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及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探讨
——以制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为例

2022-03-16张贝贝段二珍李瑞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制药毕业

张 兰 张贝贝 段二珍 李瑞芳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突破口促进产业变革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又称工业4.0)方兴未艾,各个国家都在发力,希望可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释放社会生产力,超越自我,超越对手,创造社会繁荣。在此国际大背景下,国家先后提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与倡议,随着这些战略与倡议的深入实施,为主动响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教育部正在不断推动着我国工程教育向新形势下高质量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1]。

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为例,积极探索工程专业认证及新工科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新举措,希望能为进一步提升制药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河南工业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河南工业大学与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 of Reading)联合开展的生物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于2003年获教育部批准并开始首届招生。制药工程专业依托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学科优势与雷丁大学生物学科优势,为国际教育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三大特色专业方向(生物技术、制药工程、生物工程)之一。本专业是集药学、生物学、工程学等理工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拥有河南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河南省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河南省优秀青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骨干教师均为具备博士学位的中青年老师,并在传统优势学科(微生物和发酵工程)支撑下建立了河南省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与保藏工程实验室,设立了发酵、分离、制剂、分析专业教学实验室及实训基地,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技能[2]。

2 制药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发展举措探讨

2.1 政策引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相关中外合作办学政策适应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培养国际化人才、促进教育体制机制改期和学科建设,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起到了对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和推动作用[3]。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始于2003年,2010年以来,依据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中外合作办学提出的明确规划和具体要求,我校对中外合作项目做出了政策调整,进一步明晰了政策目标,从学生层面、办学层面、区域层面提出趋向服务国家大局和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目标,对办学实践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对于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建设工程有持续推进的作用。

2.2 调整专业培养目标

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充分调研相关兄弟院校的理念、经验和教训,了解国内外制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跟踪毕业生职业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用工意见,综合各方面数据,调整培养目标为“适应制药工程技术发展,能够综合运用化学、药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为制药工程设计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及质量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服务能力;熟悉国内外制药及相关领域行业标准、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参与设计和实施有益于经济、环境、安全、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工程项目,确保公众利益优先;能够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工作,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跨职能团队中统筹协调不同部门之间分工,胜任技术骨干或项目领导角色;具有全球化国际视野,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身能力,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制药行业发展形势,保持职业竞争力”。在政策的引领下确立了培养目标,对后续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经过改革,修订完成的培养方案中,增设制药工程项目管理等跨学科课程,以及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吸纳近20位企业导师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近五年44名学生参与国家及省级创新创业大赛或学科大赛并获奖,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95%以上,毕业后60%以上成长为制药工程领域的技术或管理骨干。

2.4 建设专业师资队伍

(1)坚持引育结合,打造一流师资队伍。采用重点引进、稳定骨干和全面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发挥教师传帮带作用和良性激励制度,通过课程负责人制和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不断涌出的有效机制,强化教师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建成一支师德正、水平高、业务精、结构优的教师队伍,扩充企业导师规模。

(2)精准帮扶,助推学生个性发展。实行“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制度(一个年级配备一名辅导员,一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6-8名学生配备一位专业教师任学业导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学业,精准指导和帮扶,助力个性发展。通过“以研促创、以赛促学”,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激发潜能,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

近5年,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15篇,获得挑战杯、全国/河南省生命科学大赛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3项。

2.5 推进专业课程改革

深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将“课程思政”落在实处。以优秀教师引领,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金师”队伍基础上,塑造卓越的教学团队,积极培育教育教学研究和一流课程群建设,并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及评价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提升课程品质内涵。

2.6 建立达成评价机制

为有效评价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达成情况,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提升,建立了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

2.6.1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1)课程目标达成的定量评价。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依据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考核内容的合理性是根据是否能够支撑对应课程目标的要求;考核形式是否合理,除了平时和期末考试,是否采用了合理的其它考核形式(如作业、大设计、论文、报告等)进行判断。考核结果的合理性是依据专业教师填写的《河南工业大学课程考核命题审批表》《课程考核命题情况表》《河南工业大学课程考核分析与总结报告》和《河南工业大学课程质量评价报告》进行评价。

(2)课程目标达成的定性评价。学生学习体验调查结果、同行评议、校院两级督导评价围绕学生学习获得的能力与课程目标所描述的学生能力相关性进行评价。

2.6.2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

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小组对所收集到的课程质量评价数据、学生自我评价、第三方评价与毕业要求描述的学生能力表现相关性,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进行评价。

(1)毕业要求达成定量评价。基于学生课程目标达成值及其支撑毕业要求观测点的权重进行汇总计算,形成《课程考核支撑毕业要求观测点达成情况汇总表》,用于判断毕业要求观测点达成值与毕业要求中描述的学生能力的相关性。

(2)毕业要求达成定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从成果导向评价机制的角度,围绕学生学习获得的能力与毕业要求所描述的学生能力相关性进行评价。

3 结论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速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根据“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和“新工科”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以申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对标制药工程专业建设标准,密切跟踪现代制药行业尤其是生物制药领域的进展和需求,监理紧密对接与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发挥本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搭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联动共享,完善协同育人的体制,助力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的快速提升。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制药毕业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我们今天毕业了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