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

2022-03-17赵雄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3期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新时代

赵雄

摘要:全球化始于经济全球化,并由经济交融开始,逐渐延伸至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球化。随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积累,逆全球化现象日益凸显。经济全球化实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全球化,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下,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新时代的中国已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受益者成为重要的推动者与贡献者,经济全球化也必将在争论和斗争中曲折向前、顽强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不可逆

随着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及大国间贸易战向科技乃至意识形态领域深入发展,逆全球化的现象日益凸显。特别是曾经积极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在国际关系中以本国优先为目标,为追求自身利益,各种“退群”、结伙、对立手段层出不穷,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曾经快速推进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全球化实质是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全球化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概念,阿特·斯图尔特曾指出,由于许多人在没有明确给出定义的情况下就使用了全球化这一概念,由此造成了对全球化的争论及困惑常常从定义开始。因此不能脱离具体的领域抽象地讨论全球化。全球化作为业已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在现阶段全球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在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也都有显现。全球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全球化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受到全球化总体发展变化的制约。在全球化的各组成部分中,经济全球化是发端与核心,是全球化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到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而且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人们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也会不断扩展。

从西方资本主义学者的主流视角看,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即伴随着地理大发现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突破国家、地区限制向全球拓展。经济全球化在为资本攫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将资本、技术乃至文化、意识形态等向全球输出,既将全球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为输入国和地区带来了诸多动荡与混乱。

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力发展一定历史阶段,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突破单个国家、单一地域的限制而成为全球性的,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也被动或主动地进行调整,突破国家、地域的限制而结成全球性的联系。“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关系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全球范围内所做的自我调整形成的全球化,只是当这种联系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时,就表现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全球化。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和规则制订者,从中获取了无法估量的利益。2001年,中国加入西方主导的世贸组织,在既定规则之内,通过自力更生建立的全球最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产业链加上中国人的勤劳努力,2010年中国GDP首次位居世界第二,并在互联网应用、量子通讯、5G等科技领域取得领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等的推进,中国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通过自身经济发展带动区域与全球经济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的活力。源于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经济全球化,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已日益脱离了最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的全球化,逐渐成为以移动互联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二、客观存在特定政府和利益集团的逆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逆全球化一直是共生共存。早期的反经济全球化事件大多是孤立的,彼此之间缺少直接联络。其反经济全球化的运动形式与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形式也是相对应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通过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殖民与反殖民运动、侵略与反侵略斗争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当时,尽管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已经是客观存在,但在意识上还没有形成全球化或经济全球化这样的概念。反或逆经济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矛盾对立面,既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完善。

從生产力发展客观情况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生产要素要求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世界市场的形成要求生产和消费全球网络的建立,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迅速扩展要求资本跨国界的自由流动和出入。在经济全球化初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在适应生产力发展之时,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力量。他们依靠自身科技、资本、乃至军事力量的强大,通过各种方式对亚非拉等殖民地、半殖民地等国家进行降维打击,将这些地区和国家作为他们的工业品倾销地和原材料来源地,获得巨额经济财富。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内在的矛盾和弊端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激化,并反作用于其自身。1999年11月世界贸易组织贸易部长会议在美国召开期间,美国的劳工和环保组织在西雅图组织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全球化声音传播到全世界,拉开了全世界范围的反全球化运动序幕。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但这些国家的工会等劳工组织最终反而成为反全球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主要源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自由流动和贸易自由、产业转移,使不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人口流向发达国家,低收入水平国家一些价格低廉的产品涌进发达国家,替代当地产品并占有当地相应产品的市场,从而使发达国家一些行业萎缩,劳动人口就业受到冲击,造成收入降低乃至失业人口增多,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水平。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经济全球化运动的发展,逐渐从工会扩展到农民、环保主义者乃至民族主义者,进而通过西方的政治体制影响、反映到其国家政策的选择和制定。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行的选举制度下,政府的产生乃至国家经济政治决策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的选民投票机制基础之上。选民投票给能维护他们自己利益或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的政治家,政治家选前承诺、当选后制订政策来維护确保自己一方执政基础的选民、团体利益。因此执政党派和执政官员的决策往往不是基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或自己国家的公共利益,而是以政党乃至个人利益、当前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至于经常与国际社会甚至自己国家、民众的根本利益相悖。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对此就有深刻剖析,指出在现代西方民主政体的运作机制下,与理性经济人决策行为一样,选民为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投票,政党、政治家和官员也以自身权力、地位、政绩、影响等政治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来选择、确定国家经济政治政策,并不真正重视、也不关心这些政策或决定是否符合国家的公共利益。因此,这种选举体制下的特定政府、官员、利益集团为了自身利益,常常会做出对他们而言是理性必然、对国际社会和他人而言却是难以理解的逆全球化的决策和行为。

三、新时代的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的历史潮流

尽管当今世界逆全球化的现象日甚一日,但这是当代一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困境,为一己之“利”画地为牢爆发出的表象之一。发展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在发展中解决,归根结底是要发展生产力,同时要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与需要。

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社会形态向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发展。当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像当初的资产阶级“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都排挤到后面去”一样,将资本主义排挤到后面去时,经济全球化必将在更高一级社会形态中实现自身的全球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正不断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越来越多的动力,从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参与者转变为重要的贡献者、推动者。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适应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新阶段客观需要的优势日益明显。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伟大胜利更突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虽然当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遭遇寒流,但事物发展总是在曲折中前进,历史潮流并不以个体或个别利益集团一厢情愿的意志为转移。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更要保持战略定力,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自身,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打造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通过自身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的信心和动能,推动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经济全球化虽有曲折,但也必将在曲折中发展。

参考文献:

[1](英)简.阿特.斯图尔特.解析全球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国际事业有限公司)

2291500520211

猜你喜欢

经济全球化新时代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