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理论视角下科技新闻报道中介入资源分析

2022-03-17庞康博庞家乐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中国日报立场新闻记者

庞康博 庞家乐

摘要:本文在科技类新闻报道中运用评价理论,通过分析《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与华为5G技术相关的科技类新闻报道,探究其新闻记者所的介入资源以及他们所使用的介入资源是如何表达人际意义的。除此之外,本文也从国家安全和行业经济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新闻记者是如何使用介入资源表达自己对于华为5G的看法和观点,借此进一步与读者互动。希望本文能够对于科技新闻报道中介入资源的解读有一定的建设意义,从而养成读者的批判性阅读思维。

关键词:人际意义;评价理论;介入资源;科技新闻报道;华为 5G技术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7.025

0引言

1985年,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创立了系统功能语言学,韩礼德认为语言有三大元功能,分别是意识形态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2008年,Martin和White(2008)在韩礼德所创立人际功能模型的基础上,他们的目标在于语言功能从人际功能延展到语义层面,由此,两人提出了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主要是指语言使用者或语篇作者运用评价资源来表达他们在语篇中的态度、情感、观点和立场等方面。迄今为止,评价理论被用于多种类型的书面语篇分析,在书面语篇中,新闻语篇吸引了很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是最受关注的书面语篇。常规来说,新闻报道应该是公正、中立的。但实际上,新闻撰稿人会在撰写新闻报道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情感、观点和看法,借此来与读者互动,但这一举措也影响了读者对于新闻语篇的观点和态度。

5G,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在传输速率和传送容量上都有着比4G更为强大的优势,全球各国都投入了相当的人力和资金进行5G技术的研究,因此,关于5G这一科技技术的报道是科技通信资源最有力的资源。华为在5G技术研发项目上屡获佳绩,华为5G技术在科技通信领域的主导地位已经被社会广泛认同。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媒体对于华为5G这一科技通信资源的报道中的介入资源进行研究分析,并试图探讨在科技新闻图片中,语言的人际意义是如何实现的。

1语料选取与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介入资源在新闻语篇中的实现,探究在科技报道中新闻记者如何利用介入资源来嵌入自己的态度,从而达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对于语料的选择,为了寻求语料数据的科学性,笔者选取了中国唯一面向国际受众的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和美国最大发行量的报纸《纽约时报》。通过在《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官方网站http://www.chinadaily.com.cn和https://www.nytimes.com/上以“华为5G”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笔者仅选取了《中国日报》“technology”特写下和《纽约时报》“tech”特写词下所列举的关于华为5G的科技新闻报道。本研究选取时间跨度为2018年12月1日至2021年5月的新闻报道,本文共选取了40篇符合要求的科技新闻报道。

2《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介入资源分析

介入资源通常是指句子的修饰成分、前导成分和修饰性问句三部分,介入资源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说话者本身的态度、看法。本文将从对话收缩和对话延展两部分来分析科技新闻报道中的介入资源是如何作用的。

2.1对话性收缩

2003年,White曾指出,对话收缩资源通常用于挑战、抵挡或限制话语中出现的替代声音的范围。换句话来说,对话收缩意味着对于关闭对话可选择的空间。对话收缩资源在整个新闻报道中分布广泛。

2.1.1否认

否认是指说话人表明相反的态度和立场,借此切断潜在的可能性。例如在《中国日报》2019年12月17号关于华为5G的科技报道中,该媒体的新闻记者用“That it makes no sense to exert blanket bans on the Chinese tech major”这一例子所使用的语境在于,外界有观点认为华为公司一定是利用与海外客户的合作机会,在其产品组件中做了一些恶意的事情,并将这些产品应用到国外的电信基础设施设备中,故意破坏通信安全。关于这一看法,中国日报记者首先提出了相反的立场,中国日报记者引入“no”这个词,用这个词表明所谓的证据不存在,并說服读者不要接受捏造的证据为真,因为华为一贯公开行事,重视自己的声誉。通过使用否认,记者直接拒绝与站在对立面的人谈判,展示对华为的信心。

2.1.2宣称

在对话收缩中,宣称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宣告是指说话者所发出的声音十分肯定,可以排除和压制其他立场,从而限制对话空间。例如在《纽约时报》2019年1月23号的报道中,该媒体的记者用“But one thing is certain.”这一表达来表达自己看法。首先,《纽约时报》的记者使用主观词“certain”来跟读者进行潜在互动,认为读者可能会产生与说话者相同的想法——即使美国实施的限制政策对华为的权威破坏了一些公司在美国的运营活动,美国公司应该保持乐观,因为他们有独特的竞争力华为未来在芯片和零部件上仍将依赖它们。记者暗示美国供应商的支持是华为在各式各样的产品线。通过此种方式,说话者清楚地表明了他和那些持同样立场的人的立场思想。

2.2对话扩展

White(2003)指出,对话式扩展资源用于与替代方案协商作者/演讲者允许的声音,从而打开对话空间。

2.2.1容纳

容纳资源是一个开放空间,它只以对话扩散形式出现,也是一种可以表明说话者态度的方式。在《纽约时报》2020年3月1号的报道中,该报道运用“which looked like: a sprawling indoor city that took up half of a convention hall.”运用这一表达来扩充自己对话。在该例中,《纽约时报》记者所使用的“look like”这一短语表示给出说话者的预测态度。其原因在于展厅内的展台不会是室内的,它用来给大众提供参观浏览的展位,借此活跃现场气氛。因此,展位更像是一个繁华的城市,《纽约时报》的记者依靠一定的现实场景来制作这个谓词和间接陈述。

2.2.2归属

归属资源将命题与作者声音分离,但归因于外界的声音。在《中国日报》2019年2月28号的报道中,该媒体新闻记者用“Guo Ping, said that the allegations against the company were baseless.”在该例中,“said”这个词被《中国日报》的记者用来解释一个外部的关于设备安全问题的声音。他只是把这些告诉了潜在的读者-华为能够确保其设备得到正确使用-仅仅只是说话者一个人的意见,而且对于这件事可能会有其他不同的观点,因此对话空间是为替代观点而放大。

2.3其他视角下《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介入资源分析

2.3.1从国家经济角度分析《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介入资源

在对话收缩类型资源中,《纽约时报》记者更多地使用对话收缩资源缩小了谈话的空间。他们用对话收缩资源来让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努力在面前塑造糟糕的企业形象读者让人们对华为失去信心,长此以往华为就难以为继了国际市场生意兴隆。《中国日报》记者更多地使用承认资源来源外部声音和承认与自己不同的立场来讨论这个问题,打开对话空间,迎接更多可能性。

作为新闻记者,他们被要求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公正地说服和说服读者,从而影响读者立场和判断。从这方面我们可以推断,当《纽约时报》新闻记者遇到他们与自己不同的立场,他们已经习惯了直接拒绝他们,维护自己的权威。而《中国日报》新闻记者也表示他们不同意那些相反的立场,但以一种间接和委婉的方式,会释放读者接受自己观点的心理负担。

2.3.2从行业经济角度分析《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介入资源

《中国日报》新闻记者试图让读者相信华为科研人员投入时间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始终致力于以低廉的价格向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众所周知,企业不能自给自足。华为也同样需要从其他更先进的公司购买零部件,获得其他知识产权公司和发达国家的支持,这一举措将创造资本流动,促进经济流动。此外,华为5G科技技术以其极快的传输速率和稳定的网络,节省了大量的管理成本并提高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对行业经济是有好处的。《中国日报》新闻记者倾向于表明他们同意那些外部意见。他们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不同立场参与讨论这家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好不好。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扩大了其他替代想法的可能性。它被视为一个迂回的策略,与读者谈判,以实现可靠和值得信赖互动。

而《纽约时报》新闻记者在对事件进行描述时,他们最看重自己的观点。纽约时报新闻报道认为华为已经超过了许多老牌企业爱立信和诺基亚等公司,并且华为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过去十年。那些落后的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纽约时报》新闻报道宣揚此次华为被禁将为其带来契机竞争对手再次茁壮成长,这点燃了微弱的希望,并鼓动更多的参与者抵制华为。因此,在他们的新闻报道中,华为在5G领域的巨大胜利只是对自身的福气,对整个行业来说并不是福音。

3结语

新闻语篇也同样隐藏着人际意义。科技新闻报道可以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与新闻动向。本文分析《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有关华为5G相关的科技新闻报道,通过分析其介入资源,得出,在对话收缩资源中,《中国日报》这一媒体的新闻起着倾向于与读者进行商议,借此来维护华为公司的企业形象,而《纽约时报》这一媒体的新闻记者偏向于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否认资源;在对话扩展资源中,《中国日报》的新闻记者倾听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而《纽约时报》使用更多的容纳资源与自己立场一致的读者进行互动。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1985.

[2]Martin, J. R. & 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3]White, P. R. R.Beyond Modality and Hedging: A Dialogic View of the Language of Intersubjective Stance[Z].Text,2003.

[4]何静,潘慧.科技传播视角下“科技进步活动月”——理论解读与理想传播模式[J].广东科技,2011,(13):27-30.

[5]周一青,潘振岗,翟国伟,等.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标准化展望与关键技术研究[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5,(4):714-724.

作者简介:庞康博(1995-),女,河南周口人,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19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外语教学;庞家乐(1998-),男,河南周口人,徐州医科大学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

3636501908202

猜你喜欢

中国日报立场新闻记者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汉语流行词汇英译问题探究——兼谈《中国日报》网站流行词汇英译问题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