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路径论析

2022-03-17卢亚利焦晓云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话语能力建设

卢亚利,焦晓云

(湖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国际传播能力是党和国家做实、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世界舆论格局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国际传播能力”“为什么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如何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现实难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了整体谋划和战略部署,逐渐形成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大外宣格局,为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1 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逻辑必然

新时代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总结党国际传播经验教训的战略选择,是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客观要求,是着力解决国际传播场域中存在的“三差”问题的现实需要。

1.1 总结共产党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经验的战略选择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1],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耦合互动的成长史。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亲自抓外宣工作,全方位宣传党的主张和方针政策,尤其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利用斯诺到陕北采访的机会,在国内国际扩大党和工农红军的整体影响力。为赢得国际社会正义力量的支持,我们党积极调整外宣方针,“对一切对中国民众反日解放战争守善意中立的民族和国家建立友谊关系”[2],这一方针在国际社会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应对复杂的国际舆论形势,加强共产主义的对外宣传,“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3]成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点。这一时期,扩大对外开放,“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4],让国际社会充分了解“最爱和平的中国”,成为党和国家对外传播工作的重要内容。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品质,只有不断从党国际传播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养分,才能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征程上继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5]。

1.2 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客观要求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地位及其影响力的外在呈现。目前,我国的国际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6],故意抹黑、歪曲甚至丑化我国国家形象的言行此起彼伏。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主动权,就国际舆论格局而言,西方仍掌握着国际话语主动权,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有待打破,中国话语说服力有待增强,舆论引导力依然式微,“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7]的现象时常出现。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全方位塑造中国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尽可能向国际社会展现一个比较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新时代,以提升“五力”为着力点,全方位“向世界说明中国”,努力塑造与我国国家性质、发展道路、治国理念、制度优势和对外政策等高度符合的国家形象,充分展现党和国家在各领域各方面的特色和风貌,让国际社会充分了解“发展和开放中的中国”“为世界做贡献的中国”,是积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

1.3 解决国际传播场域中“三差”问题的现实需要

新时代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充分利用百年变局和战略全局叠加激荡所创造的历史机遇,解决国际传播场域中存在的“三差”问题的现实需要。现阶段,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中国国际传播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我国被影响、被塑造的现状并未打破,西方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经常行污蔑之能事,故意抹黑中国,欺骗世界,使党和国家的真实形象一度蒙尘。“在国际传播场域中,“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8]成为中国发展的一大阻碍。鉴于此,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手段,彻底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各种刻板印象,解决好“三差”问题成为时代必然。新时代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总结和预判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只有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好打赢这场舆论战,提高传播力,掌握主动权,才能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9]的伟大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2 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时代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必须要在目标指向、基本要求、重要手段、力量支撑上花大气力,下真功夫。

2.1 目标指向:“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

以文铸魂、以文化人,始终“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10]。在“两个大局”交互激荡的时局下,要为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铸魂赋能,就必须把更多独具中国特色、蕴含中国智慧、彰显中国精神的中华优秀文化推向世界。首先,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内核转化为人类文化共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不断提炼和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价值内核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11],萃取其中能够引发全球共鸣的“共同经验”,是新时代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其次,要提取我国革命文化蕴含的高尚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把党领导人民在伟大革命斗争中培育的革命文化推向世界,弘扬伟大革命精神,“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12],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点。最后,要弘扬好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际传播,充分展现其民族禀赋和精神追求,不断增强其开放性和国际影响力,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2.2 基本要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我国在国际传播具体实践中必须秉持的基本理念。“防守者没有前途”,要彻底扭转和改变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三差”现状,必须主动出击,积极作为,以“中国故事”充分展现中国真实风貌。“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13],是我国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所采取的基本策略。“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怎么讲中国故事”“中国故事讲得怎么样”,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直观印象和整体形象。以“中国声音”客观讲述“中国故事”,广泛宣传中国价值,展现中国韵味,始终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路径选择。要讲好故事,必须准确解读故事的内涵,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中、国内与国际的比较中,充分彰显中国故事的真正本质;要创新中国故事的具体表达方式,以更具感染力的国际话语表述,使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在国际社会中传得更准、更远、更好、更响,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球共鸣,谋求共同的情感和价值认同。

2.3 重要手段:“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

以“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14]为手段,提升我国国际传播的话语影响力、说服力和公信力,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必要环节。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方面,始终以中国修辞和中国语意努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国内国际话语表达存在差异。因此,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仅要对传播内容进行“编码”,更要准确表达,精准传播,使受众成功“解码”,最大限度实现“传者扬其意而受者晓其理”。另一方面,要用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话语表达中国。要积极探寻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共鸣,寻找话语表达的最大公约数,在求同存异的同时以同化异,以独具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表达,实现话语传播的民族性与国际化的统一,以此来破解我国国际传播找不准站位、发不准声调的现实困境。概言之,新时代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始终坚持以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为重要手段,创新话语表达和传播途径,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始终坚持以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方式,增强中国话语的说服力度和效度,“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15]。

2.4 力量支撑:“建设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16],国际传播“传什么”“怎么传”“传的如何”,归根结底是由“谁来传”决定的。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支懂传播、会传播的国际化人才队伍,从而为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供重要力量支撑。一方面,要完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部署谋划,着力破除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障碍,是下好国际传播先手棋,打好国际传播主动仗的关键。党和国家在加强战略性谋划的基础上,统筹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培养国际传播后备人才,保障存量人才供给。提高国际传播效能,不仅要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更要重视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以此来保障人才的存量供给。要本着国际传播“缺什么补什么”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引才、聚才、育才、爱才上下苦功夫,打造一批适应国际传播需要的、心怀“国之大者”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传播战略人才;要努力“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17]的国际传播后备人才队伍,使之做好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后勤部长”。

3 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创新路径

新时代,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要在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展示中华文化感召力、增强中国形象亲和力、提升中国话语说服力以及增强国际舆论引导力等方面花大气力,下真功夫。

3.1 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

以中国发展的科学理论和生动实践为依托,广泛宣介中国主张、智慧和方案,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打造强有力的外宣旗舰媒体。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不仅要在传播内容上做细做实,更需要强有力的传播媒介做支撑。打造外宣旗舰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的重要战略举措。要不断优化战略布局,在充实和发展现有媒体格局的基础上,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18],从而在舆论场上占据主动。另一方面,要基于中国实践,做好国际传播的“大文章”,用事实向世界说明中国。充分展示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和维护者的国际形象,彰显全球发展贡献者的大国风范,让国际社会了解探寻全球共同价值,关怀人类整体命运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使命,这也是对“当代中国从何而来、向何处去”的内容阐释。总之,通过打造外宣旗舰媒体,多途径广泛宣传中国理念、中国精神和中国经验,是增强国际传播的有效性,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3.2 以文载道、以文传声,展示中华文化感召力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中蕴含的人类文化共同的文化符号和价值理念,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19],展示中华文化感召力。首先,要强化文化内容建设,促进中华文化从影响力到感召力的提升。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要在传播内容上下功夫,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深挖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拓展中华文化输出的共享性渠道,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其次,要加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力量建设,着力解决中华文化“由谁来传播”的问题。推进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力量建设,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群众、社会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多角度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影响力。最后,要创新文化国际传播方式方法,着力解决好中华文化“如何传播”的问题。要在深刻把握差异化传播趋势的基础上精准定位,针对不同区域和受众采取不同的传播方式,增强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性。总之,面向世界弘扬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成果,挖掘中华优秀文化中蕴含的智慧、气度和神韵,充分展示中华文化感召力,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基本方向。

3.3 多途径打破各种“刻板印象”,增强中国形象亲和力

多途径打破各种“刻板印象”,塑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增强中国形象亲和力,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应然之举。十八大以来,西方国家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攻击中国发展道路、理念、制度和模式,抹黑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企图以“普世价值论”颠覆中国,以“中国霸权论”威吓中国,以“民主和平论”蒙骗中国,以“大国责任论”捧杀中国,这使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刻板印象”。要打破这些“刻板印象”,必须着重掌握两个“度”。一方面,要加强对各种负面论调的回击力度。针对西方国家一系列乱扣帽子、抹黑中国形象的行径,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有力回击,他指出,用“一些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对人类生活进行格式化,并以此为裁判”[20]是极其荒谬的。始终坚持以实破虚,以对话破解各种谎言,讲清楚、讲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哪里”“优在何处”,是回击各种错误论调,塑造中国形象的应有姿态。另一方面,要有温度地讲述中国故事,有高度地展示中国形象。故事讲的好不好,事关我国的国际形象。要创新表达、多元阐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21],努力实现国际社会对中国价值、中国理念从“排斥”到“理解”,从“承认”到“认可”的升华;要把中国方案、中国制度和中国理念寓于各种故事载体之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22],从而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国观”和“中共观”。

3.4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中国话语说服力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际传播中的话语体系和话语说服力建设,始终把话语能力建设作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进。一方面,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着重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在规范塑造、规则制定等方面提升制度层面的中国话语影响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塑造力。另一方面,要推动我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差异性、分众化建设,提高话语传播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际传播实效,必须采用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26],要坚持以不同群体受众为基本导向,准确把握国际传播的“时、度、效”,有差异、分众化地构建国际传播对外话语体系。简言之,提高国际传播能力,要坚持统一谋划、区别对待的原则,既彰显我国对外话语的民族性,又要注重我国话语表达的融通性和国际化。

3.5 全方位提升舆论场控场能力,增强国际舆论引导力

提升舆论场控场能力,做好舆论工作,不断增强国际舆论引导力,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路径。全方位提升舆论场控场能力,一方面,要构建国际舆论引导新格局,实现舆论传播力建设向引导力建设的成功转向。要在巩固壮大传统舆论场的同时,创新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在统筹谋划的基础上贯彻实施,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舆论传播新格局,着力提高国际舆论场控场能力,做好舆论传播工作,“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24]。另一方面,要打赢打好国际舆论持久战,掌握国际舆论主动权。国际舆论引导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要抢占国际舆论传播制高点,掌握其主动权,必须建立健全国际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着力“练好内功”,花大气力打赢打好国际舆论这场持久战,以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扭转国际舆论场“西强我弱”的被动局面;要建设安全可靠的舆论宣传媒体,打造功能健全、运行高效的网络话语平台,抢占舆论新阵地,提高国际舆论引导力,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

猜你喜欢

话语能力建设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