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

2022-03-16刘艳梅陈智锋李孝明

教育现代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教学法数据库

刘艳梅,陈智锋,李孝明

(1.浙江理工大学 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浙江 杭州;2.浙江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一 引言

新工科建设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主动对接实施该强国战略的行动方案,是学科建设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共进之举[1]。

课程思政有助于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融入工科专业学习中,深化大学育人功能、培养适应于新时代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工科”人才[2]。高校专业课教师应积极响应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主动将思想道德教育纳入到专业学习之中[3]。据此,本文以“数据库系统概论”为例,探索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与专业知识结合,深入剖析专业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以及如何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来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向大学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迈进。

二 明确课程思政目标

专业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领域。专业课教师作为学生的专业引路人,应责无旁贷地梳理专业课中隐含的思政元素,使之成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让抽象的思政理论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丰富政治理论的表现形式。同时专业课变得更加有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两者同向而行相得益彰,共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深度和力度[4]。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专业课程获得一技之长,对专业课程有较高的期待,学生上课积极性高。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在培养兼具专业技术知识和道德人文知识的全面发展人才上具有不可小觑的优势,对学生爱国理想信念和技术专长的培养起到水乳交融的效果。

要想把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教育,首先必须确立专业课程的德育发展目标,明确理想信念的精神指引,然后深入剖析专业课程内容本身,从中梳理出隐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哲理、科学社会主义等思政要素,将其转化为思政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案例和素材,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立志献身于国家科技进步与创新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有效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本管理方式,是信息管理的重要支撑工具。《数据库系统概论》是高校计算机、信息、机械等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信息管理的基础课程。学习该课程有助于深入理解数据如何组织和管理,信息如何存储和表达,实际的管理需求如何通过数据库技术实现。该门课程包含严密系统的理论以及具体实用的操作,理论与操作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数据库的应用能力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根据该课程的性质和定位,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该课程的思政目标如下。

(1)介绍我国数据库产品的发展状况,数据库研发的著名企业和专家,著名的专家学者对数据库发展的贡献,增强学生对本国信息管理技术的信心,不再迷信外国的信息技术产品。激发学生投身于本国信息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利用中。

(2)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规范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通过数据库上机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磨炼学生遇到困难不放弃,以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意志和勇气。

三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应源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典型事件,深度挖掘数据库领域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融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增强课程的思想文化内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本课程采用数据库领域的经典教材—中国人民大学萨师煊、王珊编著的《数据库系统概论》,根据该教材各章节的教学内容,规划整理相应的思政元素和目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四 教学方法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像调味料一样悄然融入专业教学当中[7],课程思政实施的方法应当讲求策略。尽量避免被动的说教式方法,多采用探究式、引导式、案例式、情境式、任务驱动式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等。另外,课程考核中也应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多种教学法的综合利用,有利于实现课程思政既有惊涛拍岸的气势,又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 案例式教学法

第一章介绍我国机械制造、铁路运输、电子商务等行业数据管理的发展状况,国内数据库产品和企业,著名的专家学者对数据库发展的贡献等案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不懈努力奋斗,从学习追赶到超越引领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树立学生对本国数据库产品的信心,激发学生对中国制造的自豪感,并投身到先进技术领域的研发中,参与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问题中[8]。

(二) 情境教学法

在讲解第七章数据库的设计时,可采用情境教学法中角色扮演的方式,激发同学们对数据库管理系统需求的深入分析。例如结合杭州野生动物世界金钱豹出逃事件,设立动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项目,该系统用户有饲养员、医生、采购员、训练员等多个角色,同学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沉浸其中领会该角色所要负责的工作,需要掌握的信息以及各种功能需求,并将这些功能进行整理和汇总,从而体会到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将各种用户的各种需求集成的整体,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决定部分,有国才有家,培养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第三章主要是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更新,需要在上机练习中布置相应的操作任务来熟练掌握。例如针对汽轮机生产车间,布置零件加工数量与时间的统计任务,以及对学校各项获奖等级及其数量进行统计。通过这些实际统计案例,有助于学生熟悉数据库各种操作方法,培养学生严密的思考逻辑,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毅态度。

(四)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

课堂只是教学的部分时空,教师应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将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内省结合思政教育目标延伸至更广阔的时空。

例如第一章数据库基本概念,合理设计线上教学内容,给同学们推荐一些参考资料,如阿里巴巴公司的淘宝双十一数据库技术,12306火车票查询数据库等,指引学生阅读课程相关的、反映国家最新时代需求的重大数据工程,了解数据库管理项目设计的具体方案,增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深化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如何进行实际应用。线上学习了上述参考资料以后,进一步发起线上话题讨论,交流讨论课堂内外最有思政感触的专业知识点,或探索有潜在思政元素的知识点,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精神力量和内在驱动力。

再如第七章数据库的设计,线上先让同学们阅读一下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丢失若干金钱豹的热点新闻报道,线下利用更多的课堂时间进行交互,讨论如何更好地进行动物管理;如何定位动物,定位信息如何表示,如何获取;除了地理位置,还要管理哪些方面。上述问题如果不清楚还需线上查阅相关资料。在一次次线上线下查阅资料讨论中实现数据库设计理论方法的指导与实践,一方面提升同学们将专业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另一方面培养不断深入探索的精神,带领同学们实现新工科教育背景下的工程项目需求分析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 课程考核评价融入思政元素

数据库课程考核通常分为上机操作和理论考核两大部分。上机操作考核部分不能仅仅只看上机实验报告的结果,还应考虑到上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过程。遇到的困难越多,说明该同学经历了各种错误,并进行了分析和改正,就越有助于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也更能体现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例如,上机时如果不慎使用了中文输入法键入英文符号,均会使程序不能正确执行;对于查询问题,可能有多种解决方法,因此需要用多个SQL语句进行实验,有时还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才能对比方法的优劣;或者有时SQL语句输入以后没有运行结果,还需要通过数据本身进一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对这些上机时遇到的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反映出同学们对课程思政所确立的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五 结语

该文主要基于新工科背景,对《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进行了思政教学目标与元素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改革。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等思政教学元素,实现培养学生孜孜以求的科学家精神,一丝不苟千锤百炼的工匠精神和卧薪尝胆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献身于祖国科技进步和创新,引领学生将小我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立志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等课程思政目标。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教学法数据库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据库
数据库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数据库
数据库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