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文艺网站的文本话语

2022-03-16孙恒存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艺文本

孙恒存

(内蒙古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21世纪初期,网络文艺以各种形式已经慢慢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成为新世纪大众文艺生活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网络空间是文艺的主要栖息地,诸多新型文艺类型寄居在网络中。除了原创网络作品外,传统文艺也悄悄溜到这个虚拟空间中再次进驻大众视野。人们已经习惯于在网络媒体中生产、传播和消费文艺食粮。

一、文艺网站是网络文艺的蓄水池

网络小说、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剧、微电影、新媒体艺术等新型文艺类型聚集在“网络文艺”的范畴内,从而成为新世纪时代文艺丰碑的重要铭刻。人们正是通过这些铭刻认识新世纪的时代精神和社会文化。

政治因素介入网络文艺的发展恰恰说明,网络文艺在重构大众心理结构与社会文化形态方面的分量和地位。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文艺与时代的紧密关系,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习近平说:“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1]文艺作品必然符合时代精神和媒介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媒体格局、媒体生态塑造了新型文艺形态——网络文艺。

简言之,网络文艺就是网络媒体中的文艺形态。网络文艺从文艺观念、文艺类型、文艺审美、文艺批评等文艺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极大改变了传统文艺思想。文艺创作的键鼠化、文艺媒介的数字化、文艺阅读的屏幕化是网络文艺在创作生产、文本传播、接受消费的典型表现,这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酝酿了全新的文艺组织——网络文艺社群。网络文艺的创作者与接受者在网络文艺社群开启了热闹非凡的互动和激情洋溢的交流,网络语言、网络体、网络风格等网络文化层出不穷并日趋深入人心。社会因网络文化的重新塑形而发生了重大变革,这或隐或显地修改着中国文化的版图。

因此,新世纪文艺研究的重要维度是探究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迫切需要理论的探索和批评的介入,但是这种迫切性很大程度上并非来自网络创作者和接受者,而更多的是来自文艺研究的学者。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不能把对传统文艺的理论自信施加于网络文艺上,我们对网络文艺的理论模型和批评标准仍然所知甚少,或许有些理论家已经对此暗生些许恐慌——几乎占据新世纪国内文艺半壁江山的网络文艺居然仍然未曾被细致纳入到理论和批评的规训中!有鉴于此,从事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工作者如今再也无法逃避网络文艺了,无论网络文艺有何种缺陷和缺失,网络文艺必然孕育着未来的文艺经典与文艺大家。探究网络文艺是当今文艺研究者的必然使命。

如前所述,网络文艺依据不同的载体和媒体而形态各异,短信文学、博客文学、微信文学、音乐客户端、视频点播平台和门户网站等等。网站是网络文艺的重要集散地。一般而言,网站是基于“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编写的网页集合体。在“网站”(Website)周围聚集着一批耳熟能详的词汇如“互联网”(Internet)、“万维网”(World Wide Web)、“Web1.0”、“Web2.0”、“网页”(Web Page)、“浏览器”(Web Browser)等。罗伯特·洛根(Robert K. Logan)把网站比喻成一个有机体,通过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模型来研究网站:“万维网类似生物圈,互联网类似一个平台,支持万维网,就像地球支持生物圈一样。正如我们将生物界分为单细胞有机体或原核生物、多细胞有机体或真核生物一样,我们可能对Web1.0和Web2.0 网站作类似的区分。我们还可以将Web2.0进一步分为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网站、搜索引擎、博客网站、维基网站、社交网站等。”[2]43按照罗伯特·洛根的理解,网站是万维网的内容,数以亿计的网站形成万维网。其中,网络文艺最先聚集在网站周围,网站成为网络文艺的栖息地。

以国内网络文学为例,“榕树下”网站在国内网络文学起步阶段是最重要的孵化器。据“榕树下”网站“关于我们”的介绍,该网络文学网站成立于1997年,2009年由盛大文学控股改造升级,“是国内历史最悠久、最具品牌的文学类网站”。自其产生以来,该文学网站已经聚集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作家,它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五年内已经悄无声息地孕育了韩寒、慕容雪村、李寻欢、安妮宝贝、邢育森、蔡骏、今何在、郭敬明等一批令人耳熟能详的网络作家。同时,榕树下网站邀请出身传统文学的当代著名作家余华、苏童、王安忆、王朔、阿城、陈村、麦家、邱华栋、李敬泽等人任该网站举办的网络文学大赛的评委。回顾20世纪末期,以“榕树下”为代表的文学网站在中国网络文学网站的早期阶段一直扮演着领跑人的角色。2014年末到2015年初,女诗人余秀华的新诗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新诗热潮,其代表作品《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一时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之后,许多媒体平台开始曝光余秀华成名的幕后推手,遗憾的是人们并未对余秀华的博客网站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估价。一个基本事实是,《诗刊》编辑刘年在2014年秋季最先在其博客上发现了余秀华的新诗价值。这促成了《诗刊》在2014年9月刊发余秀华的新诗,随后《诗刊》编委在2014年11月10日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为题将余秀华的新诗发布到《诗刊》的官方微信平台。自此,余秀华及其新诗被出版社编辑、新闻媒体记者、学术界评论家等簇拥着出现在大众的阅读屏幕中。凡此种种因素都始于余秀华一个女人的博客网站,换言之,文学网站让可能世界中的余秀华及其新诗成为一种现实。无论是个人文学网站还是公众文学网站,文学网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这使得写作成为一个面向普罗大众的事情。可以清楚地看到,许多网络写手大多出身草根和民间,文学网站成为草根作家实现自己文学梦想的最好平台。从敲字创作到发表出版再到接受获益,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简便又高效的机制,人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文字贴在网上。毋庸置疑,文学网站已经成为网络文学的重要码头仓库。

文学网站是承载网络文学的网站,以此类推,文艺网站是承载网络文艺的网站。众所周知,优酷视频网站、新浪博客网站、起点中文网、QQ音乐、央视网、中国作家网(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等网站都是国内具有知名和品牌的文艺网站。这些文艺网站涉及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诸多网络文艺类型。如今,文艺网站无论对于网络作家还是传统作家都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场所。当人们的文艺诉求围聚在文艺网站的时候,资本、金钱、市场等一系列的经济因素迅速渗入该场所,为文艺网站的发展带来了各有利弊的后果。总之,文艺网站是新世纪国内网络文艺的重要蓄水池。这些文艺网站的海量点击率和浏览量及其由此酵发的文艺新闻热点和文艺现象事件一再表明,亿万网民在新世纪通过文艺网站来获取文艺精神食粮。显然,文艺网站是网络文艺的研究重镇,文艺网站的研究势在必行。这必然涉及到文艺网站的定义地位、理论依据、历史分类和价值意义等一系列问题。

二、传媒学文本话语中的文艺网站

国内对文艺网站的研究始于2000年前后。截至2016年6月1日为止,以中国知网的篇名文献搜索和指数搜索为据,国内对文艺网站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其一,以“网络文艺的网站”、“网络文艺网站”和“文艺网站”为篇名的研究文献尚属空缺,以“网络文艺”为篇名的研究文献在二十年间虽然已有140多篇,但是这些文献并未触及网络文艺的网站方面;其二,国内文艺网站研究目前主要聚焦在“网络文学网站”和“文学网站”。以“文学网站”为篇名的研究文献数目已经接近200篇。其中,这些学术文献主要包括期刊杂志、硕士学位论文、报纸、年鉴等类型,大体分布在中国文学、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出版、新闻与传播、互联网技术、文艺理论等学科专业;其三,国内主要是从盈利模式和营销策略、网络编辑出版传播、发展对策与未来趋势、产业链与产业化、品牌标识、内容设置、以具体文艺网站为案例等方向来对网络文学网站和文学网站进行研究。总体来看,这些研究文献主要从经济视角着眼研究文艺网站的生存基础、现实发展和未来使命。文艺网站必然依靠经济因素运作,因而在文艺网站谋求发展的初期阶段,经济因素的考量是一个首要话题和命题,这关乎文艺网站的兴衰甚或生死存亡;其四,在中国知网以“文艺网站”进行指数搜索,该学术范畴的“学术关注度”和“用户关注度”显示,国内对文艺网站的研究从2000年前后持续至今并在最近四五年里呈现出激增现象。学术关注度显示,涉及或提及“文艺网站”的文献发文量总体呈现出波浪形图示,该波浪形图示从1997年到2011年呈现为平推稳态发展,而在2011年开始迅速陡升并持续至今,这段时间一直维持在较高的关注度位置上。用户关注度显示,涉及或提及“文艺网站”的文献的用户下载量在2006年迅速攀升,并在2007年达到最高位置而后持续至2010年,2011年该数据超过2007年并呈现爬升的态势。学术关注度和用户关注度体现了文艺网站研究的学术指数,该指数大体表明人们在2006年至2011年的区间不约而同地开始正视该学术范畴并将其纳入到学术研究的范围和日程中来。

综上所述,国内对文艺网站的研究大体呈现出四个特点。这些特点大概展现了文艺网站研究在国内二十年间的历史发展、方法视角、学科分布、术语范畴,凸显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利弊问题。我们认为,随着文艺网站的扎实稳态发展,以文学网站为代表来阐述文艺网站的研究略显薄弱和不足,应该把“文艺网站”作为研究的范畴和对象,应该以文艺文本理论作为新的视角审视文艺网站的历史发展,从而全面更新和升级文艺网站研究。

文本话语中的文艺网站研究需要从文本理论开始谈起,这首先要回到一个基本问题——何为文本?目前的文本理论大体从三个方向上界定文本。俄国文艺理论学者瓦·叶·哈利泽夫在其撰写的文学理论教材中阐述了这三种文本理论。

首先是作为语言学和语文学概念的文本。文本最初源自语言学,其语言学的意义是指作为整体加以感受而不可分割的交际单位。文本的语文学意义是指“某个意义序列的语言表达”(利哈乔夫,1983年),它是作品言语本身,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相提并论。因此,瓦·叶·哈利泽夫认为作为语言学和语文学概念的文本是指“言语单位本身井然有序的组织结构”[3]300,这个界定在文学理论中根深蒂固,它的研究领域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术语:手稿或草稿、档案、笔迹、版本、校勘、编辑、鉴定、考证。

其次是作为符号学和文化学概念的文本。文本首先挣脱语言的羁绊,成为“有联系的符号综合体”(巴赫金)。文本是一种符号综合体,它既诉诸于语言又奠基于非语言,既依靠视觉又仰赖听觉。当作为符号现象的文本被赋予文化价值和集体记忆之后,它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文本。瓦·叶·哈利泽夫认为作为符号学和文化学概念的文本意味着“文本是言语行为的凝固结果,是蜕变为永远凝固的结晶和实物的话语”[3]301。文化学和符号学的文本根据不同的功能分为独白文本和对话文本。独白文本呈现出缺少个人语调和评价色彩的中立态度,主要面向自然科学。对话文本呈现出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因素,主要面向人文科学。巴赫金和尤里·洛特曼就是在这种对话文本的基本共识上构建各自的文本理论,这是一种符号学和文化学的文本理论。文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种人类负责任地使用符号的行为结晶。

最后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文本。法国后结构主义领袖雅克·德里达的名言“文本之外,别无他物”是该文本理论的最佳代言,该文本被瓦·叶·哈利泽夫形象化地称为“无边文本”。从上帝之书到生命之页,社会现实、自然世界等天地人都被无限的文本化,这种文本化除了具有无边无际的效应外还具有强制执行的效果。借用绘画领域的强制性视觉原理,我们把这种不断强加文本化的东西称为“强制文本”。众所周知,罗兰·巴特、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继承并发展了这种独特的文本理论。从人的消失、作者的死亡到能指链的滑动和互文性的游戏,泛文本的思想在学界既一鸣惊人又恶贯满盈。它为人文精神的衰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说对话文本是负责任的文本,那强制文本则逃避了这种责任。

这三种文本理论中的任何一种都无法有效阐释作为文本的文艺网站。我们愿意在这里提出第四种文本理论即传媒学文本。但是,数字文本、超文本、赛博文本等以往传媒学文本理论显然只是从数字化、互文性和虚拟化的角度阐述了某些具体的文本特性,这些传媒学文本理论仍然无法全面阐述作为新型文本的文艺网站。例如,人们往往从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的互文性来阐释超文本,这是因为超文本的技术基础即超链接与互文性中引文的编织具有同构关系。这样的阐释仍然是从后现代主义文本理论的视角打量传媒学概念中的文本,超文本显然被放大为数字文本和赛博文本的唯一特性。我们认为,传媒学视域中的文本理论应该承认一个基本命题——文本是媒介的织体。该文本理论在融合语言学和语文学、符号学和文化、后现代主义的文本思想后引入媒介学和传播学,把文本的实与虚、独白与对话、稳定与变动、强制与自动等特性融合在一起,透过媒介的力量来观看文本的边界。毋庸置疑,网站是传媒学视域中文本理论的具体表现,是媒介编织的传播实践。网站与文本具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媒介的媒介的媒介……”。“媒介融合是数字屏幕上媒介编织过程中的文化实践”[4]241,而网站则是媒介融合的重要平台。因此,文本话语中的文艺网站有着双重内涵,它意味着“作为文本的文艺网站”既是一种隐喻表述也是一种指谓命名。换言之,文艺网站既像一种文本,又是一种文本。网站是网络文艺的文本聚集地,网络文艺首先是以文本的形式聚集在文艺网站。某种程度上说,文艺网站是文艺文本的载体和媒介,而其本身又是一种新型的文艺文本,这意味着一种新的文本范式在崛起。

三、国内文艺网站的文本类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文艺网站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获得了极大发展,涌现出了琳琅满目的文本类型。分门别类是文艺研究的一个常规选项,尽管以克罗齐为代表的反对分类的呼声从未间断。西方的戏剧、抒情和史诗的三分法一直延续至今,中国古代的骈散区分在当下仍具魅力。通常而言,文艺美学、艺术哲学、文艺理论的经典著作大多把文艺分为诗歌、建筑、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门类,电影、电视、广播等门类随着时代发展而补充进来。每一种文本类型对于文艺理论和文艺历史至关重要。菲尔迪南多·伯吕纳吉埃尔认为文学史就是种类的进化史[5]285,厄尔·迈纳(Earl Miner)认为类型研究可以形成某种原创诗学:“当一个或几个有洞察力的批评家根据当时最崇尚的文类来定义文学的本质和地位时,一种原创诗学就发展起来了。”[6]7某种程度上说,类型是文艺作品的身份,这是一种“集体的标志”[7]438,是文艺的附带文本。因为类型本质上就是一种“伴随文本”(赵毅衡),所以文艺类型的划分标准就是对文本分门别类的依据和章程。无论按照何种标准和原则对文艺网站进行文本分类,文本类型的分类准绳必须实现逻辑的统一和一致,避免出现交叉重叠。换言之,就是用一把尺子测量文艺网站的文本类型,标出刻度和边界。因而,不同的分类标准显然形成迥异的文本类型。我们尝试从三种划分方式来区分国内文艺网站的文本类型。

第一种是按照传统文艺门类的标准划分文艺网站的文本类型。传统有着强大的力量,人们首先是依靠传统的习惯和俗约来认识和区分新事物。传统文艺门类在网络时代仍然有效使用,深刻影响了网络文艺的分门别类。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在政策层面依据文艺门类的传统习俗划分了网络文艺的类型:“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如果我们对这个分门别类稍加整合修改,就会得出不同文本类型的文艺网站:网络文学网站、网络视频网站、网络音乐网站、网络动漫网站、网络游戏网站等。

其一、网络文学网站。网络文学网站显然是以文学文本为载体内容的文艺网站。国内文学网站相较同标准内的其它类型获得更多关注和研究。在诸多导航网站,网络文学网站一般被放在小说栏,因为这些网络文学网站主要承载网络小说的文本类型。目前,国内网络小说网站包括起点中文网、榕树下、红袖添香、17K小说网、潇湘书院、晋江文学城、磨铁中文网、言情小说吧、小说阅读网、百度文学旗下的纵横中文网、腾讯文学旗下的创世中文网、红薯网、凤凰书城、新华阅读网等等。

其二、网络视频网站。网络视频网站主要包括电视剧、网络剧、电影、微电影、综艺节目、纪录片、网络直播、搞笑视频、拍客视频等文艺类型,诸如此类的文艺类型都以网络视频的形式在网站播放。国内网络视频网站主要有优酷网、土豆网、搜狐视频网、爱奇艺网、乐视视频网、我乐网、腾讯视频网、面包网等等。

其三、网络音乐网站。网络音乐网站主要是以音乐为内容载体的网站。国内网络音乐网站主要有酷狗音乐、酷我音乐、虾米音乐、QQ音乐、搜狗音乐、百度音乐、一听音乐等等。

其四、网络动漫网站。网络动漫网站是以动漫、卡通、漫画为内容的文艺网站。国内网络动漫网站主要有哔哩哔哩网、AcFun网等等。

其五、网络游戏网站。网络游戏网站是以网络游戏(包括手游与页游)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国内网络游戏网站主要有7K7K小游戏、QQ游戏、2345游戏等等。

当然,传统文艺门类作为载体内容可以出现在同一个文艺网站,因此网络文学网站、网络视频网站、网络音乐网站、网络动漫网站、网络游戏网站间并非截然封闭的。例如网络视频网站就包括了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内容。目前来看,国内文艺网站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从以某一个传统文艺门类为内容载体到以多个传统文艺门类为内容载体的现象。换言之,国内文艺网站的文本类型呈现出体裁融合、题材集约、文类集中、门类整合的文本特点。

第二种是按照隶属管理权限的标准划分文艺网站的文本类型。文艺网站作为一种文本类型始终存在着建设、维护和推广的任务,这涉及到文艺网站的归属或隶属、管理或领导的问题。换言之,就是文艺网站归谁所有、归谁运营。本质上就是人们在文艺网站中的权限是有是无、是大是小。文艺网站的权限显然是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个人生活间复杂博弈的结果。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的就是官方文艺网站,经济利益成为首选标准的就是商业文艺网站,个人生活成为舞台主角的就是个体文艺网站。

首先是官方文艺网站。官方文艺网站是打着政治标记的文本类型,它通常隶属于官方的文艺组织、协会和媒体。例如:中国作家协会以及各个地方的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各个地方的文联组织,中国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与地方主管的官方媒体。这些文艺组织、协会和媒体主管和主办的承载文艺内容的网站就是官方文艺网站。举例来说,官方文艺网站主要有中国文艺网、中国作家网、新华副刊、山东作家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等。官方文艺网站通常由互联网公司进行网站维护,但是其内容的把关人却是政治机构或官方组织的行政人员。因此,官方文艺网站管控意识形态。

其次是商业文艺网站。商业文艺网站是追逐经济利润的文本类型,它通常隶属于股份有限公司,由公司的员工进行后台编辑。商业文艺网站比较贴近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这是由其文本特性决定的。因此,商业文艺网站容易引起全社会的共鸣,制造新闻级别的文艺现象。商业文艺网站主要有起点中文网、腾讯文学、新浪视频网、凤凰读书等等。

最后是个体文艺网站。个体文艺网站是集中展现个人生活的文艺平台,换言之,它是人们艺术地参与日常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时至今日,我们在个体文艺网站中进行的操作行为已经演变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生活方式。个体文艺网站主要有新浪博客和微博、腾讯说说和空间等等,它是由个人基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原则而进行的后台编辑。以新浪博客为例,韩寒的博客、郭敬明的博客、郑渊洁的博客等作家在新浪博客总流量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其中,韩寒新浪博客的浏览量已经高达六亿多次,是个体文艺网站的典范代表。这也说明个体文艺网站在网络文艺中的重要地位,它参与、引导、传播了中国网络文艺。需要特意说明的是,个体文艺网站总是依托商业文艺网站和官方文艺网站。

总之,官方文艺网站的管理权限归政府,商业文艺网站的管理权限归公司,个体文艺网站的管理权限归个人。文艺网站的文本类型据此三足鼎立而在某些方面又略有倾斜。

第三种是按照专业专门与否的标准划分文艺网站的文本类型。众所周知,网站首先是一个网络媒体,它承载了诸多种类的文化内容,文艺只是其中一个种类而已。因此,这里涉及的问题就是,有的网站专门或者集中承载文艺,而有的网站则仅仅将其作为一个栏目或者频道。文艺网站显然就会有专业文艺网站与专栏文艺网站的区分。首先是专业文艺网站。专业文艺网站就是以文艺作品为主要内容的专门网站。例如,优酷网是以网络视频为主的专门网站、榕树下是以网络文学为主的专门网站、中国作家网是以传统文学为主的专门网站等等。其次是专栏文艺网站。专栏文艺网站就是门户网站中的文艺专栏或文艺频道。例如,腾讯网门户网站的文学、文化、热剧、综艺、读书、电影、音乐等频道,凤凰网的门户网站的国学、读书、文化、音乐等频道,百度门户网站的游戏、文库、阅读、贴吧、音乐等频道。专栏文艺网站往往是综合门户网站的频道或专栏。二者之间是想通的,如果专业文艺网站被放在某个综合门户网站中,成为其中的一个频道或专栏,那这个专业文艺网站相对这个综合门户网站而言就是专栏文艺网站。例如,腾讯文学是专业文艺网站,但是腾讯文学是腾讯网里面的一个频道,因此它又是专栏文艺网站。总之,专业文艺网站可以展现文艺网站的规模化和集约度,专栏文艺网站则展现了文艺网站的分布和布局。

总之,国内文艺网站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文本类型。上述所区分的文本类型标示了文艺网站的文艺类型、权限归属和规模布局。文艺网站的文本类型随着时代发展会做出相应调整和变革,在既有文本类型的巩固与瓦解的摇摆中推动文艺网站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发展。对此,它迫切需要拓展、细化分类标准,来瞻顾和丰富文艺网站的文本类型。

结语

文艺网站作为一种新型文本,它不仅具有理论依据,同时具有历史分类的既定事实。对该事实进行现象学的研究是一个可行性方法。直面作为文本的文艺网站本身,可以让我们揭示文本话语中文艺网站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从文本的角度把“文艺网站”作为研究范畴和对象来推进当下国内的文艺网站研究。

首先,网络文艺的类型花样百出,文学网站不能有效代表文艺网站的总体概况。人们需要从文艺网站的理论研究中获取网络文艺在网站层面的学理探索。文艺网站是网络文艺共同体的集中表述,只有对这个共同体进行总体性研究和探析,才能把握其价值和意义。

其次,“文艺网站”作为一个术语范畴已经被提上政治日程,国家要在经济和政治上大力发展和管理文艺网站,文艺网站的学术研究日程需要跟进。《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指出“办好重点文艺评论报刊、网站和栏目,丰富表达形式,拓展传播途径”、“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把握传播规律,加强重点文艺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文艺扶持政策,加大对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扶持,加大对文学艺术重点报刊、重点网络文学网站的扶持”。“文艺网站”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和学术范畴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成为一个热点词汇。国家制定相关文艺政策法规,把文艺网站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重点建设发展,这也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管理的重要内容。

最后,文艺网站研究是网络文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艺网站研究需要从经济产业视角转换为文艺理论视角。时代的文艺必然是由具体的文艺作品代言,基于文艺作品的文本理论是文艺研究的重要资源宝库。因此,文艺网站的文艺理论研究必然考察文本话语中的文艺网站。

猜你喜欢

文艺文本
1942,文艺之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信封上的小文艺
□文艺范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浪漫雅痞文艺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