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园林专业美育新路径研究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育园林专业

张 菲

(齐鲁师范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美育是素质教育,能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同时对于人们的性格养成有很大作用。在我国,美育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智体美“四育”中的短板。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从总体要求、工作原则、课程和教材体系、教学改革、办学条件和组织保障等方面,就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意见。如何把工作意见落到实处,切实与专业教学有机、无缝结合,达到美育育人效果是高校需要落实的美育工作难题。

美育与园林专业育人工作贴合度较高,这与园林专业性质有很大关系。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经过园林工作者巧妙的构思和设计,运用挖湖堆山、引水开池等手法,巧妙搭配色彩、塑造形体、合理配植园林植物等,把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到一起,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景效果,同时赋予更深层次的主题和寓意,以美化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美丽中国。相较于自然景观,园林美更具有艺术之美,和谐之美,自然之美。要求园林工作者极具有娴熟的造景技巧,又要有较高的创造美和鉴别美的能力。园林专业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园林美,怎样欣赏园林美,如何创造园林美。因此,加强审美教育是塑造园林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和人格的重要环节。结合高校园林专业的办学模式,园林专业美育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制约。

第一,美育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是制约美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美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短期内很难见效,要注重慢慢渗透,有长远眼光。美育不能从当学期的考试成绩、比赛结果来简单衡量,需要有长期规划。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专业教育教学的育人最终目标。当前高校学科教育占据主流地位,美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于提高,与国家当前的美育工作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存在认识不到位不全面,导致规律把握不准确不到位,发展不均衡不充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

第二,高校美育教育教学资源短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校的教学软硬件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学科教育中。仅有小部分资源分配在美育教育中,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案等均存在薄弱现象。

第三,美育教材建设滞后,导致美育通识课程系列教材缺乏。目前,高校的通识选修课中设置的美育课程,缺乏专业的针对性强的美育教材,大多数选用普通高等教育通用教材,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不能与专业教学相互渗透,与学生的学科教育也不能很好的结合,限制了高校美育效果的目标达成度。

第四,存在美育理论课教学效果水过地皮湿,尚未与第二课堂形成合力,切实起到美育人才的效果。通识教育的美育课程,在美育方面仅仅起到了蜻蜓点水的作用,美育效果甚微;美育实践方面,即第二课堂的美育活动如学生的综合性艺术活动、美育相关的社团活动等,各自开花,缺乏相关的美育理论环节指导。

针对美育教学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园林专业的美育工作。

(1)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最终目标。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充分挖掘园林专业蕴含的美育元素,如:意境美、色彩美、建筑美、风景美等。园林专业综合性较强,涉及美术、艺术、音乐、园林工程、园林设计、园林植物等多个方面。有机整合其中的美育元素,与专业教学融合,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并与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依托学校师范教育优势和特色,整合学科专业校内外资源,探索构建大美育工作格局,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美育教育品牌。

(2)完善园林专业美育课程体系。园林专业目前设置的与美育相关的课程有:园林美术、园林艺术、插花艺术、盆景学、园林设计等专业课程,美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只有学生们懂得什么是园林美,欣赏园林美才能创造园林美。因此,需要专业教师以美育为线索,重新构建专业美育体系。在传授学生们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美育知识,提高学生们的美育素养和专业素养,相得益彰。

(3)推动园林专业美育教材建设。根据园林专业美育课程体系,编写相关的美育专业教材,寓美育于专业教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鼓励园林专业教师联合省内外学者专家和行业专家,挖掘园林专业美育素材和资源,根据学生年龄和身心成长规律,围绕课程目标,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园林专业校本教材。

(4)深化园林专业美育教学改革。逐步完善“园林美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园林审美体验+园林美育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获得园林专业美育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园林美育专项特长和专业素养。学校成立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持续设立美育教学改革专项,推动美育教学改革,培育一批可复制客推广的美育优秀教学成果和名师工作室;依托现有园林专业实践基地,积极与园林设计院、园林公司等合作建设一批园林专业美育实践基地;以高水平课程建设为抓手,开发一批园林专业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推动园林美育专家进校园,持续建设校园园林美育传承学校和基地,创作并推广原创文化精品,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园林绘传世之作,努力培养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新时代青少年,以此带动园林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的艺术品位和园林设计作品的欣赏性。

(5)丰富园林专业美育实践活动,增强园林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引导园林专业美育教师和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实施美育浸润计划,依托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项目,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专业实践等美育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校内环境设计和造景美育展示交流。开展学生园林美育作品专项展示,组织园林专业学生综合性美育展演。推选优秀学生参加相关的园林设计比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6)加强园林专业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和美育工作要求,通过引入和培育并举,优化园林专业美育教师队伍结构,努力打造一支以园林专业课程教师为主导,以通识教育课程教师为支撑,其他高校教学名师,专兼职结合的园林专业美育师资队伍和教科研团队。

(7)健全园林专业美育教育评价制度。一是建立园林专业美育教育结果评价机制,将美育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保障园林专业美育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健全园林专业美育素养评价制度,将美育教育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以美育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客观记录学生参加课内外美育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健全和完善学生美育素养评价标准、程序、方法,把美育教育成绩作为学生参与评奖评优的依据。三是健全校内督导监测—反馈任课教师—政策导向的良性动态评价模式,发挥师生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随着新时代园林专业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园林专业美育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学校层面在吸取相关专家的建议后构建体系,还需要园林专业美育方面过硬的教师团队不断探索,需要在充分调研学生基本情况、诉求和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园林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模式,扩大优质课程覆盖面。推动美育协同创新,探索建设协同创新培养模式,逐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高校园林专业美育新格局,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意义,对于高校园林专业办学具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美育园林专业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清代园林初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