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红色基因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

2022-03-17潘惠锦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子爱国爱国主义

潘惠锦

(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随着改革开的深入和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时代,国情、党情有了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各高校及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培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红色基因在青年学子成长中的导向作用。

一、红色基因的内涵

(一) 红色基因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

红色基因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凝练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关键,是伟大祖国复兴的薪火因子,包含着民族和国家得以不断前进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内蕴与鲜明底色。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这是对红色基因的探索与追寻,体现了初心和使命。红色基因储存着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宏大成就的一脉传承,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精神底蕴。

(二) 红色基因是传统与先进文化的结合

从内容上看,红色基因是传统与先进文化的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是红色基因的丰厚底色,它吸收着中华文化中奋斗不息,勇于开拓的精神内核。先进文化是它的时代特性。它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共产主义思想;是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在革命建设时期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屹立于世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是传承信仰精神的高地。红色基因的内涵根植于共产党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文化,其建立与赓续、传承与发展的保障是独具特色的党内制度规范。

(三) “基因”是生物学概念

在生物学领域里,基因是生物最基本的遗传单元,有传承性,它可以将生物本身的特征通过自我复制传承下去,使生物保持本群的独特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也就是本群是本群而不是他群的独特性体征,同时它会根据环境的不同进行进化,以适应更加复杂的外界环境。红色是热烈深沉的颜色,它赋予中国共产党强烈的色彩意蕴。个性强烈,革命坚决,欣欣向荣。因此,红色与基因组合在一起,代表了一种力量的传承。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力量就像气场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时刻影响着大家的思想和行为。

二、红色基因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一) 增强高校大学生的爱国和爱党情怀

红色基因是深入理解党史的关键。近代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导致了中华的防御线被西方国家用先进武器撬开,进入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从此中国人民生活在了三重大山的压迫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国人民迫切地希望独立解放和平的日子来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为人民谋幸福当成自己的目标,把复兴中华当成自己的使命。就是因为这样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从推翻三座大山,到解放全中国,再到建设新国家,都拥有着一种信念。现在共产党正带领着人民向更幸福的未来迈进。红色基因源于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理解党史的关键。红色基因的讲座及实践对高校学子理解党史,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意义重大。在红色基因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让青年学子了解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怀,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提升青年学子的爱国、爱党情怀,从而拥有更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 符合高校立德育人的目标

国家存续需要优秀的后继者。大学生作为继承者,对于国家延续和文化的传承意义非凡。未来国家的领先就靠谁的人才多、谁的科技强,而这些的实现就依赖于能力强、知识广、能将祖国放在心中的莘莘学子。红色基因源自于革命精神的传承,一方面,红色基因包含着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广大群众积极斗争、精诚团结的革命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影响着大学生的在当今时代的价值选择;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融于红色基因中。中国梦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结合发展的产物,广大学子要好好把握、深刻理解,将其与个人梦相结合。红色基因文化渗透爱国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接受者是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文化,开展党史国史教育;强化理论与实践渗透,提高青年学子爱国热情,从而达到为实现中国复兴大业而读书的真正目标,这是当务之急。

三、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红色基因文化传承缺乏创新

高校教师虽然已经重视在教学中融入红色基因文化,但红色基因传承在爱国主义教育仍存在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的现象。教育工作中的传授方式比较呆板,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的爱国主义教育难以达到激发青年学子对于红色文化热爱的效果,无法实现高校的传承红色基因的目标。

(二) 大学红色基因教育针对性不足

红色基因文化融入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不足。教师对青年学子的个性了解不够,生活习惯把握不足。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将红色基因文化与青年学子的生活现实结合起来,没有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教育。因此,在宣传时难以唤起他们的共鸣。

四、红色基因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 在理论课教学中融入红色基因

大学要在爱国主义理论课程中融入红色基因文化,教师要通过对课程内容的重新审视、授课方法的创新研究以及不同形式的活动的举办等,提高青年学子对国史党史的兴趣,增强热血青年对红色基因文化的了解,掀起主动探索红色基因文化的潮流。

(二) 开发运用各地红色资源

1.多途径参与红色旅游。2021年有幸参加了四川成都的实践教学。这次实践教学是教育部举办,四川大学承办的。会议的主题是传承长征精神,弘扬抗震信念。会务组通过讲授与参观相结合的方法,带领大家参观了抗震纪念馆、江姐纪念馆等地区,受益颇多。在今后的教学中,讲解起来会更有感触。同样如果能带领青年学生参观这些红色文化基地。如重走长征路等,带领青年学生走进红色纪念地,感受烈士的情怀,追寻他们的足迹。那么对于好奇心巨大的学生来说,既满足了他们走出校园憧憬,又激发了他们爱国主义情怀,在参观中接受红色精神、红色文化的感染和教育,使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2.鼓励大学生依托学科优势,为红色基因弘扬添砖加瓦。大学生要为传承红色文化注入新的思想,创新与传统相结合,要运用自身专业优势,发挥专业学科的本领,激活相关课程的红色基因,将强化课堂知识的学习与大学生项目申报联系起来,把党的红色基因与当前时代发展结合起来。为红色文化传播添砖加瓦,使党的精神焕发出更大的生机活力。同时,运用红色旅游赛道的优势,准确对接大学生各项比赛,寻找爱国教育中红色基因的落脚点。

(三) 开发运用网络红色资源

大学要积极搭建网络学习平台,用新的方式做学生思想的领路人。现代大学生是信息化时代成长起来的弄潮儿。多媒体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大学校园需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形成红色基因传承方式。例如寻找社会热点,进行线上讨论。例如爱国故事竞赛,红色旅游路线推荐等。利用红色古迹激起爱国情怀。再比如观看新时期涌现出的伟大英雄人物,之后进行观后感的总结评比。这些活动对于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养成,爱国主义情怀的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 加强文化环境建设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不同的环境对人性格的塑造会有着不同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推动爱国主义在人群中的延伸。所以校园对青年思想的塑造拥有重要的意义。要积极利用展板和电子屏幕等宣传设施,开展学四史活动。举办中华文化传承服装大赛,古典曲目大赛,长征知识,党史知识大赛等,将四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结合,营造党史学习的环境氛围。

(五) 适时积极引导,提高学生辨识力

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将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在电脑普及的今天,大学生被网络上发布的各种信息吸引,他们不懂得甄别,容易人云亦云、辨识不清。由于他们成长环境的不同,获取资源渠道的丰富,他们有着更鲜明的个性,更激烈的思想碰撞,他们的思想观念更需要合理引导。教师要把握这些情况。授课时立足社会,在明理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的辨识力,让大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想法。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着手,教授他们看问题的方式方法,筑牢思想阵地。

2.营造主动学习氛围,将爱国主义融入生活。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利用好网上学习软件,紧跟国家政策,追踪民族热点。学校居家学习不放松。进行爱国主义知识学习签到比赛活动,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青年学子对学校活动要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提高对国家使命与责任的担当意识。

3.将爱国主义情怀转化为爱国主义行动,外化于行。爱国精神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中去。面对危机事件积极引导,紧抓契机开展爱国行动教育。鼓励学生要善于思辨,认清形式。通过正确行为来表达意愿。比如在重大赛事中参与志愿服务,不参与鼓动性游行;党员同学和学生干部参与政策性宣传,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任课教师多渠道提升自身素养,将爱国主义丰富内涵与学生喜闻乐见形式相结合,加大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大学生的未来很精彩,他们处在中国梦即将实现的征途中,是追梦人,是实践者。中国必将在他们手中焕发出更大的辉煌。因此要在他们身上厚植家国情怀。作为大学教师,第一要引导大学生把国家梦、民族梦融入个人梦,使他们将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理念根植于心,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同时,要有强国之志。学习先烈为国付出的强烈情怀,将为祖国奉献放在心中,将个人放在社会中去锻炼。贯彻落实开展四史教育精神,锤炼青年爱国爱党,为复兴中华读书的意愿。要将青年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青年在工作中用高尚的情操引领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用自己的知识实现自己的爱国志愿,做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学子爱国爱国主义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杏林组曲·学子赋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
关爱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
爱国主义教育
多种形式助学数千学子受益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