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2022-03-17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中心小学吴丽钦

天津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古诗意境古诗词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中心小学 吴丽钦

古诗鉴赏是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新方向,教师应认识到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本文从理解语言文字、感知古诗意境、挖掘深层哲理、感悟文化意蕴、开阔文化视域、丰厚文化底蕴六个方面提出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提出一个关键要点,其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运用、审美情趣、思维发展、文化素养。古诗文化底蕴浓厚、语言凝练、意境深邃、哲理深刻,古诗词鉴赏教学是促使学生理解古诗内容,积累语言知识,锻炼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效果尤为必要。

一、理解古诗词语言文字,锻炼学生语言能力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篇章结构工整,语言精简深邃,其语言文字中蕴涵了深邃的意境和哲理,不同的古诗词体现了不同的语言特点,或清新、或含蓄、或华丽、或质朴,勾勒出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时,教师应从语言文字鉴赏开始,引导学生读懂文字、理解文字,从中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教师先组织学生朗读古诗,在反复朗读中解决生僻字词和学习难点,把握古诗词的节奏和情感,读出感情、读出韵味。然后品鉴古诗词语言文字,紧扣“诗眼”重点分析,理解语言文字,建构有效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将诗句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而达到理解全诗的目的。

例如,鉴赏《雪梅》时,先组织学生朗读全诗,然后分成两部分分别鉴赏语言文字。其中,一、二句意思为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须搁下笔来煞费心思地想一想。三、四句意思为梅花在白的俏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白雪在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后两句分别从颜色和气味角度进行描写,梅不如雪那样洁白,雪也不具备梅花的香味。古诗的关键字眼在于“逊”“输”,在拟人化的描写中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的长短之处。学生通过鉴赏全诗语言文字,知道了基础字词的含义,掌握了“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千古名句,树立良好的文化传承意识,掌握了古诗鉴赏的关键技巧,充分锻炼了语言能力。

学会鉴赏文字、感受文字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古诗词学习的过程当中更有着力点,从文字的表达形式出发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感受古诗词背后所蕴涵的观点、看法和情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会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应用特点,学习古诗词的应用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言表达的过程当中,自己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具有特色,这也可以反馈学生的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多得,教师应引起关注和重视,在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语言文字分析能力进行培养和教育

二、感知古诗词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情中景,景中情”是古诗词创新性审美意象的体现。作者创作古诗词时,除了描述所观、所听、所闻之外,还发挥了个人想象与联想,每首古诗词描述的对象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情感表达不同,但都具有深邃的意境,呈现出或生动形象、或大气磅礴、或静谧祥和的画面,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深邃意境彰显了独特的古诗词之美,透过意境来锻炼审美情趣无疑是一个有效途径。小学语文古诗鉴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转入到意境鉴赏层面,一边欣赏一边想象,仿佛置身于实景之中,透过实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者在意识层面产生共鸣,充分感知古诗词的意境,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并将意境之美内化吸收,提高审美情趣。

例如,鉴赏《暮江吟》,这首诗衔接了两幅自然景观画面,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教师组织学生边朗读边想象,边鉴赏边感知。其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悠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表现出残阳下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可怜九月初三夜”是一个过渡句,“露似珍珠月似弓”通过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师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的相关视频,播放配乐朗诵版《暮江吟》,让学生在体会“杂律诗”特点的同时,感受白居易在面对祖国江河时所产生的情感,经过层层鉴赏与想象,使其感知到作者描绘的美好景象与美好情感,在美好的意境中锻炼了审美情趣。

感受古诗词的情境是古诗词教学展开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古诗词作为古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和方法,往往在诗词书写创作的过程当中就埋下了作者的情感元素,而想要吃透古诗词、了解古诗词就要挖掘这部分情感元素,进而从更深层次上对古诗词进行解读。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视频资源、音频资源、图片资源的引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背后的情境,进而强化学生古诗词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更深的层次上对古诗词进行剖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三、挖掘古诗词蕴涵的人生哲理,促进思维发展

古诗词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其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汲取有价值的人生哲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古诗词鉴赏从文字层面到意境层面,再到哲理层面,层层递进的过程体现了古诗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影响也更为深刻。在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挖掘古诗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升华古诗内涵,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教师要以引导为主,以问题驱动学生去发现、去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古诗内容,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挖掘深层内涵,并在课堂上设计交流讨论的时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交流意见,将古诗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思考与交流中深化鉴赏效果,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正面引导,发展其思维能力。

例如,鉴赏《题西林壁》,这首诗本身是一首哲理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鉴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先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从这首诗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后自由发表意见,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延伸: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能看到的只有局部的一峰一岭而已,难以从全局来感受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这首诗告诉我们,所处位置不同,看待事物的出发点不同,结果自然不同,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真实的认识,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避免以偏概全。这个过程将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思考相结合,深度挖掘古诗背后的意韵,在思考与提炼中总结出人生哲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又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念。

学科素养的培养不仅要集中各项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看待古诗词,挖掘古诗词背后的情感元素,进而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的能力和分析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挖掘古诗词实践教学展开过程当中的情感教育价值,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态度,提高教育的综合效益和影响

四、感悟古诗词文化意蕴,提高文化素养

古诗词是一种文化载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在几千年的发展流传中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一些集作者思想、感情、智慧、创造力于一身的千古名句,更是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精神内涵,理解古诗词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是古诗词鉴赏的重要目标。在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鉴赏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将其中蕴涵的文化知识与精神内涵提炼出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掌握丰富的人文知识,汲取正面的、积极的精神文化,培养正确的文化意识和热爱古诗词的情感。

例如,鉴赏《出塞》这是一首边塞诗,整首诗重点表现了对敌人的蔑视和对国家的忠诚。教师引导学生鉴赏全诗,根据诗句内容知道前两句写了明月和城关,引起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也成为当下将士们驰骋沙场、浴血奋战的见证。后两句用汉代名将李广来比喻唐代戍守边疆的将士,赞扬他们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理解古诗大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后,教师总结其中的文化知识与家国情怀,介绍不同种类的边塞诗,围绕诗人王昌龄“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感叹,开展品读活动。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尾联,带领其了解王昌龄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的心愿,使学生能够从平凡的诗词中,感受雄浑豁达的主旨,感悟诗中人民的和平意愿。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深沉的历史感和宏大的空间感,感悟其中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促使学生了解古诗词与文化历史的关系,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增强文化理解能力和历史使命感,升华古诗词鉴赏的效果。

五、分析古诗词历史背景,开阔文化视域

数字化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一大方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与古诗词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优质载体。分析古诗词历史背景,深度契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提升,不断提高其思维发展的上限,进而为其日后的思维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助力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滞后的教学思想,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与古诗词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围绕古诗词中的知识点来发掘历史背景,鼓励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来鉴赏古诗,通过群策群力来解决基础性和进阶性问题,不断开阔文化视域,提高古诗鉴赏水平。

例如,鉴赏《清平乐·村居》,运用视频软件介绍诗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让学生直观了解词人的作词风格,了解辛弃疾是南宋将领,是豪放派词人,被称为“词中之龙”。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介绍诗意,使学生了解词中描绘了五口之家的乡村生活情态,感受到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懂得辛弃疾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利用互联网搜索辛弃疾的爱国抗金政治主张,让学生了解《清平乐·村居》的历史背景,使其明白辛弃疾南归一直被劝降派排挤,长期不受重用,闲居已有二十多年。引导学生通过朗诵和品味,对比历史背景资料中尔虞我诈的官场和词中安然恬静的乡村,体会辛弃疾在闲居期间对江南乡村生活的喜爱,从而开阔文化视域,了解辛弃疾壮志未酬的不甘。总结相关历史背景资料,指导学生鉴赏词中清新悦目的乡村景象,结合辛弃疾的主观情感来分析乡村生活剪影,使学生明白词人厌倦了官场,喜爱乡村宁静和平生活的审美观点,不断开阔文化视域,丰富学习认知。

六、体悟古诗词思想情感,丰厚文化底蕴

古诗词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有律的特点,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情感,相关典故也能够凸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体悟古诗词的思想情感,能使其在体会音韵之美的基础上,深度了解古诗中的历史文化,对相关典故进行系统、全面的解读,从而在鉴赏中理解、感悟、体验各类思想情感,与诗人进行情感共鸣的同时,促进思维发展,吸收精华知识,不断丰厚文化底蕴。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体会古诗词中的情感元素,细致解读字词间留存的思想,鼓励学生仔细品味,反手古诗词语言美的同时,不断积累知识,丰厚文化底蕴。

例如,鉴赏《山居秋暝》,介绍唐代诗人王维脍炙人口的诗篇,使学生了解诗人所创的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开阔学生视野。教师由此引申出《山居秋暝》,将不同诗句中蕴涵的思想情感进行逐一解读,引导学生体悟“新雨、松间、清泉、竹、莲、渔舟”等字词的用意,使之明白王维对山村秋夜雨后之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运用开篇破题、动静结合的方式,捕捉各类具有特点的景物,展现美好艺术境界,表达自己高洁的心志和崇高理想的追求。再运用信息技术来展示诗中的相关图画,从不同维度讲解诗人在秋夜下的感叹,调动学生的鉴赏积极性,使之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了解诗中政通人和的背景,体悟诗人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懂得王维在一片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自己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借鉴尾联“王孙自可留”,引申出诗人表达的心志,让学生了解王维对山间秋色美景的喜爱,从而明确诗人远离官场的思想,懂得诗人寄情于山水,满足于隐居的心情。

七、结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导,促使学生提高语言能力,锻炼审美情趣,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切实体现古诗词的教育价值,对学生产生内化于心、外化与行的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古诗意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品读古诗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