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双减”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

2022-03-17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关学区马平成

天津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双减农村数学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关学区 马平成

2021年“双减”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决心。所谓“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聚焦立德树人,坚持生本思想;二是减轻作业负担,立足学习规律;三是聚焦教学一线,提升教育质量;四是推进家校协同,形成双减共识。“双减”政策落地,学校必须处理好教学能否质效双增、课后服务能否保证公平、学生负担能否快速下降等关键。

一、农村“双减”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要求

“双减”政策是国家宏观层面的决策部署,体现了国家对学校育人主体地位、学生学业负担的宏观调整,在微观上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考验。

(一)聚焦立德树人,坚持生本思想

“双减”政策的落地,必须聚焦立德树人、坚持生本思想,将保障学生权益放在第一位。要让义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当下学生存在的主要负担有三:一是课业负担;二是思维负担;三是考试负担,这些负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学生“立德树人”的引导。而减轻这些负担,能够解放学生的课余时间、思维理解和成长空间,有助于学生去体验劳动生活、走进自然环境、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还能有效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品德高尚的人。

(二)减轻作业负担,立足学习规律

在农村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思维负担、考试负担这三种负担中,课业负担所占比重较大。究其原因,在于课程与作业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取技能的主要途径,前者能让学生输入“新知”,后者能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两者缺一不可。对小学数学教学亦是如此。但课业负担的“量”需要得到控制,不能侵占了学生假期及课余时间。“双减”政策落地的首要举措,就是立足学生身心健康,减轻作业负担。在学者王云峰等的“小学生课业负担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中,对34652名五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家庭作业时间在1小时以上各时段的学生成绩均低于能在1小时以内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0.94~4.79分,且写作业时间越长,学生的成绩越低。因此,数学教师需要与其他学科教师相协调,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控制在1小时左右,并鼓励作业布置的分层化、弹性化、个性化,让学生从中解放出来,确保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聚焦教学一线,提升教育质量

“双减”政策重在落地,教学一线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必须突出“双减”的政策理念和核心要义。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双减”政策除了要求其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由量变转向质变,还要提升“教”的质量。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的改变。在教学理念上,要求教师形成“让学生实现优质学习”的思维,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管理要求,全面缩减学生的作业总量和作业市场,让学生接受科学合理的作业练习;在教学内容上,要求教师提供丰富多元的课内课程与学习资源,使学生学会使用互联网搜索优质资源,确保学生学足、学好;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不断创新,从以往惯常采取的“题海战术”“重复练习”转向“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新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评价上,要求教师转化思维,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进步程度、知识应用。

(四)推进家校协同,形成“双减”共识

“双减”政策落地也需要家庭的参与,与教师一道,协同育人,形成“家长—老师”的减负共识。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亦是如此。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生活的主要领域是家庭和学校”。数学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与家长通力合作,推动“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理念成为现实,无论是在课中、课下、课外,始终把给学生减负放在关键位置。同时,需要教师增进与家长的沟通,如果减负缺乏家庭的支持,就会变得难以为继。这就要求教师主动协助、走进学生家庭,助推学生家长观念的转变,引导其树立科学教育观,理性确定孩子的成长预期,将减负贯彻到底。

二、农村“双减”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面对“双减”政策落地的一系列新要求、新挑战,如何科学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如何解决好“提质”和“增效”两个难题,本文提出应在课堂教学管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两个维度共同发力。

(一)课堂教学管理

1.课堂环境管理。数学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数学课堂物理环境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相比城市小学,农村小学课堂物理环境稍显落后,因此需要教师加强管理。尽管教室大小、桌椅质量、电化教学设备等,却可以通过光线、温度、颜色、环境布置的调节,对学习活动环境造成积极的影响。例如,柔和的光线、鲜亮的色彩可以舒缓学生的紧张感,使其在数学学习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带来良好的教学氛围。心理环境包括教学态度、师生关系等,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氛围。以教师态度为例,教师应采取平等、积极的态度,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做到教学时刻面带微笑、为学生讲解耐心十足、与学生互动时温文尔雅,并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学生的错误,从而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

2.教学进度管理。教学进度管理即数学教师对教学的规划、重难点把握、时间分配、节奏调节等。相比受教育条件好的城市学生,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基础还不够扎实,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后面知识要以前面知识为基础,适当放慢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及时“温故而知新”。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上,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的分配,如针对新课,那么可做如下分配:温故阶段(5分钟)、新授阶段(20分钟)、巩固阶段(10分钟)、总结回顾(5分钟);而针对复习课,就应调整分配:稳固阶段(15分钟)、练习阶段(15分钟)、知识迁移拓展(10分钟)。在教学节奏上,应保持与学生的契合度、适应性,从而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在重难点上多停留,在闲谈话题上少停留,避免例题太远,引导学生保持一种积极是状态。

3.教学行为管理。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颦一簇、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对他们未来的学生生活造成深刻影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时刻保持自己的形象,才能管好学生,教好学生。在师德上,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并将这种感觉真正贯彻到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舍身处理地为学生着想。在教态上,要沉稳、亲切、自然,沉稳就是稳重而没有多余的动作,特别是面对学生的一些学习问题时,能控制住自己的动作情绪,亲切和蔼、循循善诱,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语言上,要清晰有力、简练幽默,要准确地使用数学定理、定义等专业词语,同时注意语言的幽默感,在严谨的数学课堂制造欢乐氛围,让学生喜欢上学数学。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程资源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相比城市,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课程资源相对较为薄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发利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学科发展。数学并非小学教育中仅有的,而是贯穿人生始终的。纵观数学学科的发展轨迹,处处体现了人类思想与智慧的结晶,而向学生传授数学历史、数学文化等,能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思想性、创造性,并完善数学知识结构。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一是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挖掘,教材本身具有系统性、结构性,为学生的数学拓展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可以其中的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再结合学生积实际的独特性,渗透数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二是要利用数学命题,诸如“鸡兔同笼”“七桥问题”“圆周率”等命题,诞生虽久,却构思窍门、十分有趣,蕴涵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可以将这些挖掘出来,展示在课堂上,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生活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要充分利用农村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的宝贵数学学习资源,让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和学习数学,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最终将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农村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能作为数学课程资源,如让学生寻找各种圆形物品,增强对“圆”这一概念的认识;在课堂上设置一个“菜市场”场景,让学生卖菜买菜,来练习人民币的换算,从而增强对“10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这些现实材料十分易得,又是学生喜欢的,此外,要利用一些人们特别关注的事件来导入课堂,如针对气候变暖命题,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全球气温每升高1℃,海平面就会上升2.3m,那么气温升高3℃,海平面将升高多少米?”如此一来,既锻炼了学生的乘法运算,又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现代意识。

3.人文关怀。小学生处于6~12岁的年龄段,对周遭的一切十分敏感,农村小学生更是如此,在冰冷的知识传授中,教师应增加人文关怀。一方面,要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将自己对数学对的独特思考、关于数学的美好愿景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如在教授圆周率时,可以介绍祖冲之的伟大成就与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对这一知识形成更加立体完暖的记忆。另一方面,要讲好数学故事,伴随数学的出现和发展,出现了许许多多关于数学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蕴涵丰富的数学思维,还充满哲理、新奇有趣,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陈景润的故事、高斯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数学家生活的向往,对数学学习的激情。

4.课堂生成。课堂生成即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课堂生成,在教学中利用好各类条件和因素,开拓生成性资源,指导学生的学习。以“意外”情境为例,在数学课堂中总会发生一些“意外”,如学生为了一个圆柱体的归属而产生争执,那么教师就可以把“学具不够用”的问题抛出,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解决,提问学生是相互合作、还是自己制作一个“新”教具。如此,不仅能解决学生的争执问题和“学具不够用”问题,还能帮助学生动手动脑,获得更多知识与进步。

(三)教学实施策略

1.落实多维教学目标。多维教学目标是“双减”改革背景提出的全新教学目标,主要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开展,落实多维教学目标能确保教师教学方向的准确性。教师要深入理解多维目标内涵与价值,并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首先,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落实上,教师通过基础知识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不同知识的基本概念,并构建起他们之间的连接,在对比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窍门。其次,在过程和方法目标的落实,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把客观存在的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从而感知数学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初步形成数学思想。最后,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态度,促进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正确价值观和积极情感态度的形成。

2.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中选择的教学策略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生动、形象的融入情感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堂的导入就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达到此类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工具,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将抽象刻板的数学理论知识演变为生动有趣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对知识吸收的水平。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准备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在下节课进行讨论交流,为后续更加复杂的学习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能让课后探究活动以一种轻松主动的方式完成,整个教学效果势必事半功倍。

3.提高教学评价全面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需要涵盖学生学习期间的各种表现,从学习结果和学习期间的情感态度直接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具备全面性,方式应多样,评价主体应该多元,用这种方式来发挥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正面激励作用,以反馈教学行为,促进教学活动的优化与改善,教师要不断融入新想法和新观念,让评价趋于多元化发展。与传统的教师评价,学生被动接受的区别是,教师成了引导者,学生需要自己认知学习过程的变化,掌握自身所吸收成果的好坏,教师适当采取策略加以改进,让学生在得到激励和鼓舞的前提下,发现对其学习行为的真实评价。

总之,面对农村“双减”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提出应从课堂环境、教学进度、教学行为三个维度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从学科发展、生活数学、人文关怀、课堂生成四个维度增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三个维度丰富教学实施策略,以实现农村“双减”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双减农村数学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赞农村“五老”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