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解构”到“统整”

2022-03-17毕继敏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剪纸艺术统整单元教学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单元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高中美术剪纸艺术单元课程的设计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三个方面阐述高中美术单元教学如何经历从“解构”到“统整”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单元教学;剪纸艺术;统整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11-0060-04

【作者简介】毕继敏,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金山高级中学(江苏苏州,215156)教师,二级教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借助“单元计划教学”,师生共同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自主获取知识建构和知识创生。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笔者结合民间美术的现有资源,尝试探索如何进行高中阶段剪纸艺术的单元教学设计,以期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地。

一、“解构”教材知识,“统整”单元课程

1.“解构”:筛选与拆解课本知识。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美育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从文件要求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素养提升、人格养成以及文化意识的树立都有重要价值。基于此,笔者通读人美版高一美术教材《美术鉴赏》,反复斟酌,从“淳朴之情——民间美术”这一单元中筛选出传统文化中最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剪纸”这一艺术形式作为主题。

确立基本主题后,笔者再次细读教材,发现“淳朴之情——民间美术”这一单元对民间剪纸的阐述较为笼统,只是将剪纸作为民间美术的种类之一穿插在单元结构中,并无系统性的编排,因此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多元化的拆解。依托教材,笔者从单元板块中提炼出“地域性”“剪纸大师”“内容”“形式”“技法”“文化内涵”等关键词,利用这些关键词有创意地使用教材,设计单元学习的主题和进度。

2.“统整”:重组与优化课程内容。

根据上海师范大学王大根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学生需要按照“主题—欣赏—技法—构思—创作—展评”的顺序经历“像艺术家一样创作”的单元学习过程。所以在初步“解构”教材知识之后,教师应当根据单元主题重组课程框架,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地整理知识架构,使课与课之间产生衔接与关联。

经历了从“解构”到“统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后,笔者将单元教学主题确定为“像剪纸大师一样创作”,并构建出相应的课程框架(见图1),其中包含四个子单元:第一子单元为“传统的力量——走進剪纸艺术”,以“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三个学科核心素养为重点对中国传统民间剪纸的不同种类、形式和风格进行整理和编排;第二子单元为“创新与自我——‘剪花娘子’库淑兰”,以剪纸大师库淑兰为主线,从作品解读、技法创新和艺术思想层面培养“图像识读”“文化理解”“美术表现”“创意实践”等学科核心素养;第三子单元为“实践与创作——不一样的‘我’”,吸收、借鉴更多剪纸创新技法,学习大师库淑兰表达真情实感的“我”,提升“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第四子单元为“展示与拓展——民间剪纸的多种可能”,回顾整个单元课程的学习,思考民间剪纸的更多可能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升华。

二、“统整”教学方法,落实核心素养

1.设计“问题串”,铺设教学路径。

美国教育家威金斯提出,基本问题的提出就是为了强调大概念,大概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同时学生也将围绕它们开展学习。因此,单元教学可以运用“基本问题+小问题”的导向模式来衔接教学内容,铺设教学路径,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维。

本单元课程设计涉及一个基本问题和四个小问题。课程的基本问题是“剪纸艺术如何创新求变与探索自我?”这一基本问题依托以下四个小问题来分层解决。

(1)传统民间剪纸的内容、形式、技法是怎样的?不同地域的民间剪纸呈现出哪些风格?(2)剪纸大师库淑兰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艺术特征是怎样的?说说她的剪纸艺术有何创新之处?结合其人生经历,说说她为什么要创新剪纸艺术。(3)除了传统的折、撕、剪技法,有没有更加新颖的剪纸创作方式?你将如何用剪纸的形式来表现自我?(4)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剪纸作品?怎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库淑兰的艺术精神,使民间剪纸进入当代艺术成为可能?

在课程编排中,每一阶段都有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从而搭建起一个连贯而完整的剪纸艺术教学路径。通过各个阶段的学习探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有层次地、“进阶式”地落实到位,强化了对课程核心概念的掌握。

2.设计“人文情境”,学生入境动情。

民间剪纸艺术这一主题虽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对其知之甚少,文化认知上会产生距离感。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有效情境。比如,在教学 “创新与自我——‘剪花娘子’库淑兰”这部分内容时,课前教师可以先在教室的墙面或玻璃上贴上库淑兰创作的“剪花娘子”形象的剪纸作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教学伊始,教师向学生展示库淑兰生前居住的窑洞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库淑兰居住的窑洞中的艺术氛围。此时,教师的话锋一转:“我们生活在江南地区,江南水乡民居多是粉墙黛瓦,与西北地区的窑洞千差万别,今天就让我们从江南水乡民居来到西北窑洞,同学们就是旅行家,与老师共同开启这段冒险之旅。”一方面,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和语言表述设计出“人文情境”,另一方面,学生从“学习者”的身份转化为“旅行家”“参观者”,角色融入能够唤起学生审美和探知的欲望。

3.设计“学习工具”,教师变教为导。

教师可以根据大单元教学目标逆向设计一些“学习工具”,其中包含“学习单”“任务单”“评价表”等,以此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如表1,该学习单是结合剪纸艺术的鉴赏特点,并融入新教材中的美术鉴赏“四步法”而设计的。通过表格的呈现,学生可以明确本节课所需解决的问题,借助教师提供的鉴赏方法,进行自主分析与探究。整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和领略库淑兰剪纸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4.设计“合作小组”,学生自主研究。

教师的教学模式发生转化后,学生的“学”也不再是一味被动地获得知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在面对难度中上的学习任务时,学生可以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学习活动,以此驱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

例如,学生在学习“实践与创作——不一样的‘我’”这部分内容时,可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在完成教师给出的“搜集当下流行的高级剪纸技法”“思考剪纸作品还有哪些更新颖的形式”这两个任务时,组长结合教师给出的“学习单”,按照空间、色彩、材质、元素融合等关注点给小组成员分配任务;成员们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分别得出相关结论;最后组长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小组合作成果。这种合作有助于营造自由的课堂氛围,“活化”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统整”评价机制,渗透核心素养

1.构建“质性”评价任务。

单元学习的内容广、周期长,学习目标复杂多样。因此,评价任务也应是有层次的、动态性的,应尊重被评价个体的差异性,鼓励合作,将评价任务细分到每课时、每个目标推进的过程中,形成“质性”的持续评价。

以本课程为例,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像剪纸大师一样创作”,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应当依据单元学习目标来制定评价任务:第一子单元的目标是了解我国传统民间剪纸,尝试分析不同地域民间剪纸的艺术风格,因此评价任务的实质就是记录小组探究过程,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完成鉴赏报告,以此考量学生的鉴赏水平;第二子单元的目标是借鉴库淑兰表现自我的方式方法设计出剪纸作品草图,因此教师提供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性任务——结合自身特点与爱好,同时融合库淑兰作品中的元素或造型,创作构思一幅自画像草图;第三子单元的目标是动手尝试运用剪纸形式表现自我,要求学生探寻更多具有创新性的剪纸方式,完成剪纸作品,因此该单元任务是有创意地完成剪纸作品,以此反映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第四子单元的目标是展示和延伸,思考民间剪纸的更多可能,因此单元任务是交流反思,梳理延展性问题的讨论结果,撰写学习心得表,最终形成学习档案。在完成这些质性评价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清楚地判断自己的学习质量和进步情况,自然地成为评价的主体,达到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

2.实施“可操作性”评价指标。

对美术课程中的表现性任务,如图像识图或美术表现,还需要量化的评价指标来判断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因此,教师要针对每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使学生明晰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产生深度学习的动力。

参考新课标的评价量规模板,教师为剪纸艺术单元课程开发了具体而又结构分明的评价量表。初拟评价指标,依据每个單元的学习目标,分别设计“‘研究大师’自我评价量表”(第二子单元)、“剪纸作品评价量表”(第三子单元)以及“单元学习评价量表”(第四子单元)。之后再分解出如表2所示的更详细的二级指标,此表围绕单元学习目标划分出5个层次的评价标准,由浅及深,并给出相应的分值参考。由此学生可以知道自己进行深度学习的发展方向,教师也能够依据评价量规公正地进行量化评价。

在高中美术单元教学的探索之路上,教师可以自主“解构”教学内容,将其“统整”为一个大单元学习活动,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完善多元评价机制,使“教、学、评”三位一体,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2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王大根.中小学美术教学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注:本文系第33届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文章,有删改。)

3396501908230

猜你喜欢

剪纸艺术统整单元教学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以课程统整促进学习效能的提升
课程统整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剪纸艺术元素在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