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微生物菌种处理对盆栽辣椒的促生作用研究

2022-03-14柳慧静

南方农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发酵液芽孢杆菌

柳慧静

[1.河北昱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保定 071000;2.河北省(保定)农用微生物菌种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保定0710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蔬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善生态环境、农业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均要求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辣椒是一种味辛、性热、刺激性强的食物,得到很多人的喜爱,是餐桌上的常见食材。研究绿色高产高效的辣椒种植技术,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是一种能分解硅酸盐矿物的细菌(也称硅酸盐细菌),具有分解硅酸盐矿物、溶磷、解钾、固氮等作用[1],不仅可提高土壤中可溶性磷、钾含量,还可通过分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多种酶来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抗病性,相关研究也表明胶冻样芽孢杆菌是一种根际促生菌(PGPR)[2-4]。众多学者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的研究倾向于抗菌特性分析、生物防治病原菌等方面,也有研究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的能力,对作物生长有促生作用[5-13]。本文所用的胶冻样芽孢杆菌(GTBM002)和解淀粉芽孢杆菌(GT-BA003)均为河北省(保定)农用微生物菌种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以下简称推广中心)自有菌种,已有成熟的发酵生产工艺。研究这2 种微生物菌种的促生作用,对技术成果转化具有促进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辣椒种子从农资市场购买。

供试胶冻样芽孢杆菌(GT-BM002)和解淀粉芽孢杆菌(GT-BA003)均由推广中心提供,以试管斜面冷藏保存。

供试土壤取自推广中心满城种植基地。

1.2 试验方法

1.2.1 菌液制备

将GT-BM002菌株和GT-BA003菌株接种到装有液体培养基的300 mL三角瓶中,放在30 ℃、150 rad·min-1的恒温摇床培养48 h,获得培养发酵液。

1.2.2 上清液制备

将1.2.1 中得到的菌液在20 ℃、8 000 rad·min-1下离心30 min,获取上清液。

1.2.3 种子萌发处理

将供试种子用蒸馏水浸种24 h 之后,放到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置于温度28 ℃、湿度80%、循环光照时间12 h的培养箱中进行种子萌发。

1.2.4 相关指标检测

生长指标:株高用精确到0.10 cm 的直尺测量植株基部到最顶部的长度;植株全重用精确到0.01 g 的天平称量整个植株(包括根部)的重量;基茎粗用精确到0.01 mm 的电子游标卡尺测量植株基部的直径;茎粗用精确到0.01 mm 的电子游标卡尺测量植株正中间部位的直径。

生产指标:平均单果鲜重用精确到0.01 g 的天平称量每株辣椒上结的成熟果实的单个重量,并求取平均值;单株果实鲜重采用每株辣椒上结的成熟果实的彩椒重量之和计算。

品质指标:维生素C 含量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硝酸盐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1.3 试验设计

将发芽的辣椒种子移栽至装有2.5 kg 供试土壤的口径18 cm×高15 cm 的花盆中,共设5 个处理,分别为蒸馏水(CK)、GT-BM002发酵液(T1)、GTBM002 上清液(T2)、GT-BA003 发酵液(T3)、GTBA003 上清液(T4),每个处理3 个重复。在推广中心3楼栽培室中进行辣椒生长试验。

1.4 数据统计分析

利用Excel、SPSS 19.0 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用LSD 和沃勒-邓肯(W)法检验数据的差异显著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菌株对辣椒生长指标的影响

两种菌株GT-BM002 和GT-BA003 对辣椒生长指标的影响见表1。可以看出,处理T1、T2、T3、T4的辣椒株高、全株重、基茎粗和茎粗均高于对照CK,其中T2处理的株高最大,为65.33 cm;T1的全株重、基茎粗和茎粗均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156.70 g、14.32 mm、13.61 mm。根据SPSS数据处理软件的分析结果,就株高而言,T1、T2、T4处理相对于CK 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并且三者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T1、T2、T3、T4处理与CK 之间的全株重、基茎粗、茎粗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T1、T2、T3、T4处理对辣椒植株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GT-BM002 发酵液(T1处理)的促进作用最大。

表1 两种菌株对辣椒生长指标的影响

2.2 两种菌株对辣椒生产指标的影响

2种菌株GT-BM002和GT-BA003的发酵液和上清液对辣椒生产指标的影响见表2。可以看出,2种菌株对平均单果鲜重均有增加效果,其增加效果表现为处理T1>T2>T3>T4>CK,T1、T2、T3、T4相对于CK 在平均单果鲜重和单株果实鲜重方面表现出了显著差异;其中GT-BM002 的发酵液对平均单果鲜重的增加量最大,比CK 处理增加75.10%;T1与T2处理的平均单果鲜重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说明GT-BM002 菌株的代谢产物对辣椒有促生效果。T1、T2、T3、T4处理对单株果实鲜重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但与CK 相比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说明2 种菌株的发酵液和上清液均可以增加辣椒产量。

表2 两种菌株对辣椒生产指标的影响

2.3 两种菌株对辣椒品质指标的影响

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是蔬菜的主要营养指标,硝酸盐含量高低是蔬菜安全指数的重要指标,因而本研究设计的辣椒品质指标主要包括维生素C 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硝酸盐含量。2 种菌株GT-BM002 和GT-BA003 的发酵液和上清液对辣椒品质的影响见表3。可以看出,采用发酵液和上清液处理的辣椒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都较对照处理有明显增加,而硝酸盐含量均有所减少,并表现出了显著差异。其中T1处理的辣椒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254.96 mg·(100 g)-1、17.63%;与CK 处理相比,T1处理的V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119.28%和97.65%,硝酸盐含量减少了36.67%。综合分析得出,T1处理(GT-BM002 发酵液)对辣椒品质的改善效果最显著。

表3 两种菌株对辣椒品质指标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采用盆栽方式种植辣椒,在室内环境下进行,观察2 种菌株胶冻样芽孢杆菌(GT-BM002)和解淀粉芽孢杆菌(GT-BA003)的发酵液和上清液对辣椒生长、生产及品质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含菌量等量条件下,T1、T2、T3和T4各处理对辣椒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增加辣椒的产量,还能提高辣椒果实的品质。其中胶冻样芽孢杆菌(GT-BM002)的发酵液促生效果最明显,与其他处理相比,表现出了显著差异,这是由于胶冻样芽孢杆菌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生长素、赤霉素等生长调节剂类代谢产物,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还与发酵液中含有大量菌体有关,因为菌体可以促进土壤中难溶解的钾、磷的释放,钾、磷元素可以有效改善果实的品质,提高产量,这与众多研究者的结果相一致。解淀粉芽孢杆菌也具有促生效果,众多研究都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还有生防作用。因此,胶冻样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以配合使用,作为微生物肥料用于农业生产,有助于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的顺利推进。

猜你喜欢

发酵液芽孢杆菌
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利用残次果发酵液提升梨果品质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低温刺激对不同温型香菇发酵液菌株酶活性的影响
芽孢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混凝土自修复菌Bacillus sp.芽孢生产和萌发条件的优化
食用菌发酵液中水溶性糖类含量的检测研究
Role of Micro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s with Droplet Relative Dispersion in IAP AGCM 4.1
嗜酸乳杆菌NX2-6冻干发酵剂的研究