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路径研究

2022-03-17影,李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培育法治法律

于 影,李 奇

(长春工业大学, 长春 130012)

习近平同志在2019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从战略上讲事关我国法治建设的成败,责任重大,义不容辞承担着艰巨的使命[2]。法治思维内涵丰富,应用领域广泛,关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合不合法”的认知层面的判断,大到上升国家层面的重大事件的处理。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在于帮助他们在人生中,培养好法律素养,当自己的行为与法律的精神相违背时,能够依法行事[3]。当前,部分大学生忽视了法学的重要性,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投入时间少,采取敷衍的态度,出现一些违法现象十分可笑,令人惋惜[4]。重视法治思维的培育,将法治作为一条管理的主线贯穿高校建设的方方面面,形成良好高校法治氛围,使学生体会到法治优势的理念。因此,高校必须营造法治氛围,树立法治理念;规划顶层结构,优化培育方案;夯实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模式试图帮助大学生从认可、习得到运用法治思维,“以点带面”,提升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5]。

一、高校大学生法治思维存在的问题

(一) 社会环境使然,培育理念落后

我国受传统的影响,“权利至上”的惯性思维在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自古文化中有“重德轻法”的教育观念,致使投入不平衡,无形之中影响着社会中生活的人[6]。反观当下,网络中不时报道出的大大小小的违法案件,虽然国家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上是坚定的,但这是一个过程,个别地方的个别拥有权利的人,并没有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存在“钱治”“权治”“人治”等现象,社会中可以隐隐约约地感受到无数的关系网,这一切破坏了法治氛围的建设,阻碍了法治的推进[7]。在高校中教育领域,一些管理者处于权威的上层,学生处于弱势地位,虽然高校的规章制度是完善的,但是这些制度是管理者制定的,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缺少监督,相对主观决策的内容就不好把握了,而这是与法治思维相违背的。一定程度上,这些与法治社会相违背的行为和现象向学生展现了错误的方式,污染了法治教育的育人环境,容易导致学生形成“靠关系”潜意识,而代替“法治”思维,长此以往,由于不良文化环境的渗透作用,潜移默化地阻碍了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另外,高校修订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涉及宪法、法治观念和法律权利、义务,内容设置上虽然有对以往知识的承接,但是在针对性上不够,忽视了法治和德治的区分,而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法治是强调作为公民的权利的,而德治的关键在于义务,前者在于弘扬个体的权利来维护社会的公平,而后者是通过赋予义务而达到统一目标的。两者在本质上不可兼得,法治是具体的,法治思维同样是具体的,是建立在具体的证据规则和具体程序上的,由抽象到具体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看出,法治思维的培养,离开具体法律规范和案例是不行的。当前,高校教材中大多涉及抽象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大多教师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专业老师去讲授,专业背景上比较单薄,素养缺少系统性的培养,流于形式,没有涉及具体的权利义务,这对法治思维的培育来讲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二) 教学内容单一,科学依据不足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发展迅猛,时空限制被突破,网络虚拟性导致大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上当受骗、被诱骗、被胁迫,当受到这些破坏的时候,不知道用法律的手段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甚至是被强迫去做违法的事情而对自己的事情不以为然。细究起来,法治教育部分内容存在数量不足、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矛盾。从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来看,法治教育培育过程被过于压缩,虽然对于非法律专业来说不是专业学生,但是缺乏长期性和系统性。在法律专业课程以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主干课程,而且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有关法律方面的知识篇幅只占这门课程的很少一部分,课程内容只是从整体上向当代大学生去讲述法律权利义务,在宏观上涉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上层建筑,而没有触及大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常见法律相关矛盾,具体章节上,授课教师授课不均衡,对法律方面的讲解,重点放在德育性质的章节上。大学四年,只是在一个学年设置了法律相关的课程,在其余三个年度则是空缺,虽然高校有针对性地在新生入校安排了一定的新生法治教育,在校学生会开设了心理健康辅导小组,以及在就业时提供指导,但这些都浮于表面,为了活动而活动,侧重点在活动,关注活动组织上,和预期效果相差甚远。另外,新时代网络思维法治教育方式落后,在校园平台上,整合资源打造精品课程上不够,而代之的是更多地推荐就业信息、宣传校园文化,效果非常有限。法治教学内容单一,科学依据不足,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的载体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培育效率不高。

(三) 教学模式刻板,师资队伍薄弱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应试教育在我国普及了很多年,已经形成了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文化,这种培育方式在应试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种方式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形成了严重的“知识化”倾向,而不注重知识的实践运用。调查发现,高校部分相关法律方面的老师,还是沿用单一的纯理论授课,成了纯粹的知识搬运工,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学习获得感,随着课程的进行,很少产生共鸣而讨论,因此面对本来具有固定模式的法律知识和规则,大学生习得感不强,很难产生学习乐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大学生需要的法学学习需求与法学背景师资力量的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现有的条件不能满足需求。若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对于教师的个人素质要求是很强的,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专业背景。当然,有些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虽然是大法学背景,但是从教以后没有继续参与继续教育,缺乏系统的法学专业知识体系培训,牵涉到法治思维部分后劲不足,尤其是在对待治国理政和法治建设等大的内容不够生动,脱离现实具体事项,说服力和感染力被大大地削弱。另外,在高校中受到利益的驱使下普遍存在这样的困境,一些如法学教学方面的公共课老师科研经费、职称评定等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那些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老师因具有社会实践价值,相比较社会实践而不愿意代课,导致教学中师资队伍能力薄弱。

二、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路径探析

(一) 营造法治氛围,树立法治理念

大学教育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目标是激发青年人的内在精神。同样,大学法治教育的目标是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明晰法治的重要性,形成法治自觉。马克思曾经说过,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可见,要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水平,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法治文化氛围是形成法治理念的土壤,在步入社会之前,大学是培育法治理念的关键场所,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同时抓紧培育。首先,硬件建设方面大力营造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可以在学校一些主要地点设置醒目的法治宣传标语橱窗,通过校园广播定时为师生普及法律常识,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法律知识等。根据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创新法治文化的培育渠道,将法治的文化基因融入丰富的大学文化之中以加强法治感染力。其次,在软件建设方面,上至高校管理者,下至班级辅导员都要增强法治思维,依照宪法和法律要求,全面参与学校各项事务,形成依法办事、依章行事的局面。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各项权利,畅通学生利益诉求表达,确保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都能彰显法律的效力。例如学生违纪处分问题,对涉及刑事案件等在校内无法解决的冲突时,采用适当的法律手段进行正当的维权。另外,在法治校园建设中,结合宣传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法治微讲坛、法治建设社团活动、法治辩论赛等进行法治文化建设,通过不断地渗透于学生的内心,以达到按照文化所固有的属性行事的目的。在学生中消除“以权代法”“以情代法”“以钱代法”的念头,逐步实现学校各项主要事务法律化、程序化,营造“法律之内完全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的法治文化氛围。

(二) 规划顶层结构,优化培育方案

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高校法治教育管理者和教学者应该统一认识,上下齐心共抓共管,从战略角度宏观上构建整体规划,入手顶层设计,并针对新时代社会环境的特征,结合大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从体系建设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措施,保驾护航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构建。首先,保障课程的内容和课时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基础上,拓展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内容,适当增加课时数。具体落实上,一方面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相关的贴近社会生活相关专业法律课程供选修,确保培养的连贯性;另一方面,可通过邀请社会上具有丰富经验的法律行业从事者以讲座的形式集中讲座,引进法律专业的专职教师提升学校教学队伍素质,为法治教育课程提质增效。其次,在体系设计上,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包含三个主要环节,概括起来既是法律认知、法律实践以及法律认同。利用大学生身边的生活实践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党团员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为切入点,留意关注身边的权利点,开展广泛的法律实践,通过实践加强法治思维。在条件上,高校做好经费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筹划,课堂上下,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课堂中丰富案例教学,课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参加社区法律志愿服务活动,把相关的法律实践活动纳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教学计划加强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最后,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牵涉面极为广泛,落脚点是加强应用,不持之以恒是抓不好的,在学生的权利保障方面,高校可在法律方面的教研室设立专门的法律帮扶点,结合自身维权和社会维权,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 夯实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阵地,其首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构建全面系统的法治知识结构,把理论性、思想性、政治性相统一的课程高效地教授给学生,奠定其法治思维的认知基础。高校老师应渗透理念精髓,依照相关政策法律,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既注重法律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也要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模式,上下合力,追求高效课堂。生活中的法律实践是十分具体的,以培育当代大学生法治思维为培养目标,需要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融入法治元素,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身边的问题。正因为法治是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在贯穿教学全过程中,除了围绕“法律至上、合法性、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程序正当”内容主线外,必须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实际,把贴近大学生的身边的典型案例搬到课堂上,在解读案例的相关法律条文的基础上,提炼出其中的法治精神,可以大大提高警示和感染的作用。新时代下,教师要大胆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以提高授课的效率。例如可以在课堂中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翻转式方法,也可以通过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案例讨论、知识竞赛、分组讨论、微讲堂,把具体的案例融入课堂,一改传统填鸭式的唯理论教学模式,从而拓宽教育渠道,加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及“多样性”,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以社会的角度看待问题。促使大学生从认识到认同阶段法治思维的培养,少不了实践,亦可以通过参观监狱,旁听公开审理案件等,把法治思维外化于日常行为,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语

法治建设是国家现代化治理能力的体现,而这一切离不开人的法治思维的培育,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样未来的希望之所在。新时代,从战略高度全方位地完善目前的教育体系,完成高校培育的使命,要求不光要重视法治思维培育的目标,作为高校法治教学工作者,更应该脚踏实地,深耕教学实践,切实改革与教育发展不适应的内容、方法等,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培育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