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尚任佚作辑考

2022-03-17刘洪强尹慧蓉

济宁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孔尚任

刘洪强 尹慧蓉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号东塘,清代著名文学家,尤以创作《桃花扇》而为世人所瞩目。全集整理是孔尚任研究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大事。令人欣喜的是,当下孔氏的集子已经有了好的整理本。

孔尚任的作品,以汪蔚林先生《孔尚任诗文集》、徐振贵先生《孔尚任全集辑校注评》、宫衍兴先生《孔尚任佚文遗墨》收集最全,尤其徐先生的本子更是孔尚任作品的集大成者,它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嘉惠学林,功莫大焉。当然还有遗漏,这也是全集难以避免的问题。自《孔尚任全集辑校注评》问世以来,研究者陆续有所补充。

2007年周洪才先生发表《孔尚任遗文三则》[1]161-163;2007年朱则杰、夏勇先生发表《孔尚任佚文〈长留集序〉及其他》[2]176-178;2008年周郢先生发表《孔尚任自号“云亭山人”考——兼述一则新见孔尚任佚文》[3]111-112;2009年张兵、郭小转先生发表《〈孔尚任全集辑校注评〉补遗》[4]127-130;2013年徐爱梅先生《孔尚任和〈桃花扇〉新论》在她的《新见孔尚任莱州诗文创作述录》[5]125-128基础上又发表《孔尚任佚文辑录》[6]203-220,呈现了许多未被人注意到的作品;2011年潘建国先生《孔尚任艺术鉴藏与文学创作之关系考论——以新见孔氏题陈洪绶〈饮酒读书图〉跋文为缘起》[7]95-106与2012年颜健兄《孔尚任宫词版本考略》[8]81-85多有斩获;2020年,张现涛先生《戏剧家孔尚任三篇佚文简介》也呈现了三篇文章[9]。这些佚作均为汪蔚林先生《孔尚任诗文集》、徐振贵先生《孔尚任全集辑校注评》、宫衍兴先生《孔尚任佚文遗墨》所未收。

除以上作品外,笔者最近陆续发现孔氏佚作数则,这些佚作有的已经被研究者发现并利用。这些佚作中从体裁上看,有序、记、题跋、评语、联句、诗词等。为叙述方便,按序文、诗文评、诗词三大类概述如下。

一、序文

孔尚任作为当时著名文人,许多人都请他作序,这些序有许多并未收在他的集子中。

(一)《大学正文约注》后序

程子曰:“《大学》,孔氏之书也。”经曰圣经,传为贤传,秦焰之所不及,简虽错乱,文无阙落。自石经、戴记、古本,不同诸家,叙次互异,至紫阳谓亡格致传,而以意补之,遂令千百世有不见全书之憾,非裔人之责与?历元明诸名儒董车宋方之流,疑议颇悉。聊园闻其说甚稔,而未识所决从。及在滇海,得《四书约注》一编,其叙次《大学》,专宗《蒙引》蔡虚斋之说,与诸儒之论适合,手录以归。质于经学士大夫,佥称其确,竞相传写,奈无副本,恐久或讹失,乃请宗公鉴定,世子及五经翰博同为较订,谋藉手剞劂,将与《家语》《丛子》同藏奎文阁中,以永其传。

余惟孔氏书,孔氏修之,偶有疑误,孔氏正之,亦其宜尔。其《中庸》《语》《孟》之全注,俟宿学通儒之考订继举焉,至启蒙制艺仍用晦庵定本,亦两无嫌焉耳,谨跋。

阙里孔尚任东塘书于石门山房[10]357

按,此文是孔尚任为孔贞瑄订录《大学正文约注》所作后序,山东省图书馆藏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曲阜孔氏刻本,《大学正文约注述言》前有“康熙己卯阙里孔贞瑄订录并识”。己卯为康熙三十八年,孔贞瑄作序与刻书同在1699年,则孔尚任作序也在此年无疑。

孔贞瑄(1634—1716),字用六,一字璧六,孔子第63代孙,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历任泰安教谕、济南教授、云南大姚知县,有《聊园诗略》等传世[11]85。孔尚任与叔父孔贞瑄交谊甚厚,两人诗酒往来,孔尚任曾为叔父孔贞瑄《聊园文集》作序。

(二)请建述圣专庙 代衍圣公孔毓埏

奏为述圣未有专庙,恳勅鼎建以隆祀典事:伏念臣祖述圣子思子,乃至圣之嫡孙,家学渊源,授受最真,且从学于曾子,传道于孟子,晩年作《中庸》一书,极天人性命之精微,与《大学》《论》《孟》并垂学宫,其功最著。至宋大观二年,始从祀孔庙;端平二年,升入十哲;咸淳三年,又升入四配,在颜曾孟三贤之列,盖其道德相同,故其食报不容少异也。

今颜曾孟三贤自孔庙配享之外,又各有勅建专庙,录其子孙,世为五经博士,主奉祀事,虽臣亦蒙圣恩,备员博士。而臣祖子思子独未有专庙,毎至春秋丁期,俎豆阙如。备查颜曾孟三庙之制,皆前有殿而后有寝,旁列及门之贤于廊庑,又别立祠宇,并祀其父若母。今子思既无专庙,而其父伯鱼以大圣为父,以大贤为子,乃不得如颜路、曾点、孟孙氏,享一日堂上之尊,其母与夫人亦不得各备寝位之荣,即门人如孟子亦不待侍坐于师侧,犹为旷古缺典也。

幸遇我皇上重道崇儒,研精经传,以治术而阐心法,以君道而行师教,凡前代未举之典,靡不灿然明备,其于周公庙、孟子庙及先儒书院等处,皆修葺一新,并赐勅撰碑文及御书匾额。近又蒙特发帑金庀材储料,重修臣始祖先师孔子庙。伏考历代帝王加意圣门、隆恩厚赉如我皇上今日者,实所罕觏。今臣祖子思子未有专庙,数千年之阙略,留以待今日。伏乞皇上,垂念子思传道之功,准照颜曾孟三贤祀典,许其一体设立专庙,其庙基即在阙里孔庙西北隅,臣衙署之左,与颜庙相为辅翼,永为臣奉祀献爵之地。更望皇上,恩比周公孟子两庙,及先儒书院之例,亦赐勅撰碑文、御书匾额,以照耀四海、垂示来兹,则述圣之道德弥光,而万世之祀典攸赖矣。[12]639

本文录自清平汉英辑《国朝名世宏文》卷五礼集,正文作“代衍圣公孔毓埏 孔尚任”,目录中为“请建述圣专庙 孔尚任”,目录中还有《崇礼周公》一文,亦为孔尚任所作,可惜有目无文。

张玉书《张文贞集》卷三《建述圣庙议》[13]429王士禛《居易录》卷五[14]、储大文《存砚楼二集》卷十七《书邹县志后》、吴振棫《养吉斋余录》卷六[15]511、《山东通志》卷十一之八下都提到此事,均署孔毓埏作。其实这是孔尚任代孔毓埏所作。关于此文所作的时间,《书邹县志后》记载:“康熙二十年五经博士孔毓埏疏,请仿颜曾孟三贤祀典立述圣专庙于阙里孔庙西北隅。”[16]670但《东华录》之“康熙四十五”有“(康熙二十九年四月)甲申礼部议覆,五经博士孔毓埏奏请建子思专庙,应如所请,照颜曾孟例于阙里孔庙西北隅建立专庙,从之”[17]。《山东通志》卷十一八之下亦记此事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18]787。按,此事应该发生在康熙二十九年。《清史编年》第三卷在康熙二十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甲申(5月31日),“准五经博士孔毓埏疏请,立子思庙于曲阜孔庙西北隅”[19]4。《张文贞集》只摘录文章大意,《居易录》所录与《国朝名世宏文》所录,略有细节差别。

孔毓埏,字钟舆,号宏舆,六十六代衍圣公,兴燮之次子,康熙十八年(1679)袭职翰林院五经博士,主奉祀事[20]459。

(三)止园集序

余舅水心先生筮仕蜀吴,著有《蜀吴游草》,苍润奇秀,能肖其山川风土。余弱冠得卒读,奉为指南,惜余从事帖括,未能三复请益。及余被征出山,先生亦再起勅定武,风尘鞅掌,更失从游之愿。两内弟公楫、公霖随侍琴鹤,亲聆风旨,各有著作,成一家言。曾寄余京邸,余惊见二陆,舌桥目眩,不敢稍有优劣也。

今公楫补令狄道,行李已戒矣,乃出全稿见示,其体裁不一,而皆取其精而至者,如古体则似十九首;选体则似鲍谢徐庾;唐人则似钱刘,骎骎而入李杜之堂;宋人则似苏陆;元以后及明之北地、信阳、历下、太仓则不屑屑为矣。近人多趋新城,窃其粉泽以相服媚,而公楫犹厌薄之,故其诗淡而腴、丽而清,琴筑之音若有山水杂而和之,使人倾耳移情,不能定其何响,所谓自成一家言,而在天下附和品骘之外者也。

余每握手与之论诗,公楫但俯而笑,余卑之不敢高论,恐失言也,孰知其暗修精进,已得此中三昧。今驱车出三秦,边尘猎骑,白草黄羊,唐人所咏塞外风物,无不历历目睹,触发雄思,仗剑长吟,其晚年诸作必更进而大变,当非余钝笔之所序已。

康熙辛卯长至日云亭山人孔尚任拜撰[21]4-5

按,此文是孔尚任为秦济《止园集》所作序。文中水心先生为秦生镜,字水心,山东邹县人,贡生,官四川安汉知县,苏州同知,直隶定州知府,有《冰玉堂诗》传世。有子二人,长子秦济(1652—1735),字公楫,号忍庵,人称止园先生,官靖江令,有《止园集》,此集前四卷有“江左朱惺园、天台齐次风、阙里孔东塘 三先生鉴定”。次子秦渥,字公霖,曾任高唐州武城县教谕。

上文张现涛先生已经提到,现在再录一遍,原因有二,一是下文论证所需,二是我所录与张先生所录个别字句不同。其实未见张先生原文时,笔者就已经检索到此文了,特此说明。

(四)创修秦氏家祠记

古人立庙,所以象生之有堂;立寝,所以象生之有室也。建之门内,以示不敢远其亲;位之门左,以示不忍死其亲。《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则无庙。”然存亲立庙,亲亲之至恩;祖功宗德,尊尊之大义。古之人思其人而爱其树,尊其人而敬其位,况庙乎?法施于民,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况祖宗乎?于是礼缘义起,至明朝定制。凡大夫士庶人,皆得立五庙,祀高曾祖祢以及始祖。及始祖者,尊尊之大义;祀高曾祖祢者,亲亲子国恩;不以位之尊卑限甚盛典也。

但氏族不明,宗子之法不立,天下无世族大姓,立庙之典虽存,立庙之事久湮。邹鲁为圣贤之乡,流风余政犹有存者。秦姓乃先贤秦非之后,世为鲁大族,分居滕邑。明成化中,有自然公者,始迁邹之庵上庄。以稼穑开家,艰难缔造。不及百年,而子孙繁衍,丁众满千,诗书彬雅,皆成名荐,绅列名博士弟子员者半于胶庠。秦氏之有自然公,如商之有契、周之有稷。开国肇家,理固无二致也。今聚族而处者,耕桑庐舍,烟火数十里。立庙于宅之西,以追祀其始祖,又各以其高曾祖祢而附之,亦礼缘义起,亲亲尊尊之至情,固圣贤所必取,亦朝廷所不禁也。

计正庙三间,门厢寝庖以渐而修。四时礼祀者,以祭田岁入供之。余忝甥馆,每得与助宾之列,观跻跻跄跄灌鬯酌献之礼,实与邹鲁孔、孟、颜、曾称并盛美。盖非贤者之后,乌能世其家于千百年之久哉?是为记。

时大清康熙二十七年三月既望

钦差监督下河官前圣驾幸阙里召充经筵讲臣陪侍宸游奏封称旨特用国子监博士至圣六十四代孙愚孙婿孔尚任熏沐拜撰[22]217

此记是孔尚任为秦氏祠堂所写。张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秦生镜是孔尚任的岳父,给研究者很大的启发。其实秦济的《止园集》中还有《和孔东塘姊丈花朝过东溪留饮话旧之作》[21]35《己卯初秋岸堂听雨与东塘姊丈夜话》[21]40等材料张先生并未提到。即使张先生的证据再加上秦济在诗中称孔尚任为“姊丈”,仍然不能得出孔尚任的岳父是秦生镜来。

因为孔秦世代通婚,孔尚任之妻确为秦氏,孔尚任确为秦家的女婿,这都是确定无疑的事情,孔尚任称秦济为内弟,秦济称孔尚任为姊丈,亲内弟、姊丈也可,远房的内弟、姊丈也可,这种称呼直到今天还保留着。还有,张先生提出“舅翁秦光仪”为秦生镜也没有证据,笔者已经证明“舅翁”是舅子哥(爱人的哥哥)的意思[23]197,并非张先生理解的岳父。此外,孔尚任《湖海集》卷十一、卷十二均有《答秦孟岷》札,里面有“舅翁”,并称对方为兄。如果秦济兄弟是孔尚任的亲内弟,那么这孔尚任称为“兄”的“舅翁秦孟岷”又是谁呢?所以,我觉得秦生镜为孔尚任岳丈之说不能成立。

(五)鹤洲近草序

余每谓诗之一道,非有兼人之才识与夫兼人之气概,不能作且不能学也。何者?诗尚骨力精神,若无骨力精神,即穷尽古今篇章,终属效颦学步,亦安能成诗哉?吾今见鳞舟诗,而始信余言之非妄矣。

盖鳞舟,故先贤仲子裔也。仲子昔在圣门,赋兼人之质,学造升堂,而鳞舟世代相承,犹有先人遗风。余初交时,乃在甲子岁。皇上祀先圣,余谬充讲筵,而鳞舟亦在陪祀列。余乍见而深器之,已不敢以寻常少年目之矣。后鳞舟以特恩较艺辟雍,每一作出,辄为大司成翁铁庵先生所称赏,许其棘闱必售,欲收诸药笼待用。

余时忝成均博士员,即凂余留之,而鳞舟坚以定省辞,余固知矫矫溟鸿,不可以世味罗致也。旋聚首京邸,雅数晨夕,乃得尽读其桑梓之豪吟,及往返京华之题咏,见其神清骨劲,格老意真,长篇短章,无一笔不带性灵,若非具兼人之才,抱兼人之气,何克有此乎?

余益叹其笔峰之雄健,渊源有自,非可为他人袭取也。况从此而精进不已,必有数倍于此者,出将纵横中原,独建旗鼓,震天蟠地,吾又安能限其勇往之所至哉。康熙二十四年岁乙丑夏阙里孔尚任东塘谨序于都门官舍。[24]

仲承述,字显武,号鳞舟,别号陪尾山人,以诗自娱,有《陪尾山人诗集》,诗集共十二卷,其中《鹤洲近草》为第一卷,孔尚任作序。此文发现之功属于张现涛先生,笔者于2021年9月10日到山东省图书馆核对原文。《陪尾山人诗集》卷五《泗湄园存稿》还有《孔岸堂农部迎鸾过访留赠次韵奉答》:

几卧淮扬荫桧杉,归来卸却使臣衔。

曾传白雪连秋水,(李于鳞有白雪楼,岸堂建秋水亭)自许云亭近石帆。(岸堂别号云亭,王阮亭一字石帆)

对饮频倾朝暮盏,长吟每接往来函。

鸾经若把郑虔认,二十年前旧赐衫。

此诗前有《赏花遇雨(乙酉)》,后有《邨西地市歌(丙戌)》,当作于乙酉年即1705年。孔尚任对仲承述多有赞扬。《陪尾山人诗集》还有顾彩《泗湄园稿序》,里面提到“东鲁孔岸堂农部亟称道之”。

(六)《山水册》跋

此册为樵水先生为缪墨书作者,丁卯初夏将去海陵,墨书割爱相赠,慰予数年渴慕。携之登舟,刻刻批玩。时同社诸子送予萸湾,对雨开樽,各索一绝,余亦漫作识之。[25]75

顾樵,字樵水,吴江人,画家,孔尚任友人。上海博物馆藏有清画家顾樵的《山水册》,上有孔尚任题画跋。缪肇甲字墨书,号补山,孔尚任友人。孔尚任《湖海集》卷二《萸湾舟中留别诸子书顾樵水画册后》记载:“返棹萸湾酒再沽,开窗雨气接平芜。送行最怕临崖处,苦拉诸君跋画图。”[26]769此诗与跋相契合。

二、诗文评

孔尚任还评点了不少友人的诗文,这些评点虽多有揄扬友人之嫌,但有时也切中肯綮。

(一)《红萼词》评语

孔传铎有词集《红萼词》,上面有孔尚任的评语。孔传铎(1673—1735),字振路,孔子第六十八代孙,袭衍圣公。下面把孔传铎的词一并抄写,随后附孔尚任的评语。

《浣溪沙·题宋荔裳〈二乡词〉》:

淡淡溶溶正始音。花边柳外杖藜吟。风流前辈古犹今。

笔底更无尘一点,胸中原有竹千寻。于君我独景行深。

东塘曰:“不独似莱阳之词,亦如见莱阳之貌。得此知己,前辈奚憾。”[27]289

宋琬(1614—1673),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有《安雅堂集》《二乡亭词》。

《一丛花·咏铜鹤》:

长身矫颈不鸣空。似欲步庭中。花间竹下都无分,宜相伴、几榻帘栊。可待驯来,何须放去,辜负好仪容。

千年绣顶未曾红。谁与辨雌雄。凄凉只影黃昏后,日渐吐、香篆濛濛。仔细端详,不如丁令,华表尚留踪。

东塘曰:“题本佳,发挥亦尽致,可称咏物长城。”[27]302

《安公子·咏杜鹃》:

故国无归计。春魂羽化何微细。五月熏风,血泪染、锦江红腻。可忆当年,行乐深宫里。左右环列金钗队。受群臣朝贺,南面江山百二。

富贵东流逝。知更几姓登王位。自古如斯,又何用、嗟兴叹废。只有山禽,尚识君臣义。子代哺、让旧巢容寄。一声声劝客,月上三更未已。

东塘曰:“只如常谈俗语而已,无可增减一字,乐天放翁之诗也。”[27]318

(二)《街南文集》评语

孔尚任友人吴肃公,字雨若,号晴岩,明末清初宣州人,著有《街南文集》等。孔尚任有《湖海集》卷七《吴街南过访》记载:“出山灰素志,眼见老垂垂。禹稷常形梦,巢由未忍为。江寒人断处,岁暮我愁时。杖履劳相访,长贫剩酒巵。”[26]1104

孔尚任在《与费此度》中也提到过吴肃公,“先生之论,主于尊经,乃圣学之津梁。街南之论,主于诚意,亦人心之砥柱;而愚见主于格物者,乃小学末艺”[26]1269。

《街南文集》卷八序有《刘理辛先生〈窗前草〉序》。

孔东塘评:“遇好佛人因事纳讽,妙。即就‘窗前草’三字一棒打入,文趣深远。”[28]678

《街南文集》卷十四记说《铁牛庙碑记》。

孔东塘评:“博通典义,必不肯涉荒唐,斯为儒者之文。”[29]19

(三)《冯君传》评语

李塨(1659—1733)字刚主,号恕谷,直隶人,清初思想家,师事颜元,世称颜李学派。《孔尚任年谱》载康熙三十九、四十年李塨孔尚任交往甚密。

李塨《恕谷后集》卷六《冯君传》记载:“辛巳,李塨入都,君浮家都门。万子斯同亟称君学者,因相会。抵冬,君延万子、孔氏子尚任、王子源及塨论学。塨馈以《大学辨业》。”[30]52

清李塨《恕谷后集》卷六《冯君传》。

孔东塘曰:“屈注天潢,倒连沧海,从来传文,少此奇观。”[30]53

冯君指冯壅(1667—1704),字敬南,代州人,师事颜元,精算术,康熙戊辰(1688)进士,官梧州同知。其中“屈注天潢,倒连沧海”[31]18是宋敖陶孙《臞翁诗评》中评价苏轼的话。

(四)《在园杂志》评语

刘廷玑,字玉衡,号在园,辽阳人,与孔尚任关系甚好,两人合刻《长留集》。

刘廷玑《在园杂志》卷三:

古舞法几亡,今梨园舞西施者,初以袖舞即胡旋也,继以双手翻捧者,原本之于番乐,如法僧作焰口也。

孔东塘曰:“舞者声之容,或象文德,或象武功。文则干羽揖让,武则戈盾进止。东阶西阶之舞,所以合堂上堂下之声也。”古者童子舞勺,盖以手作拍应其歌也;成人舞象,像其歌之情事也,即今里巷歌儿唱连像也。若杂剧扮演,则又踵而真之矣。惟《浣纱记》所演西子之舞犹存古意,然亦以美人盥手照面、梳妆坐卧之容以应歌拍耳。至于外国旋魔等舞,各像其风俗文武之容,亦非离声歌而别有所为舞也。[32]54

上段孔尚任到底说了哪些话,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录此待考。

(五)《居业堂文集》评语

王源,字昆绳,号或庵,直隶大兴人,有《居业堂文集》等。此文集有《送孔东塘户部归石门山序》,孔尚任对此集部分文章有评点。

《居业堂文集》卷七《复柯寓匏书》。

孔东塘曰:“揭出统字,直钳群喙,中间辨晰处碧煌□(孙?)天,义如日月经天,如江河行地,网目羽翼,考台□臣真中古,不祧之作,击节快读,匣剑俱鸣。”[33]159

柯崇朴,字敬一,号寓匏,浙江嘉善人,吕留良弟子,曹尔堪婿,曾帮朱彝尊选编《词综》。

《居业堂文集》卷十四《屈翁山诗集序》。

孔东塘曰:“予每谓今之为诗者,管击楮摩,而成就者三家耳!新城之秀雅,翁山之雄伟,野人之真率。其它云蒸霞蔚者,未尝不盛,而丹候似有未圆,犹不足主盟一代也。读翁山诗序,推其原本忠孝,此则雄伟之根底。今人学翁山者多源于七子,孰知翁山有所谓本者,在人无其本,固无其胆;无其胆,亦安得有其诗哉。”[33]214-215

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广东番禺人,明亡不仕,有《翁山诗外》等。文中新城为山东桓台王士禛,野人为江苏泰州吴嘉纪,均为清初名诗人。徐振贵先生主编《孔尚任全集辑校注评》收此文未完,仅有“予每谓……一代也”[26]2569。

《居业堂文集》卷十四《陈健夫诗序》。

孔东塘曰:“名士与名士未有交相仇者,所谓争名于朝,不但簪绂耳。此篇虽别有所指,而伤心破胆,谁不思闭户深山者?篇终愿健夫敛其才华,不与时人竞,虽为健夫言,实天下诗人之龟鉴也。”[33]215

陈于王,字健夫,孔尚任友人,孔尚任集子中多次提到他,陈健夫有《桃花扇题词》,见本文《莲坡诗话》部分。

《居业堂文集》卷十七《廖处士墓志铭》。

孔东塘曰:“粤东虽在海内,而瘴岭阻绝,文教不通,若无翁子、陈、梁,竟以蛮荒摈之矣,今观廖处士志铭,乃知其能肆力古文,追踪汉魏,是又不但如三子之诗,能崛起一代也。文奇矣,而能知我或庵万里私淑,如罗浮之蛱蝶不以山川间隔形影,则又奇之奇者也。”[33]239

廖处士即廖燕,字人也,号柴舟,广东韶关人,有《二十七松堂集》。翁子陈梁分别指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此三人并称“岭南三大家”,或庵为王源的号。

(六)《幽梦影》评语

张潮(1650—?),字山来,号心斋,安徽歙县人,清初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孔尚任的友人,张孔两人多有信件来往。张潮《幽梦影》有孔氏的评语三则。卷上两则,卷下一则。

新月恨其易沉,缺月恨其迟上。

孔东塘曰:“我唯以月之迟早为睡之迟早耳。”

吾欲致书雨师:春雨宜始于上元节后(观灯已毕),至清明十日前之内(雨止桃开),及谷雨节中;夏雨宜于每月上弦之前,及下弦之后(免碍于月);秋雨宜于孟秋、季秋之上下二旬(八月为玩月胜景),至若三冬,正可不必雨也。

孔东塘曰:“君若果有此牍,吾愿作致书邮也。”

玩月之法,皎洁则宜仰观,朦胧则宜俯视。

孔东塘曰:“深得玩月三昧。”[34]

(七)《辛巳匝岁杂感诗》评语

赵吉士(1628—1706),字天羽,号寄园,休宁旧市人,有笔记《寄园记所记》等。

赵吉士《辛巳匝岁杂感诗》有《蓼庄秋步有作》。

孔尚任评:“寒衲冷官正与蓼庄相称,无人远访,有仆传书,亦不寂寞。予神往兹地已久,先生肯为我下榻否?曲阜弟孔尚任。”[35]417

张慧剑先生《明清江苏文人年表》在1701年有“山东孔尚任为赵吉士题《蓼庄夜步诗》”[36]932,题目微误,“夜步”当作“秋步”。

三、诗词

孔尚任还有些许诗词散见他人著作中,未被收录在全集中。

(一)《莲坡诗话》中《竹》诗

查为仁《莲坡诗话》卷下载:

徐芬若倩辇下名家三十余人,合作《芝仙书屋图》。一时诗家分题吟咏者又六十人,观之令人目炫。如博问亭分得《苔》云:“雨后隔帘应漠漠,风前映户自闲闲。石衣水发浑难辨,且对生绡一解颜。”孔东塘学博分得《竹》云:“旧卧芳斋竹满栏,今年新笋又成竿。相思烟水三千里,倩写墨君纸上看。”[37]139

徐兰,字芬若,一字芝仙,常熟人。此《芝仙书屋图》现藏广东省博物馆,有关此图详情,可参成洪燕先生《〈芝仙书屋图〉述考》[38]98-117。查为仁(1695—1749),字心谷,号莲坡,又号莲坡居士。他的《莲坡诗话》还有一条记载孔尚任的资料:

孔东塘学博尚任号云亭山人,用侯方域李香君事作《桃花扇传奇》。其间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与《长生殿》盛行于时。

德州田山姜雯题词云:“一例降旗出石头,乌啼枫落秣陵秋。南朝剩有伤心泪,更向胭脂井畔流。”铁岭陈于王云:“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37]139

(二)《拾箨余闲》中《沁园春·小小吟蝉》词

康熙五十六年(1717)腊月初七日孔毓埏与孔尚任在黄玉斋谈天。清孔毓埏《拾箨余闲》:

丁酉腊月初七日,过家岸堂先生尚任黄玉斋中,剧谈竟日。观唐硬黄纸,长二尺一寸七分,阔七寸六分,重六钱五分,纸质之重,无逾此者。按《游宦纪闻》载:“硬黄谓置纸热熨斗上,以黄蜡涂匀,俨如角枕,毫厘毕现。”此纸相符,洵旧物也。又观宋海苔侧理纸,长七尺六寸,阔四尺四寸五分,纹极粗疏,犹微含青色,苏长公谓昔人以海苔为纸,今无复有;今人以竹为纸,亦古所无也。是在宋时已属罕有,诚足宝惜耳。又出前代内府小吟蝉琵琶,并近填《沁园春》一阕示余:

小小吟蝉,曾奉先皇,列名玉熙。看牙箝肩细,回文锦浪,钿铺背满,并蒂花枝。夜殿张灯,秋帘拨雨,恰报河南战马嘶。强排遣,在官家怀里,泪湿冰丝。

而今朝市都非,算玉笛银筝劫后稀。叹腹檀半损,难传塞曲。轴弦重上,怕谱宫词。暖阁囊收,寒沟泥委,总付飘零旧监知。谁还记,天颜惨淡,御乐停时。

公诗名动海内,诗余则偶一为之,斯作意极凄楚,别后逾月而卒,竟为公毕命之词,可胜慨然。[39]180

袁世硕《孔尚任年谱》[40]97、容肇祖《孔尚任年谱》[41]2155、徐振贵主编《孔尚任全集辑校注评》[26]1868-1869三者所录此词相同,与本处所录相差较大。

(三)《东皋杂咏》中联句

博尔都(1649—1708),字问亭,号东皋渔父,孔尚任的友人。

博尔都《东皋杂咏》有《东皋同孔东塘梅耦长顾天石陈健夫泛舟作》:

乘兴招仙侣,春溪共泛艖。绿摇两岸柳,红绽四边花。

日暖啼莺涩,风轻燕舞斜。回桡天欲晚,云际没归鸦。[42]463

此日的泛舟,五人还进行了联句,《东皋联句》:

沙岸春和风日暄,衔杯荡桨来溪村。——问亭

飞花飘荡入怀袖,幽香次第浮芳樽。——陈健夫

忽然乘兴欲东下,锦缆倒影垂杨根。——顾天石

汀兰渚荇菁葱甚,不及芳草待王孙。——孔东塘

王孙爱酒还爱客,东皋池台正初辟。

林际玲珑遥岫明,怀底琉璃澄一碧。——梅雪坪

劝君饮酒君莫辞,繁红落尽真可惜。——问亭[42]472

(四)道光《泰州志》卷三十三收孔尚任诗三首,其中两首七律已收,一首五古未收。抄录如下:

芦洲宴集同人俞陈芳杜于皇黄交三黄仙裳

城东小林壑,抱堞数楹架。仆仆川上回,稍稍公事暇。

所幸离居人,素手握以忽。鬓带楚江云,(杜于皇自两湖返里)衣上秦关月(黄交三自陕西归来)。

惓言季子裘,或云须贾袍。凉秋亦已凛,落叶飞庭皋。

相期保岁暮,可惜盘飧微。天高下征雁,水阔芦花肥。[43]410

此上是笔者所见未被研究者注意的“佚文”。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陆续还会有作品被发现,对这些作品搜集、整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猜你喜欢

孔尚任
孔尚任:我和清朝隔着一曲《桃花扇》
孔尚任罢官疑案探微
桃花扇底见金陵
《桃花扇》中李香君人物形象分析
孔尚任《桃花扇》东传朝鲜王朝考述
孔尚任作《桃花扇》中的人生空幻感
陈圆圆与李香君形象异同初探
孔尚任与《桃花扇》
重名轻利 一鸣惊人
孔尚任是“刽子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