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评《红拂记》思想艺术价值论析

2022-03-16伊崇喆

关键词:乐昌眉批李靖

伊崇喆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444)

《红拂记》传奇创作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作者为明代文学家张凤翼。张凤翼一生创作传奇较多,据傅惜华先生《明代传奇全目》[1],确为张凤翼创作并得以流传的有《红拂记》《祝发记》《窃符记》《灌园记》《扊扅记》《虎符记》六种,总题为《阳春六集》。另据《曲品》[2]《古人传奇总目》[3]《传奇汇考标目》[4]等文献,张凤翼另有传奇《平播记》《芦衣记》《玉燕记》三种,均未得以流传。“红拂女”本事最早见于唐代文言小说《虬髯客传》。学界对于《虬髯客传》的原作者和创作年代争议颇多,现无定论。《虬髯客传》主人公是义薄云天的虬髯客,红拂女和李靖处于配角地位,其主要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宣扬李氏的正统地位。张凤翼《红拂记》传奇是第一部由《虬髯客传》改编而成的戏剧作品。在张本《红拂记》传奇中,红拂女和李靖成为剧中主角,并融入了唐人孟棨《本事诗·情感类》[5]中乐昌公主与驸马徐德言之间的爱情故事。此后,凌蒙初根据张凤翼《红拂记》传奇,将红拂女的故事再次改编为《北红拂》。

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李卓吾先生批评〈红拂记〉》,由容与堂于万历年间刊行,半页十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署名李卓吾评点。前有李卓吾序,该序收亦见于《焚书》[6]第四卷182中。该评本有眉批、旁批、出前后批等,在明清戏曲评点本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对于《红拂记》评语是否出自李卓吾先生之手,学术界颇有争议。不少人认为容与堂本出版的一系列标署“李卓吾先生评点”的戏曲小说,都出于叶昼之手;但也有人持肯定态度。本文认为,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应当认可“李卓吾先生批评”的可靠性。

李卓吾祖上世代经商,后因家道中落,经济状况十分窘迫。李卓吾生活的福建泉州,是重要的港口城市。生长环境使得他亲近底层百姓,且自幼受回教影响颇深,孔孟观念较为淡薄。高则诚在创作《琵琶记》时,高举戏曲艺术关乎“风化”的大旗,肯定戏曲的社会价值。而李卓吾则更进一步,他在《童心说》中指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6]第四卷30。进而在《红拂记传奇》序言中说:“孰诏传奇不可以兴,不可以观,不可以群,不可以怨?①本文所引《红拂记》传奇正文、批语等皆出自《李卓吾先生批评〈红拂记〉传奇》,明代容与堂刊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特殊说明的除外。”“兴、观、群、怨”是孔子对诗的社会功用的整体概括。孔子认为,通过读诗,可以抒发意志、引发思绪,可以观察风俗盛衰,可以针砭时弊。甚至通过读诗,可以上事君王,下事父母。李卓吾创造性地提出传奇亦可兴、可观、可群、可怨的思想,将传奇“小道”的社会功能提升到与儒家经典同等地位,充分体现其对通俗文学的重视。李卓吾一生著述颇多,尤其在通俗文学的评点方面有突出成就和影响。

一、李评《红拂记》的思想观念

传奇作为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势必要结合语言、动作等一系列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在一部传奇的创作和搬演过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尤为重要。张凤翼在创作《红拂记》传奇时,塑造了一系列有真情、有侠气的人物形象。李卓吾对人物形象进行评点时,最为崇尚人物自身的“侠义”和“真情”。

(一)崇尚“侠义”

《红拂记》传奇作者张凤翼虽出身于商贾世家,但却学品深厚又酷爱武侠。据张凤翼《处实堂集·与徐侍读公望书》一文中记载,张凤翼“扑自弱冠即有意用世,占毕之暇,每索《阴符》《六韬》《孙》《卫》诸书,究其端绪,且锻炼筋骨,开张胆气,冀一旦为边疆之臣,庶可效用一割。”[7]22在其《斗蟋蟀对》一文中,他自述“张子少慕剑术,喜骑射,尤好读孙吴诸家书。思得知我者俾为封疆之臣,当效御侮之用。”[7]35但现实生活中的张凤翼屡试不第,仕途无望,因此他将人生理想置于文学创作中。与《虬髯客传》不同,张凤翼将《红拂记》传奇的主人公改编为李靖、红拂女。运用大量笔墨描写李靖得李世民重用,南征北伐,远征高丽的英武侠气。作者这样的设计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李卓吾在评点《红拂记》传奇时,对这部传奇作品中的侠气思想十分重视,在“李评本”《红拂记》传奇中,李卓吾多次运用“侠”“豪”“豪杰”“大丈夫”等语肯定《红拂记》传奇中的人物形象,体现了李卓吾自身崇尚侠义的思想。

《红拂记》传奇主要讲述了李靖从不受重用到投奔李世民,最后荣华富贵的故事。李靖作为第一主人公,张凤翼运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其英勇侠气。李卓吾在评点时,也使用了大量笔墨对李靖的形象表示赞赏。

李靖是《红拂记》传奇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在传奇第二出《杖策渡江》:

【瑞鹤仙】(曲)少小推英勇,论雄材大略,韩彭伯仲。干戈正汹涌,奈将星未耀,妖氛犹重,重几回看剑扫秋云,半生如梦。且渡江西去,朱门寄迹,待时而动。(眉批:洁俊)

【缠绵道】(曲)我有屠龙合剑、钓鳌钩、射雕宝弓,又何须弄毛锥角技冰虫。猛可里气冲冲,这鞭梢儿肯随人调弄。(眉批:英雄)

【普天乐】[生](曲)最堪怜是秋江寂寞芙蓉。(眉批:带英雄气)

整个第二出是李靖的自述,李靖开场便喊出豪言壮语,以韩、彭自比。一个威武雄壮,全身披挂的神伟汉子跃然纸上,李卓吾在评点中连用“洁俊”“英雄”“带英雄气”三个词语表达了自己对李靖浑身侠气的钟爱。

第四出《天开良佐》:

【西地锦】[作拜科](白)倘三问不对,亦何神之有灵,我便当时斩大王头,焚其庙。(眉批:英雄)

【前腔】[卜卦科](白)大王,我李靖若果有天子之分,乞明赐一卦。呀,如何卦不好。我既无天子之分,终不然天生李靖何用?只得再求一卦,择一贤主辅之,立功如何?(眉批:伟男子)

【前腔】(白)方才朦胧睡着,分明是大王叮嘱我一番。言语中间,虽有难解处,且待将来,必有应验。(眉批:英雄,若是村措大定,当细细猜度。如何金卯,如何弓长矣)

此处写李靖渡江投效杨素半路,恰好走进西岳大王神庙,西岳大王奉玉帝敕命点拨李靖。李靖进庙后便想卜卦,欲问西岳大王三个问题,若回答不对,即便是神灵,李靖也要斩下他的头颅。而后李靖劳累睡着,梦中遇西岳大王点化,西岳大王道李靖无天子之命,却是将佐良才,指点他去寻“金卯”“弓长”和“红丝”。惊醒的李靖虽不知梦中谶语何意,却毅然决定听从西岳大王,向西寻找前途。李卓吾此处又连用“英雄”“伟男子”形容李靖。

李靖投效太原李家,在李世民帐下听用,官拜行台兵部尚书后,奉旨东征高丽时,作者进一步描绘李靖的智勇双全和浑身侠气,如第二十七《奉征高丽》一出:

【前腔】[生领众军士上](曲)二卵弃干城,救张苍幸藉王陵,自夸才略谁应并。看奇谋六出,战功百胜,还须万里专征。(旁批:伟)(白)我答曰,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三军之士,止知其胜,莫知其所以胜。非变而能通,何以至此?(眉批:通得通得)

此处写李靖与主上讨论东征高丽的谋略,主上“大悦称善”,李靖又请命领兵出战。李卓吾评点此出时,使用“伟”和“通得”两个词语,表达了自己对《红拂记》传奇中李靖侠肝义胆、有勇有谋的肯定。

除李靖外,红拂作为《红拂记》传奇中另一主要主人公,李卓吾亦对其形象进行了大篇幅点评。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李卓吾不仅注意到了传奇中的这样一个女子,并且在第一出《传奇大意》中评点说“妓字不可以目红拂”,充分肯定了红拂女追求爱情且敢于私奔的豪爽行为。红拂的名字就体现了她的侠士精神,“红拂”意为“欲待拂除烟雾,拭却尘埃,打灭蜉蝣”。红拂“情耽书史,性好谈兵”。李卓吾第二次对红拂女的形象进行点评出现在第十出《侠女私奔》中。在本出总评中,李卓吾只用了一个“奇”字,就完全表达了自己对红拂形象的肯定。在第十二《同调相怜》一出中,虬髯客看红拂梳头,李靖大怒。在即将发生冲突时,红拂向李靖“摇手科”,李公在此评点说红拂“具眼”。此处是说红拂慧眼识英雄,看虬髯客气象不凡,日后必当成为李靖一大助力,因此暗示李靖不要与虬髯客发生冲突。这说明红拂不仅眼光独到,甚至在识人方面要比李靖这个伟男子更胜一筹。再看第十八出《掷家图国》中,李靖欲离家投效李家,以图前路,红拂鼓励他说:

【玉交枝】(曲)他擒月兔中谋已就,怕从龙下心难死。又未知他改图甚的,这期间也随他意儿。(眉批:此妇人亦通)

在第二十二《教壻觅封》一出中,当李靖不忍抛下红拂只身寻找前途时,红拂劝他说:

【桂香枝】(曲)你看四方鼎沸,群雄蜂起。若还不出展经纶,恐怕你置身无地。况有张兄呵,把家财赠伊,资深有具。何须萦系,漫迟疑,试看龙虎纷争日,岂是鸳鸯稳睡时。(旁批:侠女)[旦](白)官人岂不闻不疑何卜,行李已备完了,我今日就送你登程。(夹批:是)

红拂作为一介女流,在丈夫立志图国时,不仅没有哭哭啼啼,做小女儿姿态。反而鼓励丈夫并为丈夫整理好行装送丈夫上路,李卓吾说红拂“通达”,是“侠女”,一个“是”字包含了李卓吾对红拂形象的全部评价。如此,一个侠肝义胆,大仁大义的“伟”女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和观众面前。

在第二十六出《奇逢旧侣》中,当红拂看到徐德言沉浸在儿女情长却不想建功立业时,红拂说道:

【桂香枝】[旦](白)你徐官人才貌两全,况声名素着,档次立功之秋,若不出去图些事业,可不枉了这般人品。(旁批:好个聪慧妇人,停当停当)

【三学士】[旦](曲)看你才华真出众,更兼眉宇丰隆。若还不展鲲鹏翅,可不负了生平锦绣胸。(旁批:一妹毕竟是个奇人,不唯成就自己丈夫,并徐姨父,也成就了他)

红拂的侠义精神不仅成就了丈夫李靖,还成就了驸马徐德言。

在《红拂记》传奇序言中,李卓吾先生说“红拂智眼无双”。在传奇故事中,红拂为爱私奔,支持丈夫建功立业,成就好友丈夫徐德言,最后被封为卫国夫人。在第一出《传奇大意》中,李卓吾说“妓自不可以目红拂”,经过以上论述,红拂当然不可能只是俗人眼中的“妓”,而是一个聪明机智,大仁大义的奇女子。

除李靖和红拂外,《红拂记》传奇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仗义疏财,资助李靖的虬髯客。虬髯客第一次出场是在第十二《同调相怜》一出中,虬髯客的形象一出场便不同:

【哭相思】[外扮虬髯上](白)店主人与我看了(驴)儿,待我歇息一回,起来吃饭。(眉批:气象便不同)

虬髯客与李靖刚刚相见时,两位英雄相互试探,更体现了虬髯客的豪侠本色。依然是在第十二出中,李靖拿出酒肉招待虬髯客,虬髯客却说下酒菜肴不美,要将自己的下酒菜取出:

【前腔】[外](白)我也有些下酒之物,取出来下酒如何?[生](白)甚好甚好。[外取出人头并心肝科](白)此是何人,张兄为何斩取其首?(眉批:奇)[外](曲)这是负心人行短才乔,转眼处把人嘲诮,更烂翻寸舌,易起波涛。果是腹中怀剑,笑里藏刀。对面情难料,十年今始得。肯相饶,断首刳心绝獍枭。(眉批:十年方得,害人多了)

【节节高】[外](白)既如此,李郎可在汾阳桥等我。(旁批:是个直截爽利性子)

二人相见互相试探,虬髯客便从包裹中拿出负心人的人头下酒,是真英雄,真豪杰。二人通过试探后,一见如故。当李靖欲将虬髯客介绍给刘文静,投李世民帐下听用时,虬髯客没有丝毫推辞,而是直接与李靖相约。李卓吾直说他是“爽利性子”,便看出李卓吾对虬髯客形象的肯定。

除以上三位英雄人物之外,越国公杨素在《红拂记》传奇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评点者只看到了杨素刚愎自用、沉迷美色,骄奢淫逸的一面,便批驳杨素的形象。但李卓吾先生在鉴赏时,却看出了与前人不一样的杨素。当杨素发现红拂私奔李靖而去时,杨素没有发怒,而是后悔没有早点将红拂赠与李靖,以此留下李靖为自己效力。李公评点说“不怒红拂去,而惜李靖去,如今那得如此伟人!”杨公完偶后,李公又称赞杨素“真善人”“真菩萨”“真英雄”,充分体现出李卓吾对杨素这个仁义侠士形象的极高评价。

李卓吾对“侠士”气质的推崇,并不只限于他对戏曲作品的评点上。“侠士”思想是他的文学创作理论,更是他的人生信条。关于他的“侠士”情结,卓吾先生在其评点《昆仑奴》时已经有了十分明确的论述:“侠士之所以贵者,才智兼资,不难于死事,而在于成事也。使死而可以成事,则死真无难矣;使死而不足以成事,则亦岂肯以轻死哉!贯高之必出张王,审出张王而后绝吭以死者是也。若昆仑奴既能成主之事,又能完主之身,则奴愿毕矣,纵死亦有何难?”[6]第四卷180

(二)崇尚“真情”

李卓吾在评点《红拂记》传奇时,除对其中几个人物形象身上所蕴含的“侠士”精神表示了肯定,还对几个主要人物间大胆追求爱情的精神表示了极大的赞扬。《红拂记》传奇中的爱情主要发生在红拂和李靖、乐昌公主和徐德言之间。

红拂与李靖之间的爱情。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性毫无爱情可言。红拂出身杨府歌妓,地位极其低下,在越公府第一次见到器宇轩昂、谈吐大方的李靖,便被李靖的气质所吸引,不觉“神魂飞动”。在夜黑风高之时,红拂乔装打扮,骗过层层守卫,上门找李靖私奔去了。在古代,女性尚且连婚恋自主的权利都没有,更何况是私奔。而在《红拂记》传奇中,身为奴籍的红拂私奔而去,李卓吾作为评点者,不仅没有唾弃红拂这种“淫奔”的行为,反而肯定了红拂大胆追求爱情的精神。在第十出《侠女私奔》中,红拂说:

【前腔】[旦](曲)怜君状貌多奇异,愿托终身效唱随。(旁批:奇,这是千古来第一个嫁法)(眉批:即此一事便是图王定伯手段,岂可以淫奔目之)

李卓吾之前的评点者们大力批驳红拂“私奔”的做法,将红拂视作“淫妇”,李卓吾先生不仅没有反对红拂夜奔的行为,反而在《红拂记》传奇中称赞红拂“可师、可法、可羡”,对红拂夜奔寻求真爱的精神给予高度赞扬。

除红拂女和李靖两人的爱情故事外,《红拂记》传奇中还描写了一对夫妻之间可歌可泣的爱情,即亡陈公主乐昌与丈夫徐德言间的爱情。

乐昌本是前陈公主,陈亡后没入奴籍,成为越国公府上的歌妓。二人在分离之际将镜子一分为二,各执一半,并发誓流落民间后,凭此镜相认。在第十七出《物色陈姻》中,越国公杨素闲来无事,便叫来乐昌闲谈,听乐昌说起她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后,杨素便答应帮助乐昌寻找丈夫徐德言,乐昌唱道:

【降黄龙】[占](曲)奴闻破镜重圆难照,落花不上枝。那些个破镜重圆,落花再发。(眉批:酸鼻)

乐昌自知流落后与丈夫相逢的希望十分渺茫,但还是将残镜珍藏,期望有朝一日能与丈夫重逢。这里李卓吾评点到“鼻酸”,一场爱别离,难再见的爱情故事感动了李卓吾,也感动了读者和观众。当杨素差人将徐德言寻来,夫妻相遇之时,场景极其感人,在第二十《杨公完偶》一出中:

【啭林莺】[外](曲)看他垂垂偷堕泪两行,使人蓦地心伤。他经年寂寞芙蓉帐,分明我拆散鸾凤。把他青春虚旷,埋没了画眉张敞。漫思量,忍见这低头辗转回肠.(眉批: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旁批:真圣人,真菩萨!)

【前腔】[小生背科](曲)听他言词多慷慨,想他不甚堤防。只是槛猿笼鸟难亲傍。料别来消减容光,愁心劳攮,怕眼下风波翻掌。(夹批:光景真,情怀真!)

【啄木鹂】[占颂诗](白)今日何迁次,新官与旧官。笑啼俱不敢,方信做人难。(夹批:可怜可爱,道尽真情,妙绝!)

乐昌与丈夫徐德言因国破家亡而失散,因杨公的大仁而得以团聚。李卓吾将杨素成人之美的大仁称赞为“真善人、真菩萨”,而当乐昌公主明明心中思念丈夫,十分期望与丈夫团聚,但她地位卑贱,在“新官”与“旧官”面前又不敢多言,内心纠结的场面十分酷肖逼真,李公说“道尽真情,妙绝”。此处评点,将乐昌内心对丈夫的“爱”和对杨素的“惧”直接一笔点出,充分体现了李卓吾对这对有情人的认可。

通过李卓吾对红拂和李靖、乐昌与徐德言之间爱情的评点,充分体现了他肯定真爱,肯定人的欲求,支持人们大胆追求爱情的精神,大胆为天下有情人发声。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无权自由选择恋人。但李卓吾却大胆为真爱疾呼,在其《夫妇论》中,李卓吾借用《易》中所言表达自己婚姻自主,崇尚真爱的观点,“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明相照,同类相招。云从龙,风从虎。”[6]第二卷180李贽认为,男女双方之间的真爱是结合的基础,并且主张夫妻双方互敬互爱,重视真情,不分贵贱。除此之外,古代中国社会对妇女的“节烈”十分看重,自汉代便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伦理道德观念。特别是在宋明理学主导文坛之后,这种风气愈演愈烈。丈夫死后女子不事二夫甚至追随而去竟成为一时美谈。而李卓吾却对这样毫无人性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大加斥责,认为“归凤求凰,安可诬也!”在《藏书·司马相如传》中,他大力称赞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之间不掺杂门第、富贵等因素的爱情,当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时,他认为他们二人的爱情值得大喜,而不是为他们感到羞耻。当那些理学的卫道士大声斥责卓文君,责备卓文君私奔的“失身”之举时,李贽大骂卫道士们是“斗宵小人”,鼓励天下有情人“早自抉择”,以“成就大计”。由此可见,李卓吾在进行《红拂记》传奇评点时,对两对有情人彼此之间真情的赞赏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其一以贯之的思想见诛笔端。

(三)反对“道学”

李卓吾大力提倡通俗文学,关注通俗文学的社会功用,并且提出不以孔、孟的观点作为行动准则,因此在传奇戏曲等一系列通俗文学中,李卓吾反对一切道学、酸腐的语言。如第十八出《掷家图国》中,李靖将离开家投效李世民,虬髯客拿出财物资助李靖时:

【园林好】[生](曲)乍相逢欢同故知,许相邀不失故期。深自愧资深无计,空两手造华居,乏执贽效芹私。(旁批:秀才气俗甚)

【江儿水】[生](白)小生受之无名,断然不敢。(旁批:秀才气俗甚)

李靖作为《红拂记》传奇中的侠士形象,当面对好友虬髯客的资助却文绉绉的扭捏起来,一支曲和一句宾白全然不像那个豪放的大英雄,反而像个穷酸秀才言语,故此李卓吾说此两段甚俗,说明李卓吾反对在通俗文学中用文绉绉的语言,而是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合人物形象,贴近底层群众。

由此可见,李卓吾在对《红拂记》传奇一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点时,最看重人物身上所蕴含的“侠士气质”和“真情真爱”,并反对使用酸腐的语言进行创作。为此不仅可以丰富李卓吾先生的戏曲批评理论,对研究李卓吾先生的思想,也大有裨益。

二、李评《红拂记》的艺术观念

除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语言结构在戏曲表演方面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戏曲作品中语言结构设置的讨论由来已久。李卓吾评点《红拂记》传奇时,最看重的是关目的设置和语言、情节是否符合情理的问题。

(一)赞赏“好关目”

“‘关目’之成为常用戏曲术语,大约始于元末明初。视不同的曲论家和不同的使用场合,分别包含细节、情节、情节性。”[8]在李卓吾批评《红拂记》的序言中,他指出“此剧关目极好,曲好,白好,事好”。李卓吾在批评《拜月亭记》时亦言“此剧关目极好,说得好,曲亦好,真元人手笔也。”[6]第一卷167由此可见,李卓吾在批评戏曲作品的语言结构方面,最看重的首先是戏曲的“关目”设置,在《红拂记》传奇中,李卓吾多次对关目进行批评,甚至加以修改。

在第六出《英豪羁旅》一出剧中,李靖风尘仆仆赶到杨素所在之处,欲在越公府附近租住,等待时机进见杨素,此处有一处宾白,李卓吾在评点时认为不妥,并加以删改:

【夜游湖】[生上](曲)匹马长途愁日暮,时未遇自叹驰驱。赵壁山中,隋珠海底,求售可怜无主。[生云](白)若官人往月宫里去,千万带了我去。作成我看看桫椤树与那捣药的兔子。(眉批:可删)

这一出主要描写李靖风尘仆仆,披星戴月投效杨素的英雄气概。但是当李靖与店家对话时,店家将“越公”(即杨素)打诨为“月宫”,欲让李靖带自己去看月宫的桫椤树和捣药的兔子。这样突然的插科打诨显得十分突兀,放在此处非但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使得李靖的英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李卓吾对这句宾白十分不满,主张将此出删去。

第八出《李郎神驰》主要描写李靖在杨府进见杨素时,见红拂对自己的顾盼之意。离开后感叹红拂的美貌,不禁心猿意马起来。作者张凤翼创作这出戏的本意是起到过渡的作用,为下文《红拂夜奔》一出做铺垫,埋下伏笔。李贽也认为这出戏的关目极好,但是李卓吾也同样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认为“有此一出关目极好,若是删去更为奇特。盖此时红拂有心而李郎何自得知,出于不意方大奇”。李卓吾认为虽然这出戏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如果将此出剧删去,使红拂有意而李郎不知,当红拂夜奔私会李靖时,更能带给观众和读者意外之喜,可以使情节更加奇妙,更具趣味性。

在第十二出《同调相怜》一幕剧中,当李靖与虬髯客刚刚相见,相互介绍时:

【一江风】[外背介](曲)意优闲礼度从容,似得闺中教,何缘到草茅,何缘到草茅。(白)你丈夫在何处?[生](白)小生姓李名靖。[外](白)原来是李药师。(夹批:不必知道)[生](白)足下上姓?[外](白)我姓张名仲坚。[生](白)莫非是虬髯公否?(夹批:都少关目)(眉批:李靖虬髯各不相闻姓名更妙)

这幕剧中,李靖与虬髯客互道名姓,双方已然听过对方的大名,李卓吾却认为这样设置十分不妥,认为双方应当互不相闻。这样一来,当双方通过相互试探,一见如故,成为至交的情节才更加真实有味道,使读者和观众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李靖与虬髯客的侠士之气和二人同生共死的真挚友情。

第十四出《乐昌怀伴》讲述红拂私奔李郎去后,乐昌深夜怀伴的情节。在此出总评中,李卓吾指出“此出似少得,实少不得,点缀得冷艳妙绝”,这幕剧看似无用,但是对下文“杨公完偶”以及征高丽等情节都至关重要,在乐昌怀伴时:

【前腔】(白)我知道了,若还他此去,老爷差人追寻,便知老爷不是轻贤重色之人,我的心事就好对他实说了。(夹批:好关目)

乐昌国破家亡后与丈夫离散,心中思念丈夫,想借杨素的势力寻找丈夫。但世人皆知越国公杨素骄奢淫逸,不问国事。因此乐昌欲借红拂夜奔一事,试探杨素是否果如世人所传那样不堪。果不其然,杨素并没有因红拂出走而愤怒,只是因为没有留下李靖这个人才而惋惜。如此,乐昌知晓杨素实是一个惜才、怜才的豪杰善人,这样才能够对杨素坦诚相待,毫不突兀地引出《物色陈姻》《杨公完偶》两出,使以后的情节得以顺利展开。因此李卓吾在评点时,对这幕剧情节的评价十分之高。

作者在第二十出《杨公完偶》一幕中,多次对这出剧的关目进行点评:

【绕地游】[占](白)他原是文士,求老爷礼貌他些。(夹批:妙)(眉批:好关目)

杨素帮助乐昌寻到丈夫。在夫妻即将团聚时,乐昌害怕杨素轻视徐德言,对他做出无理的举动,于是提前向杨素说明,请求杨素对徐德言“礼貌些”,这虽是一处语言描写,但通过乐昌的语言,可以透视出乐昌的心理。乐昌既思念丈夫,期望与丈夫尽快见面。但又忌惮杨素位高权重,盛气凌人。故此,通过寥寥数语,就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李卓吾评点时说此处“好关目”。

此出第二处关于“关目”的评点:

【二郎神】[小生背科](曲)空相望,似隔河牛女,对面参商。(旁批:好关目)

此处亦妙,当乐昌与徐德言夫妻相见之时,二人心中既激动,又畏惧。激动的是夫妻离散之后竟有一日还能相见;畏惧的是杨素位高权重,威名在外。因此二人虽相隔不远,但只能像相隔万里银河的牛郎织女一般,不敢有丝毫表露。同样也是语言描写,却将二人想要相认却又不敢的心理表露无疑。

由此可见,李卓吾在对《红拂记》传奇的语言结构方面进行评点时,极重关目的设置。明代戏曲理论家臧懋循也重关目,但与李氏不同。在臧懋循看来,“关目”一词大多指出目,而不指情节。如臧氏改订屠隆《昙花记》,删改、增加大量“关目”。原本屠氏《昙花记》共五十五出,情节冗长,经臧氏腰斩为三十一折,节奏更加紧凑、明快。臧懋循自云“境无旁溢,语吴外假,此则关目紧凑之难”[9],在此之后,臧氏又进一步提出了“做法”的概念,其目的是为了指导场上表演。由此可见,李卓吾和臧懋循虽都重视“关目”,但二者内涵不同。李氏所谓“关目”,更多的是为了指导创作,而臧懋循则是更多指导了表演。李卓吾认为在一出好的戏剧中,合理设置关目十分重要。好的关目不仅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使戏曲搬演时更有趣味性,还能够增强情感的表达,给读者和观众更好的情感体验。

(二)写人叙事要“象”

“童心说”是李卓吾思想的核心,“童心”即“真心”。李卓吾在其《童心说》中提到: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儿非真,全不覆有初矣……弟尝谓世间有三等人……独有一等,怕作官便舍官,喜作官便作官,喜讲学便讲学,不喜讲学便不肻讲学。此一等人,心身俱泰,手足轻安。既无两头照顾之患,又无掩盖表扬之丑,故可称也[6]第二卷167。

李卓吾认为,如果作文之人“不真”,那么其文必假;如果出于真心,那么所作文章必定是“天下之至文”。李卓吾的“真心”说体现在文学批评中就是“崇尚情理”,即文章不能脱离真实生活和现实逻辑;人物言行不得违背其身份。在《红拂记》传奇中,李卓吾对那些符合现实生活的情节给予了赞扬;对那些违背现实生活,违背人物身份的语言和举动给予了驳斥。

首先在第二出《杖策渡江》中,李靖渡江欲投杨素,在江边遇见渔翁打扮的刘文静。刘文静见李靖器宇轩昂,便起了结交之意,承诺帮助李靖渡河而不收取报酬,登船后的李靖唱道:

【普天乐】[生](曲)谢渔翁相钦重,暂许我仙舟。汀芦畔,汀芦畔惊起栖鸿。波心里隐见游龙,似冯虚御风。(夹批:恨他太象)

这里写李靖登船后,想到自己即将投效杨素,建功立业,不禁在舟头意气风发起来。李靖看到船桨惊起了一滩鸥鹭,水中好像有游龙隐现。李卓吾在这一曲下评点道“恨他太象”,这段曲准确生动地描写了李靖目前的内心状态,将想要建功立业的急切心情和即将报效朝廷的激动展现地淋漓尽致。

在十七《物色陈姻》一出中,杨素闲来无事,便叫乐昌前来打听亡陈之事。作为国破家亡,没入奴籍的乐昌来说,她的内心应当无比凄楚,因此乐昌开场便唱道:

【狮子序】[占](曲)听说罢,泪似麻,望江南天各一涯。自兵连祸结,社稷丘虚。若提起亡家国缘故,祗教人羞结绮,痛临春,嗟望仙。心伤桃渡,断肠声隔江唯听,玉树商歌。(夹批:具象)(旁批:曲好,最似女子口吻)

“玉树商歌”的典故来自陈后主及其大臣,《后庭花》《歌玉树》是陈后主及其大臣们创作的曲调,并终日在大殿之中演唱。这类曲子哀婉幽怨,大多是赞美后宫嫔妃姿色的靡靡之音,陈亡后,这类曲调就变成亡国之音的代名词。乐昌作为亡陈公主,当杨素问起亡国之故时,想起陈后主的荒唐行为,羞于启齿,只得用“玉树商歌”委婉点出,哀婉幽怨,十分符合乐昌的身世和当下处境,因此李卓吾说“象、具象”“最似女子口吻”。

与“象”相对的则是失真的语言描写和结构设置,李卓吾先生在评点时也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第十一《隐贤依附》一出戏中,李世民与刘文静甫一见面时:

【生查子】[小生](白)情笃神交,礼隆倾盖。义合倒屣,罪切据床。先生请坐,先生上姓,何来?(眉批:姓也不知,神交怎的?)

此处李世民不知刘文静姓甚名谁,从何处来,却又说早与刘文静“情笃神交”,十分失真,不符合现实生活逻辑,因此对此处描写十分不满。

在第二十八《寄拂论兵》中,红拂女将自己的红拂交与徐德言作为信物去投靠李靖,并亲书家信一封作为凭证。但李靖不识徐德言,当徐德言拿出信物与家书时,李靖却表示怀疑:

【下山虎】[生](白)一向西京扰乱,连我家室也未知如何,你缘何带得我家信来此?(旁批:一闻家信,则合惊喜,何必猜疑,况家信真伪见之自辨也。)(眉批:好一对扯淡姨父)[生]你莫不是打听了我家中事情,故把假书来哄我。(旁批:不象)

李卓吾认为当夫妻久别,李靖见到红拂书信和信物时,应当惊喜,而不是猜疑,至于书信是否伪造,打开便知。此处情节与现实生活不符,因此李卓吾说这两人是“好一对扯淡姨父”。

第二十九《拜月同祈》,红拂与乐昌在夜晚拜月祈祷:

【征胡兵】[旦](曲)芳郊春老红英坠,行人那些。没来由为着功名,忍使向天涯。空自洒思君泪,尽教人极目望鱼书,鱼书不至。(眉批:不像侠女规模)

【琥珀猫儿坠】[旦](曲)残红零落,苔径点胭脂。流水飘香不待时,多情咏断肠诗。[合]腰肢,担不起一腔春恨,万缕春丝。(旁批:不象侠女,亦不似夜景)

这两首是写红拂在月下祈祷丈夫能够平安归来,并且描写红拂对丈夫思念的曲子。这两首曲子中的红拂开始哭哭啼啼,作小女儿姿态,完全没有之前那个侠肝义胆,巾帼英雄的样子。因此李卓吾说“不象侠女规模”“不象侠女”,此处是说这两首曲子的语言与之前塑造的红拂形象发生了冲突,使得这个情节失真。

从以上两点来看,李卓吾在进行文学文本的语言结构批评时,十分重视“关目”的设置和情节真实性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也恰好是戏曲创作和表演的重中之重。好的关目设置可以引人入胜,让表演更有趣味性;真实不脱离实际的情节和通俗的语言可以贴近群众,使读者和观众津津乐道。

三、结 语

明代中后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和心学的发展,新的经济形态和思想观念迅速冲击着原有的思想模式,新的文学创作模式和文学批评理论开始出现。李评《红拂记》传奇就诞生在新旧思想交替之际,李卓吾在评点《红拂记》时也体现出了较之前人的独到之处,如“崇尚真情”“反对道学”等观点都是前辈评点者的禁忌,这恰好体现出明代中后期戏曲创作和文学批评理论的新形态。

此后,明代戏曲理论家陈继儒亦点《红拂记》,其批语多来源于李卓吾,当属同一系统,说明李卓吾对《红拂记》的评点在当代影响较为深远,陈继儒则更着重于传奇戏曲的“传奇性”;汤显祖也曾批点《红拂记》,汤氏认为《红拂记》兼取百家众长,语言通俗而不鄙,简短而又典雅,在“主情”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可以说,汤显祖在“主情论”的思考上,比李卓吾更近了一步。

李评《红拂记》传奇是明代传奇戏曲批评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研究李卓吾的文学思想,还能够丰富明代文学的批评理论,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乐昌眉批李靖
乐昌含笑培育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日知录》研究的新材料
——《日知录》陈澧批语辑录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踏花归去马蹄香
Staff development:an essential segment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以眉批式评语促写作能力提高
乐昌
不争辩的李靖
巧用一句话书评串点课文复习
文韬武略冠李唐——唐朝著名军事家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