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女性文学语境下的桐城女诗人

2022-03-16叶当前

关键词:闺秀名媛桐城

叶当前

中国女性诗人可以溯源至上古时期。《吕氏春秋·季夏纪第六》“音初”篇以涂山氏之女所作“候人兮猗”歌为南音之始,又以有娀氏二佚女的“燕燕往飞”歌为北音之始。《论语·泰伯》“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一句记载周武王十位贤人中有一位女性,从一个侧面看出古代女性的政治才能。《世说新语·贤媛》篇记叙汉魏晋女性如王昭君、班姬、许允妇、山涛妻韩氏、贾充妻李氏、谢道韫等品德、谋略、气度与文学方面的轶事,可窥古代女性文人充盈的家国情怀与高尚的人文素养。钟嵘《诗品·序》谓:“从李都尉迄班婕妤,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其将班婕妤与李陵放在汉代五言诗史上的同等位置;三品评诗时,上品有“汉婕妤班姬诗”,中品有汉上计秦嘉妻“徐淑诗”,下品有“齐鲍令晖”“齐韩兰英诗”,凸显汉魏晋南北朝女诗人在五言诗史上的地位。《隋书·经籍志》著录妇人《牵氏集》一卷,宋后宫司仪《韩兰英集》四卷等,存女性别集目录,又著录殷淳撰《妇人集》三十卷,《妇人集》二十卷,《妇人集》十一卷,《妇人集钞》二卷,妇人作《杂文》十六卷,曹大家撰《女诫》一卷等总集,从专题结集可见女性文学的自觉意识;《明史·艺文志》则专设“闺秀”目著录女性诗文,突出正史对女性文学的认同。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自序》概括说:“夷考妇女著作,《隋·志》所载,大都亡佚。唐宋二代,如武皇后、鱼玄机、薛涛、花蕊夫人、杨太后、李清照、朱淑真,其集尚存。《明史·艺文志》所著录者,仅30余家,其未著录者,见于王西樵《宫闺氏籍艺文考略》所载甚多。”王西樵即王士禄,据其弟王士禛撰《王考功年谱》载,士禄于顺治、康熙年间编《燃脂集》辑集女性作品,分《序例》《宫闺氏籍艺文考略》《风雅》《赋部》《文部》《说部》《传奇》等类,总计235卷,可见规模之宏大。胡文楷在妻子王秀琴所纂《历代名媛文苑》基础上辑《历代妇女著作考》,得4 000 余人,又附录合刻书目《闺阁女四书集注》等56种,附录女性诗文总集《妇人集三十卷》等138 种,附录女性专题的报刊《女苏报》等18种,成蔚然巨帙。

中国女性诗人以明清时期居多,从地域上看又以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为最盛,胡适据单士厘《清闺秀艺文略》五卷统计300 年中的女作家有2 300多人,其中江、浙、皖三省占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安徽作为女诗人大省,不乏专书辑录考评,清人吴希庸、方林昌辑《桐山名媛诗钞》,专辑桐城一县闺秀诗作。《桐旧集》卷四十一设“列女”一目,辑录桐城女性诗作。1912—1949 年吴克岐《皖江妇女诗征四卷》(南京图书馆藏)按照府县辑录安徽妇女诗人诗作,以本地女性诗人为主,也有夫籍安徽的外省籍女性,内容包括诗人小传,诗歌征略,圈点及品评,有的还附照片,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光铁夫《安徽名媛诗词征略》初名《安徽才媛纪略》,搜集安徽历代名媛393人的诗词,分县编订,可谓周全。今人傅瑛《明清安徽妇女文学著述辑考》收录617人,附1912—1949年37人,按皖北、皖东、江淮、皖西南、皖南分卷,桐城、歙县人数众多,乃单独成卷,蔚为大观。

方维仪作为桐城女诗人的代表,备受学术界关注。董佳贝《17—18 世纪桐城绅士家族闺秀研究》附录“明清桐城闺秀著述考”,搜集著录方维仪著述的文献多达30条,王士禛、王士禄、钱谦益、朱彝尊、沈德潜、黄虞稷、马其昶、徐世昌等清代名家都评论过方氏诗作。本期刊出李鹏飞《方维仪对〈古诗十九首〉的接受及其美学意义》一文,借鉴汉学家研究中国古诗的方法,发掘方维仪对古诗套语、主题、抒情方式的继承与接受,从文本细读的视角揭示方维仪的诗学路径,可为女性诗歌研究提供参考。桐城女诗人的探讨空间还很大,在此领域作窄而深的挖掘,亦可进一步充实桐城文化与桐城派研究。

猜你喜欢

闺秀名媛桐城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力补石室金匮闺襜之遗亡
——论《历代闺秀词话》的价值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闺秀》
安徽桐城六尺巷
从他选到自选
——论清人清代闺秀诗歌选本的嬗变与价值
如何做一位活在诗里梅边的现代闺秀
名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