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跨媒介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2022-03-17戴嘉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28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戴嘉裕

【摘要】本文从高考综合改革对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要求出發,通过分析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所需的要素与跨媒介阅读的特性,分析跨媒介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作用,进而从情境的创设、教学资源的选择与组合、教学工具的选择与使用三方面进行探究,旨在为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跨媒介阅读教学实践提供参考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高阶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考从侧重于“考知识”与“解答题目”,向侧重于“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转变。这种改变旨在引导高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一线教师必须打破传统基于考试大纲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生硬灌输与技能的机械重复训练,而忽视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陈旧的教学法,积极探索和开展适应新高考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新课堂”,切实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十八个任务群中的一个,其本身就具有时代性、问题性、复杂性、生成性和趣味性等特征,从内容上看十分适合用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且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智慧课堂等技术为跨媒介阅读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为在跨媒介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提供了工具支撑。

一、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所需要素

解月光对高阶思维的定义进行了归纳,她认为高阶思维是对思维过程的层次或水平的一种表征,指发生在高层次的、复杂的认知过程中的心智活动,体现为学生进行分析、评价、创造等活动的智力与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具体又呈现为问题求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决策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及创新能力。高阶思维能力虽然是内化的,但它却不是天生的,而是可训练、可提升、可测试、可迁移的。虽然高阶思维能力可培养,但由于高阶思维具有抽象、动态、复杂等特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资源的选择与整合、教学工具的使用、支架的搭建进行调整。

二、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跨媒介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跨媒介阅读教学能通过引导学生在纷繁的信息中识别、筛选、整合、创造、表达,提升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决策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及创新能力,这要求一线教师在实施教学时采取一定的策略。

(一)创设兼具真实性、趣味性、复杂性、生成性的教学情境

如何在教学中让思维看得见,突出思维过程的训练,是“新课堂”或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以情境为线索、以任务为载体是让思维显化的有效办法。恰当的情境创设与任务设计能让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事半功倍。在跨媒介阅读教学中应力求让情境与任务真实、具体、有趣,兼具挑战性与生成性,让学生乐学、能学、善学。

1.真实性与趣味性

跨媒介阅读任务群的设立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发达、价值观多元、表达自由丰富的基础上的。因此,它有着其它任务群所难以企及的时代性、真实性与趣味性。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注意情境、任务与学生生活体验的关联,让学生在“沉浸式”的学习中投入时代、投入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

2.复杂性与生成性

任务的设计还应当注意任务难度的合理性及任务成果的生成性。复杂情境的问题能促进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协商等各种活动,运用各种智能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高阶思维的提升。因此,情境任务应具备一定的复杂性,让学生在挑战中调整自我、提升自我。此外,任务的成果预设应当改变从前的“标准答案思维”,应当鼓励学生发挥能动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勇于创造、敢于创新,因为创造才是高阶思维的最高体现。

(二)选择与组合富有时代性、灵活性、情境性的教学资源

跨媒介阅读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从文字到视频,从纸质文档到电子文档,从书籍报刊到网络贴吧,从经典文本到网络热评,所有的文本都可被纳入到跨媒介阅读的教学资源库中。而这对一线教师的阅读视野、创新意识、任务设计能力与情境创设能力提出很高要求。因此,一方面,教师自身应不断开阔阅读视野,提升自身的跨媒介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在面对资源众多的情况下,一线教师应加强团队协作,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筛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跨媒介阅读教学方案。

(三)具有丰富性的教学工具

跨媒介阅读的特性使得它对信息获取工具、交流工具、情境工具和评价工具的要求都更高,而如今先进的技术为其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如,智慧课堂技术中的文档、视频、互联网等功能,为学生在校内即时进行信息检索与筛选提供了可能;班级空间功能为学生进行多媒体表达与交流提供了空间;资源分享功能可帮助教师进行跨媒介阅读引导与资源分享;利用班级评价功能可实现更多元的评价方式。一线教师应紧跟新技术的发展,不仅让新内容进入课堂,也应让有用的新技术丰富课堂。

三、跨媒介阅读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多媒体素养不足,会导致教学效果“打折”

多媒体素养包括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及多媒体信息的获取、筛选、整合与创造。多媒体素养是需要经过训练才能得以提升的。当代学生的多媒体技术使用与学习能力非常强,然而,对多媒体信息的获取、筛选、整合与创造能力均不够强,容易出现由于大量碎片化阅读而导致不加以分辨、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情况。因此,一线教师在正式开展跨媒介阅读教学前应为学生逐步开展基本的逻辑训练,为学生进行更大量的跨媒介阅读奠定思维基础。

(二)教师跨媒介阅读素养不足,易使跨媒介阅读教学陷入形式主义

情境与任务是旨在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跨媒介阅读教学的基础,但语文教学必须在教学中落实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不能“为情境而情境”,使教学丧失了学科的特性。如若教师的跨媒介阅读素养不足,就会容易导致“形式大于内容”,情境创设与学科素养脱节。

(三)评价标准单一会挫败学生的创造欲

跨媒介阅读的教学效果评价应当改变过去的“一元思维”,任务的成果预设应当更开放、更多元。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挥能动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勇于创造、敢于创新。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学生提升高阶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高考评价体系解读[M].现代教育出版社,2021:27.

[2]解月光,袁文铮.在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22):4-9.

责任编辑  陈  洋

1085501705386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能力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搭建智慧“脚手架”,提升“高阶思维力”
促进《中国地理》课程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