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前教师教育的实践路径

2022-03-17茹荣芳任如意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师范生专业课程价值观

茹荣芳,任如意,徐 丽,李 萌,白 敏

(1.石家庄学院 ;2.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31;3.秦皇岛市新世纪高中,河北 秦皇岛 066004)

自《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颁布以来,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问题研究就一直备受重视。2020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建设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整合作用,共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性目标,发挥育人功能[1]。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前教师教育的实践研究,反映了新时代社会对学前教师教育发展变革的现实诉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前教师教育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而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过程中所构建的目标、取向、规范以及准则的价值总体。它不仅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同时也体现着当代中国精神的内涵,丰富了各大高校课程思政的理论内容。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上来讲,学前教师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言传身教,规范自己的行为,建立与社会主流相一致的价值观。这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是相一致的。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前教师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师范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前教师教育的内涵,应把握三个向度。一是应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前教师教育的总目标。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应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即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这既是教育工作的目的,也是学前教师教育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目标。二是应明确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前教师教育的主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例如学前专业课程可以与敬业、奋斗精神等联系起来。各大高校理应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专业课程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融入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三是应明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点。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贯穿于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专业课程当中,寓价值观引导于专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之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前教师教育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前教师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这一过程离不开教育者正确有效的引导与培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遵循学前教师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创设一条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是纯粹地在现有教师培育过程中植入新的成分,而是基于学前教师教育的培育体系,探寻在课程教学育人、实践活动育人、环境文化育人和组织管理育人的有效路径。

(一)课程教学育人路径:建构知识点连接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前教师教育,要充分挖掘、梳理各门课程中所涉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分,运用这些课程所承载的教育功能,将学前专业教育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学校课程中的专业知识体系是以知识点的形式进行构建的,因此,课程教学育人的核心要义,就是要求教育者在知识点和教学之间建构一个必要的连接,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的有机统一。

首先,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在专业课程的组织教学中全面推进实施,构建一个覆盖全面、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充分调动各门课程蕴含的理论传统、价值理念和知识资源,巧妙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其次,要考虑课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前教师教育的难易程度。我们可以将课程由易到难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学前专业课程这三大类。其中,综合素养课程又包括通识类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与实践类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除了提升师范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综合素养外,又能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与公民道德素养,体现着较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例如“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要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重点向学生讲解在革命斗争和制度变迁中优秀传统文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帮助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和价值观,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内心深处坚定制度自信。习近平曾指出,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2]。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历史思维与创新思维;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启发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结合相关专业课程知识,恰当运用道德两难和价值辨析等方法,帮助学生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学前专业课程中可通过学科发展、中国成就、传统文化、国际比较、人物故事、典型案例、以史为鉴、人生阅历等内容,让师范生自觉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旨在提升师范生的专业伦理与综合素养,让师范生在专业成长中感受到认同感和荣誉感。这一过程中,既要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又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的引领。通过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依托之一,专业课程教学应将专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更自然地接受,在建构知识点和育人点之间的连接时,就应当把它们作为育人的目标。

(二)实践活动育人路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个复杂的思想认识过程,一般要先经过实践的感知、理论的认知和思想的升华,最后上升为情感的认同[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落地生根,走向学习、生活、工作实践,由理论话语形态转换为实践形态,进而用实践来固化核心价值观[4]。我们鼓励师范生积极参与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研项目构思、设计与实施,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不断增进社会责任感,发展和改善自身的研究能力、自我研究能力、学科研究能力等实践智慧。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研究活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既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综合能力,又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文体艺术活动、节日纪念活动、专题讲座、社会调研、参观考察、志愿服务等都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形式。要鼓励师范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完成专业实践活动,既要注重正式群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约束功能与宣传作用,也要重视学大学生社团等非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和多样性,使二者形成实践活动的强大合力,协同培育,优势互补,共同创新,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行动认同。各大高校也应以实践教育为切入点,让师范生在服务社会中增强核心价值观认同,在产学研结合、假期调研与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环境文化育人路径:融合文化育人资源

文化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教育资源,会对人的发展产生全方位影响,主要体现在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等领域。传统文化世界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哲学、语言、制度等既构成一种总的文化精神,也构成一种文化价值体系[5]。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继承、创新性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能够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民间精神动力,又能够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及文化根基。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本身就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

基于社会信息的多元化与师范生个体认知的差异,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育人的环境景观。各大高校可以在教学楼宇、师生活动中心、文化交流场所、校内广场等地点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营造一个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氛围。与这种文化氛围相对应的是,凸显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书画比赛、讲故事比赛、钢琴弹唱比赛、手工作品展示、设计创作绘本图书、幼儿游戏指导校园公开课等,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极大地推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成长及对幼儿园工作的认知与兴趣。在学校层面,参观校史馆、开展校史文化主题演讲、进行校史文化宣传等都可以成为推进校史文化教育的主要活动内容。

此外,我们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微课、微信、微书”的思想政治育人平台,依托新媒体平台,以“学习强国”为参照,结合古今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社会背景,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网络育人氛围,宣介中国特色社会制度的优势和魅力,让师范生在多维环境中体验制度、体悟制度、体认制度[7]。

(四)组织管理育人路径:体系化推进

首先,系统布局、统筹谋划。教师教育管理者应具备战略性目光,总揽全局,建立一个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专业教研室等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和协同机制,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共同体”。其次,科学指导,精细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嵌到课程教学的各个层面,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设置与内容设计、教学大纲审订与核准、教材规划与选用等都要严格遵循。第三,秉承全员参与理念,即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育人过程,包括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专业教师、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优秀校友、校外行业知名园长、专家、一线教师等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育人环境创设。第四,管理者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教学教研室为单元,发动教学名师、骨干教师进行专业教研,发挥党员教师的带头作用,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专业课程教师与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参与研讨,构建一批具有示范性的优秀公开课程,归纳总结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学大纲、教学案例等。要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研究,建立基本教学规范,编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指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学前教师教育,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统筹学前教育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环境文化和组织管理等实践路径,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师德优秀、知识渊博、专业能力强的学前教师。

猜你喜欢

师范生专业课程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