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构建

2022-03-16宋丽丽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党建

摘 要: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的“双高计划”建设项目,为新时代促进高职院校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坚持加强和改进高职党建工作,成为关乎高职学校高水平学校建设和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关键,同时也是全面准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以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决定性因素。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以特定高职学校为例,在梳理高职党建工作现存普遍行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阐述基于“一个体系”、做到“两个强化”“落实三项措施”的“大党建”格局建构新思路。

关键词:“双高计划”;党建;工作格局

中图分类号:G647;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2)02-0073-05

我国进入新时代以后,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确定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名单。“双高计划”建设名单从多个维度、多个层面选拔出一批具有重点发展潜力,具备发展优势的高职院校予以重点关注,并给予适当经费支持。其目的是为了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在某种意义上,这为国内高职院校的高水平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进取目标,与此同时,它也标志着中国高职教育发展跨入“双高”建设时代。有鉴于此,本文拟结合“双高”建设背景研究探索高职“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构建。

一、强化党建工作对“双高”建设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就“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在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根本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教育、培育人才中發挥重要作用。党的领导是高职院校全面发挥育人功能的根本保障,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对“双高建设”的重大意义,才能更好凝心聚力,提升“双高建设”质量。

首先,党建工作是全面准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要坚持德育为先,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扎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面对当前艰巨的民族复兴大任,需要一大批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优秀人才和“大国工匠”,这给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发挥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建设融入各项育人工作,培养一大批扎根基层、深入人民的学生,为党的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表明,高职院校党建强不强直接关系到能否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其次,党建工作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外延式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的一种战略选择,是内涵与外延的结合,通过量的积累最后到达质的飞跃[2]。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发展迫切需要从以往数量增多发展旧模式转变为质量提升发展新模式。加强高职党建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将院校资源总体配置、师资力量建设和人才保障工作、学科建设主体力量等关键性工作统筹一体,既要在办学质量上注重提升,也要在学科建设上予以重视,将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同国家发展结合,同社会需求结合,推动高职院校在办学质量、师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群建设、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

第三,党建工作还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3]。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推进新时代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办高职院校办的是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人也必须是忠于党的事业的可靠接班人。我国高职院校建设必须始终加强党的领导,立定脚跟,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为党培养人才不动摇,让党的领导贯穿高职院校各个方面,坚守高职院校的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一代又一代忠于党的事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二、“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党建工作现存问题及原因

高职党建工作关乎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关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能否走向深入,关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能否清晰明确,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获取分析数据,对当前高职党建工作现状和服务能力进行评估,发现当前高职党建工作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些具有共性特征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党建工作动力不足,且未能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党建工作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必须常抓不懈。调查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在党建工作中动力不足。首先,少数高职院校中尚未建立系统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缺乏党建持久合力,建设项目分散且时效性短。与此相联系,在强化组织、开展宣传、党员培养教育、选拔入党等多个环节尚未形成合力,各部门党建工作一体化存在较多不足。最后党建工作缺乏主动性,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重视度不够,党支部“两会一课”制度在落实中缺乏主动创新。

其二,创新不够,党建工作内容与形式缺乏吸引力。当前,高职院校师生思想多元化、行动独立化、选择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对当前党建工作的适应性包容度提出了挑战。只有在形式与内容上不断创新才能推进党建工作走深走实,入脑入心。从实际来看,部分高职院校党建存在较为明显的形式与内容单一,缺乏新意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教育学生。以D校为例,一方面,学生党员教育活动在形式上仍然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党员代表领学为主,党员教育活动在新媒体技术运用,党建云平台建设等明显存在不足;在内容上注重理论缺乏实践,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基层调研、挂职锻炼等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党员数字化信息库建设未能有效推进,党支部数字化建设较弱等。

其三,党建工作缺少特色,未能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定位。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必须与该类院校建设定位融合,才能更好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升高职院校建设质量。我国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纾解就业压力、提升劳动技能等多项社会功能,与普通高校在教学目标,培养体系等多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自身定位决定党建工作必须各有侧重,重点突出。尤其是在不同学科群中,必须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发挥党的领导制度优势做好学科群建设,完善师资配置才能更好推进高职院校建设。由于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大部分高校党建工作缺乏清晰定位,建设目标设置,考评指标体系,督查管理流程等大多按照高等院校模式,不能很好地与高职院校自身结合。

最后是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管理联系不强,融合不深。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具体工作,具有短时性的特点,党建工作在高职院校中需要大量人力投入,资金投入等,其结果往往是部分高职院校资源等过多向教育教学工作倾斜,在党建方面投入不足,党建工作并未真正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两张皮”“两套路子”现象严重[4]。在具体表现上,首先是高职院校基层院系党组织未能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政联席议事机制未能完全建立,党组织处悬空状态;其次是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党组织存在感不强,决策议事未能发挥作用;再者党员干部培养机制不完善,党组织培养发现干部流程未能系统化,对行政体系依赖性较强。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看,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責任意识不明确。做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既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高职院校教育功能的现实需要。落实党的建设各项方针,必须提升各级党组织责任意识,完善“党委领导-党的二级组织牵头-党支部贯彻执行”的工作流程,强化政治意识,提升自觉接受领导,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确保党的建设贯穿高职院校办学始终;二是建设力量不集中。党建工作覆盖面广,程序灵活复杂,既包括高职院校的各级党的基层组织,也包括各职能部门,涵盖学生和教职员工各层次等多个单位体系。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尚未形成合力,资源配置不协调,党建活动流程不统一,制度执行不规范等问题较为突出,需要各机部处集中力量,做好组织保障和信息联通才能促进党建工作协同发力;三是资源共享不到位。党建资源共享既是弥补各级党组织信息差进而提升党建实效的关键,也是做好交流互评,发挥党建先进组织模范作用的前提。由于资源共享不到位,部分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内容不统一、主题不集中、信息不畅通等问题。以D校为例,其二级党组织党支部党日活动主题与基层党支部党日活动主题存在较大差距,党员培养未能形成体系化,严重制约党的组织建设;四是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由于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起步较晚,各项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在建设项目考评、建设程序规范和建设内容监督检查上存在较大不足。监督评价既是党建工作的指挥棒,能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建设的各项参照,进而纠正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和不足进而推动党进入规范化轨道,又是党建工作的推进器,通过“以评促建”能够强化各级组织的责任意识,发挥带头作用,主动将党建工作纳入日产教育教学常态。

三、“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党建”格局构建策略

针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从策略措施的层面上,需要及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实时跟踪调查,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后果及时评估、对策及时出台。为构建高职院校“大党建”格局摸索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性策略。

首先,完善“一个体系”,把牢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大方向。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涉及教育教学、行政管理、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各个方面各个体系,必须形成更加全面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为党建工作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参考。笔者基于D校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和D校参与整改的方案设计,总结出一个指标体系。必须将指标体系纳入党建工作考评全过程,以考评促进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所谓“一个体系”,其核心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办学特色、学科建设五个主要方面。其中,人才培养主要考察党组织在日常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涉及学生党组织建设,教职员工与学生对接互通,毕业生党组织关系规整、新生党员集中整训等常规内容,其中根据高职院校特点,劳动实践等教育项目也将纳入标准中。科学研究将重点考察高职院校党组织统筹资源配置投入基础学科建设的产出上,包括科研占比数,党组织在重大项目中的贡献程度,参与项目党员数,党员科研成果数量占比,等等。社会服务主要考察党建工作在学生社会实践、参与工业工程、训练实习,对接社会参访服务接待等方面的实际贡献。其中根据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分布集中,工程训练技能强、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大等特点,将参与工业工程、项目实习等纳入其中,对突出党组织领导作用,促进党建融入学生专业体系化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办学特色方面主要考评党组织在统筹自身建设和专业建设上是否能体现高职院校特色,发挥联合优势,带动二者建设相结合[5]。由于特色栏目缺乏统一评定标准,该项指标体系多为定性描述,注重实际功效。学科建设将重点考察党组织在学科建设上发挥议事决策作用、强化组织保障、统筹资源配置、群团联系广泛等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学科建设投入经费、学科带头人党员数量占比、学科群学生党员人数占比等。五个方面涵盖高职院校党建的主要方面,既体现了党建工作的全面性,又突出重点,既保证建设指标设置科学合理,又具有较强的执行和实际参考价值。此外,指标将通过定性与以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参与考评,既能全面反映党组织建设实效,又能充分评估党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高职院校党建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次,做到“两个强化”找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着力点。这里所谓的“两个强化”一是以党建工作强化思想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接受才能在行动上落实。推动党建工作做实必须坚持从思想出发,坚持在建设中始终以思想引领为准,坚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首先要始终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带头示范,通过开展党支部全体党员讲党课,促进党员将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提升理论素养、深化工作内涵理解、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其次积极组建干部培训班,采取专题辅导、现场教学、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学习总结等多种形式,不断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升业务能力。最后发挥先进党支部模范作用,挖掘在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先进党支部典型,发挥先锋模范育人功能,在思想上强化党建认同;二是以党建工作强化责任担当。党建工作发挥实效需要高职院校各院系和不同学科群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建设合力。在党建工作中要始终把牢责任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国之大者”,做到准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政治敏锐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在立德树人上下功夫,自觉担当党员使命和责任,在引领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发挥党组织育人功能、发展特色学科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引领党员干部主动作为,主动将党建工作纳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促进更好融合,促进党的领导制度优势全面发挥;另一方面要梳理正确的政绩观,将高职院校发展、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等项目纳入其中,防止各级党组织在执行党建工作的具体政策时走样变形。

最后,落实“三项举措”,开拓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在具体工作上,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其一是以大视角新思维加强政治建设。这既包括要提高政治站位,从关系国家发展和关系民族复兴伟业的视角审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重大需求技术型人才的战略任务,是培养“大国工匠”“蓝领生力军”重要途径。当前国际局势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迫切需要一批专业素质过硬,基础业务熟练,政治信仰坚定的技术骨干,这就需要我们在育人过程中始终要坚持讲政治,把为国培养人作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来重视;也还包括要创新方式方法,统筹高职院校党组织政治建设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齐抓共管,凝聚形成建设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重点突出了其在党的建设中的关键引领作用,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相比较,政治建设起着统领作用。只有抓住政治建设才能带动其他各项建设共同发力。要紧紧围绕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意识、提升政治能力,强化党员干部政治建设,结合高职院校承担的特殊功能开展党建工作;其二是以大格局新机制形成合力。针对高职院校党建信息不畅通、建设尚未形成合力或者合力不强等问题,需要理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各级部门各级党组织建设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一方面要深刻总结高职院校基层组织交流经验,打通各院系各机关单位的交流壁垒,加强政策沟通和信息互通,在党日活动筹办、党员组织培训、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加强合作,形成统一共识,促进校内交流合作,提升党建质量。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系统梳理党建工作各项规定,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色和学科定位,地域优势等归纳形成党建统一标准,形成工作总结手册,为认真做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提供蓝本;其三是以大平台新举措服务党建工作。针对高职院校党建内容空泛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需要结合新兴媒体技术,用好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强化数字化云端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形成高效、集中的建设平台。首先要用好数字化设备做好组织对接工作,发挥数字化成本低、集约性能好的优势,将党建各类参考素材、规章制度、步骤解析等做成数字化产品,实现快速交流,缩短信息鸿沟。其次可以通过云端平台实现名师面对面交流,在党员培训等活动中积极参加各类公开线上讲座、公益培训等,既能保证讲座质量,提升党建实效又能充分利用云端数据,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最后要针对党建中存在的优秀案例,先进典型等,建立素材库,发挥先进建设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党建先进经验推广到校内各个基层组织,甚至推广到不同高职院校之间,促进高职院校之间互联互通,交流经验。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院校建設必须在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坚持为党培养人才不动摇。在具体的党建工作中,一定要强化高职院校党的建设,让党的领导贯穿高职院校各个方面,坚守高职院校的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构建,实现培养忠于党的事业、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民族崛起和伟大民族复兴奋斗终生的知识人才。

——————————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2〕胡英芹.“双高计划”视域下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诉求、特征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4):11-14.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8-329.

〔4〕林晓,刘勇峰.“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制度改革探析[J].公关世界,2021(17):105-106.

〔5〕梁春贤.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系统评价研究——以广州X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1(07):80-82.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Patter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High Plan"

SONG Li-li

(Dal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alian 116035,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Double High Plan" proposed by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state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Under this background,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party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come the key to high-level school construction and high-level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well as the decisive factor to fully and accurately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 and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o adhere to the socialist direction of running schools. Because of thi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program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as an example, the specific work in combing the party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line generally existing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and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one system", "two strengthening", "three steps" implement the construction pattern of "big party building" new ideas.

Keywords: "Double High Plan";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Pattern

收稿日期:2021-11-06

作者簡介:宋丽丽(1975-),女,辽宁丹东人,现任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党建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校党建项目“‘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构建研究”

1425500783245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党建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