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诗方位词语义研究

2022-03-17陈春雷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方位词参照物唐诗

陈春雷

(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唐代是由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的重要时期,唐诗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典型文学样式,也是反映唐代汉语面貌的珍贵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语言学研究价值。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汉语方位词语义研究逐渐得到学界重视。唐诗中方位词非常丰富,出现频率很高,是方位词研究的重要对象,但目前关于唐诗方位词的语义研究还较为薄弱①,不仅研究较为分散,缺少专题研讨,而且偏重于个体方位词语义的描写性分析,缺乏对于唐诗方位词语义的整体认知与深入研究,这不仅影响到人们对唐代空间方位语义表达的全面认识,也制约着汉语方位词语义的历史演变研究。因此,我们以唐诗方位词全部类型为对象,对唐诗方位词语义的整体状况与特征做一些粗浅的探索。

1 唐诗方位词语义研究的对象

方位词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性质特点可分为典型方位词、准方位词,根据音节形式可分为单音方位词、双音方位词、多音方位词,根据构词方式可分为单纯方位词、合成方位词。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唐诗中的单纯方位词,其中既有典型方位词,也有准方位词。

典型方位词是封闭的类,一般包括“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内、外、表、里、中、左、右、旁(傍)、侧、边、间”等,它们是唐诗中最基本的方位词,也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

准方位词则是开放的类,由表示部位、部件、空间位置的名词虚化而来[1],它们不是唐诗方位词的典型成员,但对典型方位词语义表达具有重要补充作用,没有对准方位词语义的研究,就很难了解唐诗方位表达的全貌。但准方位词数量众多,也很难确定准确的数目,因此我们只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加以介绍,包括“心、面、际、头、顶、巅、端、角、隅、脚、根、底、口、梢、标、末、杪、畔、湄、濆、涯、垠、陲(垂)、曲、阿、处、所、阴、阳、方、维”等。

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将研究对象限定在这个范围之内,基本能反映唐诗方位词语义的概貌。

2 唐诗方位词语义分析

语义上方位词一般表示位置和方向,唐诗方位词也是这样。不过,中古以来汉语方位词语义出现了明显的隐喻化、泛化、虚化趋势,而唐诗处于由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时期,因此,唐诗方位词语义实际状况比较复杂,既有具体的空间位置义和方向义,也有通过隐喻而来的隐喻义②、抽象、引申而来的泛化义、语义功能弱化而来的虚化义等。据此,我们将唐诗方位词语义归纳为空间义、隐喻义、泛化义、虚化义四大类。另外,为了研究之便,我们根据空间参照定位的特点将方位词分为绝对参照定位、相对参照定位、泛向参照定位、自身参照定位四类来分析,以更明确地显示各类方位词的语义状况。

2.1 绝对参照定位方位词

这类方位词以固定不变的太阳为参照物来确定方位义,表示绝对参照定向的方位义,汉语中以“东、西、南、北”为代表。

2.1.1 空间义“东、西、南、北”作为方位词主要表示空间义。方位词具有明显的后附性,但“东、西、南、北”前置、后置、独用均可。

2.1.1.1 表示以太阳为参照物而确定的绝对方位,“东、西”分别表示太阳起、落的方位,“南、北”分别表示面向日出的方向时人的右手、左手方位。如:

(1)嵯峨白帝城东西,南有龙湫北虎溪。(杜甫《寄从孙崇简》)③

(2)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星包世度。(李商隐《无愁果有愁曲北齐歌》)

(3)是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上面的“东、西、南、北”独用做主语、补语、宾语,表示不同的方位。

2.1.1.2 用在名词或动词前做定语或状语,做定语时表示中心语所在的位置或所从来的方向,作状语时意为动作所往由的方向,确定方位义时以太阳为参照。如:

(4)西山日没东山昏,旋风吹马马踏云。(李贺《相和歌辞·神弦曲》)

(5)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6)北风雁急浮清秋,万里独见黄河流。(刘长卿《相和歌辞·王昭君》)

(7)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王昌龄《相和歌辞·放歌行》)

(8)黄河流向东,弱水流向西。(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9)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李昂《夏日联句》)

2.1.1.3 置于名词后,表示参照物以东、以西、以南、以北的一定方位,此时参照物看似不是太阳,实际上仍以太阳确定方位。如:

(10)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刘希夷《相和歌辞·白头吟》)

(11)漏转霞高沧海西,颇黎枕上闻天鸡。(温庭筠《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

(12)山北天泉苑,山西凤女家。(储光羲《玉真公主山居》)

2.1.2 泛化义 即语义抽象化所致的语义泛化,如:

(13)苏武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王维《陇头吟》)

(14)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李颀《百花原》)

以上两例,西一作南,东一作西,方位词已经虚化为处所标记,只是浑指某处,不再表示具体的方位义了[2]143。

2.2 相对参照定位方位词

这类方位词以参照物来确定方位义,因其相对性,常常成对或成组出现,主要是“上、下、前、后、内、外、表(面)、里(中、心)、左、右、阴、阳”等方位词。语义上既有常见的空间义,也有隐喻义、泛化义。

2.2.1 空间义

2.2.1.1 上、下“上、下”独用做主语,表示观察者(参照物)视角的靠上或靠下的空间位置,如:

(1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相和歌辞·蜀道难》)

“上、下”置于名词、代词后,一般是指目的物位于参照物的靠上或靠下的空间位置,“上”还可以指位于参照物的表面,如:

(16)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坛。(元结《登九疑第二峰》)

(17)褰开明月下,校理落花中。(包融《和陈校书省中玩雪》)

“上、下”也可置于动词前、后,做状语、补语,表达“向上”“向下”之义,如:

(18)下瞰峨眉岭,上窥华岳巅。(李衍《幸秦川上梓潼山》)

2.2.1.2 前、后“前、后”独用做主语、宾语,表示观察者(参照物)视角的靠前或靠后的方位,如:

(19)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杜甫《发阆中》)

(20)道路无辞远,云山并在前。(皇甫冉《送薛判官之越》)

“前、后”置于名词前,表示观察者(参照物)视角的靠前或靠后的方位,或事物位于参照物的前部或后部,如:

(21)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孟郊《京山行》)

(22)栉沐坐前轩,风轻镜如水。(元稹《遣昼》)

“后路”“前山”都是以游子视角来判断方位,“前轩”指位于宅院前部的长廊或小屋。

“前、后”置于名词后,指参照物正面、背面所对的方位,如:

(23)古今利名路,只在侬门前。(王贞白《田舍曲》)

(24)湓浦城中为上佐,炉峰寺后著幽居。(张籍《寄白二十二舍人》)

“前、后”可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达“在前”“从后”等义,如:

(25)百灵无后至,万国竞前驱。(宋之问《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

2.2.1.3 内、外“内、外”独用做主语、宾语,表示参照物的内部、外面的空间,如:

(26)我家勤种我家田,内有灵苗活万年。(吕岩《七言》)

(27)游子久在外,门户无人持。(杜甫《水槛》)

“内、外”置于名词前,表示事物位于参照物的内部或外部,如:

(28)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刘长卿《观李凑所画美人障子》)

(29)早赴前军幕,长清外域尘。(孙逖《送李补阙摄御史充河西节度判官》)

“内阁”是宅院内部的阁楼,“外域”是本国以外的地区或国家。

“内、外”置于名词后,指参照物的内部、外部空间,如:

(30)安禅一室内,左右竹亭幽。(裴迪《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31)飞观仰看云外耸,浮桥直见海中移。(赵彦昭《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内、外”用在动词前,表示“向内”“向外”之义,如:

(32)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杜甫《无家别》)

(33)得意在乘兴,忘怀非外求。(高適《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2.2.1.4 表(面)、里(中、心)“表(面)”后置于名词,表示参照物表面的位置,如:

(34)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李中《庐山》)

(35)石面横琴坐,松阴采药行。(朱庆馀《闲居即事》)

其中“表”的这种位置义在唐诗中比较少见。

“里(中、心)”后置于名词、代词,可表示参照物的内部,“中、心”还特指参照物的中心位置,如:

(36)煎茶水里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樽。(施肩吾《春霁》)

(37)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白居易《春词》)

其中,“里”表方位的用法在唐代逐渐发展成熟,如“山里”“河里”“雪里”“城里”“帐里”等,唐以前文献多用“中”表示[3]。

2.2.1.5 左、右“左、右”独用做主语,表示参照物或观察者的左边、右边位置,如:

(38)左平右墄,上圆下方。(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明堂第二》)

“左、右”置于名词前、后,表示参照物的左边、右边,或事物位于参照物的左边部分、右边部分,如:

(39)左岗青虬盘,右坂白虎踞。(鲍溶《经秦皇墓》)

“左、右”用在动词前,表示“向左”“向右”之义,如:

(40)银鞍紫鞚照云日,左顾右盼生光辉。(李白《走笔赠独孤驸马》)

2.2.1.6 阴、阳“阴、阳”与“面”组合,分别表示事物背阳、向阳的一面,如:

(41)风柳欲生阳面叶,冻梅先绽岭头枝。(罗邺《冬夕江上言事五首》)

(42)蜀岩阴面冷冥冥,偃雪欺霜半露青。(李郢《郢自街西醉归马鞭坠失崔员外、起秘书…抒短章仰酬珍锡》)

“阴”可置于名词后,表示事物背阳一边的方位,如:

(43)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李世民《仪鸾殿早秋》)

2.2.2 隐喻义

2.2.2.1 上、下“上、下”可以表达社会关系、时间等隐喻义,如:

(44)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实在予兮。(李隆基《鶺鴒颂》)

(45)上世时难接,古人情可选。(张说《赠赵侍御》)

例(45)中“上、下”表示社会阶层,为社会关系义,另两例中“上世”表示“先代”“前世”,“寒食下”表示“寒食节期间”,为时间义。

2.2.2.2 前、后“前、后”的隐喻义主要是时间义,如:

(46)应是前生有宿冤,不期今世恶因缘。(楚儿《贻郑昌图》)

(47)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元稹《夜别筵》)

2.2.2.3 内、外“内、外”的隐喻义有时间义、范围义等,如:

(48)莫道高风无继者,一千年内有崔君。(白居易《哭崔二十四常侍》)

(49)声色狗马外,其馀一无知。(白居易《悲哉行》)

“一千年内”表示时间义,“声色狗马外”表示“声色狗马之外”的范围义。

2.2.2.4 表(面)、里(中、心)“里”“中”可以表示时间义、范围义、社会关系义、意念空间义等隐喻义,如:

(50)人生百年中,会合能几时。(戴叔伦《感怀二首》)

(51)榜前潜制泪,众里自嫌身。(李廓《落第》)

(52)大妇裁纨素,中妇弄明珰。(董思恭《三妇艳》)

(53)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白居易《别韦苏州》)

“百年中”表时间义,“众里”表范围义,“中妇”与“大妇”相对,表社会关系义,“愁里”表意念空间义。

2.2.2.5 左、右“左、右”隐喻义主要体现在社会关系义方面,如:

(54)仍闻左贤王,更欲图云中。(刘济《横吹曲辞·出塞曲》)

(55)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漫寒藤。(杜甫《解闷十二首》)

“左贤王”“右丞”均为官职等级,表示社会关系义。

2.2.2.6 阴、阳“阴、阳”与“岁”组合,可以隐喻到时间义范畴,如:

(56)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张九龄《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57)岁阳初盛动,王化久磷缁。(杜甫《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这里的“岁阴”指“岁暮”“年底”,“岁阳”一般指“农历十月”。

2.2.3 泛化义

2.2.3.1 上、下“上、下”的泛化义主要是因语义抽象化而致的模糊方位义,如:

(58)一朝天子赐颜色,世上悠悠应自知。(崔颢《琴曲歌辞·霍将军》)

(59)百花帘下朝窥镜,明月窗前夜理琴。(沈宇《代闺人》)

例中的“世上”即“世间”,“帘下”可理解为“帘中”“帘前”等。

2.2.3.2 前、后“前、后”语义抽象化后表义模糊,可与其他方位词泛化相通,如:

(60)负笈尘中游,抱书雪前读。(白居易《短歌曲》)

(61)学士金銮殿后居,天中行坐侍龙舆。(王建《上杜元颖相公》)例中的“前”“后”与“里”“中”等语义相通。

2.2.3.3 内、外“内、外”语义抽象化后表义模糊,可与其他方位词泛化相通,引申后还可与“南、北”语义相通,如:

(62)寒氛空外拥,蒸气沼中浮。(李贞《奉和圣制过温汤》)

(63)秦音尽河内,魏画自黎阳。(薛能《送冯温往河外》)

“空外”即“空中”,“河内”指黄河以北、以南的部分区域。

2.2.3.4 表(面)、里(中、心)“表(面)、里(中、心)”语义抽象化后表义模糊,可与其他方位词泛化相通,如:

(64)建牙之塞表,鸣鼓接云中。(王丘《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65)何由当阵面,从尔四蹄轻。(元稹《塞马》)

(66)上元年中长安陌,见君朝下欲归宅。(戎昱《赠别张驸马》)

(67)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李嘉祐《江上曲》)

“塞表”即“塞外”,“阵面”即“阵前”,“上元年中”意为“上元年间”,“江心”可指“江上”。

2.2.3.5 左、右“左、右”引申后可与其他方位词语义相通,如:

(68)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李白《杂曲歌辞·少年子》)

(69)妖孽关东臭,兵戈陇右创。(杜甫《遣闷》)

“章台左”指“章台下”,“陇右”即“陇西”。

2.2.3.6 阴、阳 中国素有“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的说法,以“山”“水”为参照物,根据太阳光的照射情况来定位,“阴”“阳”可引申出“南”“北”的方位义。

(70)家本巫山阳,归去路何长。(乔知之《杂曲歌辞·定情篇》)

(71)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李世民《临洛水》)

“巫山阳”指“巫山南面”,“汾阴”是地理名词,但其来源与方位义有关,有“汾河南边”的意思。

2.3 泛向参照定位方位词

这类方位词是根据参照物和距离来确定方位义,包括“旁(傍)、侧、间、际”等方位词。语义上主要表示空间义,也可表示隐喻义、泛化义。

2.3.1 空间义

2.3.1.1 旁(傍)、侧“旁(傍)、侧”置于名词前、后,表示参照物的旁侧处、边远处,如:

(72)妾自肝肠断,旁人那得知。(沈佺期《横吹曲辞·折杨柳》)

(73)犹惜路傍歌舞处,踌蹰相顾不能归。(崔液《上元夜六首》)

(74)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崔颢《杂曲歌辞·长干曲四首》)

“旁(傍)”可放在动词前做主语、状语,分别表示“旁边”“从旁(傍)侧”的方位义,如:

(75)旁有一杯酒,欢然如对客。(姚合《秋中寄崔道士》)

(76)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常建《第三峰》)

2.3.1.2.间、际“间、际”置于名词后,表示两个参照点之间或群体之间的方位,如:

(7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横吹曲辞·关山月》)

(78)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张九龄《彭蠡湖上》)

2.3.1.3 方、维 此类方位词一般置于名词后,表示远离国都等中心参照物的方位,如:

(79)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李隆基《平胡》)

(80)诸王若鸾虬,肃穆列藩维。(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方”还可以泛指各种地方,如:

(81)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白居易《杂曲歌辞·长相思》)

(82)圣德超千古,皇威静四方。(张仲素《杂曲歌辞·太平乐》)

2.3.2 隐喻义

2.3.2.1 旁(傍)、侧“旁(傍)、侧”在唐诗中的隐喻义很少,“旁”可以隐喻到美学范畴,如:

(83)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豪放》)

2.3.2.2 间、际“间”可以表示时间义、社会关系义、意念空间义等,如:

(84)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际”主要表示时间义,如:

(85)别家万里馀,流目三春际。(宋之问《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

2.3.3 泛化义

2.3.3.1 旁(傍)、侧“旁(傍)、侧”通过引申可与其他方位词语义相通,如:

(86)喜传上都封,因促傍吏开。(苏颋《蜀城哭台州乐安少府》)

(87)郡带洪河侧,宫临大道边。(张说《奉和圣制途次陕州应制》)

“傍吏”指“在左右的官吏”,“洪河侧”即“洪河畔”“洪河边”。

2.3.3.2 间、际“间、际”语义抽象化后表义模糊,可与其他方位词泛化相通,如:

(88)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杜甫《横吹曲辞·后出塞五首》)

(89)含情九霄际,顾侣五云前。(杨巨源《琴曲歌辞·别鹤》)

“世间”即“世上”,“九霄际”通“九霄中”“九霄上”。

2.4 自身参照定位方位词

这类方位词以参照物自身某个部位或其整体作为参照来确定方位,表示位于参照物自身的某个方位或位于参照物自身所处方位的意义。语义上主要表示空间义,有的泛化义较丰富,有的具有虚化义,有隐喻义的很少。

2.4.1 空间义

2.4.1.1 头类:头、顶、巅、端 此类方位词一般置于名词、代词后,表示参照物自身顶端、末端、一端,如:

(90)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元稹《灯影》)

(91)回头却顾蓬山顶,一点浓岚在深井。(僧齐己《杂曲歌辞·升天行》)

(92)雷雨飞半腹,太阳在其巅。(刘长卿《关门望华山》)

(93)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钱起《咏门上画松,上元、王、杜三相公》)

2.4.1.2 角类:角、隅“角”置于名词后,表示参照物自身突出部位、边沿夹角部位或其近处,如:

(94)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

“隅”置于名词后,表示参照物自身边角处,如:

(95)长怀经纶日,叹息履庭隅。(李隆基《过晋阳宫》)

2.4.1.3 脚类:脚、根、底 这类方位词一般置于名词后,表示参照物自身下部(或其近处)、底部的位置,如:

(96)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白居易《宿湖中》)

(97)帘外无尘胜物外,墙根有竹似山根。(薛能《参军厅新池》)

(98)井底有甘泉,釜中乃空然。(贾岛《朝饥》)

2.4.1.4 口类:口“口”置于名词后,表示参照物自身内外连通的部位,或道路端口及交汇处,还可以特指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口岸,如:

(99)乱藤穿井口,流水到篱根。(卢纶《晚到盩厔耆老家》)

(100)长江午日酤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张籍《相和歌辞·江南曲》)

2.4.1.5 末类:梢、标、末、杪 这类方位词一般置于植物类名词后,表示参照物自身的末端、尽头,如:

(101)松梢半吐月,萝翳渐移曛。(苏颋《兴州出行》)

(102)鸾凤吹雅音,栖翔绛林标。(吴筠《步虚词十首》)

(103)木末风微动,窗前月渐斜。(李中《旅夜闻笛》)

(104)泉漱云根月,钟敲桧杪风。(徐氏《三学山夜看圣灯》)

也可置于其他类名词后,表示参照物自身的末端、尽头,如:

(105)小桂如拳叶,新松似手梢。(皮日休《新秋言怀寄鲁望三十韵》)

(106)旌旗闪闪摇天末,长笛横吹虏尘阔。(庄南杰《相和歌辞·雁门太守行》)

2.4.1.6 边类:边、畔、湄、濆、涯、垠、陲(垂)这类方位词一般置于名词后,表示参照物自身边缘、边界处,如:

(107)林里春容变,天边客思催。(张九龄《登总持寺阁》)

(108)幂幂涧畔草,青青山下木。(宋之问《温泉庄卧病寄杨七炯》)

(109)近经潏水湄,此事樵夫传。(杜甫《义鹘》)

(110)古都遗庙出河濆,万代千秋仰圣君。(张濯《题舜庙》)

(111)半月离居犹怅望,可堪垂白各天涯。(许浑《酬绵州于中丞使君见寄》)

(112)崖罅仙棺出,江垠毒草分。(贯休《送缘有禅师与雷处士入武夷山》)

(113)朝飞丽城上,夜宿碧林陲。(杨师道《应诏咏巢乌》)

其中“畔、湄、濆、垠”等方位词多置于水体类名词后,“陲(垂)”表方位义时多用“陲”。

2.4.1.7 曲类:曲、阿 此类方位词置于名词后,表示参照物自身弯转处及其旁边,如:

(114)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115)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高適《酬陆少府》)

2.4.1.8 处类:处、所 此类方位词置于名词或谓词性词语后,表示参照物整体所处空间或行为、状态出现的场所,如:

(116)柳处云疑叶,梅间雪似花。(韩仲宣《晦日宴高氏林亭》)

(117)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李峤《桃》)

2.4.2 隐喻义

2.4.2.1 头类:头、顶、巅、端“头”可以通过隐喻表示时间义,如:

(118)一家千里外,百舌五更头。(顾况《洛阳早春》)

“五更头”即“五更的时候”或“五更的尽头”。

“头”还可以隐喻到艺术领域,指艺术作品的开头部分,如:

(119)歌头舞遍回回别,鬓样眉心日日新。(王建《闲说》)

“歌头”指“全曲之首章”或“截大曲多遍之开头部分”[4]。

2.4.2.2 末类:梢、标、末、杪“末”“杪”通过隐喻可以表示时间义,如:

(120)春末冬暮,徂夏杪秋。(《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

(121)无憀当岁杪,有梦到天涯。(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春末”“杪秋”“岁杪”均指相关时间的末尾。

2.4.2.3 处类:处、所“处”通过隐喻可以表示意念空间义,如:

(122)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崔国辅《相和歌辞·婕妤怨》)

2.4.3 泛化义

2.4.3.1 头类:头、顶、巅、端“头类”方位词语义抽象化后表义模糊,可与其他方位词泛化相通,如:

(123)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白居易《放言五首》)

(124)瓮头春酒黄花脂,禄米只充沽酒资。(岑参《喜韩樽相过》)

(125)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王维《新晴野望》)

(126)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头”的泛化义较多,如例句中“屋头”“瓮头”“渡头”“江头”分别指“屋前”“瓮里”“渡口”“江边”。

(127)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武则天《游九龙潭》)

(128)峰色云端寺,潮声海上天。(皎然《送陆判官归杭州》)

“岩顶”指“岩石上方”,“云端”通“云中”“云上”。

2.4.3.2 脚类:脚、根、底“脚类”方位词语义抽象化后方位义模糊,可与其他方位词泛化相通,如:

(129)蒲生岸脚青刀利,柳拂波心绿带长。(韦庄《题裴端公郊居》)

(130)胸前瑞雪灯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131)花前不复抱瓶渴,月底还应琢刺歌。(段成式《嘲飞卿七首》)

“岸脚”“眼底”“月底”分别通“岸边”“眼中”“月下”。

2.4.3.3 口类:口“口”语义抽象化后,有时可与“前”“外”相通,如:

(132)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岑参《送宇文南金放后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簿》)

例中的“门口”可理解为“门前”“门外”。

2.4.3.4 末类:梢、标、末、杪“标”“末”通过抽象、引申,与其他方位词相通,表示参照物的顶端、上部,如:

(133)圆丘峻且坦,前对南山标。(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134)独在西峰末,怜君和气多。(李山甫《酬刘书记见赠》)

例中的“标”“末”相当于“顶”“巅”。

2.4.3.5 边类:边、畔、湄、濆、涯、垠、陲(垂)“边”“畔”经过语义抽象化,可与其他方位词语义相通,如:

(135)宿客几回眠又起,一溪秋水枕边声。(雍陶《宿石门山居》)

(136)残阳苇花畔,双下钓鱼矶。(齐己《鹭鸶二首》)

例中“枕边”同“枕旁”“枕前”,“苇花畔”即“苇花旁”。

2.4.4 虚化义“头”“面”“边”置于其他名词、方位词后,进一步语法化后方位语义更加虚化,功能上逐渐具备成为后缀的条件,如:

(137)芒屩泅牛妇,丫头荡桨夫。(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138)回心即是佛,莫向外头看。(寒山《诗三百三首》)

(13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刘禹锡《杂曲歌辞·竹枝》)

“丫头”“外头”“东面”“东边”“西边”均已是合成方位词,词义主要由各词的前一语素承担,后一语素基本词缀化。

3 唐诗方位词的语义特征

3.1 具体空间义为主体

从唐诗方位词的语义分布来看,具体空间义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所有方位词都可以和名词、代词、数词等体词性词语结合,表示具体的位置义,或后置,或独用,或前置。增举几例:

(140)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横吹曲辞·出塞》)

(141)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孟浩然《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142)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相和歌辞·采莲曲三首》)

(143)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李颀《赠张旭》)

“处、所”还可以放在谓词性词语后,表示具体位置义,如前文例中“成蹊处”“谈经所”。

“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内、外、左、右、旁(傍)”等典型方位词与谓词性词语、介词结合,可以表示具体的方向义,如前文例中“北谢”“从东”“向西”“自南”“上窥”“后至”“内顾”“右盼”“旁映”等。

3.2 隐喻义很丰富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语言产生新意义的根源,人们习惯借用具体的方位概念或方位关系去喻指一些抽象概念或抽象关系,甚至某种难以捉摸的心理状态,即“方位隐喻”[5]。唐代是由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的重要时期,语言中的隐喻机制已相当成熟,因此,唐诗中方位词可以通过隐喻表达时间义、范围义、社会关系义、意念空间义等多种隐喻义。大部分典型方位词都有较丰富的隐喻义,如“上世”“前生”表示时间义,“众里”“声色狗马外”表范围义,“右丞”“宗党间”表示社会关系义,“愁里”“寸心间”表意念空间义,等等。“阴、阳、头、末、杪、处、所”等少数使用频率高的准方位词也有隐喻义,如“岁阴”“岁阳”“五更头”“春末”“杪秋”“岁杪”等均表时间义,“愁处”表意念空间义。可见,隐喻义的出现不仅是隐喻思维发展的结果,也与方位词的使用频率密切关系,使用频率高的方位词比较容易产生隐喻义。

3.3 语义泛化很普遍

随着人类抽象思维的发展,方位词逐渐淡化了具体的方位义,一些语义相关的方位词之间的语义边界变得模糊起来,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出现了相同的方位义由不同方位词表达,同一方位词表达不同方位义的现象,即方位词的语义出现了泛化,有时也称方位词的泛向用法。据王瑛研究,唐诗中方位词的泛向用法的比重明显大于同时代的散文,而且用得更活,唐诗中几乎所有的方位词都有泛向用法,而且与定向用法相比,所占比重也不算小。[2]141,144可见,唐诗中的方位词语义泛化很普遍。另外,典型方位词的语义更易泛化,据我们考察,所有典型方位词都有泛向用法,如“海西”同“海南”,“世上”同“世间”,“雪前”同“雪里”,“空外”通“空中”,“林表”指“林外”,“陇右”即“陇西”,等等。部分使用频率高的准方位词语义泛化明显,如“屋头”“瓮头”“渡头”“江头”分别指“屋前”“瓮里”“渡口”“江边”,“门口”可指“门前”“门外”,“云端”通“云中”“云上”,等等。这说明方位词的语义泛化与其使用频率也有关。

3.4 语义搭配很灵活

现代汉语中,方位词对与其搭配的词语有较强的语义选择性,一般要求搭配具有空间实体义的词语,而唐诗中方位词在语义搭配上灵活性很强,除了可与空间实体义词语搭配,也可广泛与表示动作义、性状义、数量义、指代义的词语组合,如“拱北”“内顾”“愁里”“相思际 ”“四 端”“ 三年外”“此中”“谁边”,等等。这些方位词主要是典型方位词。另外,即使与具有空间实体义的名词性词语搭配,灵活性也更强,可搭配的词语范围十分宽泛,如“南花”“江左 ”“ 寒 食 下 ”“ 弓 前 ”“ 扇 里 ”“ 花 外 ”“ 酒 边 ”“ 瓮 头 ”“阵面”等,这些搭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见。唐诗中的方位词还可广泛与产生隐喻空间义的名词性词语搭配,如“醉里”“慵中”“俗内”“雨外”“秋间”“夜头”“歌头”“岁阴”等。这些搭配在现代汉语中也很少见。

3.5 语义演变具有过渡性

唐诗处于由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的时期,其方位词的语义演变也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其一,方位词语义系统发展承前启后。相较于唐以前时代,唐诗方位词语义更加复杂,方位词的隐喻义大量涌现,大多数典型方位词和少数使用频率高的准方位词都有隐喻义,几乎所有方位词都出现了语义泛化,方位词的语义搭配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些都促使唐诗方位词语义系统更趋成熟,对后世汉语方位语义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约半数方位词的语形和语义在现代汉语中得到完整保留,还有部分方位词的语形保留,语义部分保留[6]。其二,少数方位词语义进一步虚化。主要是“边”“面”“头”的虚化程度很高,广泛出现在唐诗合成方位词中,逐渐虚化为方位后缀,对后世汉语方位词语义面貌影响极大。以上两点均表明,唐诗在汉语方位词语义演变中具有过渡性。

上述分析可见,唐诗中包含着丰富的方位词及用例,其方位词语义状况颇为复杂,但也呈现出若干明显的时代特征,对后世方位词的语义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唐诗是唐代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书面语料之一,对唐诗方位词语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深入地认识由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时期汉语方位词的语义面貌,也有助于推进关于汉语方位词语义的历史演变研究,因而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目前来看,对于唐诗方位词语义的专题研究较少,需要更多研究者关注该领域并展开讨论。

注释:

①目前缺乏对唐诗方位词语义的专题研究,相关研究散见于针对唐代方位词的综合研究中。如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以敦煌文献为基础,结合唐五代的传世文献,运用共时描写和历时演变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整个唐五代方位词的形式、语义分布、语义来源、文化内涵等问题。夏淑云《唐诗方位词语研究》(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将穷尽分析和历时考察相结合,借鉴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思路、成果及方法,对唐诗中的方位词、方位短语、方位语义作了较详尽的考察。

②包含时间义、社会关系义、范围义、意念空间义等。

③本文唐诗语料所据底本为: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猜你喜欢

方位词参照物唐诗
利用参照物计算
运动还是静止 参照物说了算
有讲究的方位词
唐诗写柳之妙
春夜讲唐诗记
唐诗里的日与月之争
动物们的聚会
唐诗赏读
参照物和我们的宇宙
汉语方位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