统计,在全国超过2亿的技能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仅有5 000多万人,高级技工缺口高达2 200万人[3]。近年来,职业教育虽然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技术技能积累水平,但其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仍存在失衡现象。通过供求错位来反思职业教育:职业院校的课程多以职业和特定工作所需技能为导向,职业培训更多迎合低端人群,专业设置与调整与产业领域迅速更迭的新业态、新技术、新物种相比,仍存在滞后性;这种培养培训模式、专业设置方式与市场需求契合度的不匹配,造成了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之间的鸿沟,以及职业教育的阶段性与职业生涯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也直接导致了一线人才技术技能不能适应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此外,职业教育由于办学层次的局限,缺乏对学生高阶能力与创新素养的重视,尚难以承担起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2012年以来,虽然广东、天津、浙江、江苏等省市部分高职院校探索开展了四年制高职本科人才培养试点工作,但其毕业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与高职专科生比优势不明显,与普通本科生比差异也不大。

(二)技术资源供给不足

由于当前校企合作难以深入,职业教育办学定位还停留在技术应用层面,缺乏技术研发与转换的能动性,尚不能适应企业技术生态位的变迁,其技术技能的迭代与更新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技术技能创新组织自适应能力不强,院校发展更多地强调稳定性,组织结构自我调节的动态范围不宽。院校往往把握不准技术特色的适宜度:若技术适宜度过窄会严重影响招生生源与学生就业,反而会制约自身特色发展;反之专业(群)技术适宜度如果过宽,专业设置求全求大,雷同度高,还会缺乏技术特色。

二是针对技术技能迭代与创新,尚缺乏获取、消化与吸收的市场意识。由于技术迭代速度之快往往超出人才培养实施的周期,对实际上经过市场实际检验的技术技能获取时间往往存在滞后性,消化吸收也常处于被动状态,这需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教办学进而达成产教的深度融合,但鲜有企业真正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与创新平台建设,造成了院校教学资源建设跟不上行业企业技术技能迭代的节奏。

(三)对接保障机制不畅

市场上技术技能供需的错配根源在于教育链与产业链衔接不畅。一是职教人才培养培训的动态调整机制不完善,加之人才培养具有的规律性与周期性特征,导致了市场上人才结构性与周期性短缺。二是由于职业院校的办学层次与学习年限存在限制,在培养模式上对学生后续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能力的后劲顾及不足;而高职本科教育虽然在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等设置相关专业方面具有后发优势[4],但其当前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三是承担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任的职业院校的科研平台建设,普遍面临着硬件投入缺乏保障、科研团队水平不高、技术转化率偏低、激励力度不够等困境。四是由于观念滞后和政策的不配套,一线人才的职业成长因资历原因被人为延搁,工人评技师、干部评工程师的单一通道,让大批一线技术工人与专业人员无缘高级职称的评聘。清除以上体制机制障碍均需出台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三、基于企业生态位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人力资源供给的再调试

1.转变办学理念,提升培养层次

近年来,随着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的加速推进,技术迭代更新加快,工程技术员与操作工人的界限更加模糊,造成适配性人才难求,企业需要更多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完整知识体系、复合专业能力、坚实技术技能积累的一线人才,以适应高阶职业岗位技术迭代与变迁的需要。职业院校应聚焦“适应性”指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与内容,并通过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更新传统专业,增设或超前规划新专业,淘汰落后专业,科学设置职教本科专业,加快形成中高本贯通、职教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使学生就业后具有既定岗位的发展后劲和长期技术迁移能力[5]。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注重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转化为课程标准,及时将新工艺、新技术等融入教学内容,并将校企共同开发认证的证书标准与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嵌入质量评价体系,使得学生毕业即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上岗就业。截至2020年12月,该院通过实施“课证共生共长”模式在课程建设上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共有1 200余人通过“华为”各等级认证,其中通过HCIE顶级认证的就达到235人,超过10%的专科生进入华为、腾讯、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就业。

2.激发创新活力,优化人才供给

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国家高精尖技术的攻克、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线改造与产品二次的开发,均需通过产学研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这不仅需要高水平研发团队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还需要具备隐性技术知识的技术技能大师从事生产技术研究,更需要人才之间形成良好的技术生态关系。这就迫切需要职业教育优化人才供给,积极参与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转化成果行业应用人才和高端研究型人才等一系列人才生态链的建构与完善。例如在国之重器首艘国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交付期间,因为焊接导致两个轴承基座变形,无法保证同轴精度情况下,全国技术能手周皓凭借精湛技艺,完美解决卡死难题。技校毕业的他已成功解决了重点型号深海科研装备研制中的技术难题198项,完成科考装备合理升级改造86项。因此,职业院校应基于企业生态位的考量,积极打造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广泛参与科技成果后续试验、开发、转化与应用,将自身打造成创新型一线人才的集聚地,培养一批敢于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一线匠才。

3.强化育训结合,重视终身学习

随着对个体技能积累规律的深刻认知及实践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被认为是适应新时代全球竞争与产业发展并以技术开发与积累为目的的终身教育。但是当前职业教育模式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传统专业开设流程也无法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快速迭代的节奏。国家出台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全面衔接,并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在全日制学历教育基础上,探索长短结合、育训并行的培养模式;及时设置适应企业用人需求的新兴专业与短期培训项目;通过联合企业共建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牵头组建区域职教中心;广泛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同时依托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社会组织,立项建设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定期发布行业市场人才需求预测报告,统筹实施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通过育训融合融通持续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一线人才。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技术技能的持续获得与终身学习备受重视。职业院校应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讲职教信息化创新与改革的同时,充分利用优质办学资源,通过牵头建设社区教育学院(中心)等形式,健全方式灵活、资源丰富、学习便捷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把职业教育真正建设成为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终身教育。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发挥自身培训优势,开展大学生“回炉”教育服务,鼓励已经走向社会的学生继续学习,近6 000名继续教育大专课程班毕业生回校学习培训专项技能,学校、企业、劳动者的对接进入良性循环[6]。

(二)技术资源供给的再调试

1.创新组织生态,增强自适应能力

在我国经济从规模性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特殊时期,职业院校应主动匹配现代产业结构对人才的新需求:积极应对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协同育人为目标,通过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和专业间的资源整合,建立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按照专业群构建逻辑与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专业重组与结构优化;校企共建高水平特色专业群、产业学院,或探索推进职业院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而推进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管理方式的创新。例如,深职院与华为携手共建了华为ICT特色产业学院,双方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开发的芯片制程核心材料光刻胶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该校还通过实训中心、师资工作站、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等形式,校企共同打造了具有“师资共用、人才同育、产学共融、技术共研”特色的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生态。

2.打造创新平台,推进技术迭代

我国高校“双高”建设强调校企要从“面上合作”走向“同频共振”,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注重院校由原来的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向打造综合的技术技能服务平台转变,以实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惠共生”。职业院校应强化市场意识,加快获取、消化与吸收通过市场实际检验的技术技能,使自身的技术服务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进而为企业提供优化配置生态位的有利资源。

一是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提升科研服务能力。发挥专业群技术优势,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或以校内专业带头人、企业能工巧匠、业内高水平专家组建技术攻关团队,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开展以应用技术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技术服务。核心技术的攻克与应用不仅会涉及到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还会关联到生产制造环节中工艺、技艺方面的隐性技术。职业院校可依托该平台加强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助力核心技术发展,来有效支撑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生态体系,或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提升区域产业活力与经济承载能力。例如,淄博职业学院利用平台链接高端要素与创新资源,发挥集聚效应与裂变效能,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2021年获批山东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1个,淄博市专利导航1个,当年技术服务项目176项,到账经费2 446万元(比2020年提高了411%);成果转化项目20项,到账经费303万元(比2020年提高了274倍),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达10亿元以上[7]。

二是利用创新服务平台,推进教研与科研共长。职业院校应依托各类平台,基于校企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企业实践、项目实践和全员轮训等管理体制机制,促使教师聚焦行业企业一线应用,参与合作企业技术研发,推动立地科研,提升技术技能创新与服务能力。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研发成果作为真实案例反哺数学;注重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技能大师承担竞赛指导与工程实训工作,进而全面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塑造其工匠精神与工程素养[8]。

3.发展职教本科,强化技术转化与应用

发展职教本科不仅能够提升职教办学水平,拉长专业供应链、延伸人才链,以匹配现代产业链与创新链,还能稳步增强职业院校承接新型技术的转化与应用能力。《意见》明确提出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并要求“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职教本科专业是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需求,遵循工作体系从新手到专家的技术知识习得路径,具有在纵向上比专科高职更高层次、在横向上比普通本科更强适应性的特征。具体而言,一是在培养定位上,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向复合型、精深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转变。二是在专业设置上,能够基于高职专科和普通本科专业设置的不足,针对当前市场紧缺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高端产业或产业高端开设相关专业。三是在人才培养内容上,通过重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构关系,注重面向工作导向的技术创新应用,具备适应智能时代工作过程去分工化、技能操作高端化及服务与生产一体化等特征。四是在培养模式上,由校企合作型向校企融合共生型转变,围绕核心产业开展协同创新,促进新型技术转化,并在产学研用一体化中协同培育掌握多项技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9]。并通过“大师工作室”等平台打造一批覆盖重点专业群的工匠之师,力争在服务能力上,由对接产业的跟跑与并跑型向产业引领型转变。

(三)产教融合保障制度的再调试

1.创新体制机制,促推科研平台良性运转

国家“双高计划”提出了“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总体目标,为此,为确保科研平台的良性运转,需要强化管理体系建设,健全运行机制、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规范科研课题及成果等管理机制。一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技术转移机构,提升成果转化效率。如将创新的实践教学、表现突出的实践服务项目纳入绩效评定指标中,对科研人员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科研奖励、进修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以激发其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二是创新教师资源配置机制,打造高水平研发团队。建立灵活的专业人才引进机制,搭建企业与院校双向人才“直通车”,择优聘任专业群带头人、技能大师,畅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的兼职从教渠道,并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形成有梯度、互补型科研团队,提升整体科研能力。例如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近年来引进80多位博士,占全部专任教师的10%以上。博士入校后前三年享受副教授待遇,并积极为其搭建平台,引入企业项目。如该院以石墨烯、磁性材料、3D打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为研究方向,组建了先进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任“科研助理”,提升了创新性复合人才的培养能力。

2.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提升人才适应性

面对产业转型发展、职业更迭更替、岗位升级换代,面对多层次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紧迫的需求,应加快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提升技术技能人才适应性。

一是国家、省级和学校层面协同发力升级职教本科办学内涵。国家层面上应依据学校性质、办学水平、专业特色等,建立完善职业本科院校分类管理体系;省级层面上强化属地管理责任,落实生均拨款、人员编制、干部配备等政策举措,大力支持职业本科院校办出特色与水平;学校层面上实现人才培养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档升级,对接高阶职业岗位培养一批兼具复合性、创新性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助推技术研发提质升级。

二是推进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贯通发展,建立人尽其才的技术技能人才分类评价机制,下放职称评定权限,优化评聘机制,让更多的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参评契合自身发展的职称。例如,湖北省武汉市早在2004年就已开全国先河,在制造业技术工人中开展了职称评价工作,至今从一线技术操作人员中共评出了高级工程师137人、工程师379人,打破了职业技能评价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界限,对一线人才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与激励效应。

3.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提升服务的有效性

任何产业都存在对高中低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全链条需求,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技能的需求结构与比例将会持续调整。当前,从区域层面看,对劳动力市场开展的常态化技术技能调查与开发相对滞后,造成技术技能人才的结构性短缺问题始终存在。为此需要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建立校企合作推进现代职教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机制,使校企双方基于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共同发力;围绕区域发展战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明确产业人才需求,健全多元办学格局,不断优化职教人力资源供给结构与机制。从需求主体视角,根据市场变化构建产业人才需求动态监控系统,实时了解产业人才需求,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数学统计模型分析,从岗位紧缺度、岗位需求热度、岗位紧缺技术技能等多维度反映产业人才动态需求。从培养主体视角,以人才动态发展特点和区域产业动态需求为依据,寻找人才供需之间的实际差距,以此指导专业群、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10]。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做出行业就业人数预测模型,及时合力开展后备人才精准培训,进而推进教育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紧密对接,以有效提升技术技能供给效率。—— ——

猜你喜欢

技能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劳动技能up up!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