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心肠”一词该作何解?
——走近“二梁”的世界

2022-03-17李怡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梁任公韵文热心肠

李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作者是梁实秋先生。他通过记述梁任公(梁启超)的一次演讲,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赞美之情。敬仰、赞美老师的什么呢?文章的结尾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可见,文章集中赞美的,就是梁启超先生的“有学问,有文采”和“有热心肠”。这一段可以说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只是细心的读者读来或许会有疑惑:“有学问”“有文采”好理解,在文章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但是,“有热心肠”该作何解呢?

若绕开这个关键点,对文章的阅读难免会流于浅表;而要想解开这个谜,探究“热心肠”的内涵,就得认真研读这篇文章,走进梁启超和梁实秋两位先生的心灵世界。

关于梁任公,文章注解有如下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百度词条的介绍文字为:

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师从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仍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提倡“诗界革命”,批判了那种在诗中搬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曾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

可以看出,课文注解及百度词条中的介绍都是从两个方面介绍梁任公先生,一是政治方面,二是学术方面。梁启超到清华学校做题为《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演讲是在1922 年,彼时梁任公49 岁。在历经一次次政治浮沉后他已鲜少涉及政治,用梁实秋先生的话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所以文章只是简略提及梁任公是“戊戌变法的主角”“云南起义的策划者”,而突出强调他的学术威望和影响,“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所以,记述这次演讲,似乎也与政治无大关联,侧重点亦在学术。

如此说来,我们就该主要从“专心学术”的角度来理解任公的“热心肠”了。关于“热心肠”,较为一般的解释是待人热情、做事积极的性情。但以此来评价、概括梁任公,无疑是不够恰当的。梁任公当时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主要谈韵文中六种表现情感的方法。至于演讲的目的,他自己说,是“希望诸君把我所讲的做基础,拿来和西洋文学比较,看看我们的情感,比人家谁丰富?谁寒俭?……我们文学家表示情感的方法,缺乏的是哪几种?先要知道自己民族的短处,去补救它,才配说发挥民族的长处”。如此看来,无论是演讲的题目,还是演讲的目的,都的确是具有浓郁学术味的。但是,仅从学术角度来解读梁任公的“热心肠”,总让人觉得既狭隘又隔膜。梁任公的演讲内容洋洋洒洒,从三百篇、楚辞起头,延至乐府歌谣、古近体诗、填词曲本乃至骈体文,演讲的标题将其概括为“中国韵文”。“中国韵文”延绵千年,可讲的方方面面非常多,梁任公为何选择了最为丰富、敏感的“情感”来谈?可见在研究学术时,任公并未舍弃家国、民族的意识和情怀。而梁实秋的这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行文极为简练,对梁任公的演讲内容只撷取了三个例子,分别是古乐府诗里头的《箜篌引》、清代孔尚任的著名剧作《桃花扇》,还有诗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如此取例,更是大有深意在其中。我们且对此三例都做一点诠释解读。

《箜篌引》的引文十分简短,仅有16个字: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公无渡河。”一切都表明,不能渡,不该渡。渡河就意味着死亡。所有的人,包括渡河者自己,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先生在朗诵这首短短十六个字的《箜篌引》时,为何会涕泪横流,只是因为看到了一个疯狂到坠河而死的男子吗?还是由他联想到了另外一个人——谭嗣同?谭嗣同慷慨赴死时的决绝与这个男子何其相似!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有几次机会可以逃离。第一次,他就选择了拒绝,并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第二次,也就是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苦劝他东渡,谭君又不听。再三强之,谭君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最后蒙难。就义之日,观者万人,谭君慷慨神气不少变,从容就义。谭嗣同与《箜篌引》中的“公”何其相似。任公先生之所以选择这首诗作为例子,既是想到了谭嗣同,也是想到了他自己。他们都如那位白发狂夫般坚持自我理想,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仍执意为之,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颇有“飞蛾扑火”般决不后退、决不后悔的气概,这也是他的演讲精彩感人的根本所在。梁启超的至情、至性,他的“热心肠”,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桃花扇》的男女主人公是侯方域、李香君。戏剧家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李二人的爱情为明线,以家国、时局的变化动荡为暗线。南明小王朝的灭亡,标志着明朝的彻底结束。剧作的结局是一个道士对男女主人公说:“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它不断吗?”于是两人双双循道出家。崇祯于1644 年亡国自经,距任公演讲时已是近300 年,先生读此却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是什么触动了先生内心的伤痛呢?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先生定是由腐败无能的南明王朝联想到了腐朽没落、一再丧权辱国的清王朝。眼看国难接踵而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南明旧事虽已时过境迁,但思昔抚今,先生仍是耿耿于怀。从演讲中的表现,任公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已表露无遗。

梁任公讲到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时,则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可见先生一定也是与这首诗产生了共鸣的。为什么呢?20 世纪20 年代是中国最为动荡混乱的年代,先生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国家的动荡让他涕泗交流,如若战乱能平定、国家能安定,他也定会“张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样是忧国忧民的。

从梁任公先生的哭与笑中,我们可以看出梁任公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通过文中所引三处例证,我们认识了梁启超先生,忧患意识、变革愿望和爱国情怀贯穿于他的一生。语言作为外在形式的表达,源于内心情感的积淀。演讲时先生随作品内容而情不能自已,是源于内心对学术、对生活、对国家的热爱,这是一种真性情,也正是“热心肠”的体现。任公晚年的“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只是转换了一种生存与斗争的方式,他的忧国忧民之心,从来就不曾冷却。

也应该谈一谈梁实秋先生。很多人是因为鲁迅而认识梁实秋的。对于近代文学有着极端态度的人,或许会觉得梁实秋先生是文学革命的“懦夫”。然而,经过岁月的沉淀,我们发现,鲁迅先生更像是文坛中的一杯烈酒,让人激情澎湃;而梁实秋先生更像是一盏清茶,让人唇齿留香。梁实秋曾在《文学的纪律》中说:“文学的力量,不在于开扩,而在于集中;不在于放纵,而在于节制。所谓节制的力量,就是以理性驾驭情感,以理性节制想象。”这体现在他对文章篇幅的控制上,更体现在他对情感的控制、情感的表达上。梁实秋曾在《文学讲话》一文中提到:“文章要深,要远,要高,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他喜用婉转却能说明问题的具体事例来表现思想。他的散文中经常流露出对生活中饮食男女的看法,表面看是在关心生活的细枝末节,实则背后潜藏着他对人生的看法。梁任公在他的演讲《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中举的例子非常多,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却惜墨如金,只选了三个例子而少有铺陈。为何只选这三篇?而且,这三篇韵文的情感指向如此明显,为何梁实秋先生却引而不发,只用“有热心肠”四个字来做含蓄的表达?这无疑和本段中提到的他的文学主张是一致的。梁实秋先生弃绿卡回家终老,临去世前说自己的人生有四大遗憾,其一是陆游的“但悲不见九州同”;其二是亏欠很多人的情意而没有奉还;其三是没有和更多的饱学之士进行深交,而那些人很多都已经作古;其四是还有很多书没有来得及读。这深藏于内心的对朋友、对学术、对国家的热爱,是一种真性情,更是“热心肠”的一种体现。

只有深情的人,才可以走近另一个深情的人,因为他们有一样的“热心肠”。

猜你喜欢

梁任公韵文热心肠
红色的风景(布面油画)
赛牦牛(布面油画)
明清拟话本小说征引韵文的嬗变轨迹
春风是个热心肠
热心肠的老奶奶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梁任公身份的揭示
梁任公身份的揭示
热心肠的小袋鼠
梁任公先生因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